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选修34知识点整理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7298912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6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选修34知识点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物理选修34知识点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物理选修34知识点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物理选修34知识点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物理选修34知识点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选修34知识点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选修34知识点整理(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选选 修修 3 34 4一、知识网络一、知识网络周期:gLT2机械振动简谐运动物理量:振幅、周期、频率 运动规律简谐运动图象阻尼振动受力特点回复力:F= - kx弹簧振子:F= - kx单摆:xLmgF受迫振动共振波的叠加 干涉 衍射 多普勒效应特性实例声波,超声波及其应用机械波形成和传播特点类型横波 纵波描述方法波的图象波的公式: x=vtvT电磁波电磁波的发现: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预言电磁波的存在赫兹证实电磁波的存在电磁振荡:周期性变化的电场能与磁场能周期性变化,周期和频率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与信息化社会:电视、雷达等电磁波谱:无线电波、红外线、

2、可见光、紫外线、x 射线、 射线2二、考点解析二、考点解析 考点考点 80 简谐运动简谐运动 简谐运动的表达式和图象简谐运动的表达式和图象 要求:要求:I 1)如果质点所受的力与它偏离平衡位置位移的大小成正比,并且总是指向平衡位置, 质点的运动就是简谐运动。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即 F = kx 注意:其中 x 都是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 区分:某一位置的位移(相对平衡位置)和某一过程的位移(相对起点) 回复力始终指向平衡位置,始终与位移方向相反“k”对一般的简谐运动,k 只是一个比例系数,而不能理解为劲度系数 F回kx 是证明物体是否做简谐运动的依据 2)简谐运动的表达式: “x = A sin

3、 (t)” 3)简谐运动的图象:描述振子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随时间遵从正弦(余弦)函数的规 律变化的,要求能将图象与恰当的模型对应分析。可根据简谐运动的图象的斜率判别速 度的方向,注意在振幅处速度无方向。 A、简谐运动(关于平衡位置)对称、相等 同一位置:速度大小相等、方向可同可不同,位移、回复力、加速度大小相等、方 向相同. 对称点:速度大小相等、方向可同可不同,位移、回复力、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 相反.相对论简介相对论的诞生:伽利略相对性原理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狭义相对性原理;光速不变原理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同时”的相对性长度的相对性: 2 0)(1cvll时间间隔的相对性:2)(1

4、cvt相对论的时空观狭义相对论的其他结论:相对论速度变换公式:21cvuvuu相对论质量: 20)(1cvmm质能方程2mcE 广义相对论简介:广义相对性原理;等效原理广义相对论的几个结论:物质的引力使光线弯曲引力场的存在使得空间不同位置的时间进程出现差别3对称段:经历时间相同 一个周期内,振子的路程一定为 4A(A 为振幅) ; 半个周期内,振子的路程一定为 2A; 四分之一周期内,振子的路程不一定为 A 每经一个周期,振子一定回到原出发点;每经半个周期一定到达另一侧的关于平衡 位置的对称点,且速度方向一定相反 B、振幅与位移的区别: 位移是矢量,振幅是标量,等于最大位移的数值 对于一个给定

5、的简谐运动,振子的位移始终变化,而振幅不变 思考: 1、平衡位置的合力一定为 0 吗? (单摆) 2、弹簧振子在对称位置弹性势能相等吗? (竖直弹簧振子) 3、人的来回走动、拍皮球时皮球的运动是振动吗? 考点考点 81 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实验、探究)(实验、探究) 要求:要求: 1)单摆的等时性(伽利略) ;即周期与摆球质量无关,在振幅较小时与振幅无关2)单摆的周期公式(惠更斯)(l 为摆线长度与摆球半径之和;周期测量:测glT2N 次全振动所用时间 t,则 T=t/N) 3)数据处理:(1)平均值法;(2)图象法:以 l 和 T2为纵横坐标,作出的图象(变非线性关

