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7.3.3《在奋斗中实现理想》学案(1)(旧人教版必修4)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300263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7.3.3《在奋斗中实现理想》学案(1)(旧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政治:7.3.3《在奋斗中实现理想》学案(1)(旧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政治:7.3.3《在奋斗中实现理想》学案(1)(旧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政治:7.3.3《在奋斗中实现理想》学案(1)(旧人教版必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政治:7.3.3《在奋斗中实现理想》学案(1)(旧人教版必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7.3.3《在奋斗中实现理想》学案(1)(旧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7.3.3《在奋斗中实现理想》学案(1)(旧人教版必修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课时第三课时 在奋斗中实现理想在奋斗中实现理想三维目标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知识方面:使学生懂得为什么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理解理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现实的道理。懂得艰苦奋斗仍旧是我们今天时代的特征。能力方面:通过分析理想与现实的区别,理解理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现实,从而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以哲理导入,启发学生满怀信心的去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接着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要学生通过列举具体事例来说明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其中在阐述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时,要强调其实现的主观条件,要清除“艰苦奋斗过时”论

2、。可以采用讨论法,讲授法,例证法等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时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在今天仍然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并在学习、生活中逐渐培养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要点网页要点网页重点:重点:关于理想与现实的关系难点:难点:理想的实现要通过艰苦奋斗疑点:疑点:1 1、艰苦奋斗过时了吗、艰苦奋斗过时了吗艰苦奋斗作为无产阶级、劳动人民的本色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仅是指埋头苦干、勤俭节约,更重要的是指不畏艰难困苦、勇于实践、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具体地说,艰苦奋斗既是一种生活作风,更是一种工作作风和精神面貌。这种精神,表现在生活上就是艰苦、勤俭节约,反对贪图安逸、铺张浪费,抑制剥削阶

3、级的腐朽思想作风和生活方式;表现在学习上,是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孜孜不倦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文化科学知识;表现在事业上,就是要不怕困难,不避艰险,敬业守职,埋头苦干,在自己的岗位上开拓创新,等等。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是我们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法宝。今天,时代条件变了,但仍然要提倡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网络提纲网络提纲1 1、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理想与现实的关系(1)理想源于现实,高于现实(2)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2 2、艰苦奋斗实现理想、艰苦奋斗实现理想(1)艰苦奋斗是有志者应有的精神境界。(2)提倡艰苦奋斗,是由我们的基本国情决定的。综合点拨综合点拨学习本框,首先让学生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理想和现

4、实二者的区别在于,理想不等于现实,不是立即可以实现的,不能把理想当成现实。重点是分析理想与现实的辩证统一的关系。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一方面理想源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另一方面,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从矛盾双方的转化来看,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教学中在分析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时,可以通过学生列举具体事例,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来说明。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要具备一定的主客观条件,尤其是缺少不了个人的艰苦奋斗。关于艰苦奋斗分三点阐述。第一,艰苦奋斗是什么?不仅是指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更重要的是一种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面貌。过去革命年代需要艰苦奋斗,今天同样需要艰苦奋斗。要消

5、除“艰苦奋斗过时论” 。第二,为什么要艰苦奋斗?是由我们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即使将来,我们的国家非常富裕了,仍旧离不开艰苦奋斗的精神。第三步,如何艰苦奋斗?保持奋发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要脚踏实地,从点滴做起。养成艰苦奋斗的生活作风。教学建议教学建议一、本课时地位一、本课时地位本课时的重要内容是理想教育。要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并立志为实现共同理想而艰苦奋斗,因此,必须使学生正确认识理想与实现的关系。现实生活中我国经济、科学文化与发达国家或地区存在一定的差距,有的学生将理想看成是空洞渺茫的东西,失去了信心。因此,讲清理想与实现的关系很重要。本课时最终教学目的是教育学生为实现崇高理想而艰

