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全册都有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7280536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全册都有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全册都有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全册都有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全册都有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全册都有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全册都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全册都有(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我要学好它一、教学目标分析一、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能够说出自己在学习上做出的努力,在努力过程中的感受和努力的结果。【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回忆,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进步。2.学生能够通过分小组讨论,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增加自信心。【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观看太空授课视频,感受到成功需要一点一滴的努力汇聚而来,进而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努力进步。2.通过回忆自己的学习成长过程,认识到“我进步,我骄傲” ,成功肯定自 己,树立自己在学习方面的自信心。二、教学内容分析二、教学内容分析学生在学习中树立自信心是十分重要的。自己的成功体验是自信心的重要 来源,于是

2、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并通过学生本人回味学习 成功事件和同伴的赞许来肯定自己,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使他们能更 从容和有信心地进行学习。 知识鱼骨图三、学习者特征分析三、学习者特征分析五年级的孩子一般年龄是 10-11 岁,属于小学高年级学生,他(她)们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态度,并且随着主体意识的觉醒,自我意识、自我主张、2自我控制能力进一步加强。通过几年集体生活的训练,已经比较习惯于有组织的自觉性的班集体生活,能把自己看成是集体的一员,重视班集体的舆论和评价作用。随着自主、自律能力的增强,对学习、对集体的责任感进一步提高,同时逐渐形成了对作业的自觉负责的态度,开始认识到学

3、习是一种义务,出现了意识较强的学习动机。四、教学策略和方法选择四、教学策略和方法选择根据五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习惯,本节课采用课堂讲授、分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创设有效的情境,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加速学生完成认知过程。 五、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应用五、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应用本节课选择具备多媒体和网络环境的教室展开教学,利用 PPT 和视音频材料来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利用话筒、音响等设备上台唱歌。六、教学过程设计六、教学过程设计(一)活动一 :心理预热1. 创设情境:教师:大家向往不向往太空?学生:向往。教师:那么同学们想不想听听来自太空的课呢

4、?学生:想(异口同声地回答) 。教师:那咱们先来看一段太空授课视频,是关于航天员聂海胜叔叔的。2.视频观看完毕,学生对聂海胜产生了兴趣,这时候教师再展示聂海胜的图片和视频资料,教师或学生讲述聂海胜的故事,引发学生的讨论。3. 教师物色好第一批小记者,他们在活动中起示范、引领作用,同时要求学生按表格提示项目做好接受采访的准备。分组开展记者采访活动;交换角色,让每个学生都有被肯定的机会。(二)活动二 :我的学习成长1.创设情境:教师:大家都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了,同学们还记得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吗? 同学们先不忙告诉老师,可以回忆一下自己的学习过程。2.活动实施:教师将同学分为 3-5 个人一个小

5、组,每个小组成员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组内同学,也要听一听组内其他同学的想法。每个小组派代表回答各个小组归纳的3答案,也可以补充。3.教师总结:如果仅仅努力一次,即便是很辉煌的成绩,产生的骄傲感也不会长久,很快就会被历史长河淹没。只有不懈地努力,即便每次取得的成绩很微小,才能积年累月地进步,一定能攀登高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当学生回望自己的学习之路,盘点成绩时,一定有颇多感悟,也能整理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3)活动三:我的学习宣言1.教师:刚才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成长过程,那么同学们对以后的学习有什么想说的呢?同学们快快写下自己的学习宣言吧。2.学生:分小组讨论,组内指定一名同学为组长,写下自己

6、的学习宣言,小组成员之间或组与组之间相互交流。组内成员相互监督,教师及时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四)课后总结作为小学高年级学生,应该对自己充满信心,找到学习的方法。在学习生活中都要经自己最大的努力。我努力,我骄傲;我进步,我骄傲。有了信心和方法,未来一定会取得令人骄傲的成绩。认识分数认识分数一、教学目标分析一、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生能从分数中得到有用的信息。 2.从分数中发现自己的学习过程的变化。【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情景再现过程,学生能感悟到遇到这种情况时自己会怎么办。【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的对待自己的和别人的分数,树立正确的分数观。 二、教学内容分析二

7、、教学内容分析 分数对学生来说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它存在于学生们各阶段的学习中,对 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很大影响,同时,分数为学生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也有着 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们正确的分数观,正确看待自己和别人的分数,有助于 帮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能为学生正确全面的看待他人给一点启发。 因此,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学会建立正确的分数观,分析分数的方法。4知识鱼骨图三、学习者特征分析三、学习者特征分析五年级的孩子一般年龄是 10-11 岁,属于小学高年级学生,他(她)们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态度,并且随着主体意识的觉醒,自我意识、自我主张、自我控制能力进一步加强。随着自主、自律能力的增强,对学

8、习、对集体的责任感进一步提高,同时逐渐形成了对作业的自觉负责的态度,开始认识到学习是一种义务,出现了意识较强的学习动机。考试分数对学生来说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它存在于学生们各阶段的学习中,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很大影响四、教学策略和方法选择四、教学策略和方法选择根据五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习惯,本节课采用课堂讲授、分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活动体验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创设有效的情境,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加速学生完成认知过程。 五、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应用五、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应用本节课选择具备多媒体和网络环境的教室展开教学,利用 PPT 和视音频材料来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