6、系为线性关系) ;2 24Tgl4)振动周期是 2 秒的单摆叫秒摆 摆钟原理:钟面显示时间与钟摆摆动次数成正比 考点考点 82 受迫振动和共振受迫振动和共振 要求:要求: 受迫振动:在周期性外力作用下、使振幅保持不变的振动,又叫无阻尼振动或等幅振动。f迫 = f策,与 f固无关。A迫 与f策f固有关,f策f固越大,A迫越小,f策f固越小,A迫越大。当驱动力频率等于固有频率时,受迫振动的振幅最大(共振) 共振的防止与应用 考点考点 83 机械波机械波 横波和纵波横波和纵波 横波的图象横波的图象 要求:要求: 1)机械波 产生机械波的条件:振源,介质有机械振动不一定形成机械波有机械波一定有机械振动

7、 机械波的波速由介质决定,同一类的不同机械波在同一介质中波速相等。与振源 振动的快慢无关 机械波传递的是振动形式(由振源决定) 、能量(由振幅体现) 、信息42)机械波可分为横波与纵波 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特点:有波峰、波谷.只能在固体中传播(条件:剪切形变) ,为方便将水波认为是横波 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特点:有疏部、密部.气体、液体只能传递纵波 3)波的独立传播与叠加 4)次声波与超声波 次声波:频率小于 20Hz,波长长,易衍射,传播距离远,研究与应用刚起步 超声波:频率大于 20000Hz,波长短,直线传播效果好(声纳) ,穿透能力强(几

8、厘 米厚的金属) 。应用广泛:声纳、B 超、雷达、探伤、超声加湿、制照相乳胶 5)横波图象:表示某一时刻各个质点离开平衡位置位移情况。后一质点的振动总是重 复前一质点的振动;特别要能判断质点振动方向或波的传播方向。 注意:(1)周期性、方向性上引起的多解可能性; (2)波传播的距离与质点的路程是不同的。 6)波动图象表示 “各个质点”在“某一时刻”的位移,振动图象则表示介质中“某个 质点”在“各个时刻”的位移。 考点考点 84 波长、频率(周期)和波速的关系波长、频率(周期)和波速的关系 要求:要求:(由介质决定,f 由波源决定)fTtsv波形向前匀速平移,质点本身不迁移,x 可视为波峰(波谷

9、)移动的距离 在波的图象中,无论时间多长,质点的横坐标一定不变 介质中所有质点的起振位置一定在平衡位置,且起振方向一定与振源的起振方向相同 注意双向性、周期性 注意坐标轴的单位(是 m,还是 cm;有无10-n等等) 注意同时涉及振动和波时,要将两者对应起来 关于振动与波 质点的振动方向判断: 振动图象(横轴为时间轴):顺时间轴“上,下坡” 波动图象(横轴为位移轴):逆着波的传播方向“上,下坡” 共同规律:同一坡面(或平行坡面)上振动方向相同,否则相反 一段时间后的图象 a、振动图象:直接向后延伸 b、波动图象:不能向后延伸,而应该将波形向后平移 几个物理量的意义: 周期(频率):决定振动的快

10、慢,进入不同介质中,T(f)不变 振幅:决定振动的强弱 波速:决定振动能量在介质中传播的快慢 几个对应关系5一物动(或响)引起另一物动(或响)受迫振动共振(共鸣) 不同位置,强弱相间干涉(要求:两波源频率相同) 干涉:a、振动加强区、减弱区相互间隔;b、加强点始终加强(注意:加强的含义是振幅大,千万不能误认为这些点始终 位于波峰或波谷处) 、减弱点始终减弱. c、判断:若两振源同相振动,则有加强点到两振源的路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 减弱点到两振源的路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 绕过障碍物衍射(要求:缝、孔或障碍物的尺寸与波长差不多或小于波长)缝后的衍射波的振幅小于原波 波的多解题型 方向的多解:考虑

