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公路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7281679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2.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公路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五、公路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五、公路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五、公路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五、公路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公路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公路施工组织设计(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施工组织设计五、施工组织设计1 1、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1.11.1 工程概述工程概述1.1.11.1.1 线路总体概况线路总体概况SDKLTJ06 标段起讫里程为 K130+000K153+380.194,标段全程 23.38 公里。该标段位于开鲁县境内,路线起点与 SDKLTJ05 终点顺接,终点位于赤峰市翁牛特旗大兴农场大兴桥北桥头处,与规划省道 304 线大兴至海拉苏段公路相接。1.1.21.1.2 主要工程特点、项目及工程量主要工程特点、项目及工程量工程特点:冬寒且长,生态脆弱,环保要求高,有效工期短,工程任务重;桥涵结构物比重小,有软土地基处理。本标段

2、工程项目及工程量:路基挖方 2.7 万 m3;路基填筑 28.0 万 m3;土工织物 15.8 万;小桥 8 座;圆管涵 4 道;底基层 27.1 万,基层 26.4 万,沥青面层 25.8 万;防护排水 0.45 万m3。1.1.31.1.3 自然条件自然条件地形、地貌拟建项目路线位于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和开鲁县境内,所在地区为通辽市中部平原区,地处西辽河冲积平原西部,地貌成因属堆积类型,西辽河水系泛滥沉积,使沿河两岸出现了宽阔的河漫滩。风力搬运和堆积作用,使中地形和微地形出现了沙地迭加于平地的垂直结构。形成了平原与沼坨相间排列的的现代地貌轮廓。泛滥平原湖积水成地貌特征十分鲜明,平均高度 2

3、42 米,自然比降约 1 米/公里。水文地质地下水为古湖盆地第四纪松散堆积层孔隙潜水,含水层厚度 90200 米。单井出水量(降深 5 米)可达 60328 吨/小时。地下水静储量 126.13 亿立方米。地下水补源丰富,境内地势平缓,表层为砂性,对接受大气降水有利,在春夏讯渗漏以及灌水渗透都能补给地下水。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以重碳酸钙钠型的淡水为主。盐度为 0.893.45 毫克当量/升,小于 1.5 毫克当量/升;碱度为 0.893.45 毫克当量/升,小于 4 毫克当量/升;矿化度为 0.330.79 克/升,小于 2 克/升;灌溉系数为 10.354.5,大于1.2。在整个区域内,地下水各

4、项水化指标符合灌溉用水标准。气候概况本项目区地处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区。总的特点是四季明显,春季干旱多大风;夏季湿热,雨热同期;秋季短暂而霜早;冬季漫长而寒冷。本项目所经地区夏日平均气温 23以上,冬季最低气温-14.7,极端最低气温-33.9。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341.8 毫米。其中,春季(3 至 5 月)41.6 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 12%;夏季(6 至 8 月)244.5 毫米,占全年的 72%;秋季(9 至 10 月)47.9 毫米,占全年的 14%;冬季(11 至 2 月)7.8 毫米,占全年的 2%。4 至 9 月份 310.7 毫米,占全年的 91%。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年降水量平均

5、变化率为 20%,年降水量有明显的阶段性,1953 至 1963 为相对湿润阶段,平均年降水量为 389 毫米;1964 至 1982 年为相对干旱时期,平均年降水量为 306 毫米,1983 年以后,进入另一相对湿润时期,平均降水量 406 毫米。1.21.2 施工组织机构施工组织机构我公司中标后,立即组建项目经理部,作为本公司驻现场进行组织施工的指挥机构,全面负责指挥现场的施工。组织机构图见“六、项目管理机构” 。1.31.3 施工队伍部署及工程任务划分施工队伍部署及工程任务划分施工队伍驻地及各施工队任务划分见表 1-1。表表 1-11-1 施工队伍任务划分表施工队伍任务划分表队伍名称人数

