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设计5:实用文本阅读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289647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设计5:实用文本阅读 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设计5:实用文本阅读 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设计5:实用文本阅读 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设计5:实用文本阅读 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设计5:实用文本阅读 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设计5:实用文本阅读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设计5:实用文本阅读 (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效课堂教学设计:(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星期 班级 )拟 3 课时授课题目 科普文阅读 第 2 课时明确目标1 了解科普文的定义与文体特点。 2 学会阅读科普文,运用基本的阅读方法掌握科普文的内容概要。重点难点重点:辨析科普文的类别,学会从调查的角度分析综合结论与观点 。难点: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课型讲授 习题 复习 讨论 其它教 学 内 容 与 教 师 活 动 设 计学生活动过程二了解文本特征1.科普文特点:科学性:实用性,与生活密切相关,容易引起读者的注意知识性,向读者介绍有关知识,增强认识,引发思考启发人们注意有关问题客观性,介绍对象客

2、观存在,有时不带主观感情。文学性:为增加趣味性,有时运用描写,多种表现手法,并运用修辞等。通俗性:通俗易懂,趣味性强。2.结构特点:结构一般为“倒金字塔”:第一部分先引出话题,介绍新工艺、新技术、新见解、新成果或新问题、新挑战,后面从不同角度具体介绍这个“新”,介绍它的形态、构造、成因、功用、原理、演变、发展、现状、评价等。3.说明顺序:一般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原因到结果、主要到次要、整体到部分、概括到具体、现象到本质、特点到用途、总分总等) 。科普文的整体布局还有漫话式、试问式、穿插式、拟人式、问答式等多种形式;局部安排一般有引用材料、讲述故事、设置悬念、留下问题等。3.表达方法

3、(1.)记叙(科普文一般不采用) 议论 描写 抒情 说明(2.)说明方法下定义:准确揭示概念内涵特征举实例:使说明对象更具体,更有说服力引用(事例、数据、名言格言谚语、神话、新闻报道、轶事趣闻)突出说明对象特征,增强趣味性比较:突出被说明事物的事理和特征拟人比喻:形象生动列数字:准确,更有说服力摹状貌:对事物特征事理加以描摹,更具体形象列图表:直观形象分类别:对事物性质特征进行分类,一目了然。三典题例析及规律探索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回答文后(1-8)题动物预测地震之谜孝文科学家近日表示,动物能够在地震即将发生前感知到地下水发生的化学变化,从而预测地震。2009 年,在意大利拉奎拉地震发生前几天,当

4、地的蟾蜍纷纷离开池塘。观察到这一现象之后,科学家开始对这种化学效应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动物出现的异常行为预测地震。研究小组描述了这样一种现象:地壳中受压的岩石释放出带电粒子,并与地下水发生反应。生活在地下水中或者附近的动物对其发生的任何化学变化都非常敏感,可以在岩层断裂并引发地震前几天就预感到将有地震发生。此项研究由美国宇航局的弗莱德里曼弗伦德和英国开放大学的雷切尔格兰特领导。他们希望自己的研究发现能够促使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展开密切合作,通过研究动物的行为识别地震即将发生前出现的一些难以捉摸的征兆。拉奎拉的蟾蜍并不是在地震发生前行为出现异常的第一个例子,历史上曾多次出现有关

5、这种现象的报告。地震发生前,一些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的行为都会出现异常。在 1975 年的中国海城,很多人发现蛇钻出巢穴,1 个月后,这座城市遭受大地震袭击。这是个特别奇怪的现象,因为当时正值冬季,蛇正在冬眠。蛇洞外的温度低于0,冒险离开蛇洞对这些冷血动物来说无疑是一种自杀性行为。然而,无论是爬行动物从冬眠中苏醒,两栖动物逃离池塘还是深海鱼类游到海面,都只是个别现象。由于大地震较为罕见,即使对动物进行深入研究,通过观察其行为变化预测大地震也很难做到。这也正是拉奎拉蟾蜍的特殊性所在。作为博 2-项目的一部分,身为开放大学生物学家的格兰特当时一直对蟾蜍群落进行监视。她回忆说:“这非常具有戏剧性