6、苦奋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消除对艰苦奋斗精神的误解,树立为实现崇高理想而埋头苦干,开拓进取的思想作风。这对于培养“四有”新人,提高跨世纪人才的素质,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具有重要意义。二、关于理想与现实关系的教学处理建议二、关于理想与现实关系的教学处理建议这个问题的教学总思路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分析理想与现实的区别。二者的区别在于理想不等于现实,不是立即可以实现的,不能把理想当成现实。如果理想就是现实,理想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反之,现实也不等于理想。要是现实就是理想,人们就没有奋斗目标了。第二步,分析理想与现实的辩证统一的关系。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一方面理想源于现实,高于现实。理想来源于现

7、实。任何理想都是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经济的产物,不可能远离当时的条件。懂得这个道理,对我们正确选择和确立自己的理想,是十分重要的。其一,对理想的追求要符合社会发展趋势。人们对社会理想的追求只有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才有可能实现,个人的理想也才可能实现。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有把实现我国现阶段的共同理想,从而也是把实现最高理想作为自己的终生追求和奋斗目标,才是唯一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社会理想。其二,对职业地追求要符合实际。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的职业理想和兴趣爱好,都能得到满足。个人所选择的职业目标与社会需要之间总会发生矛盾。在这种情况下,一切有志青年,都应服从社会的

8、需要,并从社会的分工出发在自己的岗位上培养新的兴趣和爱好,尽快地使自己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为社会做出贡献。如果不是这样,每个人都强调自己的兴趣、选择,而不顾社会的需要,那么社会这架大机器就无法正常运转,实现共同理想、最高理想就会变成一句空话,个人的职业理想最终也是无法实现的。理想高于现实。理想源于现实,但它不等于现实,而是高于现实,是对现实的一种合乎规律的超越,是比现实更高远,更美好的目标。理想是对现状的不满足而对为未来的社会存在的反映,所以它必然高于现实,能够指导现实,鼓舞人们的行动。有的人往往把理想与现实混淆起来,一看到现实中那些假、恶、丑现象,看到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的差距便对理想的实

9、现产生怀疑、动摇;有的甚至对未来失去信心,悲观失望,这是不对的。今天的现实是不够美满,但是美满的理想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去创造。另一方面,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理想不等于现实、而高于现实,但理想又可以转化为现实。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先开展讨论:为什么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从矛盾双方的转化来看,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接着请学生合作、探究,列举具体事例说明过去的理想能变成今天的现实。然后教师总结:过去的理想的东西,今天已经变成了现实,而今天的理想,可以转化为明天的现实。理想转化为现实,要具备一定主客观条件,其中尤其要通过个人坚持不懈地艰苦奋斗。 三、关于理想的实现要通过艰苦奋斗的教学处理建议三、关于理想的实现要

10、通过艰苦奋斗的教学处理建议这个问题的教学总思路分四步进行:第一步,以名言警句启迪学生思考,理想的实现离不开艰苦奋斗。无论是实现社会理想还是个人理想,都必须通过艰苦奋斗。第二步,讲清为什么要艰苦奋斗?首先要消除“艰苦奋斗过时论”的误解。现在人们生活在物质生活不断改善的年代,这样的环境下。一些人认为:战争年代困难环境中必须艰苦奋斗,现在条件好了, “艰苦奋斗”过时了。教学中可以以当今时代名人艰苦奋斗的事例来说明。接着要使学生弄清楚艰苦奋斗的正确含义或精神实质。艰苦奋斗是有志者应有的精神境界。它作为干部队伍、劳动人民的本色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仅是指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更重要的是一种艰苦

11、奋斗、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面貌。今天,时代条件变了,但仍然要提倡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其次,要讲清楚艰苦奋斗的必要性。提倡艰苦奋斗,是由我们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基本国情是人口多,底子薄,科学文化比较落后。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离不开艰苦奋斗。即使将来,我们的国家非常富裕了,仍旧离不开艰苦奋斗的精神。第三步,如何艰苦奋斗?用名人名言启迪学生分析:“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长立志。 ” “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 ”然后和学生一起归纳保持奋发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在人生的旅途中,人们总是要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顺境、成功、逆境、失败等等。一个人有了艰苦奋斗、奋发向上的精神境界,

