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阅读写人类文章的阅读指导与训练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7281680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阅读写人类文章的阅读指导与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六年级语文阅读写人类文章的阅读指导与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六年级语文阅读写人类文章的阅读指导与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六年级语文阅读写人类文章的阅读指导与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六年级语文阅读写人类文章的阅读指导与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阅读写人类文章的阅读指导与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阅读写人类文章的阅读指导与训练(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写人类文章的阅读指导与训练一、基础知识写人类文章,就是以人物描写为主的文章。写人的文章着眼于描写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等。人物是主要描写对象,事是为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思想品质服务的。在阅读写人类文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把握文章内容,透过典例凸显人物特点2、分析人物的描写方法,体会人物的个性特征人物描写包括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外貌描写的作用:反映出人的喜好、身份、生活态度等,对塑造人物的性格和形象可以起烘托作用。 语言描写的作用: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揭示人物的身分与社会地位。动作描写的作用: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

2、特点。心理描写的作用: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神态描写的作用: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画人物性格,反应人物品质总之,我们在阅读写人的文章时,一定要抓住人物的言行举止,体会人物的个性和品质,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二、热点题型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修辞手法的运用;细节描写的品析;人物特点的剖析;文章结构分析;分析表达等。l三、答题技巧(1)概括能力:要求在读完文章后学会提炼信息,善于概括小标题。(2)写作方法:主要考查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要求认真读文章,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做好批注,然后进行品读分析。(3)分析表达:要求在认真读文的过程中,紧扣重点句子领会作者

3、的思想,把握文章的主旨,从而完整地表达自己的主观认识和思想感情。答题一定要围绕文章的中心来展开。四、典例剖析三轮车夫深夜,小城仿佛睡着了,只有马路两旁的街灯,还在默默坚守着自己的岗位,给寒冷的冬夜带来些许温馨。 她抱着正发高烧的女儿,穿过漆黑的小巷,奔向街口。鞋跟敲打在冻得坚硬的地面上,发出急促而清脆的响声。从这儿到医院还有很远的一段路程,而怀中裹得严严实实的女儿却变得越来越沉重,她不由得咬咬牙,加快了脚步。 突然,她看见前面街口处停着辆三轮车,旁边还晃动着两个人影。她赶忙跑了过去,见一个中年男子正在和车夫谈着价钱。 她对那位中年男子说:“大哥,让我先坐这部车好吗?我急着上医院呢!” 中年男子

4、看了她一眼,没有吭声。 车夫走过来,瞅了瞅她怀中的女儿,问道:“孩子病了?” “是呀是呀,病得不轻呢!孩子她爸在外面打工,家里就我一个人带着孩子,这深更半夜的真急死人了!” “孩子看病要紧,你先上车吧。”车夫说。女人感激地刚要上车,没想到被那中年男子一把拦住:“哎,车是我先要的,我也急着要回家呢。” 女人停下步,惶惑地看着车夫。 车夫想了想,说:“这样吧,你们谁肯出 20 块钱,我就拉谁!” “咦,你这不是宰人吗?平时两块钱的车钱,你开口要 20,心也太黑了!” “别啰嗦,上不上?”车夫不耐烦了。“太贵了,能不能少点?”那男子还想讨价还价。“一分钱都不能少!”车夫斩钉截铁地说。随即,他转身问那

5、女人:“喂,20块钱,你坐不坐?” 望着怀里的孩子,她把心一横:“20 就 20。”说完,她毫不犹豫地抱着孩子上了车。车夫一使劲,三轮车一下子蹿出去好远。 女人坐在车上,心里这才感到有些踏实。她问车夫:“大哥,你这么晚还出来蹬三轮车?”“没办法,厂子效益不好,我下了岗,只好靠蹬三轮挣点钱补贴家用。”想到自己和丈夫下岗后的艰难,女人不禁对车夫有些同情起来。不过,要不是为了女儿,她是怎么也舍不得花 20 块钱坐这三轮车的。 车子很快就到了医院。她抱着孩子下了车,伸手去口袋里掏车钱。 “大妹子,快带孩子进去看病吧!看得出你过得也不易,两块钱的车钱就不用给了。” “刚才不是说好 20 块吗?”“不这样

6、说,那个男人肯让你先坐吗?”车夫咧开嘴,有几分得意地笑了起来。 她还要从兜里去掏那本来该付的两块钱车费,没想到车夫已经迅速调转了车头,用力一踩,转眼就消失在浓浓的夜色之中。1、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语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1)“一分钱都不能少!”车夫斩钉截铁地说。_(2)她把心一横:“20 就 20。”_(2)她把心一横:“20 就 20。”2、车夫不要车费这一结尾既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请你从文中找出这样安排的伏笔。_3、纵观全文,从车夫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_五、高效训练选文 1朋友小儿今年四年级。每天放学后都忙着呼朋唤友,打打闹闹,互换各类卡片;周末还要组织同学们搞小队活动 小

7、儿今年四年级。每天放学后都忙着呼朋唤友,打打闹闹,互换各类卡片;周末还要组织同学们搞小队活动,上兴趣班,看上去忙得很。如果星期天下雨,搞不成活动,没有小朋友来,他就会拉开窗户朝外面看他养的几盆花草。冬日的冷雨打在金盏菊小小的花瓣上,花心里积着一小盏莹莹浅水,他就在作文里马马虎虎地写道:“雨溅在花瓣上,乒乒乓乓像放鞭炮”我忍不住笑道:“儿子,太夸张了吧。” 十多岁的男孩,心思都在玩上,教会他细细观察人和事,不是件简单的事。现在的小孩都是独生子女,婴幼儿时期,因为年龄小,所以,只要给他们吃饱、穿暖,健健康康的就行了。长成小小少年,就有了他们自己的兴趣和玩伴了。为人父母的,并不是每时每刻都懂得孩子的

