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2篇专题聚焦专题八两次世界大战与近现代世界格局的演变试题2201802243168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281229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2篇专题聚焦专题八两次世界大战与近现代世界格局的演变试题2201802243168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山西省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2篇专题聚焦专题八两次世界大战与近现代世界格局的演变试题2201802243168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山西省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2篇专题聚焦专题八两次世界大战与近现代世界格局的演变试题2201802243168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西省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2篇专题聚焦专题八两次世界大战与近现代世界格局的演变试题220180224316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2篇专题聚焦专题八两次世界大战与近现代世界格局的演变试题220180224316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专题八专题八 两次世界大战与近现代世界格局的演变两次世界大战与近现代世界格局的演变 1.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 国家间的争霸斗争愈演愈烈,它们根据各自的利益结盟。最终形成了两大对峙的军事集 团随着两大集团的形成,国际局势更加动荡不安,争霸各国剑拔弩张,欧洲大陆的上 空密布着战争的乌云。 (1)材料一中“两大对峙的军事集团”的名称是什么。 “各国剑拔弩张”最终以什么事 件为借口发动了战争? 三国同盟、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 材料二 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交战双方争相使用各种新式武器。大战历

2、时四年多,最终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大战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参战各国共 死伤三千多万人,其中被战争、饥饿、疾病等夺取生命的人超过一千万。 (2)材料二描述的是哪次战争?战争中发生的被称为“绞肉机”的是哪次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登战役。 材料三 九一八事变后,不愿做亡国奴的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纷纷组织抗日 义勇军。义勇军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同时,中国共产党派大批优秀干部,到东北组织抗 日游击队。1936 年,中共满洲省委将各路抗日武装组成抗日联军,抗日联军成为东北抗日 武装力量的核心。 (3)根据材料三,九一八事变的爆发有什么影响?中国共产党在九一八事变后是如何领 导东北抗日

3、武装斗争的? 是日本局部侵华的开始,也是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的开始。选派优秀干部到东北组织 抗日游击队;将各路抗日武装组成抗日联军。 材料四 1942 年 1 月,美、英、苏、中等 26 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 议,共同签署了,保证将自己全部的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 (4)材料四中签署的历史文献名称是什么? 联合国家宣言 。 材料五 运用数据分析和图表统计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 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情况统计表 比较大战 参战 国(个) 卷入人 口(亿) 参战人 员(亿) 伤亡人 员(亿) 直接经 济损失 (亿美元) 第一次世 界大战 30 多 150.70.31

4、 805 第二次世 界大战 60 多 201.11.940 000 (5)以上分析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言之有理即可) 2.2. 20 世纪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巨大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 材料二 二战中,美苏两国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两国战时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合 作(但)意识形态对国家利益相悖,使美苏两国在战后初期国际环境中不可避免地产生 对抗,导致冷战的出现“杜鲁门主义”演说是冷战的宣言,紧接着美国政府又提出马 歇尔计划。 摘编自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 材料三 北约和华约建立 北大西洋 公约组织 1949 年为遏制苏联,由美国策划成立的军事政治集团

5、华沙条 约组织 1955 年由苏联控制,与北约相抗衡的军事政治集团 材料四 冷战后,美国政府多次公开提及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设想,并认为“维护 美国的领导地位”是“建立新秩序”的“首要原则” ,西欧和日本都有自己的主张,中国要 求建立新的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 摘编自刘金质冷战史 (1)材料一中图一、二反映的两次会议使帝国主义列强在一战后形成了哪一体系?这一 体系为什么不能长久存在下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一体系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苏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从二战时的合作反法西斯到二战后两国对峙,冷战开始。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北约和华

6、约的建立使冷战在欧洲的对抗有了什么新发展?这 标志着什么世界格局的形成? 形成军事对峙;标志两极格局的形成。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说明,美国是否能达 到建立“世界新秩序”的目的?从处理大国之间的关系来说,冷战留下了那些教训? 不能,苏联解体后,出现“一超多强”的政治局面,世界格局往多极化方向发展。教 训:在当今多极化形势下,互相牵制多极化趋势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因此要反对霸 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3.3.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不可思议的是,开启人类这一历史大幕的并不是当时(指 15 世纪

7、末 16 世纪初)欧 洲的经济和文化中心,而是偏居在欧洲大陆西南角上两个面积不大的国家葡萄牙和西 班牙。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推动了小小的伊比利亚半岛征服海洋、进而主宰世界长 达一个多世纪呢? (1)材料一中西班牙、葡萄牙开启了怎样的“人类历史大幕”? 新航路的开辟。 材料二 19 世纪中叶,英国生产的棉纺织品 80%销往海外,而所需的棉花几乎全部靠 国外进口。这一时期,从欧洲输出的商品,主要是工业制成品,这些产品主要输往落后国 家和殖民地;而殖民地则主要出口农矿原料,其中又以棉花和羊毛出口数量增长最快。 3 (2)根据材料二,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在 19 世纪中期的世界经济格局中具有怎样的地 位

8、?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这一地位的因素有哪些? 居主导地位。因素: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对殖民地的掠夺。 材料三 20 世纪后半叶,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自由的全球贸易体系以及稳定而 灵活的汇兑体系为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快速增长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外国投资和外国贷 款等形式的资本流动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也组建了区域性经济团体, 如“东南亚国家联盟” ,致力于消除地区间的贸易壁垒。 沈汉主编资本主义史 (3)根据材料三,概括 20 世纪后半叶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中国为融入这一潮流在 20 世纪 70 年代的哪次会议上做出了哪一种大决策? 表现:国际经济体系的建立;资本在全球范围

9、内流动;区域性经济团体的建立。决策: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外开放。 材料四 人民网中国入世十年:改变自己影响世界报道:“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 年,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的比重从 4.3%提高到 10.4%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中国国 内生产总值从全球排名第六位跃居到第二位,年均增速 11%中国平均每年进口 7 500 亿美元的商品,相当于为贸易伙伴创造了 1 400 万个就业岗位。 ” (4)根据材料四,指出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增强世界经济活力。 材料五 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 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5)你如何看待材料五的观点。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全球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要顺应,要接受,无法改变。经济全球化会对发展中国家 产生不利影响,发展中国家应该制定防范措施,发展自身,因势利导,趋利避害。(言之有 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