江苏省东台市第六教研片2016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300399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东台市第六教研片2016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苏省东台市第六教研片2016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苏省东台市第六教研片2016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苏省东台市第六教研片2016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苏省东台市第六教研片2016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东台市第六教研片2016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东台市第六教研片2016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2016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九年级语文试题九年级语文试题考试形式:闭卷考试形式:闭卷 考试时间:考试时间:150 分钟分钟 卷面总分:卷面总分:150 分)分)一一二二三三合计合计一、积累与运用(一、积累与运用(35 分)分) 1名句默写填空。 (10 分)(1) ,山色空蒙雨亦奇。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2)江山代有才人出, 。 (赵翼论诗 )(3) ,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笔落惊风雨, 。 (杜甫寄李白二十韵 )(5)学然后知不足, 。 (礼记 )(6)操千曲而知音, 。 (刘勰文心雕龙 )(7)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山回路转

2、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寓情于景,含不尽之意于言外。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 , 。 ”亦有此妙。(8) 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4 分) 在人生旅途上,能最终领略美妙风景的必然是有着强烈登临渴望并为之不懈 bsh 的 追寻者。是心灵的渴望,开阔了求索的视野;是心灵的飞翔,摧动了奋进的脚步;是心灵 的富有, 。人有了脊梁骨,才能直立行走,人有了理想信念,才能让心灵辉煌 起来,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bsh ( ) 脊梁骨 ( ) (2)画波浪线句中有一个错别字,请

3、你找出来并加以订正。改为 (3)根据语境,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构成一组排比句。是心灵的富有,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2 分) A来杭州旅游的人们,面对着西湖的水色山光,又焉能不为大自然巧夺天工的造化 而惊叹呢! B有人利用封建迷信行骗坑人,有关方面守株待兔,一举将行骗的人抓获。 C王院士的一番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了人们对“修宪”的许多建议。 D若使后来的学者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那么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 就会止步不前。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 分)A中学生之所以喜欢网络文学作品的原因,是因为这些作品不仅表现手法自由

4、活泼,而且思想感情丰富细腻。B面对防不胜防的餐桌污染问题,众多人大代表呼吁有关部门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提高食品的安全系数,让老百姓吃上放心的食品。C在今年的香格里拉对话会上,有些记者认为,亚洲周边的安全取决于某些大国是否还抱有冷战思维。D美国业界调查机构认为,到 2021 年,世界 3D 打印机销售额将扩大至 2012 年的 5倍,大约可达 108 亿美元左右。 5.将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低头看去,谁知那明湖业已澄清得如同镜子一般, ,实在奇绝。 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显得明明白白。这湖的南岸,上去便是街市,却有一层芦苇,密密遮住。那楼台树木,格外光彩,觉得比上头的

5、一个千佛山还要好看。现在正是开花的时候,一片白花映着带水气的斜阳,好似一条粉红绒毯,做了上下 两个山的垫子。A. B. C. D. 6名著阅读。 (7 分) (1)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主人公保尔最喜爱读的小说是 ,他最 初是在 (人名)的影响下一步一步走上革命道路的。教材中节选的生命的 意义片段,是保尔在 情况下发出的对生命意义和 价值的思考。 (3 分)(2)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回答问题:(4 分)【甲】他丢开报纸,从拥挤不堪的人丛中站起来,仿佛一点也没有发现危险似的,缓步向甫志高走去。直到叛徒卑劣的目光对准了他时,他才不慌不忙地高声招呼道【乙】他轻轻地抽出手来,看准机会,突然往前一

6、跳,对准面前那个提着手铐的家伙,朝鼻梁上狠狠一拳,接着,一个箭步,扑到船舷,一纵身朝江心便跳【甲】段文字中刻画的“他”是 ;【乙】段文字中刻画的“他”是 。以上两段细节描写,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 【甲】 【乙】 7综合性学习。 (8 分)为了纪念“4.23世界读书日” ,盐海中学校报星海杂志最近准备推出一个专栏。如果校报邀请你做特约编辑,你需要做以下几件事情:(1)给这个专栏取一个名称: (1 分)(2)在杂志的扉页,需要写上刊首语。请你仿照下面的话,续写一句。 (2分)书香润泽生命,读书成就未来。(3)在这个专栏前写一个“编者按”: (2 分)【知识卡片知识卡片】编者按:是编辑人员

