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281225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西省、、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西省、、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山西省、、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山西省、、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选择题(本大题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礼记记载:“夏后氏官百,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设四辅及三公,不必备,惟其人。言使能也”殷周亦有这样的相似设置。这说明A. 古代政治发展有继承性 B. 三公九卿制形成于夏朝C. 夏商周三代官职相互借鉴 D历史进步在于传承与发扬2下列描述合乎画作意境的是A. 君梦涔阳月,中秋忆掉歌 B. 归梦如春水,悠悠绕故乡C.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D地凉清鹤梦林静肃僧仪3 齐桓公,主张对人口、房屋、树木、六畜征税。管仲认为:直接向人民收取财物,自然会招致人民的不满,提出适

2、当的加税销售就能获得巨大的收入,避免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取之于无形,使人不怒”的办法。管仲的做法A.意在大力发展官营手工业 B.有利于激活市场流通C.重视对外贸易的发展 D加强了对边远地区的管理4. 韩非子认为“兼听杂学缪论行同异之辞”会造成社会的动乱,必须予以根绝这反映韩非子A. 具有文化专制主义的倾向 B. 坚决限制儒家学说的发展C. 试图寻找社会混乱的原因 D为皇帝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5下表依据史记的记载而整理,据表中信息可推知秦国A.力行独裁的封建专制统治策略 B.已经出现中央集权的政治雏形C.实施对外战争政策以统一全国 D.运用高超的军事战略进行扩张6 从西汉以后,对孔子的思想就不断

3、有新解释出现,其中强调中央至高无上的权威却是孔子本人未曾提及的。材料反映出A.君主专制必须借助儒学 B.古代统治者注重礼法治国C.孔子原创儒学不合时宜 D.儒学成为封建统治的工具7. “用薄铁叶剪裁,长二寸,阔五分,首尾锐如鱼型,置炭火中烧之,侯通赤,以铁钤鱼首出火,以尾正对子位,蘸水盆中,没尾数分则止,以密器收之。用时,置水碗于无风处平放,鱼在水面,令浮,其首常向午也。”材料反映的是A. 灌钢法的程序 B. 司南的制造与使用C鼓风冶铁技术 D渔网的编织技巧8. 陆九渊曾经指出:“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这一观点意在说明A人类思想进步极

4、其缓慢 B. 圣人辈出是社会的必然C. “心即理”是永恒不变的 D圣人对社会进步影响不大9黄宗羲认为:”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黄宗羲的这种思想可以用来说明A. 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兴起 B. 先秦以人为本思想的复兴C. 理学与心学的深化发展 D新儒学对君主专制的抨击10某历史兴趣学习小组在参观博物馆时,对秦朝残缺不全的左承相印”封泥产生了浓厚的兴越趣,然而对封泥字体特点争执不下。以史为据,可知该封泥字体A. 字形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 B.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C. 字形方正,笔画详备,规矩严整 D工整

5、清晰,飞洒活泼,雅俗共赏11随着国际海上交往的频繁,唐代造船能力不断提高,造船地点几乎遍及全国各地,且主要造船基地多与盛产丝绸和瓷器的地区相一致。这说明唐代A造船与丝、瓷生产相互推进 B. 制瓷技术传到海外C. 丝绷和瓷器是主要出口商品 D海外贸易管理松散12中国山水画的整体面貌有一个明显的审美特征,那就是呈现出一种静穆、含蓄、玄淡、浑茫和中庸柔和之美,极少有浮躁不安、剑拔弩张的火气与刚猛之感。这表明中国山水画A.营造纯真温馨的氛围 B.刻意展现真实的艺术C.体现鲜明的俄道思想 D.多用于表达政治观念13阅读下面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各国军队阵亡人数统计图。该图反映的主要历史信息是A.英国在华势

6、力被日俄排挤 B.日本成为重要的侵华力量C.英国侵略中国失去优势地位 D.当时世界政治格局出现变动14. 1935 年,国民政府的“经济建设运动”特别强调经济建设应当适应战争的需要。这反映出A.内战使国民政府物资消耗巨大 B.政府发展经济有政治目的C.国民政府积极应对经济危机 D.军阀割据混战局面加剧15. 1947 年,刘伯承曾说:“一年来敌我悬殊的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我们大胆地把敌人甩在后面,长驱直入地跃进到敌人的深远后方去。”这一“大胆”行动A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B.解放了江淮等大片地区C. 奠定了渡江战役的基础 D.完成了战略决战的准备16. 1979 年 9 月,被中央委任为“两

7、案”(林彪案和“四人帮”案)审判指导委员会主任的彭真认为:在惩罚犯罪的同时,任何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应该都能得到保障这反映了彭真A.希望重建完整的法制体系 B.吸取“文革”的惨痛教训C.否定“文革”中“左”倾作风 D.开始提出“依法治国”的理论17美国记者马修斯考察新中国工厂后,在撰写的报道中提到:在这种企业里,工人的身份是可以世袭的,当一名工人退休时,他或她可以送一个子女到这家工厂工作。桂林丝厂有 2500 多名工人,从来没有解雇过一个人。这则报道反映了A.新中国严格履行人民做主诺言 B.中国工厂制度下的劳资关系和谐C.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缺乏活力 D.建国初期工人干劲足、社会稳定18. 下图

