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街社区大田地人工种植紫花贝母可行性报告-王1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5729333 上传时间:2017-09-0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街社区大田地人工种植紫花贝母可行性报告-王1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文化街社区大田地人工种植紫花贝母可行性报告-王1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文化街社区大田地人工种植紫花贝母可行性报告-王1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文化街社区大田地人工种植紫花贝母可行性报告-王1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文化街社区大田地人工种植紫花贝母可行性报告-王1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化街社区大田地人工种植紫花贝母可行性报告-王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街社区大田地人工种植紫花贝母可行性报告-王1(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一章 总论托里镇文化街社区位于城乡结合部属村居混合型社区,总面积13 平方公里, 干旱,缺水,具有明显的大陆性干旱气候特点,由于独特的气候条件和恶劣的自然环境,农业生产水平低而不稳,种植品种单一,土壤肥力贫乏,收益较低。改革开放和国家实施西部人开发战略以来,托里县按照国家“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部 的总体构想,从长远着想,精心规划,坚持“保护与建设 ”并举,全而推进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工程,全县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尤其是近两年来,托里县委、政府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全面实施“畜牧稳县、工业强县、科教兴县、生态美县”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加强基

2、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努力为本地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营造一个可靠的生态环境基础。托里县境内有得天独厚的野生自然资源,野生植物约 1450 种,其中草本植物约 1 300 种,木本植物约 150 种。以经济植物药材种类最为丰富,主要有贝母、甘草、锁阳、麻黄、肉从蓉等,分布面积约 120 万亩。托里野生贝母分布在加依尔山东部、玛依勒山南部和巴尔鲁克山北端,海拨在 6001500 的中低山区,受地理环境影响,这一地区降水少,蒸发大,气温高,属干旱、半干旱区。近年来,由于大量的采挖野生贝母、梭梭大芸等野生植物,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伤害,使野生贝母的生存状况日趋恶化,难以为继,如何2有效的保护当地的自然

3、环境和野生资源,开发和利用丰厚的野生资源优势发展当地经济,为农民增收寻求新的增长点,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本地政府进行了不断的探索。正是由于新疆托里县独特的气候土地特性和经济落后状况,正是由于托里野生贝母独特的生物特性以及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使得在托里县乃至全塔城地区加速实现贝母人工种植及其产业化已经迫在眉睫。贝母种植群众基础良好,社区已在居民中推广 3 户,种植面积达 75 亩。项目的立项实施, 增加居民收入,有效利用和改良土地,加快退耕还林(草)工程,减少风沙侵害,涵养水土,改良生存、生态环境,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将起到积极的示范做用。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一、项目建设的背景和重

4、大意义中医中药有几千年的历史,是我国医药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结晶,同时也是世界医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研究整理,发现临床应用的常用中药只有 800 多种,并以植物药为主达 700 多种,其中有 300 多种以栽培为主。长期以来药材主要以野生为主,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用药量增长,有限的野生资源已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由于药材是一种特殊商品,人们出于对健康的渴望,认为野生药材远比家种药材的质量好,加剧了对野生资源的破坏,如野生山参、野生贝母等等,同时也加速了濒危品种的灭绝速度。3更严重的问题是对野生资源过度的、无计划、无节制的采挖,对整个国家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如对甘草和麻黄、贝母

5、等的采挖,对整个西北草场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和破坏,加速了西北地区荒漠化。当药材品种不断减少而野生资源又不能满足人们需求的时候,人们开始重视中药材野生变家种的研究。新疆地处祖国的西北边疆,远离海洋,四周高山环抱,境内冰峰耸立,沙漠浩瀚,草原辽阔,绿洲点布,土地面积为160千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面的六分之。新疆的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品种独特、特性优良。新疆野生动植物达4000多种。天然药物如雪莲、贝母、甘草、麻黄、罗布麻、肉苁蓉、贝母等分布广泛,质量上乘,具有独特的品质和优良的特性。其中新疆贝母是与川贝、浙贝齐名的贵重中药材,新疆境内贝母种类丰富,有伊犁贝母、费尔干贝母、滩贝母等6个品种。早在清代,新

