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离-份额分析法经济学研究方法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729263 上传时间:2017-08-07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3.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偏离-份额分析法经济学研究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偏离-份额分析法经济学研究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偏离-份额分析法经济学研究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偏离-份额分析法经济学研究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偏离-份额分析法经济学研究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偏离-份额分析法经济学研究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偏离-份额分析法经济学研究方法(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偏离-份额分析法,经济学研究方法论研究方法选讲,偏离-份额分析法是美国学者杜恩,佩罗夫等人与20世纪60年代相继提出的,80年代初在西方区域经济研究中应用被广泛用于分析产业结构变化和区域经济差距的数学方法。偏离份额分析法通过计算结构因素和区位因素所起的作用程度,从产业结构因素和区位竞争力因素两方面解释区域经济增长速度的差距,评价区域经济结构优劣和自身竞争力的强弱。,其基本思想是把区域经济的变化看作一个动态的过程,以其所在更大区域或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为参照系,它将被研究区域的增长与标准区域(通常指整个国家)的增长联系起来比较。认为区域经济增长与三个因素有关:地区份额因素、产业结构偏离因素与区位竞

2、争力偏离因素。,将区域自身经济总量在某一时期的变动分解为三个分量,即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以此说明区域经济发展和衰退的原因,评价区域经济结构优势和自身竞争力的强弱,找出区域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部门,进而可以确定区域未来经济发展的合理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在选定时间范围和背景区域内,把区域经济变化看作一个动态过程,以其所处的更大区域的经济发展为参照系。将区域自身经济总量在某一时期的变动分解为份额分量N、结构分量P和竞争力分量D三部分。 偏离份额分析的模型可表示为:,式中 分别代表研究区和全国三次产业在基期和末期的经济增规模, 为参考区在(0,t)时间段所有产业的总增长率

3、, 分比为参考区和研究区第i产业在(0,t)时间段的增长率, 为研究区第i产业产值的增加额, 分别为地区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第一部分 为全国增长分量,表示假定研究区各产业均按参考区经济增长率R增长所应实现的增长份额,把这种假定的增长水平同实际的增长水平(G)相比较,如果高于实际时间增长水平,则研究区总偏离(G-N)为正,反之,则为负。第二部分 为区域产业结构偏离分量,代表研究区按照参考区第i产业增长率计算的增长额与按照参考区经济增长率R所实现的增长额之差,它反映了i区域相对于全国产业结构的优劣程度。当 为正值,表示区域产业结构素质较好,促进区域经济总量增长,当 为负值,则

4、说明区域产业结构素质较差, 影响区域经济总量增长。,第三部分 代表研究区第i产业按实际增长率所实现的经济增长额与按参考区同一产业增长率所实现的经济增长额之差,反映了与参考区域相比,研究区在发展第i产业方面具有区位优势或劣势;若某个地区竞争力高于参考区水平,则 0;反之, 1,说明区域增长快于全国。若P值愈大,WI,说明区域经济中朝阳的、增长快的产业部门比重大,区域总体经济结构比较好,结构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反之,说明区域经济衰退,夕阳产业的比重过大,经济结构需要调整。若D值较大,U 1,说明区域各产业部门总的增长势头大,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反之,则说明竞争力较弱,地位有下降趋势。,(1)20

5、00-2005年,兵团第一、二、三产业的全国份额分量分别为61.89亿元,41.93亿元和48.60亿元,N值排序为一,三,二。从产业结构分量看,除第一产业为负值外,第二、三产业均为正值,说明第一产业对于对于兵团的经济增长效应为负(-26.06亿元),第二、三产业对于兵团的经济增长效应为正(2.86亿元和4.00亿元)。此外这还说明兵团的经济增长是以第二、三产业为主。从竞争力偏离分量看,第二产业为负(-9.96亿元),第一、三产业为正(23.19亿元,8.27亿元)说明兵团的第二产业不具竞争优势,区域竞争力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相比,第一产业的区位竞争优势较为明显。三次产业总偏离

6、为正(2.29亿元),说明兵团的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2006-2010年,兵团经济增长较大,第一、二、三产业的全国份额分别为121.53亿元,84.98亿元,114.89亿元,N值排序为一、三、二。从产业结构分量看,除第三产业为正外,第一、二产业均为负,说明第三产业对于兵团的经济增长效应较大。从竞争力偏离分量看,第三产业为负(-33.20亿元),第一、二产业为正(15.09亿元,82.46亿元),说明兵团第三产业不具竞争优势,区位竞争力低于全国水平,第一、二产业区位竞争力较强,特别是第二产业,竞争力偏离份额分量为82.46亿元。三次总偏离为正(49.21亿元),兵团的经济增长

7、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2000-2005和2006-2010两时期,兵团经济增长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全国偏离份额看,两时期N值序均为一、三、二,说明兵团的经济主要依靠第一、三产业拉动,第二产业欠发达。从产业结构分量看,两时期三产总偏离均为负(-19.20亿元,-15.14亿元),说明与全国相比,兵团的产业结构竞争力不强。从竞争力分量看,两时期三产总偏离为正(21.49亿元,64.35亿元),说明与全国相比,兵团的区位优势明显。说明兵团的经济增长主要是总量增长,而质量上并没有得到相应改善,产业结构极不合理。,由表2、3可知,1)两阶段增长率较高,为正,第一阶段20002005年L1,反映了兵团实际经济增长率高于全国水平,三次产业均为全国性增长部门。第二阶段2006-2010年L迅速下降,L1,反映兵团的第一产业竞争能力相对较强。20062010年第一、二产业D均为正值,且比前两个阶段有所上升,同时u1,反映这一阶段第一、二产业总体竞争力有所增强,说明中央西部大开发等政策对兵团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效果显著,但相对于结构偏离分量,竞争力偏离分量还是较低,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还是很重。,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