8、反映了 19982013 年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变化情况,这一变化表明我国A.宏观调控实现跨越发展 B.市场经济已取代了计划经济C.市场竞争机制日趋完善 D.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化19古代雅典专门设有十个会计员,“所有卸任官吏都要将账目向他们报告”,这些会计员将核查结果提交陪审法庭,一旦发现贪污、盗用公款等犯罪行为,陪审法庭将以罚金或其他刑罚来处罚犯罪的官吏。这一措施A.有利于防止腐败现象的滋生 B.实质上说明雅典是直接民主C.体现出雅典民主具有广泛性 D.表明雅典选举制度的公正性20马来西亚史学家黄枝连在评价美国 1787 年宪法时说:他们创造出一个今后几十年到一两百年,可以为美国的资本主义

9、现代化提供最有效服务的政治形式。”其肯定了美国A.地方分治原则的可复制性 B.民主共和政体推动社会进步C.三权分立机制的榜样作用 D.1787 年宪法不断发展完善21威廉二世一书中提到:威廉想避免第二个俾斯麦出现,因为他认为俾斯麦过于专横所有官员只能在他陪同下,才可会见皇帝。另一方面。在被逼退休后,俾斯麦一直猛烈批评威廉的政策。这一描述反映了A.联邦制下中央和地方的权力之争 B.相权已经高于皇权C.德意志资产阶级代议制很不完善 D.封建专侧统治腐败22. 1492 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哥伦布船队开始横渡大西洋,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航行,终于到达陆地,哥伦布以为这里就是印度。其实那只是今夭美

10、洲巴哈马群岛中的一个小岛。这反映了当时A.欧美两大洲之间开始和平交往 B.西班牙对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视C.航海家们对地理知识一无所知 D.不同地区之间的相互交流较少2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随着欧洲人及其铁路和机制商品的出现以及他们对粮食和工业原料贪得无厌的要求,一种新的市场经济被引入。不久,农民们发现自己正在为国际市场,而不是为自己和邻居而生产。”这表明A.经济全球化已经形成 B.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C.平民之间的交流增多 D.殖民地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附庸24在赫鲁晓夫的倡导下,人们开始扩大集体农庄规模,有的地方把 30 来个甚至更多的村庄合并成一个大集体。这说明赫鲁晓夫改

11、革A.选择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 B.更加追求全民所有制形式C.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生产积极性 D.改善了国民经济比例关系第第 IIII 卷(非选择题共卷(非选择题共 5252 分)分)二、非迭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52 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材料一孔子对鬼神敬而远之的态度,且对天命和生死出言谨慎,对仁义礼智充分发挥的作风,被学者冯友兰判定为人文主义者,孔子专注于人间事务,对彼岸世界不闻不问。在孔子的对人关系中,天人之间亲密的互动不能被解释为天命屈尊向人谦虚受教、洗耳恭听,而就为人积极主动地探求天道、承接天命,傲一个耳聪目明的天道观察者,天命玲听者。摘编自张守东论孔子的

12、天命观材料二仁之美者在于天。天,仁也。天度育万物,既化而生之,有养而成之,事功无已,终而复始,凡举归之以奉人,察于天之意,无穷极之仁也。摘编自董仲舒春秋藩露王道通三 材料三朱熹认为盖以理言之谓之天,自人言之谓之命,其实则一而已”。“天便如君,便如命令。”君命这个人去做这个职事,其俸有厚薄,岁月有远近,无非是命”。“命之正者出于理”。“性则是命之理而已”。摘编自张宝林论朱熹天命观的构成与时代认知下(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孔子和董仲舒天命观。(6 分)(2)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中朱熹的天命观有哪些重要发展?(6 分)(3)联系以上材料,分析孔子、董仲舒到朱熹天命观的变化特点。(2 分)26阅

13、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材料一明中叶以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发展,使与生产发展密切相关的科学技术有了较大进步,也出现了一批科技人物,如徐光启通过虚心向利玛窦学习而将西方科学、宗教、哲学引进传统文化急需补足的中国。这种工作的开创性及其深远影响,使得利徐两人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摘编自孙尚扬 利玛窦与徐光启 材料二关于西方制造火器的技术,当时有一部带有保密性的书叫作火攻奇器图说,此书来历已不清楚了。明末清初,由于军事上的需要,汤若望和南怀仁都奉命设计铸造过铳炮。明末铸造有 1200 斤重和几百斤重的火饱,但数量都不多。崇祯十六年(1643 年)完成的著作有汤若望口授、焦勖笔录

14、的火攻摘要,内容包括各式火炮的铸造法、运用法、安置以及子弹和地雷的制造等。清初南怀仁偏译的神武图说,叙述了铳炮的原理并有附图。此后,我国没有在这方面进行认真地研究和提高。西方科技的传入(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徐光启与利玛窦交往时的中国现状,并谈谈二者思想交流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6 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科技没有得到发展的原因。(6 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 分)材料一16 世纪到 19 世纪北大西洋“黑三角贸易”示意图:材料二19 世纪“英国印度中国”之间的三角贸易示意图:(1)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二中“三角贸易”的不同。 (8 分)(2

15、)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者造成的影响。 (6 分)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 分)材料: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而一种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世界上各种力量经过不断的消长变化和重新分化组合,从量变逐渐发展到质变,构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一种世界格局的解体,则是由于这种稳定的均势被打破,再也无法保持下去了。对此,有学者绘制了当今世界局势图,如下图所示:从上述材料中提取对世界格局的认识,并运用相关史实对其进行说明。 (说明:可以提取一种或多种认识,并加以探讨。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1-10:ACBAB DBCDA 11-20:ACBBA BCDAB 21-24:CDBB25(1)天命观:孔子的思想具有一定的人文主义因素,更多关注人间事务,“敬鬼神而远之”,积极主动探索天道、承接天命。董仲舒认为仁是天的最高原则,天育万物,周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