6、任 务 划 分路基作业一队60负责 K130+000K142+000 段路基土石方及便道修建维护。路基作业二队60负责 K142+000K153+380.194 段路基土石方及便道修建维护。桥梁作业一队50负责 4 道圆管涵、3 座小桥施工。桥梁作业二队50负责 5 座小桥施工。防护排水作业队40负责 K130+000K153+380.194 段路基防护及排水工程的施工。路面作业队50负责 K130+000K153+380.194 段路面工程的施工。1.41.4 资源配置资源配置1.4.11.4.1 机械设备配置机械设备配置本着“性能适用、科学配套、适当富余”的原则进行本合同段施工机械设备及测

7、量试验设备的配置,满足施工需求和保证工期。1.4.21.4.2 劳动力配置劳动力配置本标段按照“满足需求,适当富余”的原则进行劳动力的配置。主要工种及劳动力需求计划见“附表六 劳动力计划表。 ”1.4.31.4.3 材料供应计划材料供应计划本标段所用原材料,根据工程施工进度分期、分批进场,保证施工顺利进行。1.51.5 工期及进度安排工期及进度安排1.5.11.5.1 工期目标工期目标本标段计划工期 13 个月,计划开工日期:2014 年 11 月 1 日,计划交工日期:2015 年 11 月 30 日。1.5.21.5.2 施工进度安排施工进度安排本合同段施工进度详见“附表一 施工总体计划表

8、” 。1.61.6 主要临时工程主要临时工程1.6.11.6.1 施工便道施工便道本合同段沿施工线路修建一条贯通的施工便道及通向取土场、砼拌合站、水稳和沥青砼拌和站及项目部生活区的横向施工便道。便道示意图见图 1-1。图图 1-11-1 便道示意图便道示意图1.6.21.6.2 施工用水施工用水本标段施工用水主要为地下水,拟在拌合站打机井。1.6.31.6.3 拌合站、预制场、沥青拌合站拌合站、预制场、沥青拌合站根据工程现场情况,本标段在 K140+000 处左侧设一个稳定土拌和站和沥青砼拌合站,右侧设砼拌合站,详细位置见平面布置图。1.6.41.6.4 施工用电施工用电与当地电力部门协调解决

9、主要工点的施工用电,零星工点采用发电机供电。变压器供电见表 1-2。表表 1-21-2 变压器设置表变压器设置表序号变压器位置型号供电的主要工点和范围1K140+000 右侧500KVA混凝土拌合站2K140+000 左侧500KVA沥青砼拌和站及稳定土拌和站发电机配置:150KW 发电机 2 台,250KW 发电机 2 台,共计 4 台。1.6.51.6.5 钢筋加工场钢筋加工场结构物钢筋采取加工场集中加工。1.6.61.6.6 施工现场通讯施工现场通讯建立项目部信息管理系统并覆盖各施工队,建成网络后通过互联网与建设单位网络相连。主要管理和技术人员均配备手机,项目经理部和各施工营地安装程控电

10、话,用于对内及对外的联系。短距离施工范围内配备对讲机,用于内部联系。1.6.71.6.7 施工营地施工营地项目经理部设在 K142+000 左侧 150 米处。各作业队营地按“就近驻扎,方便管理”的原则进行驻地选择。办公区、生活区现场布置见图 1-2,会议室布置见图 1-3。图图 1-21-2 标准化生活区、办公区布设图标准化生活区、办公区布设图 图图 1-31-3 会议室布置图会议室布置图1.6.81.6.8 工地试验室工地试验室在项目经理部建立一定规模且独立的、标准的工地试验室,试验室面积 200m2(标准养护室 30m2,留样室 15m2,水泥试验室单独设置并加装空调器)。实验室办公室布

11、置图见图 1-4;水泥室布置图见图 1-5;标养室布置图见图 1-6;样品室布置图见图 1-7。图图 1-41-4 办公室办公室 图图 1-51-5 水泥室水泥室图图 1-61-6 标养室标养室 图图 1-71-7 样品室样品室 2 2、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尤其对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的、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尤其对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2.12.1 路基工程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路基工程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2.1.12.1.1 路堑施工路堑施工短而深的路堑利用横挖法施工,用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进行

