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生物化学维生素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7299697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12.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科生物化学维生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专科生物化学维生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专科生物化学维生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专科生物化学维生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专科生物化学维生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科生物化学维生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科生物化学维生素课件(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4章,维生素 (Vitamin),2,知识要求:,掌握:维生素B2和维生素PP的性质、辅酶形式及其功能和作用机理 熟悉:维生素的概念;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性质、功能与缺乏症;维生素B6和泛酸的性质、辅酶形式和功能。 了解:维生素E和维生素K的功能与缺乏症;其他水溶性维生素性质、功能与缺乏症。,3,第一节 概述 一、维生素的概念,维生素(vitamin)是一类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掌握,4,维生素的共同特点,1、维生素在体内既不能供给能量,也不构成组织成分。特别是B族维生素是酶的辅酶成分,在调节物质代谢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3、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少,但不

2、可缺少,缺乏会产生维生素缺乏症。,2、维生素大部分在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很少,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由食物供给。,掌握,5,如何科学使用?,6,二、维生素的命名与分类,(一)命名维生素有三种命名系统 按其被发现的先后顺序,以拉丁字母命名。 根据其化学结构特点命名。 根据其生理功能和治疗作用命名。,了解,7,(二)维生素分类,VitA、 VitD、 VitE、 VitK,VitB族包括:VitB1、 VitB2、 Vitpp、 VitB6、泛酸、生物素、叶酸 VitB12,VitB族、VitC,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8,维生素的需要量,维生素的需要量是指能保持人体健康,达到机体应有的发

3、育水平和能力充分发挥效率地完成各项体力和脑力活动的、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的必需量。 维生素的需要量的确定可通过人群调查验证和实验研究两种方式。 可查找:中国营养学会公布的推荐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了解,9,三、维生素缺乏症的原因,(一)摄入量不足,(四)食物以外的维生素供给不足长期服用某些药物、日光照射不足,(三)需要量增加,(二)吸收障碍,掌握,10,第二节 脂溶性维生素,共同特点: 均为非极性、疏水的异戊二烯衍生物,吸收的脂溶性维生素在血液与脂蛋白及某些特殊结合蛋白特异结合而运输。,在食物中于脂类共存,并随脂类一同吸收,不溶于水,溶于脂类及脂肪溶剂,个别可由体内合成,可在体内大量储存,易

4、产生中毒,11,种类 化学本质 功能VA 不饱和一元醇 缺乏得干眼病、夜盲症VD 类固醇衍生物 与Ca、P代谢有关,佝偻病VE 生育酚 与生育有关,抗氧化VK 奈醌衍生物 促进血液凝固,掌握,12,(一)化学本质及性质 20碳含-白芷酮环的多聚异戊二烯的不饱和一元醇。分子中共有4个共轭双键。A1- 视黄醇(retinol)A2- 3-脱氢视黄醇 化学性质活泼,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棕色瓶避光保存。,一、维生素A(抗干眼病维生素),熟悉,13,14,存在:海水/淡水鱼肝中 来源:植物-胡萝卜素 (维生素A原) 活性形式A1、A2、视黄醛、视黄酸,15,维生素A的食物来源,1)动物性食物:动物肝脏蛋黄

5、、乳制品和鱼肝油; 2)植物性食物:胡萝卜、绿叶蔬菜、红黄色水果。,16,肠道,1,2,3,17,(二)生理功能及缺乏病1.视觉细胞的感光成分-11顺视黄醛 暗视觉- 杆状细胞,视紫红质 色觉- 圆椎细胞、视红质视蓝质、 视青质,18,(失色、漂白),储存形式,19,2.维生素A维持上皮细胞的功能和促进生长发育-视黄醇 干眼症3.维生素A具有抗癌作用4.维生素A具有抗衰老作用5.维生素A摄入过多可引起中毒,20,21,(一)化学本质、性质及来源类固醇衍生物,环戊烷多氢菲结构 种类 :D2-麦角钙化醇 D3-胆钙化醇 存在:肝、奶、蛋黄、鱼肝 来源: 胆固醇 活性形式: 1,25-(OH)2-D

6、3,二、维生素D (抗佝偻病维生素),熟悉,22,维生素D,UV,自发转变,维生素D3,肝,肾,1,25二羟维生素D3,前维生素D3,7脱氢胆固醇,25羟维生素D3 (胆钙化醇),VD3的生成,23,(二)生化作用及缺乏病 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 促进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 促进骨骼和牙齿的钙化提高血钙、血磷的; 缺乏症: 儿童-软骨病(佝偻病)成人-软骨病过量:维生素D中毒,24,(一)化学本质、性质及来源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两类共8种,其中 -生育酚活性最高苯骈二氢吡喃衍生物来源:麦胚油、棉籽油、玉米油、大豆油中含量丰富,绿叶蔬菜、豆类含量较多。,三、维生素E(生育酚),熟悉,25,生育三

7、烯酚,维生素E(tecopherol),-生育酚,26,(二)生化作用及缺乏病 促生育、抗氧化、防衰老,1.是体内重要的抗氧化剂,同时也是生物膜的组分之一,它能对抗生物膜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过氧化反应,是细胞膜及亚细胞膜结构中磷脂对抗过氧化作用的的一道防线。 2.对动物生殖机能很重要,临床也用于防治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 3.促进血红素的合成、抑制血小板凝集。,27,(一)化学本质、性质及来源 异戊烯类侧链的奈醌化合物 K1,K2,K3和K4 (人工合成)K1(植物甲奈醌)-绿叶蔬菜K2(多异戊烯甲基奈醌) -肠菌合成,四、维生素K(凝血维生素),熟悉,28,11-顺视黄醛,维生素K1,维生素

