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安2016中考试题语文卷(解析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299965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9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淮安2016中考试题语文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江苏淮安2016中考试题语文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江苏淮安2016中考试题语文卷(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江苏淮安2016中考试题语文卷(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江苏淮安2016中考试题语文卷(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淮安2016中考试题语文卷(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淮安2016中考试题语文卷(解析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请先阅读以下几点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 6 页,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2答题时,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答题号后的横线上或空格内。写在本试卷上或超出答题卡规定区域的答案无效。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24 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4 分)梦想,就是青春坚定的方向。播种梦想,描绘人生最美丽的篮图;追逐梦想, (抒写 抒发)人生最动人的诗行;超越梦想,揍响人生最动人的乐意!不惧风雨,不畏艰险,朝关青春的梦想扬帆远航。给文段中加点字注音。 (1 分)逐: 改正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 (2 分)改为 改为 结合语境,从文段括号

2、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横线上。 (1 分)【答案】(1) zh (2)篮-蓝 揍-奏 (3)抒写【解析】(1)试题分析:此类型的题目考查学生的理解识记能力,考查等级为 A。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逐”不要读作“zho”。【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3)试题分析:“抒写”与“诗行”搭配合理,“抒发”的应该是感情。【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2按照要求,改正下面这段文字中画线处的错误。 (分

3、4)“五四”青年节前夕,为了关注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提高青年人的责任意识,幸福社区举行青春与责任主题演讲比赛。大学生周思宇演讲时虚情假意,激起阵阵掌声。最后,经组委会评选,周思宇同学获得本次比赛一等奖。第处有语病,修改意见: (2 分)第处标点使用有误,修改意见: (1 分)第处成语使用不恰当,修改意见: (1 分)【答案】(1) “提高”改为“增强” (其它正确改法也行) ;(2)书名号改为引号;(3) “虚情假意”可改为“情真意切” (其它正确改法也行)【考点定位】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标点符号的运用能力解答此类问题,我们首先要掌握常见标点符号的基

4、本用法,然后结合例句识记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最后结合语境分析标点符号运用是否恰当。【考点定位】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3)试题分析:用虚假的情意待人,装着对人热情,不是真心实意。不符合语境色彩。【考点定位】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相关问题。 (6 分)行者道:“你这个呆子!我临别之时,曾叮咛又叮咛,说道:若有妖魔捉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 怎么却不说我?”八戒又思量道:“请将不如激将,等我激他一激。 ”道:“哥啊,不说你还好哩;只为说你,他一发无状!” 行者道:“怎么说?行者闻言,就气得抓耳挠腮,暴躁乱跳道:“是那个敢

5、这等骂我!”八戒道:“哥哥息怒,是那黄袍怪这等骂来,我故学与你听也。 ”(节选自西游记第三十一回)(1)选文中的“行者”又称“美猴王” ,请说说美猴王的称号是怎么来的?(3 分)(2)八戒为了让行者救唐僧采用了什么计策?从中能看出八戒怎样的性格特点。 (3 分)【答案】(1)石猴与其他猴一起洗澡,想研究洗澡水的源头,上山一看,是瀑布。猴子们说:“谁能进去又出来,不伤身体,就是我们的大王。 ”石猴进去又出来,毫发未损,还为其他猴找到了安家的地方,被封为“石美猴王” ,后来将“石”字隐去,称美猴王。(2)激将法。 猪八戒:粗中有细,善于对症下药;憨厚又懂得用心计。【解析】(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

6、生对名著中的重要人物的了解,并分析出人物性格特点,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识记其相关的故事情节。阅读名著要注意掌握以下内容:作者:姓名、国籍(朝代)、主要作品、成就等作品内容:主要内容、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等作品主题及现实意义。西游记里是这样说的:石猴(即孙悟空)发现水帘洞后:“将石字儿隐了,遂称美猴王。因为,在此之前,众猴答应拜第一个进入瀑布后的人为王;“孙悟空”是这样来的,当美猴王拜见菩提祖师后,祖师说:“你身躯虽是鄙陋,却像个食松果的猢狲。我与你就身上取个姓氏,意思教你姓猢 。猢字去【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名著内容。能力层级为识记 A。(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西游记中

7、的重要人物的了解,并分析出人物性格特点,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识记其相关的故事情节。阅读名著要注意掌握以下内容:作者:姓名、国籍(朝代) 、主要作品、成就等。作品内容:主要内容、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等。作品主题及现实意义。【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名著内容。能力层级为识记 A。4名句填写。 (共 10 分,每空 1 分。请注意:-为必答题;-题为选答题,从中任意选 1 题作答。 )必答题:居高声自远, 。 (虞世南蝉) ,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人生自古谁无死, 。 (文天祥过零丁洋) ,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