6、疆贝母便已开发利用。当时以北疆地区的昌吉、奇台县为集散市场,通过古丝绸之路的北线,用骆驼运、马驮,远销天津等口岸,通称“古贝” 。由于数量极少,价格昂贵。过去,新疆贝母多为野生。为了适应国内医疗保健事业和出口外销的需要,医药科研部门再五十年代末期即开始人工栽培实验,并取得成功。目前伊贝母在人工栽培上技术已经成熟,2008年伊犁巩留县推广种植4000多亩,年产值达1000多万元,经济效益显著。托里县位于准噶尔盆地西侧、塔额盆地南缘,当地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降水稀少,植被覆盖率低。县境内山地总面积15612.11 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 77.68%,加依尔山东部、玛依4勒山南部和巴尔鲁克山

7、北端,海拨在 6001500 的中低山区和丘陵地区 9952.97 平方公里的区域,是托里县野生贝母适生区,由于近年来市场价格不断走高,巨大的利益驱使人们不间断地采挖,导致托里野生贝母的种源被严重破坏,难以继续繁衍生长。在获取株贝母的同时往往就会毁坏一株甚至几株沙化植物,这种无节制的乱采滥伐已经严重破坏了托里县荒漠地区原本就为数不多的绿色植被。导致当地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水上流失、风沙屯扬,农田和草地越发退化、沙化、碱化荒漠化。因此,严厉禁止对土地植被的乱采滥挖,充分运用经济和科技手段改善生态环境、治理荒漠化,调整种植产业结构,使当地各族人民尽快摆脱贫困,走上良性循环的致富之路,已经成为人势所趋

8、。本项目建设将紧密结合托里县的生态环境实际,按照自治区特色农业发展规划和特色农业产业化建设要求,充分发挥托里县野生资源的优势和人工种植贝母生产技术优势,以科技进步为依托,以技术培训、示范、推广为手段,把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改善生态环境做为突破口,以适应生态建设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加快形成以优势资源培育为基础、以技术培训为纽带、以科技进步为支撑的人工种植贝母产业化发展的新局面,实现生态建设和经济收益双赢。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必要性51、加强对野生药材资源的保护新疆地域辽阔,地形多样,“气候特殊,孕育了丰富的、独特的药材资源。新疆境内贝母种类丰富,有新疆贝母、伊贝母、费尔干贝母、滩贝母、黄

9、花贝母、阿尔泰贝母等多个品种。滩贝母鳞茎亦作伊贝入药,主产区在新疆西北部(察布查尔、绥定、霍城、塔城、伊宁)。多年来,人们乱挖滥采中药材贝母,药材种源遭受破坏,贝母已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人工种植贝母可以有效的保护野生药用植物,缓解国内外药材市场上货源紧缺的矛盾。2、贝母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贝母是珍贵的中医学学传统用药,含有贝母咸及多种微量素,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等功效。多用于肺虚久咳,痰少咽燥及小儿痰热咳嗽等症,实为药物中珍品。在国内药材,市场上货源紧缺的同时,西方发达国家对肉从蓉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贝母收购价在90元kg 以上。目前,在贝母市场发展前景十分看好。3、贯彻国家“加强生态建设,保护

10、治理环境” 的战略方针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两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把西部人开发作为新的增长点,新疆维吾尔白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对此极为重视,结合国家西部开发的有关政策和新疆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自治区“十一五” 发展规划。新疆是我国沙漠化十地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危害最重的省区,托里县生态环境脆弱,项目的实施可保护野生贝母的生长环境,对改善投资环境其意义重大人,影响深远。4、转变农业种植模式,调整种植结构6多年来,县委、政府不断增加投入,加快生产设施建设,改善生存,生态环境,项目实施能够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牧民学科技、用科技的意识,变广种薄收为精耕细作,变单一粗放经营为多种集约精细经营,普遍运用先进技术加