8、心的,以为只要把孩子所有的空闲时间都利用起来,就能使孩子充实、快乐。其实,小小少年在空闲时间里,最想要的是朋友的友谊。 记得儿子上幼儿园时,一天傍晚,从外面玩回来,满头汗,花猫脸,浑身上下泥迹斑斑,手里却举着一捧新鲜的桂花枝,说是阿婆朋友送的。我没大留意他的话,随手拿了只玻璃瓶装了点水递给他,让他自己摆弄。 过了几天,儿子又带回一捧缀满绿叶红果的桔树枝。一进门就对我说:“阿婆朋友家的桔子多好吃呀,妈妈,你也吃一个。”我看着他,问:“阿婆朋友到底是谁呀?”儿子说:“上次我和小朋友们在阿婆门外面玩,周寒生鼻子出血了,阿婆给他止血了。阿婆还说,下次我们有困难就找她,她是我们的朋友!”哈哈,笑死我了,

9、瞧瞧我的儿,一点点大的人,在外面交了老太太朋友了。 后来,我们搬家了,儿子也上了一年级。一天放学回家,儿子脖子上挂了一只红绒线编的小网袋,里面是只绿壳鸭蛋。儿子兴奋得结结巴巴,过了好长时间,我才听清了这只鸭蛋的来历。原来_。 我真的好感动,为这一老一少纯真的感情。1、根据自己的观察与体验,修改“儿子”在作文中马马虎虎写的那段话。原来的句子:_改后的句子:_2、根据提示,补充文章最后一自然段留下的空白。(提示:这一天是什么日子?是谁给“儿子”送的鸭蛋?)_ _3、本文为了表达阿婆和“儿子”纯真的友谊,依次写了哪几件事?(1)_(2)_(3)_选文 2女儿出走以后一个女孩负气离家出走,母亲看见她留

10、下的纸条,第一个念头就是去公安局去报案.但这时电话响了,是孩子父亲打来的. 父亲听了这件事,沉默半晌,说:“不要闹的满城风雨, 孩子自尊心极强,等等吧.“ 女孩业余爱好是上网,父亲虽然不知道她常去网吧,但有她的一个电子邮箱,于是给她写了一封信:“我知道你生气藏起来了,我估计也找不到你,就让你安静地回味一下过去的快乐和苦恼.“ 一天过去了,女孩没有回音.母亲很着急,所有的亲戚朋友都问过了,没见到女儿.她又想给女儿同学打电话询问,被父亲拦住:“不要让他们知道,孩子以后得上学,那时她面对老师和同学会成为另类.明天一早,你去学校撒个谎,帮孩子请一周的病假.“ 当晚,父亲又给女儿发了一封电子邮件:“呵呵

11、,我猜到了,你正在上网,对吗?注意啦,墙那边的屋子里正坐着老爸我!不信,你去看看.“ 夜里 11 点,女儿终于有了音讯,一封给父亲的伊妹儿:“我们相隔万水千山,好自由的感觉,我 要独自闯荡世界,像三毛那样浪漫地流浪四方!“母亲一看,眼泪当场冒出来.父亲却笑着说:“这是曙光啊,说明孩子想我们了,否则,又何必说这些?“父亲当即复信:“坚决支持你的伟大行动!我为有这么一个充满激情与幻想的女儿而骄傲!老爸年轻时是个诗人,多想像你今天这样走出去啊,但没有决心,太惭愧了“ 第二天上午,父亲的电子信箱里静静地躺着一封信:“老爸,不要惭愧,现在行动还来得及.但我想先创业然后接你们过来玩.“父亲赶紧回复道:“你

12、创业成功时,我也老喽,走不动啦!“ 10 分钟后,女儿的回音来了;“我初步预计,创业要 10 年,那时你 55 岁,还没有退休呢!“父亲看了,故意不答复,等到午饭后才上网回信:“不行啊,老爸今天淋雨了,全身难受,到 55岁,身体可能更弱.你买伞了吗?“下午,接到女儿回信:“不要紧,雨淋不到我,我不出门.“父亲阅后,对妻子说:“好了,女儿现在很稳定,我推测她没有出城,可能住在旅馆里.让她疯两天,一切自理,过不了多久,就会累得想家.“ 晚上,女儿又来了封短信.这次父亲以妈妈的口吻回答她:“孩子,你爸爸淋雨后全身难受,发高烧,住院去了.妈现在没时间跟你联系,得去医院陪护他.再见!“ 果然不出所料,女

13、儿在第二天的伊妹儿中关切地问:“爸爸的病好些了吗?“父亲一笑,关上电脑,不予理睬.午饭时分,电话响了,父亲示意母亲接,说:“告诉她,爸爸烧糊涂了,老是念叨女儿.说完就挂啦!“母亲照办. 傍晚,楼梯口传来熟悉的脚步声.父亲赶紧躺在床上,母亲按原定计划准备迎接女儿.“笃笃“,有人敲门.透过猫眼瞅,是女儿.母亲轻轻开了门,对女儿摆摆手:“小声点儿,你爸在睡觉.“女儿一脸疲惫,放下包裹,蹑手蹑脚走进里屋,见爸爸安静地躺着,泪水“哗“地涌出来.事后,父亲说:“孩子一个人在外边吃点儿苦,是迟早的事,阻拦她只会适得其反,何不顺水推舟,让她去锻炼一回呢.“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_ _2、读了全文后,你认为“女儿”出走的原因是什么?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