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龙川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语文晚练试题(三)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290978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龙川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语文晚练试题(三)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广东省龙川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语文晚练试题(三)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广东省龙川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语文晚练试题(三)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广东省龙川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语文晚练试题(三)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广东省龙川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语文晚练试题(三)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龙川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语文晚练试题(三)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龙川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语文晚练试题(三) word版含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2016 届第二学期高三语文晚练试题(第届第二学期高三语文晚练试题(第 3 3 周)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同其它林木相比,竹子颇有一些独特之处,如虚心、有节、清拔凌云、不畏霜雪、随处 而安等等。这些特点,很自然地与历史上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发生契合,进而被引 入社会伦理美学范畴,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深刻 的影响。不仅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常常以竹来互相吹捧或以竹自诩,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 隐居“南山” 、待价而沽的名士,也普遍寓情于竹、引竹自况。在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中, 有关竹子的诗词歌赋层出不穷,画竹成为

2、中国绘画艺术中一个重要门类,封建士大夫在私园、 庭院中种竹养竹以助风雅,亦成为普遍风气。 最早赋予竹以人的品格,把它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恐怕要算礼记了。 礼记祀 器中说:“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 时而不改柯易叶。 ”魏晋时期政治局势反复无常,文人士子意气消沉,以阮籍、嵇康为代表 的一批失意文人,为逃避现实,不与当权者合作,遁隐竹林,借竹之高标、清姿佐己之风流, 在当时社会引起很大震动,对后代封建文人的行止也产生了莫大影响,可以说,敬竹崇竹、 寓情于竹、引竹自况,竹林七贤乃是“始作俑者” 。自此以后,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便与竹子 结下了不解之缘。 晋室东

3、渡之后,文人士子大量南逃,南方秀丽的山水将他们从对现实的迷惘、懑闷中解 脱出来,他们纵情山水、远离尘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广袤的竹林正是他们托身、浪迹之 所,竹子清丽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风流名士们沉醉痴迷。一时间,闻有好竹即远涉造访 而不通名姓者有之,种竹十顷栖居林中者有之,对竹啸吟终日不辍者亦有之,王徽之、张廌、 翟庄、袁粲等,是其中风流最著者;王徽之乃至声称:不可一日无此君!这一时期,文人雅 士赋竹、赞竹,为竹作谱,蔚成风气,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植物专谱戴凯之的竹谱正 是在这种风气下以韵文的形式诞生的。 但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所赋予竹的,是“清风瘦骨” “超然脱俗”的魏晋 风度,尽

4、管对竹的“高节” 、 “坚贞”也偶有提及,但更多的是对竹的自然风采的礼赞,表现 了这一时期文人士大夫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向往。作为一种社会风范的竹,在这一时期尚未产 生以及被普遍接受。及至中唐以后,尽管竹子作为一种自然的灵物,其天姿秀色仍被普遍欣 赏,但它的某些特点如虚心、有节、根固、顶风傲雪、四时不改柯易叶等等开始被强调并引 入社会伦理范畴,最终演化成为封建文人士大夫思想意识中有德行的君子贤人的化身。这明 显地反映在中晚唐时期的文学作品之中,白居易在养竹记一文里首次总结出竹的“本固” 、 “性直” 、 “心空” 、 “节贞”等高尚情操,将竹比作贤人君子;刘岩夫在植竹记里则更 将封建文人士大夫所共

5、同钦慕的“刚” “柔” “忠” “义” “谦” “贤” “德”等等品格赋予竹子; 此外, “亲慈子孝” “尊敬长者”等伦理规范也或先或后赋予了慈竹(子母竹)和筇竹(扶老 竹) 。从此,竹子在中国封建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体系中确立了不可动摇的地位,并通过种竹 养竹、咏竹画竹等等追求风流雅致的行径,一代一代传承并不断丰富和发展。 (节选自汉字趣编之十二) 1下列有关“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 礼记祀器中说的“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 ,是古代典籍中赋予竹以人的品格、 把竹子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文字记载。 B.竹子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是因为它外在的某些独特之处与这些君子

