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导学案:中国古代文学戏剧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286424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导学案:中国古代文学戏剧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导学案:中国古代文学戏剧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导学案:中国古代文学戏剧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导学案:中国古代文学戏剧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导学案:中国古代文学戏剧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导学案:中国古代文学戏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导学案:中国古代文学戏剧(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科 历史 编号 编写人 刘小意 审核人 使用时间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概况,了解古代戏剧的发展过程。 【重难点重难点】:中国古代戏剧的发展过程。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完成知识梳理和基础自测题;限时完成预习案,识记基础知识。 课前预习案课前预习案 基础知识梳理基础知识梳理问题导引问题导引 (一)中国古代的文学 一、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1、时间:西周初期春秋中期 2、内容:风: 雅:宫廷乐曲歌词 颂: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词 3、特点: 以四言为主,重章叠句;语言质朴丰富;具有现实主义倾向;赋、比、

2、兴的艺术手法 二、楚辞 1、含义:战国时期屈原等人采用楚国方言,吸收南方民歌精华创造的一种 新的诗歌体裁。 2、特点: 3、代表人物: 三、汉赋 1、原因: 汉朝政治统一,经济发展,田猎、巡游之风兴盛。 2、特点: 3、代表人物: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 上林赋 东汉张衡:二 京赋 四、唐诗 1、唐诗繁荣的原因: 2、代表: 浪漫诗: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盛唐李白(“诗仙” ) 现实诗:政治黑暗、颠沛流离- 杜甫(“诗圣” 、 “诗史” ) 、白居易 边塞诗:昂扬进取- 高适、岑参、王昌龄 、王翰 田园诗:清新恬静- 王维、孟浩然 唐代诗人的流 派?及代表人 物? 五、宋词: 1、含义:起源于民间,

3、又称“长短句”,便于灵活地表达情感,并可配乐 演唱。 2、原因: 两宋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城市发展, ,市井生活丰富。 3、代表: 北宋:李煜、苏轼、柳永、李清照 南宋:辛弃疾、岳飞、陆游 六、元曲 1、形成:在宋、金俚曲俗谣基础上经文人重新制作而成。 2、原因:在元朝,汉族文人进取无望,用散曲抒发愁闷情怀,逃避现实。 3、代表:张养浩 七、明清小说 唐传奇宋话本明清小说 1、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 1) ,工商业城镇和市民阶层兴起。 2) 。 3)新兴社会群体对文学精神粮食需求的刺激。 4)社会危机加深,文人批判现实。 2、代表 明朝长篇小说集:四大奇书:三国演义 水浒传 、 、 明朝短

4、篇小说集:三言二拍 清朝现实主义文学:曹雪芹红楼梦 、蒲松龄聊斋志异 、吴敬梓儒 林外史 3、特点:数量繁多,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批判现实。 (二)中国古代的戏剧 一、中国古代戏曲的源头傩戏 二、中国古代戏曲的形成宋代南戏 南戏主要在民间流行,一般由民间艺人或者下层知识分子创作。 三、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元杂剧 关汉卿窦娥冤 ,王实甫西厢记 昆曲,原名“昆腔”,产生于江苏昆山一带,明中叶到清中期鼎盛。著名 的剧目有汤显祖的牡丹亭 、 南柯记 ,朱素臣的十五贯 ,孔尚任的 桃花扇 ,洪昇的长生殿等。明中后期,发展成全国性剧种,对众 多剧种产生深远影响。-百戏之祖 四、中国古代戏曲的繁盛京剧(国粹)

5、 宋代词人的代 表人物? 京剧的形成:徽剧兼容并蓄,吸取了湖北汉调、昆曲以及秦腔等剧种,字 韵受京城文化影响,其形成发展于北京,故名京剧。一般认为四大徽班进 京是京剧形成的前奏,道光年间,京剧正式形成,称雄剧坛。 京剧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基础自测基础自测 1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 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 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这表明( )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2我国有许多对联表

6、达了人们对历史名人的深切缅怀与崇敬之情。以下 对联与相关历史人物对应正确的是( ) A一诗二表三分鼎,万古千秋五丈原诸葛亮 B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屈原 C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欧阳修 D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杜甫 3唐玄宗时,令宫女为前方将士缝绵衣。一兵士于短袍中得诗:“沙场征战客,寒苦若为 眠。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蓄意多添线,含情更着绵。今生已过也,结取后身缘。 ” 玄宗得知后,将作诗宫女嫁给该兵士,这一故事主要反映的是当时( ) A佛教因缘观念影响深入 B诗歌成为表达爱情的方式 C官营手工业因战争衰败 D社会风气比较开放 4

7、、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 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探究案探究案 1、20 世纪 90 年代,江泽民同志多次向国际社会庄严承诺,中国人民愿意并且能够在需要的时 候积极履行一个大国应尽的责任和义务。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时,中国政府宣布做“国际社会 中负责任的大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古代中国就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请从科技发明的角度,指出古代中国对中世纪欧洲的影响。 (2)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费正清曾说过:“导致中国落后的

8、一个原因恰恰就是中国的文明在近代 以前已经取得的成就本身。 ”请结合明清时期的有关史实,从政治、经济和文化角度论证费正清 的观点。 (3)“二战”后初期,中国以大国的身份成为联合国、布雷顿森林体系等国际组织的创始成员国, 这主要得益于什么事件?请分析原因。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代中国应该如何兑现“负责任的大国”的诺言。 训练案训练案 一、一、课中训练与检测课中训练与检测 1.“无诗不能成画、无画不能为诗”,诗情画意是中国画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为右图配一首最 恰当的题画诗( ) A.“乱石堆中水一泓,草舍置于野林中。远离尘嚣听鸟语,管他春夏与秋冬。 ” B.“岸边房舍绿荫浓,船泊碧水一江

9、中。静看云起云又落,闲坐船头作渔翁。 ” C.“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D.“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 2.“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 下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这首古代著名诗歌反映了( ) A.西周农夫的劳动生活 B.东汉地主的庄园生活 C.唐代诗人的“诗中有画” D.宋代文人的抒情写意 3.唐诗及以前的诸文体大多属于精英文学,深沉庄重,简洁精练;宋词及以后的诸文体更倾向于 平民文学,寄兴遣情,娓娓道来。出现这种变化的历史原因不包括( )

10、A.社会生活去纲常化带来的大众情感愉悦 B.商品经济趋向繁荣促使市民阶层的壮大 C.印刷术等技术创新利于彰显平民的审美诉求 D.古代文明发展和文明交流等因素的综合结果 4.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在分析中国某一时期文化特征时曾这样概括: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 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 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该时期是( ) 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 5.京剧是融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因素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被誉为中国的“国剧”。 下列对其艺术特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京剧集古代戏曲艺术大成,发展出一套近乎完美的艺术程式 B.表演艺术以说、学、逗、唱为手段 C.用铜锣和京胡、二胡、笛子等管弦控制节奏、渲染气氛 D.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6.清人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道:“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看识趣闲文者特多。 ”这 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二、课后巩固促提升(完成课时作业)二、课后巩固促提升(完成课时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