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复习 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296986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复习 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复习 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复习 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复习 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复习 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复习 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高效课堂教学设计:历史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星期 班级 ) 授课题 目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复习 三维目标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 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 的发展。 重 点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 展 难 点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

2、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 展 课 型讲授 习题 复习 讨论 其它 教 学 内 容 与 教 师 活 动 设 计因材施教 复习方法 1、本专题要求考生明确一条主线和五个发展阶段,一条主 线是指儒家思想从产生到发展的演变过程。五个发展阶段分别是 春秋时期、战国时期、汉朝、宋明、明清之际儒家思想发展。 2、本专题要把握“中国传统文化”这一主题,它的主流思 想是儒家思想。传统文化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和遗传性,另 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和变异性,为我们当代社会开创新文 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所以,考生要多分析传统文化 对我

3、国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对世界 21 世纪新文化的构建 的影响,例如,孔子文化年等活动。 知识要点 一、儒家思想 (一)春秋:形成(孔子) 1、政治思想: 提出“仁”与“礼”的学说; 主张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德治) ; 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 2、教育思想: 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 把自己的思想主张贯穿到教育活动中;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六艺)。 3、历史地位: 儒家学派创始人,教育家,文化传播者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 (二)战国:发展(孟子荀子) 1、孟子 (1)思想内容: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并对其“德治”思想进 行发挥,提倡“仁政”学说,并提出“

4、民贵君轻”思想。 教 学 内 容 与 教 师 活 动 设 计因材施教 (2)影响:对儒家思想发展有重要贡献。 2、荀子 (1)主要思想:强调“天行有常”,但人道有为,提出“制天 命而用之”的思想,还对“礼”进行深入的讨论。 (2)地位: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学内容, 成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三)西汉:正统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原因: 政治上“大一统”得到巩固,高度集权的专制政权大体定型; 董仲舒改造儒学,使之更符合统治者的要求(核心: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完成文化体制和政策的转变。 (2)评价: 积极:儒学地位上升,成为正统思想,汉王

5、朝加强了对思想文化 和教育的重视,对民族历史文 化进步有积极意义。 消极:结束了各派思想平等竞争局面,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 展。 (四)宋明:理学阶段 1、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三教合一 2、程朱理学 含义: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儒家观念系统 代表人物:“二程” 、朱熹 主要思想:世界观:“理”是世界的本原 方法论:通过“格物致知”把握“理” 人性论:“存天理,灭人欲” 发展:朱熹编著四书章句集注 元朝将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 明初确定了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3、陆王心学 陆九渊心学:世界观: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 方法论:“发明本心”以求理 阳明心学:世界观:良知即天理 方法论:克服私欲、回复良知 “致良知” 4、宋明理学的影响 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 求。 积极: 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 重视主观意志力量 注重气节、 道德; 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 强调人的社会责 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 (五)明清评判思潮: 1、背景: 2、代表:李贽、三大思想家 3、影响: 教学后记教学后记: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