7、对一篇文章或一条消息所加的意见、评论等,常常放在文章或消息的前面。编者按可以表明编者的态度和意见,也可以提示要点,还可交待背景、补充材料或借题发挥,一般起强调重点、表明态度的作用。(4)口语交际:为了完成这次编辑任务,你需要查阅资料,精心策划,会花费大量时间。如果你的妈妈阻挠,既不让你上网查阅,也不让你花时间策划,还说你是不务正业,影响考试成绩。你该怎样劝说,才能使你的妈妈同意你参加这次活动?请写下来。 (3 分) 二、阅读与理解二、阅读与理解(55 分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 89 题。 (6 分) 春题湖上(唐)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8、。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注:湖:指杭州的西湖。勾留:指逗留,挽留。 8全诗开篇说春天的西湖就像一幅幅美丽的画图。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碧毯线头抽早 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所展示的画面。 (3 分)9 颔联中的“点”字生动形象,历来被人们称道。请做简要赏析。(3 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14 分)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 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 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

9、少辄醉, 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 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 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 而乐亦无穷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 【乙】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 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 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 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

10、缺而放焉, 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 (节选自苏轼放鹤亭记) 注彭城:古地名,今徐州。扉(fi):门。适:恰好。陂(bi):水边。傃 (s):向,沿着。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4 分) (1)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 (2) 明年春( )(3)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 ) (4)故名之曰“放鹤亭”( ) 11下列句中加点的“而”与“甚驯而善飞”中的“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A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B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C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D水落而石出者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1)

11、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醉翁亭记) _ (2)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 _ 13简述以上两段文字在内容和写法上的共同之处。 (2 分) _ 14阅读以上两段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太守和张君怎样的人生态度?(2 分)(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519 题。 (14 分) 谈读书做笔记谈读书做笔记 汤欢 做笔记是读书的重要方法,是读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读书时,左边是书,右边是 笔记本,遇到好词佳句则随手摘抄,心有所感便顺势写下,既能加深印象,积累知识,亦 方便日后检索,为作文治学打下基础。前人读书治学,多有做笔记的习惯,学问也常常从笔记本中得来。顾颉刚先生一生

12、治学,勤于做读书笔记,从 1914 年至 1980 年逝世,做笔记的习惯从未间断,60 余年积累 笔记近百册,共四五百万言。他所从事的古史研究需大量考据,做笔记是他治学研究、著 书立说的基础, “为笔记既多,以之汇入论文,则论文充实矣;作文既多,以之灌于著作, 则著作不朽矣。 ”此外,在他看来,相对于长篇大论的学术文章而言,笔记可长可短,有简 洁之美,做笔记“可以自抒心得,亦可以记录人言;其态度可以严肃,亦可以诙谐,随意 挥洒,有如行云流水,一任天机” ,笔记实乃学术界的小品文。钱钟书读书也爱做笔记,从上世纪 30 年代到 90 年代一直坚持,单是外文笔记就达 200 多本、3.5 万多页。据杨绛所言,他的笔记本“从国外到国内,从上海到北京,从一个 宿舍到另一个宿舍,从铁箱、木箱、纸箱,以至麻袋、枕套里出出进进。 ”其笔记不仅数量 惊人,内容也广袤博杂,从精深博雅的经史子集,到通俗的小说院本、笔记野史,古今中 外,无所不容。把这些笔记前后参照、相互引证、融会贯通后,才有了如管锥编里那 样汪洋恣肆、行走于东西之间游刃有余的文章。蔡元培晚年总结自己读书多年却“没什么成就” ,原因之一是“不能勤笔” 。 “不能勤 笔”即不能勤于做笔记。他说自己读书虽然只注意于他所认为“有用的或可爱的材料” , “但往往为速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