6、。所监视的 96 只蟾蜍几乎在短短 3 天内变成 0。在此之后,美国宇航局与我取得了联系。 ”宇航局科学家当时一直对岩石受到强大压力时的化学变化进行着研究。他们希望确定这种变化是否与蟾蜍大批撤离有关。他们在实验室进行的测试表明,蟾蜍的撤离确与化学变化之间存在联系,地壳能够直接影响蟾蜍生活和繁殖后代的池塘的化学特征。宇航局地球物理学家弗伦德指出,在受到强大压力时(例如地震发生前的巨大构造力),岩石会释放出带电粒子。这些带电粒子进入周围的岩石,在抵达地表时,它们与空气发生反应,将空气中的分子转变成带电粒子离子。他说:“空气中带正电的离子会导致人出现头疼和恶心、反胃症状,同时也会导致动物血液中的应激

7、激素 5羟色胺水平升高。 ”此外,离子也会与水发生反应,将水变成过氧化氢。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影响了溶解在池塘中的有机物,将无害的有机物变成对水生动物具有毒性的物质。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机制。科学家指出,需要进行全面彻底的测试和研究。格兰特表示,这是科学家发现的第一个令人信服的潜在地震预测机制,水生、半水生和穴居动物可能感知到地震即将发生并作出反应。她说:“岩层在地震前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如果动物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那才是怪事。 ”弗伦德指出,可以预测地震的现象很多,动物出现的怪异行为只是其中之一, “我们需要了解这些信号之间如何发生联系,如果发现几个信号都指向同一个方向,我们便可以得出将会发生地

8、震的结论。 (选自科学之友2012 年 2 月)1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一段的作用。(4 分)2文章题目是“动物预测地震之谜”,这里的“谜”指的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4 分)3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机制”,请用自己的话分条概括。(4 分)4作为一篇科普文章,这篇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色?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 分)没有天堂赵鑫珊在东西方宗教中都有一个假设:在地球之外某个地方有一个天堂,那里尽是金碧辉煌,尽是山珍海味,没有尘世的种种苦难和悲惨。这假设中的天堂,纯属子虚乌有,纯属幻想。要知道,除了地球,我们没有其它的任何星球可去!月球、火星、金星是万万去不得的。人类只能生存在地球上,

9、人类无法生存,更无幸福可言这就是“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这句口号的涵义。如果人类能够快乐地生活在月球、火星或金星上,并且还可以把60 亿人统统移民过去,那么“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就是多余的。摆在人类面前的出路只有两条:坚决控制地球上的人口,下决心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或将人类统统移民到别的星球上去居住。但这后一条处理几乎是不可能的。比如,在月球表面上如何建造密封式的居住空间就是个大问题。月球上没有大气,他是一个完全没有生命的世界夜间极冷(-166) ,白天奇热(99C) 。再世界工业化之前,地球只能供给 10 亿人的温饱。假如我们现在决定不搞工业化,那么 50 亿人就必须离开地球。而在决定哪 50

10、 亿人离开地球这场混战中,我们所有的人都会死去。把我们的工厂搬离地球生物圈,进入太空,让它们高悬在我们头顶上几千公里之外,那也是不现实的。火星同样不适合人类生存,哪里的昼夜温差达 100C,气候极寒冷并且干燥,大气非常稀薄。主要是二氧化碳。 ;火星大部分的水贮存在冻土圈的地壳层中,地表到处是干换的荒漠。火星的英文名称是维纳斯,听起来很美、很温柔,但名不副实。其大气和表面对人类的生存也抱有敌意。金星稠密云层的下面,是个巨大的、炎热的、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气体的海洋,或者说是一层厚厚的碳酸气浓雾除非是一些特殊植物,动物是无法呼吸、生存的。更有甚者,金星的表面温度高达 465C,大气压力比地球高出 90