11、是否既可以向左,也可以向右 波形的多解: 几种典型运动 不受力: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受恒力:力大小、 方向都不变直线匀加速、匀减速直线运动匀变速曲线(类)平抛运动受变力力大小不变,方向改变匀速圆周运动力大小、方向均改变简谐运动力大小改变,方向不变额定功率下的机车启动几种最简单的运动 最简单的运动:匀速直线运动 最简单的变速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 最简单的振动:简谐运动 考点考点 85 波的反射和折射波的反射和折射 波的衍射和干涉波的衍射和干涉 要求:要求: 1波面(波阵面):振动状态总是相同的点的集合;波线:与波面垂直的那些线。 2惠更斯原理:介质中任一波面上的各点,都可以看做发射子波的波源,其后

12、任意时 刻,这些子波的包迹就是新的波面; 3 (1)互不干扰原理; (2)叠加原理。反射、折射、干涉:x = k 处,振动加强;x =(2k + 1)/2 处, 振动减弱。 (3)衍射(产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 4波的干涉:(1)频率相同(2)现象:加强区与减弱区相互间隔(加强区永远加强, 减弱区永远减弱) 考点考点 86 多普勒效应多普勒效应 要求:要求: (1)现象: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音调)发生变化 的现象。 结论:波源远离现察者,观察者接收频率减小;波源靠近观察者,观察者接收频波源远离现察者,观察者接收频率减小;波源靠近观察者,观察者接收频6率增大。率增大

13、。 (2)应用:A、利用发射波和接受波频率的差异,制成测定运动物体速度的多普勒测速 仪。 B、利用向人体血液发射和接收的超声波频率的变化,制成测定人体血流速 度的“彩 考点考点 87 电磁振荡电磁振荡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要求:要求: 1)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 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 推广: 均匀变化的磁场(或电场) ,会产生恒定的电场(或磁场) 。 非均匀变化的磁场(或电场) ,会产生变化的电场(或磁场) 。 2)电磁波:电磁场由发生的区域在空间由近及远的传播就形成电磁波。 电磁波的特点: 电磁波是物质波,传播时可不需要介质而独立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是横波,

14、磁场、电场、传播方向三者互相垂直。电磁波具有波的共性,能发生干涉、衍射等现象电磁波可脱离“波源”而独立存在,电磁波发射出去后,产生电磁波的振荡电路停 止振荡后,在空间的电磁波仍继续传播。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3)赫兹的电火花实验证实了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 4)电磁振荡(LC 振荡回路) 线圈上的感应电动势等于电容器两端的电压 电磁振荡的周期与频率、2TLC1 2fLC5)电磁波的波速:v = f 同一列电磁波由一种介质传入另一种介质,频率不变,波长、波速都要发生变化。 6)电磁波的发射与接收 无线电波的发射 a、要有效地发射电磁波,振荡电路必须具

15、有如下特点: 要有足够高的振荡频率 振荡电路的电场和磁场必须分散到尽可能大的空间 b、调制:电磁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的技术,调制分为两种:调幅(AM)和调频 (FM) (2)无线电波的接收: a、调谐(选台):使接收电路发生电谐振的过程 b、解调(检波):调制的逆过程 (3)雷达:雷达系统由天线系统、发射装置、接收装置、输出装置及电源、计算机等 组成。雷达用微波波段,每次发射时间约百万分之一秒,结果由显示器直接显示。发射LC7端和接收端合二为一(不同于电视系统) 。 考点考点 88 电磁波谱电磁波及其应用电磁波谱电磁波及其应用 要求:要求: 电磁波谱:波长由长到短排列(频率由低到高)顺序 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伦琴(X)射线射线红 橙 黄 绿 蓝 靛 紫 波长:由长到短 (红光最容易衍射,条纹间距最大) 频率:由低到高 (能量由小到大) 折射率:由小到大(紫光偏折最大,红光偏折最小) 临界角:由大到小 (紫光最容易发生全反射) 在同种介质中的波速:由大到小 1)无线电波 2)红外线: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红外线 (1)主要性质;最显著的作用:热作用,温度越高,辐射能力越强 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 (2)应用:红外摄影、红外遥感、遥控、加热 3)可见光光谱(波长由长到短):红、橙、黄、绿、蓝、靛、紫 天空亮: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