12、才可能排除来自主观因素的干扰,信心百倍地去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挫折,坚定不移地为实现崇高理想而奋斗。相反,如果贪图享乐、好逸恶劳,没有对奋斗目标始终如一的坚定性,一遇困难挫折就动摇、退缩和放弃,就什么目标也实现不了。要脚踏实地,从点滴做起。教学中可以用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故事加以说明。立了志,树立了远大理想,就要下苦功,从小事做起;否则,志向再大,理想再美好,也是空谈,没有实际意义。我们学习知识,同样也要付出辛勤劳动,企图寻找什么“捷径” ,或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就不可能拥有真才实学。养成艰苦奋斗的生活作风。即使在现代物质文明时代也应该勤俭节约,珍惜劳动成果。铺张浪费、讲排场,搞攀比,

13、大手大脚的思想和行为都是不对的。何况,我们的国家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还有人连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更要提倡艰苦奋斗的精神。第四步,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合作、讨论在校期间生活作风的表现。最后一起总结,学生是消费者,而不是生产者,主要经济来源要靠家庭供给。因此,更应该养成艰苦的生活作风,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有的同学不顾国情和家庭条件,在穿着打扮、生活用品上搞攀比,养成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的不良生活习惯,这不仅是给家庭带来了负担,而且也影响了学业,乃至影响人生价值,崇高理想的实现。热点热点案例案例资料资料标点符号的启示标点符号的启示美国心理学家巴尔肯博士教育青年人应当奋发进

14、取、乐观向上的一则事例十分有趣。在一次座谈会上,他让每个青年用最简短的语言写下自己经历。一位满脸沮丧的青年写下了如下经历了“ ! 。 ”即一个破折号,一个感叹号和一个大句号。巴尔肯博士看后,立即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他略加沉思,用同样的方式写出了如下回答 “、 ?”即一个顿号,一个省略号和一个问号。那个青年大概是在社会上闯荡了一番,结果碰了壁,就灰心丧气起来。他的意思是说:我一直横冲直撞() ,落了个伤心自叹(!) ,最后只好完蛋了(。 ) 。而巴尔肯的回答则是:青年时期只是人生旅途上的第一站(、 )只要一站一站地走下去( ) ,难道不会有美好的明天吗(?)简要分析 这个例子很富有人生哲理,可以

15、启发我们满怀信心地去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坚定不移地朝着崇高的理想目标前进。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后汉书记载:东汉时有个青年书生叫陈蕃,十五岁时,他父亲的朋友薛勤来访,见他住的地方,灰尘蛛网满屋,庭院杂草从生,便问陈蕃:“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陈蕃满不在乎地答道:“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安事一屋乎?”简要分析 这个故事说明,立了志,树立了远大理想,就要下苦功,从小事做起。否则,志向再大,理想再美好,也是空谈,没有实际意义。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1965 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这些成功

16、人士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某一些领域的学术权威和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人。这些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顺理成章。时间长了,这位韩国学生发现,在国内时,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骗了。那些人普遍把自己的创业艰辛夸大了,他们在用自己的成功经历吓唬那些还没有取得成功的人。作为心理系的学生,他认为很有必要对韩国成功人士的心态加以研究。1970 年,他把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作为毕业论文,提交给现代经济心理学的创始人威尔布雷登教授。布雷登教授认为这是个新发现,这种现象虽然在东方甚至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但此前还没有一个人大胆地提出来并加以研究。惊喜之余,他写信给他的剑桥校友,当时韩国政坛第一把交椅的朴正熙。他在信中说:“我不敢说这部著作对你有多大的帮助,但我敢肯定它比你的任何一个政令都能产生震动。 ”后来这本书果然伴随着韩国的经济起飞了。这本书鼓舞了许多人,因为他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告诉人们,成功与“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 “三更灯火五更鸣” 、 “头悬梁,锥刺股”没有必然的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