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10-1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试题数学文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281812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10-1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试题数学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西省10-1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试题数学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西省10-1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试题数学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山西省10-1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试题数学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山西省10-1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试题数学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10-1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试题数学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10-1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试题数学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2011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数学试题(文科)数学试题(文科)本试卷满分本试卷满分 150150 分分 考试时间考试时间 120min120min 命题人:胡巍基命题人:胡巍基 审题人:邓国审题人:邓国进进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5 分,共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 4 个针对回归分析的说法:解释变量与预报变量之间是函数关系;回归方程可以是非线性回归方程;估计回归方程时用的是二分法;相关指数 R2 越大,则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

2、越好其中正确的说法有( )A0 个B1 个C2 个D3 个2已知复数,则=( )1,1abi a bRi abA. 0 B.1 C.2 D.33用反证法证明:“若 a,b 两数之积为 0,则 a,b 至少有一个为 0” ,应假设( )Aa,b 没有一个为 0 Ba,b 只有一个为 0 Ca,b 至多有一个为 0 Da,b 两个都为 04如果女大学生身高 x(cm)与体重 y(kg)的关系满足线性回归模型 y0.85x88e,其中|e|4,如果已知某女大学生身高 160 cm,则体重预计不会低于( )A44 kg B46 kg C50 kg D54 kg5在复平面内,O 是原点,表示的复数分别为

3、2i,32i,15i,OAOCAB那么表示的复数为( )BCA28i B23iC44i D44i6有三根杆子 A,B,C,其中 A 杆上串有 3 个穿孔圆盘,尺寸由下到上依次变小,要求按如下规则将圆盘全部移至 C 杆上:(1)每次只能移动一个圆盘;(2)在每根杆子上始终保持大盘在下小盘在上的次序,则需移动圆盘的次数最少是( )A5B 6 C7 D87若右面的程序框图输出的 S 是,则应为A?5n B?6n C?7n D?8n 8下面给出了关于复数的三种类比推理: 复数的乘法运算法则可以类比多项式的乘法运算法则;由向量的性质可以类比复数的性质;a22|aa22|zz由向量加法的几何意义可以类比得

4、到复数加法的几何意义 其中类比错误的是( )A B C D9设 a、b、c 是互不相等的正数,则下列等式中不恒成立的是( )A.|cbcaba B.aaaa1122C.aaaa213 D.21|baba10已知,依此规律,若322 322833 8331544 1544,则 a,b 的值分别是( )ab ab8 8A65,8 B63,8 C61,7 D48,711满足条件|z+i|+|zi|=4 的复数 z 在复平面上对应点的轨迹是( )A椭圆B两条直线 C圆 D一条直线 12给出命题:若 a,b 是正常数,且 ab,x,y(0,),则 yb xa22yxa2)(b(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根据上

5、面命题,可以得到函数 f(x)(xyb xa x2 x219 )的最小值及取最小值时的 x 值分别为( )k*s5*uk*s5*uk*s5*u 210 ,A116, B25, C5, D116, 2132 51 132251出出出 出出 出 s出 出1n=n+1s=s+2nn=1,s=0开始开始结束结束第第 卷卷(非选择题,共(非选择题,共 90 分)分)注意事项: 第卷全部是非选择题,必须在答题纸非选择题答题区域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 字笔作答,不能答在试卷上,否则答案无效。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5 5 分,共分,共 2020 分)

6、分)13下图是实数系的结构图,图中 1,2,3 三个方格中的内容依次为 .14设有三个命题:“01函数是减函数当 0a1 时,函21xxf21log)(数是减函数” 当它们构成三段论时,其“小前提”是 (填序号)xxfalog )(15抛物线在点的切线方程是_。k*s5*uk*s5*uk*s5*u24yx1,12P16某工程由四道工序组成,完成它们需用时间依次为天四道工ABCD,2 54x,序的先后顺序及相互关系是:可以同时开工;完成后,可以开工;完成AB,ACBC,后,可以开工若该工程总时数为9 天,则完成工序需要的天数最大是 DCx三、解答题(本大题共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6 小题小题