8、K2,维生素K3,维生素K4,29,1.维生素K是-谷氨酸羧化酶的辅酶 促进凝血因子、 中的Glu进行-位的羧化转变为有凝血 活性的凝血因子,加速血液凝固。 2.维生素K可维持骨盐含量,减少动脉钙化,(二)生化作用及缺乏症,30,缺乏症:凝血障碍,一般情况下,人体不会缺乏维生素K,因为维生素K在自然界绿色植物中含量丰富。另一方面因人和哺乳动物的肠道中大肠杆菌可以产生维生素K。 只有当长期口服抗生素使肠道菌生长受抑制或因脂肪吸收受阻,或因食物中缺乏绿色蔬菜,才会发生维生素K缺乏症。 新生儿由于肠道中缺乏细菌及吸收不良,可能暂时出现缺乏症。,31,共同特点: 1、体内不易储存,必须经常从食物中摄取

9、。 2、易溶于水,易吸收,可从尿液排出,不易中毒 3、大多在植物中存在,少数可自行合成。 4、作为酶的辅助因子,在酶促反应中起着传递电子、质子或转移基因(如酰基、氨基、甲基等)的作用,第3节 水溶性维生素,掌握,水溶性维生素,掌握,33,主要可溶性维生素和相应辅酶,维生素 辅酶 功能 1. B1(硫胺素) TPP 醛基转移、 -酮酸脱羧 2. B2(核黄素 ) FMN、FAD 氧化还原反应、 氢转移 3. PP 尼克酸(酰胺) NAD+、NADP+ 氧化还原反应、 氢转移 4. 泛酸(遍多酸) CoASH 酰基转移 5. B6 吡哆醇(醛、酸) 磷酸吡哆醇(醛) 转氨、脱羧、消旋 6. 叶酸

10、FH4(THFA) 传递一碳基团 7. 生物素 羧化辅酶 8. C(抗坏血酸) 氧化还原作用 9. 硫辛酸 酰基转移、氧化还原反应 10. B12(氰钴氨素) 分子重排、甲基化,掌握,34,(一)化学本质、性质及来源含嘧啶与噻唑环活性形式(辅酶形式):硫胺素焦磷酸酯(TPP)来源:瘦肉、豆类、谷物外皮,酵母等,一、维生素B1-硫胺素(thiamine),熟悉,35,嘧啶环,噻唑环,36,37,(二)生化作用及缺乏病 1.作为-酮酸-酮酸氧化脱羧酶的辅酶、 参与糖代谢(后详见第6章)2.磷酸戊糖旁路途径中转酮醇酶的辅酶,一、维生素B1-硫胺素(thiamine),38,3.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助

11、消化,乙酰胆碱,胆碱酯酶(),胆碱+乙酸,乙酰胆碱不能及时分解,导致胆碱能神经的兴奋胃肠运动加强。,维生素B1,39,脚气病 末梢神经炎,当维生素B1缺乏时,糖代谢受阻、丙酮酸积累,使血、尿和脑组织中丙酮酸含量升高,出现多发性神经炎、心力衰竭、四肢无力、肌肉萎缩、下肢浮肿等症状,临床上称为脚气病。,维生素B1缺乏病:,高热患者补充葡萄糖时,还需补充维生素B1,40,(一)化学本质、性质及来源核糖醇与7、8二甲基异咯嗪的衍生物活性形式: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黄素单核苷酸(FMN),二、维生素B2-核黄素(riboflavin),来源:肝、酵母、蛋黄、豆类等。,熟悉,41,7、8,42,43

12、,44,1,10,10,FMN +2H FMNH2,FAD+2H FADH2,45,(二)生化作用及缺乏症黄素脱氢酶的辅酶部分 FMN和FAD分子中异咯嗪环上N1和N10能可逆地加氢和脱氢,在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中作为氢的传递体。,缺乏症:口角炎、舌炎、鳞屑性皮炎,46,(一) 化学本质、性质及来源 又称抗癞皮病维生素,包括尼克酸和尼克酰胺 化学结构:含氮杂环吡啶的衍生物 活性形式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三、维生素PP,熟悉,47,48,R,AMP,尼克酰胺核苷酸,维生素pp和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 NAD(P)+,NAD(P)H+H+

13、,NAD(P)+2H,nicotinamide,49,(二)生化作用及缺乏病1.大多数不需氧脱氢酶的辅酶,参与氢的传递。2.临床治疗高脂血症缺乏症:癞皮病,50,癞皮病,典型症状:皮炎、腹泻及痴呆。,早期常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失眠、头痛、无力、体重减轻等现象。,皮炎常呈对称性,并出现于暴露部位。,痴呆是因神经组织变性的结果。,此病多发生在以玉米为主食的地方,现已基本控制。,51,(一) 化学本质、性质及来源 包括:吡哆醛、 吡哆醇、吡哆胺 化学结构: 吡啶衍生物 化学性质:碱性溶液和紫外线易被破坏 来源:蛋黄、酵母、肉、鱼、乳汁、种子外皮及绿叶蔬菜等活性形式:磷酸吡哆醛、磷酸吡哆胺,四、维生素B6,了解,52,维生素B6和磷酸吡哆醛、磷酸吡哆胺,53,(二)生化作用及缺乏病转氨酶的辅酶,传递氨基(氨基载体)脱羧酶的辅酶 缺乏症:少,肠菌能合成,54,55,(一) 化学本质、性质及来源 又称:遍多酸 -丙氨酸-、二羟、二甲基丁酸 性质: 来源:在动植物性食物中广泛存在,肠道细菌也能合成。 活性形式:辅酶A(HSCoA),五、泛酸(pantothenic aci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