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练诗意型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师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728555 上传时间:2017-09-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练诗意型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2练诗意型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2练诗意型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2练诗意型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2练诗意型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2练诗意型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练诗意型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师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2 练 诗意型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微讲座】含义浅解:诗意,像诗那样给人以美感。诗意型材料可以是富有诗意的一句或几句话,也可以是一首小诗。这一类型的作文,有赖于对诗歌材料本身的解读。冷静品读,仔细体味,悟出诗的意蕴,把握住诗的主旨,才能确定写作的重心。高考透视:这一类型作文备受高考亲睐,2006 年山东卷、2007 年北京卷、2008 年湖南卷、2009 年浙江卷、2010 年安徽卷、2012 年四川卷、2012 江苏卷、2013 年福建卷、2014 年江苏卷等都是此类型作文。例如 2013 年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我仰望着夜空,感到一阵惊恐;如果地球失去引力,我就会变成流星,

2、无依无附地在天宇飘行。哦,不能!为了拒绝这种“自由”,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标题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这是一篇诗歌类材料作文。审题时,我们要抓住关键词,审出比喻义。关键词:夜空,流星, “自由” ,树根,地层。这里是两组对比的景象,天空的和地层的,他们的本质区别是对“自由”的态度不同。天空中的流星比喻什么?是没有约束、 “无依无附”的自由,是“我”所拒绝的东西。联系我们的生活,想一想这应该是什么样的生活呢?是不愿受约束地自

3、由玩乐,整日地泡在网吧,离家出走,不受任何人管束的我行我素等等。这让我们很容易联想到“断了线的风筝” ,只有受约束才能飞得更高,飞得更长久。那么,扎进地层的树根又比喻怎样的生活呢?树根扎根地层,是为了吸取营养,为了大树长得更茂盛。那么,人要想让自己更强大,应该扎进怎样的“地层”呢?由此我们可以把“树根”看作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国家,把“地层”看作是家庭,班级,组织,社会(道德,法律) ,世界等等;我们要强大,就应该拒绝所谓的“无依无附的自由” ,在家庭、班级等约束下,努力提高道德素养,努力学习知识,提高能力。把这些比喻义弄清楚了,立意也就容易了。方法探究:诗歌类材料作文的审题,大致包括以下几

4、个步骤:(1)品语义。要读懂诗歌类材料,首先要学会品语义,把握“诗家语”的一些特殊性:诗歌常对语言进行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和含蓄美。(2)抓意象。诗歌是借助意象来表情达意的。诗歌语言的含蓄美,也多体现在诗歌所描绘的意象中。这些意象往往具有象征性或指代性,审题时,我们可抓住诗歌的意象去联想、体会,捕捉它所包含的象征意义和寓意。这一步我们要弄清两个问题:一是诗中有什么意象,二是这个意象有什么深层意义或象征意义,可采用相似联想进行合理的推求。如果一首诗中含有多个意象,要注意分清几个意象孰轻孰重,防止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如果诗歌

5、内容庞杂繁复,我们应该找出并理解它的关键语句,把握关键信息,以便准确把握主旨。(3)析主旨。顺诗中关键语句之“藤”,摸命题者意图之“瓜”,分析它们包含了怎样的是非、善恶、褒贬等观念,并据此来立意,确定文章主旨。以上是针对较难理解、较复杂的诗歌材料而给出的审题步骤,核心是抓意象、析主旨,对于浅显简单的诗歌而言,往往一两步就可以到位。下面,我们以 2007 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题目为例,来继续探讨这个问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2007 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题)“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有人说, 这是 叹息

6、“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请你根据自己读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自拟题目,自定角度。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全文不少于 800字。这则材料由诗句和理解提示两部分组成。“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朝诗人刘长卿所写别严士元中的两句诗,原诗写的是在一个春寒料峭、天气多变的日子里,诗人在苏州城外惜别友人的情景,透露他仕途不得意的心情。首先是品语义。诗句文字比较浅显,意思是不知不觉中,毛毛细雨润湿了衣服;树上的残花飘落在地上,悄无声息,展现出一片春雨蒙蒙的江南景色。其次是抓意象和分析主

