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道疾病之饮食疗养与预防保健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7297139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PPT 页数:89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肠胃道疾病之饮食疗养与预防保健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肠胃道疾病之饮食疗养与预防保健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肠胃道疾病之饮食疗养与预防保健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肠胃道疾病之饮食疗养与预防保健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肠胃道疾病之饮食疗养与预防保健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肠胃道疾病之饮食疗养与预防保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肠胃道疾病之饮食疗养与预防保健(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消化系統,消化液 唾液 胃液 胰液 腸液,消化道 口 咽頭 食道 胃 小腸 結腸 直腸 肛門,2,腸胃道疾病與飲食,胃、十二指腸 小腸 大腸 肝、膽、胰臟,3,連在食道下端,消化道中最大的部分 形狀為一囊狀 上下兩開口: 、,I.胃,賁門1,幽門2,上下兩個彎曲部:胃小彎3、胃大彎4其外形區分為胃底5、胃體6、幽門部及竇部,4,胃壁,厚度約2-3公分7 由內而外分為四層 黏膜層:許多分泌腺體 胃酸、胃液8:胃底及胃體黏膜上壁細胞 鹼性黏液、胃泌素:賁門、幽門9 黏膜下層 肌肉層 漿膜層,5,胃的功能,容納食物約1.5公升10 攪拌食物,形成食糜11 (Chyme) 分泌胃酸及消化酵素12

2、胃蛋白酉每及胃凝乳酉每 運送食物蠕動至十二指腸13,6,一、蠕動,蠕動之測定法 螢光透視法 (Fluoroscope) X光檢查法 (X-ray examination) 疾病 胃弛緩症 (Gastric atony) 胃之肌肉失去正常張力,無法正常收縮 胃蠕動過速 (Hyperperistalsis) 胃腸壁肌肉蠕動超過正常,7,二、胃酸,測定法 禁食一夜後,收集一定時間內胃酸分泌量,在注射刺激物組織胺,了解其最高胃酸分泌量 疾病 胃酸過多症 胃酸過少症 無胃酸症 無胃液症,8,三、食物對於消化的影響,胃酸方面 蠕動方面 菌落方面 黏膜與消化方面,9,食物對於胃酸的影響,蛋白質:能短暫中和游

3、離酸,但過了半個小時後,卻比醣類、脂肪更易刺激14胃酸之分泌 脂肪:抑制胃酸之分泌,當進入十二指腸,分泌腸抑胃激素15,而減少胃酸之分泌及延緩胃排空 肉汁、單寧酸、咖啡因、酒精:刺激16胃酸之分泌 藥物:組織胺刺激17胃酸之分泌 情緒:快樂會刺激18胃酸之分泌,10,增加胃液分泌的因素,刺激性食物:咖啡、茶、酒等19 可口的食物 快樂與滿足的情緒 愉快的進餐環境 情緒:某些人憂慮、發怒,11,減少胃液分泌的因素,大量脂肪性20食物 食量太多 食物咀嚼不夠 食物外形口味質地不能引起食慾 不喜愛的食物 煩惱、憤怒、恐懼、疼痛等,12,食物對於蠕動的影響,遇高纖維食物蠕動較快21 與熱量密度成正比2

4、2而與食物體積大小無關 軟質與流質飲食胃蠕動較快23 高醣類低脂肪24蠕動較快 情緒:恐懼憤怒憂慮其促進蠕動較快25,13,增加胃腸蠕動的因素,熱的食物26 流質與軟質食物 含纖維27的食物如蔬菜、水果 高醣低脂的食物 某些人處於恐懼、憤怒、憂慮、神經緊張的情況,14,降低胃腸蠕動的因素,冷的食物28 乾與硬的食物 低纖維29的食物 高脂肪30的食物,如油炸食物、甜膩糕點 維生素B群31缺乏時,尤其是B1 少活動 疲勞 憂慮、憤怒、恐懼、疼痛等,15,菌落方面,增加膳食纖維32,其排出的糞便中細菌總數會增加,但對於細菌之組成與密度無顯著影響,16,黏膜與消化方面,辣椒、芥末、丁香、豆蔻粉、黑胡