6、贤人的某 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有契合之处。 C戴凯之的竹谱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植物专谱,也是文人雅士赋竹、赞竹,竹文化发 展到高峰时期以韵文的形式诞生的竹谱专著。 D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所赋予竹的是“清风瘦骨” 、 “超然脱俗”的魏晋风度,表 现出了文人士大夫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向往。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王徽之、袁粲等人纵情山水、远离尘嚣,以广袤的竹林为托身、浪迹之所,是竹子清丽 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他们沉醉痴迷。 B魏晋时期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一批失意文人,遁隐竹林,借竹之高标、清姿佐己之风 流,是为了逃避现实,不与当权者合作。 C作为一种社会风范

7、的竹,其虚心、有节、根固、顶风傲雪、四时不改柯易叶等特点被强 调并引入社会伦理范畴,是中唐以后的事。 D白居易养竹记总结出竹的高尚情操,刘岩夫植竹记将封建文人士大夫所共同钦 慕的品格赋予竹子,使竹文化更具内涵。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 分) A将“刚柔忠义”等品格赋予竹子,将“亲慈子孝” 、 “尊敬长者”等伦理规范赋予了慈竹 和筇竹,表明竹子在中国封建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体系中已确立了牢固的地位。 B “竹林七贤”敬竹崇竹、寓情于竹、引竹自况,对后代封建文人产生了莫大影响,中国的 文人士大夫与竹子结下不解之缘与之有关。 C竹子最终演化成为封建文人士大夫思想意识中有德行的君子贤

8、人的化身,并反映在文学 作品中,有一个由外表到内在的转化过程。 D从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到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隐居“南山” 、待价而沽的名士寓情于竹、 引竹自况来看,爱竹源于他们的性格。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89 题。 溪上作二首(其二) 陆游 伛偻溪头白头翁,暮年心事一枝筇。 山衔落日青横野,鸦起平沙黑蔽空。 天下可忧非一事,书生无地效孤忠。 东山七月犹关念,未忍沉浮酒盏中。 【注】东山七月,是诗经豳风中的两篇,前者写周公东征后战士归途思 乡的情绪及凯旋的喜悦,后者写西周时期农夫们一年的劳作活动。 8诗中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5 分) 9诗歌尾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

9、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6 分)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运用(2020 分)分) 1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划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生活中,常有一些人在上班时 ,回到家却疲惫懒言;聚会应酬时笑容满面, 面对亲友时却麻木冷淡。这些人似乎患上“下班沉默症”,进入了交际怪圈。 本书作者围绕平凡人日常生活中的几大基本问题 ,口吻亲切,极富感染力, 对于阅读者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全方位的、深层次的启蒙教化作用。 主席台上作报告 ,下基层跟百姓交流不过三句,一些官员这样的尴尬一点都 不奇怪。因为他们跟基层百姓打交道太少了。 A侃侃而谈 娓娓而谈 口若悬河 B滔滔不绝 侃侃而谈 娓娓而谈 C

10、口若悬河 滔滔不绝 侃侃而谈 D娓娓而谈 口若悬河 滔滔不绝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 A2013 年就在苹果商店上线的“芒果 TV”移动应用,能够在近日引爆用户下载,主要 得益于我是歌手在其网络平台的独家播出而助推的。 B高密方面将围绕莫言旧居,打造一个莫言旧居乡村文化体验区,内容包括莫言小说 中提到的红高粱酒坊、蛙码头、会唱歌的墙、透明的红萝卜、白狗秋千架、酒缸塔 等。 C按照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对志愿者精神的理解,志愿精神是一种在自愿的、不计报 酬或收入的条件下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完善社区工作的活动。 D节日临近,商家打折促销,减价的标牌随处可见,三折、

