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秋田现象”想到的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729226 上传时间:2017-09-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由“秋田现象”想到的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由“秋田现象”想到的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由“秋田现象”想到的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由“秋田现象”想到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由“秋田现象”想到的(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由“秋田现象”想到的当我们步入秋田公司大门,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对面墙上“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党建”醒目标语,不禁让人为之心动。重庆秋田齿轮有限责任公司创建于 1993 年,近 20 年的历程,一个只有 1 万元资本、3 个工人起家的小作坊蜕变为如今拥有固定资产 6.5 个亿,员工4000 余人,全球中小模数齿轮生产的重要基地。企业的快速发展,除了坚持“专心、专注、专业”的理念不变之外,重视党建,重视文化是秋田的又一独到之处,从而让我们对非公企业党建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秋田党组织成立于 1998 年,党建工作始终坚持为企业需要、员工认可、党员满意、业主支持。走进企业让人感到,党建氛围、文化氛围相当浓厚

2、,尤其秋田公司党建工作在四个方面给人印象非常深刻:一是企业业主不是党员,却坚定地相信党的组织,支持党的工作;二是企业是民营企业,却没有对党组织实行家族式管理;三是企业党员在员工中是相对少数,在中层以上负责人中却是绝对多数;四是在一些“两新”组织中党员不愿亮身份,秋田员工却以是党员为荣。这些被归纳为“秋田现象” ,透过这些现象,反映了秋田公司的业主和管理者长期以来在把握发展大势、重视党建工作上的清醒和冷静。总结“秋田现象” ,可以得出以下三点启示:启示之一:党的建设与企业发展并不是一对矛盾,而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能够实现“双赢”的两个方面。 “秋田现象”告诉我们:非公企业党组织紧紧围绕企业生产

3、经营活动开展工作,工作目标是同向的,是“帮忙不添乱”的。党建工作必须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同频共振。 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都是为了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团结员工、凝聚人心、培养人才,推动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秋田公司党委提出的“围绕中心、服务发展”党建工作理念,其着力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添砖加瓦。去年,在全市摩配行业普遍不景气的大环境下,秋田公司作出“内部挖潜力、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品牌创效益、拓展国外市场”的发展战略。公司党委组织党员广泛开展“我为企业献一策” 、 “党员义务劳动” 、 “党员攻关”等系列活动,引导党员立足岗位,不断创新,为企

4、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据秋田董事长介绍,目前该公司员工已达 4300 多人,党员 105 名,但他认为党员占员工的比例还太低,建议公司党委应该加大发展党员的力度,原因是党组织在企业充分发挥了组织协调、模范带头、团结凝集员工的作用,公司党建工作在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发展不仅没有“添乱” ,反而帮了大忙。 启示之二:同样的党建工作方法,在不同类型的企业,同样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秋田现象”告诉我们:在非公有制企业运用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一些有效方法,同样可以大有作为。 秋田公司党委通过组织开展党员看板管理、党员亮牌服务、技术比武、设岗定责、课题攻关等活动,开创了关键岗位党员挑重担,关键技术党员来攻关

5、,关键时刻党员挺身而出的良好局面。挂“红牌”的党员关心、帮助挂“白牌”的员工,让他们提高思想认识、业务技能和工作能力,找到自信。目前,秋田公司党建工作已引起市委、区委和社会各界、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一方面反映了秋田公司党建工作的成效,另一方面客观提升了“秋田齿轮”的品牌效应,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扩大了公司的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秋田公司党委的实践证明,只要党建工作定位准确,把党在新时期的工作目标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紧密结合,准确把握“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这个基本原则,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就不但可以有所作为,而且可以大有作为。 启示之三:如果企业决策者认识到位了,就会有力促进党的建设工

6、作;如果党的建设工作搞好了,就会有力推进企业发展。 “秋田现象”告诉我们:企业发展离不开决策者的经营管理,也离不开党群组织和广大员工的共同努力。 非公有制企业能否做好党建工作,关键是企业业主、企业党员和企业员工如何看待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与党建工作关系的思想认识问题,尤其是企业业主的态度和认识问题。秋田董事长谈到:民营经济发展到今天这个局面,得益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离不开执政党的正确领导。因此,重视和支持党建工作是现代企业家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这是一种冷静而深邃的思考。在秋田董事长的影响下,公司党员和员工对于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开展党建工作的认识非常到位,秋田公司不仅不存在所谓“隐性党员、口袋党员