5、椒會刺激胃黏膜33 纖維質延遲34黏膜損傷之癒合 食入某些食物會引起打嗝、腹脹、上腹部不適、脹氣、便秘或腹瀉等症狀,如烤豆、甘藍菜35、油炸食物、洋蔥36等,17,四、消化不良,症狀,指消化道不適的情況,很難找出真正的病因,為非專一名詞,可能源自胃部疾病、膽囊疾病、胰臟炎及其他器官障礙問題,或因情緒造成功能失調,心灼熱、嘔酸、上腹部疼痛、胃脹、噁心或嘔吐,18,消化不良的原因,多功能性之疾病:常因飲食習慣不良或情緒因素而有噁心、腹脹、嘔吐等消化不良之情形,且常發生於飯後37 若器官性消化不良,需對症下藥才會治癒 其他疾病造成如尿毒症38,19,消化不良的治療,溫和飲食 均衡 定時定量39 從容

6、進食,避免情緒緊張 用餐後應稍做休息,20,五、急性胃炎(Acute Gastritis),症狀:食慾不振、噁心、嘔吐、上腹部不適及心灼熱,症狀可能會延續幾小時至三、四天,21,急性胃炎- 原因,喝酒過多 細菌毒素沙門氏菌40、葡萄球菌、梅毒 藥物:毛地黃、糖膽固醇、水楊酸 強酸、強鹼、重金屬 不良飲食習慣41,22,急性胃炎-治療,除去病因:洗胃、催吐、輕瀉 藥物治療:服用小蘇打片或抗生素 飲食治療:先禁食 1、2天使胃部休息後給予清流質飲食42,然後進展至軟質飲食43,23,六、慢性胃炎,症狀:輕微噁心、食慾減退45、上腹部不適及腹部灼熱 原因:常和胃癌、惡性貧血、胃息肉、其他慢性病、長期

7、服用阿司匹寧有關,長期下來導致胃壁分泌腺萎縮和胃黏膜細胞酵素活性改變,完全萎縮造成維生素B12吸收不良而發生惡性貧血44,24,慢性胃炎-治療,矯正不良習慣:多以碳水化合物46為主,尤其補充含豐富維生素B1247之 食物 定時定量 少量多餐48 進餐時保持心情愉快49 供給軟質飲食50,尤其易消化之食物 充分咀嚼食物,25,II.十二指腸,構造 小腸起始部份 連於胃的幽門,下接空腸51及 迴腸52 約有十二個指頭53寬度 外形呈馬蹄鐵狀彎曲,凸側向右,凹側向左,凹下部位即胰臟頭54及總膽管55所在,26,消化性潰瘍,27,消化性潰瘍續,28,飲食原則,飲食均衡 注意飲食要求及食物耐受性 定時定

8、量 細嚼慢嚥56 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黑胡椒等 避免太常喝牛奶、咖啡、茶、可樂 避免喝酒57 戒菸,29,III. 小腸的疾病與飲食保健,構造 運動疾病,於胃幽門起至迴腸58與盲腸、 結腸之接連處止分為十二指腸、空腸、迴腸三部分,空腸、迴腸長2公尺60公分佔整個腸管之 3/559,蠕動及 分節運動,30,腸壁,由內而外分為四層 黏膜層 黏膜下層 肌肉層:內層為環肌,外層為縱肌 漿膜層,31,小腸的運動,蠕動 分節運動 迴盲瓣 控制食物排入大腸 防止大腸內穢物逆流到小腸60及增加食物在腸內的消化與吸收時間 絨毛收縮運動:增加與食物接觸機會 向兩側擺動 收縮運動,32,小腸的疾病,腸道阻塞 疝

