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基本概念与原理部分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728484 上传时间:2017-09-07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与原理部分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与原理部分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与原理部分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与原理部分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与原理部分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与原理部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基本概念与原理部分(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基本概念与原理部分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如石蜡熔化、水的三态变化、灯泡发光等。2、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如燃烧、钢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等。3、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它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导热性、延展性等。如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降温后能变成固态的干冰。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等。5、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如空气、自来水、矿泉水、海水、石灰水、粗盐、石灰石、盐酸、黄铜、生铁和钢

2、等各种合金、石油、煤、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6、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如 O2、N2、CO2、H2O 等。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 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8、构成物质的微粒:(1)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由原子构成);(2)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3)离子(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后形成的带电微粒,可分为阳离子如 Na+、NH4+ 和阴离子如 Cl-、CO32- 。9、原子结构:(1)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体积极小但质量相当于整个原子质量。它虽小,还可分为带正电质子和不带

3、电的中子。 (2)电子:带负电,在原子核外很大空间作高速运转。跟原子比较,其质量和体积都可忽略不计。在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10、离子: 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镁离子和镁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11、稳定结构 :最外层 8 电子第一层为最外层 2 电子。12、自然界中的化学元素:(1)地壳中最多的元素:O(2 )地壳中最多的金属元素:Al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依次是氧、硅、铝、铁。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3)海水、人体中最多的元素:O13、化合物的命名: (1)两种元素化合: 某化某 ,如 MgO 氧化镁, NaCl 氯化钠,Fe3O4 四氧化三铁,P2O5

4、 五氧化二磷,Ca(OH)2 氢氧化钙;(2)金属与酸根化合:某酸某,如 CaCO3 碳酸钙, CuSO4 硫酸铜,NH4NO3 硝酸铵。14、催化剂: 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2H2O+O2此反应 MnO2 是催化剂)15、燃烧的条件:(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着火点。16、灭火的方法: (1)移走可燃物;(2)隔绝氧气(如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3)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如房屋着火时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17、爆炸: 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急速燃烧,在短时间内产

5、生大量热和气体导致爆炸。一切可燃性气体、粉尘、在遇到明火时都有可能发生爆炸。(也有物理变化的爆炸如车胎爆炸)。18、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元素的种类、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肯定变化的是物质的种类和分子的种类。19、合金: 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是混合物而不是化合物。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 20、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与离子的电荷数相对应。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0;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

6、价的代数和为 0)21、化学符号的意义 :a.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 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b化学式:宏观意义:.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微观意义:.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c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d化合价符号:表示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当符号前面有数字(化合价符号没有数字)时,此时组成符号的意义只表示微观意义。 22、常见的酸根离子:SO42-(硫酸根) 、NO3-(硝酸根)、CO32-(碳酸根)、PO43-(磷酸根)、Cl-(氯离子)、HCO3- (碳酸氢根)、HPO42-( 磷酸氢根) 、H2PO4-( 磷酸二氢根) 、S2-(硫离子)

7、。23、溶液: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均一、稳定。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24、固体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 100 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 36 克。就是说在 20 时,100 克水中最多可以溶解食盐 36 克。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和压强。若要分离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的物质,应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25、酸碱度的表示方法-

8、PH 值说明:(1)PH 值=7,溶液呈中性;PH 值7,溶液呈碱性。 (2)PH 值越小,酸性越强;PH 值越大,碱性越强。26、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Ca、Na、Mg、Al、 Zn、Fe 、Sn、Pb、(H )、Cu 、Hg 、Ag、Pt、Au(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说明:(1)越左金属活动性就越强,左边的金属可以从右边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该金属来(2)排在氢左边的金属,可以从酸(盐酸或稀硫酸)中置换出氢气;排在氢右边的则不能。元素化合物部分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中,如果两位同学的实验结果差别较大,可能的原因有(1)铜丝的量不足(2 )系统漏气(

9、3)加热温度达不到反应温度(4 )反应的充分程度不同 2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氧气占 21%,氮气占 78%,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 0.03%;得出空气成分的化学家是法国的拉瓦锡。3、 O2 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O2 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稍大,难溶于水,降温可变成淡蓝色液体和雪状固体。4、 O2 的化学性质:各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化学方程式如下:燃烧的现象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热点燃C+O2CO2硫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点燃 S+O2SO2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点燃4P+