7、”的问题,而且党员主动亮身份、 “有困难就找党员”和“入党光荣”已成为秋田公司的一种浓厚氛围。正是有了企业业主、企业党员和企业员工对党建工作的正确认识,才有了今天秋田公司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齐头并进的“双赢”局面。一是党建工作实施项目推动。秋田党委针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实际,响亮提出“效益党建”的核心理念,并借鉴经济的管理的办法,对党建工作实施项目推动、效益评估。去年10 月以来,金融危机的波及,直接影响了公司的生产经营,出口订单锐减、经济效益下滑。如何在企业遇到困难的关键时刻,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管理优势、转化为生产力,秋田党委及时确定了“同心越冬”项目,根据项目内容要求,党委主要领导分别下到

8、三个片区,对全体党员和广大员工进行形势、任务教育,动员党员立足岗位为公司分忧解难;各个支部以“降成本、增效益、保质量”为目标开展技改子项目活动。目前,公司党委确定的 12 个项目,已完成 8 个,创造直接经济效益 300 万元;今年 5 月,协助公司实现“扭亏为盈”目标。二是党建工作开展看板管理。秋田党委有党员 125 名,下设 6 个支部,为了改进党建工作的管理方式,他们在每个支部的生产、工作现场分别建起党建工作管理看板。从初期的党员身份、党员承诺、党员责任区公示发展为党建工作的总结、计划、活动、经验、成果、效益等多项内容的展示。这种开放式的看板管理,增加了工作的透明度,增强了工作的责任心,

9、把组织监督与群众监督有机结合,从而把软任务变成硬指标,工作压力变成工作动力,支部管理由被动型转为主动型,调动了支部工作创新、务实的积极性。如支部创造的“项目工作法” 、党员“一对一”帮扶、党建工作量化检查、党建工作效益评估、党员现场巡查组、党员义工队、党员攻关组、党内关怀、党内激励等等,给公司党建工作带来勃勃生机与活力。在了解、总结“秋田现象”的特征、内涵过程中,各种感触、体会颇多,归纳起来至少有三点值得肯定:一是党建工作的生命力在于不脱离企业实际。秋田党组织在 11 年的党建工作中,无论是党务工作者,还是党员都普遍感到工作得心应手、活动大力支持;业主和公司行政没有视党建工作为负担,没有认为是

10、形式、是作秀,而将党建工作当成企业管理的一个部分,在人员、经费、场地、时间上给予充分保证,形成业主支持,工作有为,党组织有位的良性循环。这种状况得益于秋田党委本身的作为,13 年中他们始终把党建工作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融为一体,做到目标同向、工作同步,做到“帮忙不添乱” ,相互促进,互惠共赢。二是党建工作的内在力在于管理上自加压力。 “秋田现象”的内涵让大家看到秋田各级党组织的活力在不断增强,尤其是支部工作的自主创新,全员参与,自觉形成“比、学、赶、帮、超”的热潮,支部工作新做法、新成果、新经验,让国有大型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的党组织都慕名前来学习,探讨支部工作的内在动力。 “秋田现象”的内涵之一,

11、看板管理、自我加压,就是激励机制、动力源泉根本所在。三是党建工作的影响力在于党员的优秀进步。秋田公司的工作牌分红、白两种,党员佩戴红色工作牌,群众佩戴白色工作牌,不仅党员以佩戴红色工作牌为荣,而且群众也十分羡慕、向往红色工作牌。不少参观考察人员弄不明白,秋田党员付出多,回报少,也就是既不存在提干,又不存在发财,但大家为什么向往?秋田党员的回答是能够进步,能够实现人生价值。 “秋田现象”告诉我们,党员就是优秀分子,四个分厂 3 个厂长、4 个助理都是党员,中层干部 70%是党员,生产一线的操作能手、技术、质量骨干也是党员,实行计件工资的岗位,党员的工资也要高一些。党员的荣誉、群众的羡慕,源于秋田党委“把员工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把党内的优秀分子推荐给公司”人才战略的确立。追溯秋田党内关怀机制,他们更注重党员的素质提升、技能培训,多途径地为党员进步成才搭建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