11、四折甚至五折,平日里价 格不菲的商品此时显得格外诱人。 15.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最恰当的文句是(3 分)( ) 五四运动对中国民众文化观念的转变产生了巨大影响,翻译介绍先进国家的文化成果 就成了中国民众的迫切要求。_。 A.这些翻译作品提高了中国学术文化的素养,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书面语言的发展 B.翻译作品日见其增多,这些作品促进了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中国的书 面语言 C.翻译作品日见其增多,一方面这些作品提高了中国艺术文化的素养,另一方面也促进 了中国书面语言的发展 D.这些翻译作品一方面促进了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影响了中国的书面语言 附加题附加题 16.在下面两段文字

12、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语段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6 分) 中国史学界较为普遍的一种说法是 ,实际上,殷商时代的文字(甲骨 文)已经很成熟,因此有人主张推至夏末,也有人主张推至夏以前,郭沫若则认为,汉 字的源始可以从西安半坡村遗址距今的年代为指标。 从商代的甲骨文到今天的楷书,汉字的形体逐渐演变。 ,就是古汉字阶 段和隶书楷书阶段。前一阶段起自商代终于秦代,字体有甲骨文、金文、大篆和小篆; 后一阶段起自汉代一直延续到现代,字体有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两个阶段的分野 是 。 17.节日期间利用微信或 qq“抢红包”成为热门的游戏,亲人间、同事间、同学间相

13、互派发, 有的还玩起“红包接龙”,手气最佳或最差的接着派发。与此同时,有关“抢红包”的 争议也越来越大。你如何看待节日期间火爆的“抢红包”游戏?请用简明连贯的语言明 确表态并谈谈你的理由(至少两个)。(5 分) 高三语文晚练试题参考答案(第高三语文晚练试题参考答案(第 3 3 周)周) 1.C (“竹文化发展到高峰时期”不恰当,从下一段的开头,尤其是“作为一种社会风范的 竹,在这一时期尚未产生以及被普遍接受”一句来看,魏晋南北朝时期,竹文化还没有发 展到高峰时期。 ) 2.A(从“晋室东渡之后,文人士子大量南逃,南方秀丽的山水将他们从对现实的迷惘、懑 闷中解脱出来”来看,文人们爱竹是为了自身的

14、解脱。 ) 3.D(“爱竹源于他们的性格” ,分析错误,是审美趣味、文化影响等使然。 ) 8.(5 分) 虽年老体衰(伛偻溪头,白头拄杖)(2 分)仍忧国忧民却报国无门(2 分)的一介书 生。(1 分) (若答其他,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9.(6 分) 用典(用诗经豳风中东山来代指宋金战事,用七月代指国计民生。 ) (2 分)含蓄地抒发了对军国大事、民生疾苦执著的关心、挂念(2 分)和虽忠心耿耿却报 国无门的孤寂与感慨。(2 分) (若答其他,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13.【答案】A 答案:侃侃而谈: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娓娓而谈:连续不倦地谈论 着。 口若悬河:讲起话来滔滔不绝,

15、象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 完。 14.答案:B A 项句式杂糅,应删去“而助推的”;C 项主宾搭配不当,“志愿精神是活动” ;D 项不合逻辑,应改为“五折、四折甚至三折” 15.【答案】四个选项都有“这些作品”的内容,A 、D 两项中的“这些翻译作品”,承前没 有具体的指代,C 项“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个语病句,B 项在“这些作品”前 面加了“翻译作品日见其增多”,前后有了照应,“这些”指代明确。答案 B。 16.答案:中国文字源始于殷商;这种演变可分为两个阶段;小篆到隶书的转变 17、【答案】示例一:我觉得很好。无论是发红包,还是“抢红包”,都让参与者收获了 前所未有的快乐。网络抢红包增强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网络红包从相对疏离的关系中获得收益,这种惊喜带来的幸福感让人感受到更广泛的关 爱和社会认同。 示例二:我觉得不好。冲淡了节日的味道,让传统佳节成了“抢红包节”。冷了 亲情,“抢红包”成了年轻人与中老年人的“新隔阂”。伤了身体,有人不分昼夜, 机不离手,以致眼迷离、手抽筋。(以上两种观点,任答对两点可得 4 分;另有言之成 理的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