8、见赠)论语八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选答题:李杜诗篇万口传, 。 , 。(赵翼论诗)天街小雨润如酥, 。 , 。(韩愈早退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答案】 (1)非是藉秋风 2)但愿人长久(3)留取丹心照汗青(4)忽如一夜春风来(5)病树前头万木春(6)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7)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8)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上下句提示默写经典诗文句子的能力。请注意:-为必答题;-题为选答题,从中任意选 1 题作答。 (1)至(8)小题都是上下句对接,难度相对较小,只要平日注意积累,一般

9、不会出错,默写时注意。小题 1 注意“藉”的写法。小题 2 注意“愿”的写法。小题 3 注意“汗青”的写法。小题 6 注意“罔、殆”的写法。小题 7 注意“才、骚”的写法。小题 8 注意“遥、皇”的写法。古诗文名句和现代诗文的书写,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二(66 分)(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6 分)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5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6请说出“

1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蕴含的人生哲理。(3 分)【答案】5这是一首纪游诗,围绕“游”字层层展开,记录了诗人罢官归故里后一次到山西村游赏的经历,反映了农民们渴望丰年的心愿,表现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喜爱和赞美。6说明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道路是曲折的。要求我们要有乐观主义精神,要准备走曲折的道路。【考点定位】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6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概括诗句蕴含的哲理的能力。答题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本义,然后在本义的基础上进行引申。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是“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11、 ,没有路了,忽然有出现了村庄,看到了希望,说明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道路是曲折的。要求我们要有乐观主义精神,要准备走曲折的道路。【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二)阅读【甲】 【乙】两部分文字,完成后面小题。(20 分)【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

12、,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以岁三月上旬,步循溪西入。积雨始霁,溪上大声漎然十余里,旁多奇石、惠草、松、枞、槐、枫、栗、橡,时有鸣巂。溪有深潭,大石出潭中,若马浴起,振鬣宛首而顾其侣。援石而登,俯视溶云,鸟飞若坠。复西循崖可二里,连石若重楼,翼乎临于溪右。或曰宋李公麟之“垂云沜”也。或曰后人求李公麟地不可识,被而名之。石罅生大树,荫数十人,前出平土,可布席坐。南有泉,明何文端公摩崖书其上曰:“媚笔之泉” 。泉漫石上为圆池,乃引坠溪内。左丈学冲于池侧方平地为室,未

13、就,要客九人饮于是。日暮半阴,山风卒起,肃振岩壁,榛莽群泉、矶石交鸣。游者悚焉。遂还。是日,姜坞先生与往,鼐从,使鼐为之记。 【注释】霁:天放晴。 漎:流水声。 巂(gu):鸟名,即子规,又名杜鹃。鬣(li):马颈上的长毛。 援:攀援,指游人攀登到大石上。 溶云:溶,融入。指天上的云倒映在潭水中。 沜:同“泮” ,半月形的水池。 何立端公:指何如宠。后文中的“左丈学冲”指左世容。 “薑(jing)坞先生”指姚范。 就:完成。 卒:同“猝” ,突然。(姚鼐游媚笔泉记 )7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只标一处) (2 分)大 石 出 潭 中8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 分)水尤清洌 乃记之而

14、去 被而名之 要客九人饮于是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翼乎临于溪右10阅读【甲】文,请概括作者浏览小石潭的感受。(4 分)11【甲】【乙】两文画线句子在表现手法上有共同之处,请加以分析。(4 分)【答案】7大石/出潭中8清洌: 清澈寒冷。去:离开。名:命名。要:同“邀” ,邀请。9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 , (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一段明的看得见,一段暗的看不见。翅膀一样探出在溪流的右方。10这篇散文生动地描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11两

15、处画线的句子,都采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描写的对象是鱼,将鱼在水比成在空中,表现了溪水的“清洌” 。 “俯视溶云,鸟飞若坠”描写的对象是鸟,因人在高处,所以看鸟儿飞,如从高处坠落一样,以此表现作者“向上爬”时已到达很高处。【参考译文】去年三月上旬,我们徒步顺着溪流从西边走进去。连续下了较长时间的雨,天气刚刚转晴,溪流发出很大的哗哗声。走了十多里路,山道两旁有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蕙草、松树、枞树、槐树、枫树、栗树、橡树等,不时听到山鸟的叫声。溪下面有个很深的大水潭,一块大石头露出在水面上,好像在里面洗澡的马刚刚站起身,甩着鬃毛回头看它的伙伴。扒着石头向上爬,俯视云彩,飞鸟看起来就像要坠落的样子。接着沿着悬崖往西走大约二里,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