9、氣 區域性腸炎 急性腸炎 慢性腸炎,33,腸道阻塞(Intestinal obstruction),原因 小腸內壁肌肉麻痺無力或痙攣引起 機械性阻塞 腸內疾病-腸瘤、腸套疊、息肉、膽結石等 腸管外的壓迫-手術粘連、疝氣、腸扭結 症狀 麻痺性腸阻塞:很少腹痛,但會腹脹與便秘,有電解質不平衡的現象 機械性腸阻塞:腹部絞痛、噁心、嘔吐、腹脹與便秘,嚴重會休克與敗血,34,疝氣 (Hernia),原因 間接型 先天性大多發生於男孩,一側或兩側 直接型 因腹部肌肉及筋膜本身脆弱無力,大多發生於老年人61 治療:手術,35,區域性腸炎 (Regional enteritis = Terminal ilei

10、tis = Crohns disease),原因:不明,20-30歲居多,同一家族發生率高症狀:腹痛、痙攣、腹瀉、脂肪痢62、體重減輕、發燒、營養不良及形成廔管,36,區域性腸炎,影響: 蛋白質流失、負氮平衡63、貧血及多種維生素礦物質缺乏,常有生長與發育遲滯,37,區域性腸炎,急性發作期,給予半合成無纖維飲食 熱量:依理想體重,每公斤40-50大卡 蛋白質: 每公斤體重1.0-1.5公克 脂肪:中鏈脂肪酸較佳 鉀:長期腹瀉應給予補充 維生素與礦物質:補充維生素 B 營養不良者,以非腸道營養來補充,飲食治療,38,急性腸炎,症狀 治療,原因,食物中毒 暴飲暴食 無酸症引起消化不良 感染,如肺炎

11、、流行性感冒 過敏性物質 寄生蟲感染,39,急性腸炎,症狀: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臍部周圍絞痛、腸內異常發酵 治療 保持腹部溫暖 首日禁食,第二天給予流質或半流質食物,逐漸恢復正常飲食 藥物,40,慢性腸炎,原因 症狀 治療 以營養價值高易消化之食物供應,消化吸收障礙者,如慢性胰臟炎、胃切除者無酸症及少酸症者,下痢主要症狀,腹部微脹氣、吸收不良,41,IV.大腸的疾病與飲食保健,構造 運動 功用 腸內細菌 疾病,42,大腸 (Large Intestine),消化道最後一部份 緊接迴盲瓣一直到肛門為止 約1.3-1.5公尺 佔整個消化道的 1/564 口徑約 5-8公分,是腸道最粗的部分,43

12、,大腸 = 結腸 + 直腸,結腸 (Colon):上接盲腸、下接直腸 升結腸 橫結腸 降結腸 乙狀結腸65直腸 (Rectum),44,大腸的構造,表面不平整 結腸袋:一個個囊袋 結腸半月狀皺壁:結腸袋之間有橫溝相隔,在橫溝處大腸黏膜向內凸起,45,大腸的構造(續),大腸內壁沒有像小腸一樣的絨毛66,也沒有環狀皺壁67,只有半月狀皺壁 縱行肌肉層 網膜垂:脂肪組織的葉狀物,在升結腸及降結腸有兩排,在橫結腸只有一排,46,大腸的運動 與小腸差不多,但速度較慢68,逆運動方式:增長食物在腸內停留時間,使水份漸漸被吸收集團運動:一種強烈蠕動收縮,即將橫結腸物體一下推送至直腸,而引起排便感覺,一天之中

13、會有三、四次,47,大腸的功用,吸收大腸內水分與礦物質69 積存糞便 排便70,48,腸內細菌,小腸 腸球菌、格蘭氏陽性菌71、乳酸桿菌大腸 大腸桿菌、格蘭氏陰性菌72 弧菌、綠膿桿菌,49,大腸疾病,腹瀉 便秘 結腸過敏症候群 憩室症 憩室炎 潰瘍性結腸炎,50,腹瀉,一種症狀 排便頻率增加73或糞便中水分大增74,使其成泥狀、水狀或糞便體積比正常來的多 普通糞便水份佔 75%,當水份增加至 85% 以上成泥狀,51,腹瀉的種類,泥漿狀便:呈黃褐色、混雜不消化之食物粥狀便:粥狀黃褐色之大便水樣便:水般稀薄,呈淡黃色,52,腹瀉的種類,膿便:膿汁黏附在糞便中,在腸黏膜受到細菌作用而化膿血便:一