11、大多种经营力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快农村发展速度,迅速摆脱贫困。5、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减少人们无节制的采挖野生药材贝母和对草场绿色植被的破坏。人工种植贝母可以提高药材产量,保证药材的质量,使濒危、珍稀药用资源得到行之有效的保护。贝母的人工种植将成为当地农业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疆内外在中药材人工种植方面的科技发展已达到较高水平,已有多种中药材的技术管理规程、产业化模式等成果在生产中使用,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把人工种植药材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托里县具有较好的地缘优势,除气候条件符合较多中草药生长习性外,土壤资源也十分丰富,具备多种中药材生长所需的土壤条件。可见,该项目实施转化

12、十分可行的。项目的实施中扬长避短,发挥托里县无现代化工业的优势,自然环境没有受到污染,这里的水、土壤、大气植被有利于生产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产品,生产符合 GAP 质量标准的中药材贝母。托里是以牧为上的畜牧业大县,县委有计划的利用当地资源,做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生态环境建设的良性发展。新技术的应用可提高劳动者科技素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牧民增加7收入,促进托里县经济健康的、稳定的、可持续发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现实的和深远的意义。本项目的实施在西部大开发过程做到野生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建设并重,把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与发展经济相结合,提高农牧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及生存条

13、什,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第三章 项目具备的基础条件托里县属准噶尔台地西缘折皱带,地形复杂,既有沟壑纵横、植被较好的中、低山区,又有辽阔的草原、谷地和干旱的沙漠戈壁,自然资源丰富,有天然草场 2516.66 万亩,可利用野生植物 1400 余种,野生动物 200 余种,矿产资源丰富,比较优越的自然环境为发展农牧业和其他各项生产提供了广阔前景。(1)地理气候情况。项目地区位于准噶尔盆地西侧、塔额盆地南缘。东经 82288520、北纬 4458 4624之间, 海拔 800米。 属大陆性温带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度 5,极端最高气温402,极端最低气温366,年平均日照时数 85

14、79 小时,10 的积温 3364 ,无霜期 138 大,年平均降雨量 2531 毫米,年平均蒸发量 7862 毫米 。(2)社会、人文背景。社区总人口 4942 人,贫困人员、下岗失业人员较多,经济来源主要依靠个体经营、农业种植、劳动力转移。8第四章 产品市场现状和项目发展思路1、国内外市场现状国际市场对中药材的需求增加。我国是中医的发祥地,中草药资源极其丰富。人工种植野生药材,保障药材市场的需求是当务之急。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是过国家科技部、财政部等 8 部委共同编制,从战略的高度对中草药现代化工作整体进行布局,发挥我国中草药的优势,加快中草药的栽培、加工。当今世界医学观念门益更新,“回归大

15、自然” 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西方国家兴起,越来越多的人信赖天然药物和天然药物制剂,天然药物原料及其提取物,正成为世界医药市场上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据悉,目前全世界已有 124 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各种类型的医药机构,中医药在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地区已广泛应用,欧美等地一些国家也在逐步放松对中医药的限制,有些国家已将中药纳入医疗保险范畴,并在法律上以承认,许多国家已经大力开发中药,并不断地形成相应的专利。日本国中草药原料的 75由我国输入,在国际市场上的覆盖率达到了 80,韩国 13左右,而我国中医约在国际市场占有率为 35。我国加入 WTO 后,为中药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同时也带

16、来更严峻的挑战。我国中药出口主要以原材料为主,中成药出口占比例仅为 10,这与我国中医药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9中药产业广阔的市场前景。贝母在西部大开发的热潮中,以其药用价值、经济价值和环保价值成为新疆的重要药用栽培植物,托里野生贝母人工种植将是我县产业的个新的经济增长点。2、项目建设思路(1)充分利用现有的成果,紧密结合项目所在地实际情况,明确技术攻关重点( 关键点),组织优秀的植物专家、农业专家、共同协作,加速实现人工种植贝母的产业化目标。(2)实施本项目要与带动动居民脱贫致富紧密结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对种植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种植管理水平同时项目建设成熟后,将贝母种植管理承包给农户,由项目组负责产品的收购与销售,在完成技术研究的同时实现农民增收目标。(3)增加商品科技含量,保证产品价格优势近年来,国务院关于禁止采挖野生药材的通知下达以后,中药材市场上:贝母药材货源紧缺,价格逐年攀升,处于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