10、5O22P2O5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点燃3Fe+2O2Fe3O4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色固体。点燃2Mg+O22MgO5实验室制取氧气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一般不用氯酸钾、高锰酸钾因为反应需要加热,收集氧气可用排水法,因为氧气不易溶解于水;收集氧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的大。收集氢气可用排水集气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方法由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决定)收集 CO2 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CO、N2 只能用排水法。 6、工业制氧气是利用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分离液态空气是物理变化。7、氧气的重要用途是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利用氧气易于其它物质反应并

11、放热的化学性质。水通直流电后,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负极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H2),正极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前者与后者的体积比为 1:2,质量比为 8:1。8、水的净化:自来水的净化步骤如下:沉降(加明矾);过滤;灭菌(氯气);煮沸。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是指不含或含有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向两种类型的水中分别加肥皂水,搅拌,产生较多泡沫的是软水,否则为硬水。利用蒸馏、煮沸的方法可将硬水变为软水。9、实验室制取氢气用锌粒和稀硫酸。一般不用镁、铁与稀硫酸反应,镁反应过快、铁反应缓慢不能用浓硫酸、硝酸,因有强氧化性,反应不能得到氢气。不用浓盐酸,生成的气体中

12、会含有 HCl 气体可用氢氧化钠溶液等吸收 HCl 气体。10、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CO2 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降温可变成无色液体和无色固体(干冰)。 11、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CO2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O2+H2OH2CO3;加热上述红色液体会恢复为紫色,因为碳酸不稳定易分解:H2CO3H2O+CO2(2)CO2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该反应可用于 CO2 气体的检验,和其他碱也能反应。12、CO2 的用途:(1)灭火(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2)人工降雨、舞台云雾(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热,

13、使水蒸气液化);(3)光合作用的原料;(4)保存食品。13、CO2 的实验室制法: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CaCO3+2HClCaCl2+H2O+CO2,不用 Na2CO3,因反应太快;不用稀硫酸,因为石灰石或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CaCO3 与硫酸反应生成微溶的 CaSO4,会覆盖在石块的表面而阻止反应的进行;也不用浓盐酸,因浓盐酸有挥发性,会使制得的二氧化碳混有 HCl 等杂质。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CO2,验满时用燃着的火柴放在瓶口,看火柴是否熄灭。14、CO2 与人体健康: CO2 无毒,当空气中含量达到一定浓度对人体有害,因为CO2 不能供给呼吸,故进入枯井或山洞前要做灯火试验。15、实

14、验室制取氢气用锌粒和稀硫酸。一般不用镁、铁与稀硫酸反应,镁反应过快、铁反应缓慢不能用浓硫酸、硝酸,因有强氧化性,反应不能得到氢气。不用浓盐酸,生成的气体中会含有 HCl 气体可用氢氧化钠溶液等吸收 HCl 气体 16、CO 中毒,又叫煤气中毒。CO 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有剧毒,不易被察觉。被吸入人体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缺氧气。CO 一半以上来自汽车排放的废气。用 CO 作还原氧化铜等实验时,一定要进行尾气处理。17、金属材料包括铁、铝、铜等金属和合金金属有很多共同的物理性质。例如:常温下它们的状态大都是固态,有金属光泽,大多数为热和电的良导体,有延展性,密度较大,熔点较高。18、金属

15、材料金属的物理性质: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19、金属的化学性质点燃(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4Al+3O22Al2O33Fe+2O2Fe3O42Cu+O22CuO (2)较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放出氢气 Fe+H2SO4FeSO4+H22Al+6HCl2AlCl3+3H2Cu 不与盐酸反应(3)金属 1+盐 1 金属 2+盐 2(活泼金属置换不活泼金属)Fe+CuSO4=Cu+FeSO4(湿法冶金原理),Cu+2AgNO32Ag+Cu(NO3)2单质铁在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的都是+2 价的亚铁。 置换反应

16、:单质 1+化合物 1单质2+化合物 220、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高温(1)铁的冶炼原理:3CO+Fe2O32Fe+3CO2(赤铁矿:Fe2O3 ;磁铁矿:Fe3O4)(2)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3)钢铁锈蚀的条件是:与 O2 接触与水接触在有酸或盐存在的条件下,会加速钢铁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铁锈很疏松,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蒸气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全部被锈蚀。因而铁锈应及时除去。而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4)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清洁、干燥; 表面涂保护膜,如涂油、刷漆、搪瓷、电镀、烤蓝等;制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