14、般血液顏色,由於出血部位不同而異,愈近肛門愈鮮紅,愈近胃、小腸則呈黑褐色黏液便:由於腸機能亢進黏液分泌過剩,而與大便一起排出,53,腹瀉的分類,依發生的原因分類 急性腹瀉 慢性腹瀉依機轉分 滲透性腹瀉 分泌型腹瀉 滲出型腹瀉 蠕動改變型腹瀉,54,急性及慢性腹瀉的主要原因,化學毒物:如砷、鉛、汞、鎘等 細菌毒素:食物中毒 細菌感染 藥物:奎寧、秋水仙素、新黴素 心理的因素:情緒不穩定、緊張等 飲食的因素:食物過敏,吸收不良 新陳代謝疾病:糖尿病所引起的神經病變、尿毒或愛迪生氏症 酒精中毒 小腸或結腸癌 放射線治療 肝硬化 濫用輕瀉劑,急性,慢性,55,急性及慢性腹瀉,急性腹瀉 多因腸炎引起,少

15、數因化學物質或藥物引起 大多在24-72小時75發生 特徵為突然發作 營養損失非主要問題 慢性腹瀉 指持續兩星期或更久 原因可能為消化不良、甲狀腺機能亢進、肝硬化、結腸腫瘤等,56,腹瀉,預防與治療 找出原因 注重個人與飲食衛生 飲食原則 液體:多補充水份76,以防止脫水現象 電解質:嚴重腹瀉造成鈉、鉀和其他電解質流失,尤其是鉀,鉀流失太多可能會發生噁心、嘔吐、食慾不振、疲勞、肌肉衰竭之現象 營養素:高熱量高蛋白,補充維生素、礦物質與水份,57,腹瀉,滲透性腹瀉:當腸中的食物消化吸收不良,使腸道為了保持正常滲透壓而保留較多的水份,超過了腸吸收能力,而引起腹瀉,如乳糖不耐症77分泌型腹瀉:由於疾

16、病或某些藥物引起,腸道上皮細胞不正常的分泌液體及電解質,所造成的腹瀉,如霍亂78,58,腹瀉,滲出型腹瀉:因腸道發炎、潰瘍造成黏膜損傷,腸道滲出黏液、血液等 蠕動改變型腹瀉:因腸道蠕動過快引起,59,便秘,症狀 分類 原因 飲食治療 預防方法,一種症狀不是疾病,全身倦怠、頭痛、舌苔、呼吸有臭味、食慾不振,痙攣型便秘:常有明顯症狀,例如陣痛、鼓腸、糞便呈黑褐色而且乾燥,形成小丸或小粒狀 無張力便秘:頭暈、食慾減退、精神不振,60,便秘的原因,進食、排便、休息沒有一定規律 不良飲食習慣,如水份攝取不足 個人衛生不良或神經控制不良 疾病、神經性緊張或在外旅行,61,便秘的原因(續),長期服用輕瀉藥79 痔瘡或肛裂 缺乏運動 服藥,如鎮靜劑80、神經節阻斷劑 精神方面,造成腸道痙欒,62,飲食治療,吃足夠的纖維,促進腸胃蠕動及增加腸內容物 每天喝8-10杯液體 脂肪酸有助於排便,63,預防方法,不隨便服用瀉藥或灌腸劑 喝足量的水,多吃蔬菜和水果,尤其是高纖維如菠菜、芹菜、蘆筍、棗子、乾梅、香蕉、蘋果等 養成每天排便的習慣 適度運動與休息,保持心情愉快與輕鬆 戒菸 每日起床後喝一杯冷水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