7、旨。这两句诗包含有两个意象:一个是“沾衣细雨”,一个是“落地闲花”。“细雨湿衣”而“看不见”,“闲花落地”而“听无声”,体察极为细致,描写极为细腻,因为唯有“看不见”才显出雨之“细”,唯有“听无声”才见出花之“闲”。可是,这两句描写景物的句子,有什么深层意蕴或象征意义呢?由于这里忽略了上下文,也没有对原诗作任何介绍,我们无法对原诗蕴含的意思以及主旨作“知人论世”之类的探究,故而,我们对这两句诗的深层含义的理解应该宽泛得多:由“沾衣细雨”和“落地闲花”两个意象的特点,可以理解这两个意象是在赞美春天的美好品格,由此可以联想到杜甫的名句“润物细无声”,赞赏春雨默默滋润万物、闲花默默落地、“化作春泥更

8、护花”的奉献精神。采用相似联想的方法进行合理推求,由此及彼,可以理解这两个意象是在寓意恬淡地做人,甘于寂寞,从而达到超然物外的境界,由此联想到当今社会上的种种浮躁现象,阐述这样一个道理:人如果缺少一颗淡定之心,人生必将失衡。可以理解为这两个意象是在阐述一个哲理:“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寂寞不意味着平庸。我们要在寂寞中追求美好,需要坚忍与执著等精神。题目已经给出了五种关于诗句主旨理解的提示,细心揣摩,这五种都是言之成理的,我们可以围绕材料中提示的某一个观点展开,也可以另辟蹊径,谈谈自己对诗句独特的个性化的体会:例如在喧哗浮躁的环境中坚守一份恬淡的品格,平凡无欲的生活自有闲适之美【练

9、一练】试题举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2014 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三作文)微澜,春水吹 皱,映照彩虹,奏响流水欢歌; 微澜,尺水兴波,积蓄波折,酿成逆水坎坷。微 澜, 风行水上;微澜 ,荡漾心中。请以“微澜”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 800 字。2、 (2014 届浙江杭州高级中学高三上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清 楚或许只有在离得最远的日子才能把曾经走过的那段时光看得最真切最清楚要求:自定立意;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 800 字。立意引航:1、 “微” ,微小、细微;“澜” ,波浪;“微澜” ,微小的波浪。从本义上说

10、,是指微小的波澜,与汹涌的波浪相比,它恬静、闲适,与光滑如镜的湖水相比,它灵动、活力。因此写作时要防止写成将微澜写成大的波浪。从构思上说,如果仅仅从自然界着手写,则失之肤浅。如果将这一本义(也是实指义)延展、引申开来, “微澜”也可虚指,比如生活中微小的改变、人生中微小的曲折、内心处微小的感动可以将自然界的微澜和心中的微澜结合起来写,也可以仅写自己心中的微澜。可以写一种人生,不一定要轰轰烈烈,也不一定平平淡淡,多一些微澜会更有意义。可以写曾在自己心中不经意时激起的一些细小的波澜,如一个特别的动作,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曾让自己难忘的事件等。题目旨在引领我们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确,在

11、我们平凡的生活和淡定的人生中,没有那么多惊涛骇浪、波澜壮阔,更多的是平凡的人、平凡的事,然而恰恰是这些平凡的人、平凡的事给我们最多的感动,让我们的生活平凡却不平庸,每一个脚印里都盛开着让人心旌摇曳的花朵。如写散文,则可以从不同角度写微澜的特征和美。2、这是一道材料作文,而且所给材料是一首哲理诗,在审题上有一定的难度。短诗的题目为清楚 ,让人思考的是:为什么现在看过去才能看得最真切、最清楚。换言之也许更明白:人应该沉静下来反思,回顾自己的经历,才会有收获。对于这道很美的作文题目,如果能过了审题这一关,应该能写出高质量的美文。 【写一写】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 分)花的纤弱是一种姿态,树的挺拔也是一种姿态;山的沉稳是一种姿态,水的灵 动也是一种姿态;迅疾奔跑是一种姿态,休闲徜徉也是一种姿态,仰望天空是一种姿态,关注脚下也是一种姿态。你心目中最美的姿态是怎样的?请以“最美的姿态”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考场急救包】如何写好考场作文?一、内容切合题意,准确审题。记叙性文章中心突出,议论性文章观点鲜明。二、文体鲜明,符合内容表达的需要。三、题目明白晓畅,准确醒目。四、多用自己独特的语言,不要搬用大话套语。五、结构清晰,段落层次分明。特别写好开头段和结尾段。六、书写端正,保持卷面整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