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高考文化课培训学校-至臻高考-2017年历史全国卷ⅱ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7289548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高考文化课培训学校-至臻高考-2017年历史全国卷ⅱ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武汉高考文化课培训学校-至臻高考-2017年历史全国卷ⅱ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武汉高考文化课培训学校-至臻高考-2017年历史全国卷ⅱ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武汉高考文化课培训学校-至臻高考-2017年历史全国卷ⅱ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武汉高考文化课培训学校-至臻高考-2017年历史全国卷ⅱ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汉高考文化课培训学校-至臻高考-2017年历史全国卷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高考文化课培训学校-至臻高考-2017年历史全国卷ⅱ(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至臻高考至臻高考 内部资料内部资料至臻高考出品至臻高考至臻高考 201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24图 5 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图 5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答案】A25 史记 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A记载的真实性 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至臻高考至臻高考 内部资料内部资料【答案】C26北朝时,嗜好奶

2、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答案】CZ【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联系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唐朝时期,随着经济文化影响力的上升,南方的习俗也被北方人接受,故答案为 C 项。材料不能反映唐朝中期“南茶开始北运”,排除 A 项;B 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实际上南北方饮食习惯存在较大差异,排除;南宋时中国南方的经济发展水平超过了北方,D 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考点定位】中国

3、古代的农耕经济区域经济和重心的转移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名师点睛】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这样的过程: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隋唐时期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安史之乱以后,北方经济受到严重破坏,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战祸较少,相对安定。整个五代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北宋灭亡以后,南宋政权偏安于东南一隅,使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完全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随着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的上升,南方的习俗逐渐被北方人接受。2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

4、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至臻高考至臻高考 内部资料内部资料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答案】A【解析】材料说明宦官在中枢决策过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才会有对宦官在读书学习方面看法的改变,故答案为 A 项。B 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材料所述现象是伴随着君主专制不断加强而出现的,排除;材料不能反映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C 项不符合史实,排除;宦官参与议政并非掌握决策权力,D 项说法错误,排除。【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内阁制度的形成【名师点睛】明成祖时期

5、内阁制度形成,内阁本来是皇帝为加强专制而设立的机构,且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但皇帝仍然担心内阁地位的上升会威胁皇权,因此让司礼监的太监予以牵制,宦官得以参政,地位逐渐上升,在中枢决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宦官参政议政的能力也应加强,因此出现材料中的由严禁宦官读书识字、到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的现象。281879 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这种变化反映了A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商办 B “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C军用产品市场化趋势明显 D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答案】B291913 年,申报登

6、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这反映出当时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 B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至臻高考至臻高考 内部资料内部资料C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 D广告成为推进文明的工具【答案】B30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成员达 404 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 27%;党员占总人口的 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A革命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 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C统一

7、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 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答案】D【解析】从材料反映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成员的人数和所占人口比例的增加可以看出,抗日战争后国共力量对比的变化趋势不断加强,故答案为 D 项。抗日战争胜利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仍然未能彻底解决,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尚未完成,不存在革命工作中心转移的条件,排除 A 项;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从时间上可排除 B 项;材料反映的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力量的壮大,不是统一战线,排除 C 项。【考点定位】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抗日战争影响【名师点睛】抗日战争带来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的国

8、际地位得到提高,还表现在抗日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力量的巨大发展,具体表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控制的区域以及拥护支持中国共产党的人民群众队伍的扩大。整个抗战过程,就是国共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的过程,抗战结束时国共至臻高考至臻高考 内部资料内部资料力量对比的变化趋势更加明显。材料反映的就是这种逐渐加强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来&源:311977 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 273 万人,至 1988 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 206万人,2001 年增长至 719 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A社会对专

9、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 B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 D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答案】C32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有的执政官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被称为僭主。他们一般出身贵族,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这种现象表明,在当时的雅典A贵族垄断国家政权 B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C平民没有政治权利 D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答案】D【解析】由于未经正当选举上台,尽管僭主们“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下场往往非常悲惨,说明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未经民主程序上台的领导人不能得到拥护,故答案为 D 项。 “僭主”一般就是贵族,从其

10、下场来看,不能反映贵族垄断国家政权,排除 A项;B 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实际上未经正当选举上台、尽管政绩斐然也遭到惩罚,至臻高考至臻高考 内部资料内部资料是法制程序正当性的体现;C 项不符合史实,且从材料中的“重视平民利益”来看,平民是享有政治权利的。【考点定位】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僭主”政治【名师点睛】 “僭主”政治是指古希腊历史上以非法手段取得政权者(僭主)建立的独裁统治。“僭主”政治对于肃清古希腊氏族制度的残余曾起过积极作用,打击了贵族的势力,为民主政体的建立扫清了道路。它促进了希腊工商业的发展,有利于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希腊科学文化事业的发

11、展。但由于雅典民主政治崇尚法律至上, “僭主”未经正当选举上台始终不能具有合法性和正当性,导致材料反映的最终下场大多较为悲惨的结果。中华.资*源%库 3313 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A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 B人文主义广泛传播C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 D新教理论初步形成【答案】A341800 年,美国总统、联邦党人亚当斯要求政见不同的内阁成员皮克林辞职,遭到皮克林拒绝,于是亚当斯将其免职。皮克林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总统免职的内阁成员。亚当斯此举A加强了联邦政府的

12、行政权力 B体现了总统与内阁之间权限不明C行使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 D反映了联邦党与其他党派的斗争至臻高考至臻高考 内部资料内部资料【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总统作为政府首脑有权任免内阁成员,因此材料中的事件只是总统行使职权的表现,C 项正确。材料所述亚当斯将皮克林免职是行使总统根据宪法享有的权力,不能反映联邦政府行政权力的加强,排除 A 项;根据宪法,总统有权任命政府高级官员包括内阁成员,内阁是总统的下属和辅助机构,权限明确,排除 B 项;材料并未说明皮克林是其他党派,也未反映出其是因党派之争导致被免职,排除 D 项。【考点定位】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美国联邦政府的建

13、立总统的权力【名师点睛】美国 1787 年宪法规定了三权分立的体制,总统掌握行政大权,与国会和最高法院互相制约。美国宪法没有规定内阁的必然存在,但从政治实践来看,总统领导内阁,人员任命由总统决定;内阁只对总统负责,无需对国会负责,因为总统根据宪法规定是政府首脑。总统掌握行政权,作为总统下属机构的内阁,其成员由总统决定去留是总统行使宪法赋予的职权的表现。3520 世纪 70 年代至今, 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 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C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 D反映出时

14、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答案】D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 分)至臻高考至臻高考 内部资料内部资料材料一雍正时期,各地奏请开矿,清廷经常以“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为由,下达“严行封禁”“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1872 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 “可忧孰甚”。他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摘编自戴逸主编简明清史等材料二材料二中中/华华-资资*源源%库库新中国“一五”计划指出:“矿产资源

15、的勘探和它的勘探进度,资源供应的保证程度,是合理地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 ”为此,国家要求“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产的普查工作”, “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者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据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在雍正年间与19 世纪70 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及原因。 (15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代矿业政策相比,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10 分)【答案】(1)差异:雍正年间,限制开矿,政府垄断;19 世纪 70 年代,允许开矿,官督商办。原因:雍正年间,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清廷认为开矿影响社会稳定;政府谋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