12、,边坡配以人工修刮平整。较长的路堑利用纵挖法施工。优先采用推土机作业。推土机无法展开的地段采用挖掘机配合自卸车作业。路堑开挖接近设计标高后,预留 30cm 厚土层,以弥补路基压实后的沉降量。开挖土质边坡由挖掘机按标准坡度进行控制刷坡,保证一次成型。边坡稳定,无显著凸凹不平。土方路堑开挖见图 2-1,路堑交验见图 2-2。图图 2-12-1 土方路堑开挖土方路堑开挖 图图 2-22-2 路堑交验路堑交验2.1.22.1.2 路堤施工路堤施工土方路堤施工按四区段、八流程水平分层填筑施工。四区段是:填土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和检验区段;八流程是:施工准备放样、基底处理、分层填筑、铺摊平整、碾压夯实

13、、检验签认、路基整形和边坡修整。路堤施工见图 2-3、图 2-4 、图 2-5、图 2-6。图图 2-32-3 推土机粗平推土机粗平 图图 2-42-4 平地机精平平地机精平图图 2-52-5 压路机碾压压路机碾压 图图 2-62-6 路堤交验路堤交验 2.1.32.1.3 结构物台背回填结构物台背回填台背回填土工作必须在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结构物台背采用砂砾土回填。桥涵及其他构造物处应适时分层回填压实,桥台背后填土与锥坡回填同时进行;涵洞缺口应在两侧对称均匀分层填筑,如使用机械回填,则涵台胸腔部分及检查井周围应先用小型压实机械压实填好后,方可用机械讲行大面积回填,涵顶面填土压实厚度大于5

14、0cm 时,方可通过重型机械和汽车。台背回填见图 2-7。图图 2-72-7 台背回填台背回填2.1.42.1.4 软土地基的处理软土地基的处理施工时首先清除加固范围内地面上的软土、空穴和及垃圾等杂物,碾压密实并换填砂砾,分每层压实厚度 25cm,按照经过试验确定的合格填料和经过试验确定的工艺参数,进行分层填筑压实。填料采用推土机初平,刮平机进行二次平整,使填料摊铺表面平整度符合要求。洒水采用洒水车喷洒,晾晒采取自然晾晒。碾压按照 “先静压,后振动碾压” ;“先轻,后重” ;“先慢,后快” ;“先两侧,后中间”的原则,压实到符合设计要求后,将表面进行整平,去除表面石块,并将去除石块后形成的凹坑

15、补平,然后在上面满铺一层土工格栅。2.1.52.1.5 路基防护及排水工程路基防护及排水工程路基分段成型后及时施工防护及排水工程。预制块在预制场集中预制,汽车运输,人工安装。浆砌坡面防护工程砂浆均采用机械拌和,挤浆法砌筑,砌体表面一律勾凹缝。现浇混凝土采用砼拌和站拌和,人工立模现浇。施工前先对坡面刷坡清理,检验合格后开始砌筑,采用机械拌和砂浆,挤浆法砌筑。每段内各砌块的灰缝要互相错开,灰缝饱满,不得出现竖向通缝。砌体勾缝一律勾凹缝,以确保美观耐久。植物护坡在坡面施工完成后,适时植草,宜安排在春季适合植物生长的季节种植,并做好现场养护工作。2.1.62.1.6 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措施路基工程施工技

16、术措施地基处理控制措施地基处理控制措施地基处理施工前,选择具有代表性地段进行各项地基处理措施的工艺试验,复核地质资料以及检验设备配置、施工工艺是否适宜,确定各项地基处理措施的施工工艺参数。待工艺试验段经检验满足设计和质量要求后,方可进行大面积施工。填料质量控制措施填料质量控制措施选用合格填料料源,严格控制最大粒径,以获得颗粒级配稳定碎(砾)石类土填料保证路基填筑获得最大压实密度和长期稳定性。路基填筑压实控制措施路基填筑压实控制措施在进行大面积填筑前,选取有代表性的填料和地段进行摊铺压实工艺试验,试验填料碾压含水量、摊铺厚度、碾压机械、碾压遍数等施工工艺参数,均满足设计要求后,按照试验段施工工艺参数进行大面积路基填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