7、, ,共共 70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题满分 12 分)一个平面用n条直线去划分,最多将平面分成个部分 f n(1)求 1 ,f 2 ,f 3 ,f 4 .f(2)观察有何规律,用含的式子表示(不必证 21 ,32 ,43ffffffn明) ;无理数实数12分数3零负整数(3)求出 f n18(本题满分 12 分)在对人们的休闲方式的一次调查中,共调查了 124 人,其中女性 70 人,男性 54人女性中有 43 人主要的休闲方式是看电视,另外 27 人主要的休闲方式是运动;男性中有 21 人主要的休闲方式是看电视,另

8、外 33 人主要的休闲方式是运动(1)根据以上数据建立一个 22 的列联表;(2)根据所给的独立检验临界值表,你最多能有多少把握认为性别与休闲方式有关系? 可能用到的公式和数据:1 dcbandbcadcbabcadnK其中,)()()()(2 22临界值确定表P(K2k0 )0.500.400.250.150.100.050.0250.0100.0050.001k00.4550.7081.3232.0722.7063.8415.0246.6357.87910.82819(本题满分 12 分) (本题满分 12 分) k*s5*uk*s5*uk*s5*u已知复数满足: 求的值.z1 3,ziz

9、 22(1) (34 ) 2ii z20(本题满分 12 分)(1)求证:; AAA2sin2tan1tan(2)设求证 212tanA 54sin A21(本小题满分 12 分) 已知函数 f(x)x42ax2, aR(1)当 a0 时,求函数 f(x)的单调区间;(2)当 ax2a 时,函数 f(x)存在极小值,求 a 的取值范围;(3)若 x(0,1时, 函数 f(x)图象上任一点处的切线斜率均小于 4, 求 a 的取值范围22 (本小题满分 10 分)选修 4-5:不等式选讲设函数 2|1|2|f xxx()求不等式( )4f x 的解集;()若不等式 2f xm的解集是非空的集合,求

10、实数m的取值范围2010-2011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数学答题纸(文科)数学答题纸(文科)三题号二171819202122总分得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5 分,共分,共 20 分。将正确答案填在下面横线上分。将正确答案填在下面横线上13 _ 14 _ 15 _ 16 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满分小题,满分 70 分分17. 解: k*s5*uk*s5*uk*s5*u18. 解:k*s5*uk*s5*uk*s5*u19解:20.21.22.2010-2011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数学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文科)数

11、学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文科)一、选择题 CDAAD CBCDB ABk*s5*uk*s5*uk*s5*u 二、填空题 13有理数,整数,正整数 14 15 163410xy 16因为完成后,才可以开工,C 完成后,才可以开工,完成 A、C、D 需用时间ACD依次为天,且可以同时开工,该工程总时数为9 天,24x,AB,。maxmax2493xx 三、解答题17解:(1)易知-4 分 12,f 24,f 37,f 411,f(2) 212,ff 323,ff 434ff猜想 -8 分 12f nf nn n(3)把(2)中的个式子相加得,1n 1234f nfn 故 -12 分 211122f

12、nnn18解:(1)列联表如下:-4 分看电视运动合计(2) 提出假设:“休闲方式与性别无关” ,-6 分0H由公式算得 k6.201,-9 分124(43 3327 21)270 54 64 60比较 P(K25.024)0.025,所以有理由认为假设“休闲方式与性别无关”是不合理的,即我们有 97.5%的把握认为“休闲方式与性别有关” -12 分19解:设,而即,( ,)zabi a bR1 3,ziz 221 30abiabi 则-8 分224104,43330aabazibb 分-12 分22(1) (34 )2 ( 724 )2473422( 43 )4iiiiiizii 20证明:(1);-6 分AA AA AAsin coscossin tan 1tan AAAAAAA 2sin 2cos sin 1cos sin cos sin22(2)由(1)知252 212tan 12tan sin 2 AA A所以 -12 分54si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