11、倍。这样的生存环境,简直是个酷热的地狱。今天的进行地表还在不断发生地震,熔岩四溢,且伴有雷鸣闪电。过去,火星上也有氧气,两极也有冰雪,只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日渐积聚,形成温室效应,入射的太阳光不能向外散发,表面温度日渐增高,氧气的生成越来越少,两极的冰雪全部融化、蒸发。从此核算小时,地面日渐沙漠化,生物亦被一扫而空,成了今日干旱的不毛之地。如果 21 世纪地球的污染得不到有效控制,那么金星的今天便是地球的明天。为此,我们大家有理由不寒而栗。最近我读了一些鼓吹人类到地球以外的行星上去另谋生路的文章,之中最著名的是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艺术和人类学教授透纳的到火星上去生活 ,文中乐观的声称,将火星改造成一

12、颗可供人类的星星正在变得越来越可行。他的口号是:“把火星改造成为花园吧!”通篇都是私人的幻想,而不是眼睛的科学论证。如果我们都对火星或者金星的严酷自然环境缺乏想象力,那就请把目光转向新疆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的蒙古语意思是“进去不出来”。这是一片 32 万平方公里的死亡沙海!我可不愿意看到整个地球有朝一日变成塔克拉玛干。在宇宙太空中,地球原是一条很安全的、很舒适的小飞船。如今它因人类的错误误触了点礁,漏了些水,人类理应积极行动起来,亡羊补牢,拨正航向,这才是唯一的出路,而不是弃船逃走。听听在航天飞机上负责地球观测、摄影的飞行专家斯普林格说的话吧:“实际上,

13、在飞船上你能一瞬间瞥见整个大陆,至少是从东到西的大陆。你能看到,最有价值的财富是陆地;你还能看到,地球环境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当你看到到处都有被砍伐的森林的地块时,心里真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这迫使人民认识到,我们必须要开始保护我们的欢迎。 ,要比选在做的更好些。 ”因为,天堂是没有的。 (选自天地徜徉录 ,有删改)5.作者在文章开头描述的东西方宗教中“天堂”的目的是什么?(4分)6结合文章,简要分析两划线部分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 (4分)7.文中为什么重点介绍金星的情况?(4 分)8.请结合文章探究“没有天堂”这一标题的意蕴。 (6 分)参考答案:1内容上,介绍了科学家的研究成果;结构上,开篇

14、点题,总领全文,引出下文。(4 分,每点 2 分) 2动物能够预测地震;(1 分)但是动物预测地震的机制仍需要全面彻底的测试和研究。(3 分,意思对即可) 3岩石受到压力释放带电粒子,带电粒子与空气反应产生离子,离子对动物产生影响,动物产生异常反应。(4 分,每点 1 分,意思对即可)4(1)语言准确、严谨;(2)平实(通俗)、质朴。(6 分;每点 3 分,其中要点 1 分,分析 2 分举例分析略)5.(1)描述“天堂”中的情境,与下文月球、金星、火星的情况作对比,(2)突出所谓“天堂”的虚幻性,引起下文。.6.(1)运用了拟人(或“比拟”)手法,将金星比拟成对人类抱有敌意的生命体,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金星不适于人类生存的情况。(2)运用了比喻手法,以小飞船喻地球,用触礁、漏水喻地球灾变,强调了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以及人类积极行动起来保护环境的必要性、紧迫性。7.(1)描述金星大气与地表的状况,从而认证人类移民外星球的不可能性;(2)金星环境原来与地球相似,后来因二氧化碳的积聚导致温室效应而成为不毛之地,这样写更能警示人们要保护地球环境。8.(1)东西方宗教中的上“天堂”是虚幻的;宇宙太空中没有其他星球适合人类移民和生存。 (2)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人类应面对现实,放弃各种幻想。 (3)地球已经出现各种问题;人类应该立即行动起来解决这些问题,保护地球。因材施教: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