9、学习兴趣。六、教学过程设计六、教学过程设计(一)正确看待分数 1创设情境: 教师:小梅同学这次考试没考好,她一看分数就立刻垂丧气,心灰意冷, 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同学们觉得小梅的做法对不对呢?她应该怎样看待这次 分数呢?同学分先小组讨论一下。教师将学生分成 4-6 人一个小组,自己的想法可以告诉组内同学,也要听一听组内其他同学的想法。讨论时间为 5 分钟。讨论完毕后,每个组派一个代5表说出自己组的观点,可以补充。老师应该启发学生思考自己在面对自己的分数时,应该怎么做。 2.场景模拟: 教师:刚才同学们回答的都非常好,正确看待分数比考出高分更重要。接 下来请同学们看下面两个场景(学生角色扮演):

10、 场景一:戴敏在一次考试中得了 98 分,同学们都喜欢跟她玩。 场景二:吴洋在一次考试中由于失误只得了 58 分,大家都不爱跟他一起玩。同学们,如果你们是戴敏和吴洋的同学,你们会怎么做? 下面大家可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学生:继续按照上次的分组情况进行讨论,然后分享自己的观点。 教师小结:分数只是我们评价别人的一部分,我们要形成正确的分数观, 正确对待他人的分数。 (二)分数里的“秘密 填一填 教师指导学生们填写课本上的分数表,内容姓名、最近一次考试的分数、 得这个分数的原因、由此看出我的强项和弱项是什么等内容。 教师随机点名,学生分享自己填写的内容,教师启发学生思考自己分析分 数的方式是否正

11、确,能否有改进的空间。 教师小结:掌握正确分析自己分数的方法,分数对于我们的学习才是有意 义的。 (三)我们一起进步 教师:同学们在学了这节课之后有没有收获到一些对待自己的分数和对待 别人的分数的正确的做法呢?同学们先不用着急告诉老师,先开动脑筋,仔细 思考一下。教师将学生分成 4-6 人一个小组,自己的想法可以告诉组内同学,也要听一听组内其他同学的想法。讨论时间为 5 分钟。讨论完毕后,每个组派一个代表说出自己组的观点,组员可以补充。 教师小结:学习了这一课,我们都知道了应该正确的认识分数,对待分数, 不仅要正确对待自己的分数,也要正确对待他人的分数,我们一定要将所得所 学,付诸行动。 (四

12、)课后总结 做为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应该认识到分数只是检验学习成绩的一种方式, 要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的分数,不把分数的高低,作为评判自己或他人学习能 力的唯一标准。6摆脱孤独摆脱孤独一、教学目标分析一、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生学会测试自己的孤独指数。 2.学生知道合适的独处方式。【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独立思考,在生活中能用正确的方式走出孤独。 2通过我来帮助你环节,增进同学们之间的感情,形成互相帮助的习 惯。【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生测试自己的孤独指数,认识到孤独人人都会有,树立好的心 态。 2学生能觉察自己的孤独状态,并能正确的对待孤独。 二、教学内容分析二、教学

13、内容分析 五年级的小学生,能够体会到孤独时的心情,并能认识到人们在孤独时的 糟糕表现和痛苦。造成学生孤独的元凶,是成长路上父母精心陪伴的缺席,还 有在人际交往的不自信等因素造成。通过本节课的活动,引导学生通过积极的 方法摆脱孤独,帮助学生学会恰当地、正确地体验情绪和表达情绪,这对小学 生的心理健康是十分有益的。 知识鱼骨图三、学习者特征分析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五年级是小学学习的最高、最后阶段。随着对小学教育的不断适应,这一 时期的学生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心理上都比初入学时的儿童稳定,并在此基础7上不断发展。他(她)们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态度,并且随着主体意识的 觉醒,自我意识、自我主张、自我控

14、制能力进一步加强。五年级的小学生,能 够体会到孤独时的心情,并能认识到人们在孤独时的糟糕表现和痛苦。因此, 学生通过积极的方法摆脱孤独,学会恰当地、正确地体验情绪和表达情绪,对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十分有益的。 四、教学策略和方法选择四、教学策略和方法选择根据五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习惯,本节课采用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创设有效的情境,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加速学生完成认知过程。 五、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应用五、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应用本节课选择具备多媒体和网络环境的教室展开教学,利用 PPT 和视音频材料来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六、教

15、学过程设计六、教学过程设计(一)课堂导入 创设情境 教师:叮铃铃下课铃响了。五年级的学生放学了,教室外好热闹。同 学们都和小伙伴结伴出去玩了,有的在聊天,有的去打篮球,有的在看远处的 风景。可是,唯独小明自己一个人,小明拿着乒乓球拍,却找不到人和他打球。 小明好沮丧 (二)合群和孤独指数 1.想一想 教师:同学们有没有过和小明一样的心情呢? 学生:有。 教师:那么同学们能不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当时的情况、感受、想法呢? 学生们踊跃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 教师:刚才同学们都很积极,跟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孤独时刻。所以说呢, 人人都会有感到孤独的时候,感到孤独是很正常的事情。 2测一测 教师:我们是更合群

16、还是更容易体验到孤独呢?大家想不想知道自己的合 群和孤独指数呢? 学生:想。 教师:老师有办法。同学们可以看到课本上的表格,大家根据实际情况在 合适的数字上画对号。 在学生填完之后,教师简单统计各得分人群比例。重点提示得分低的同学 要注意多交友(分数越低代表越容易感到孤独,分数越高代表越合群) 。 3教师总结:人人都会有感到孤独的时刻,这是很正常的现象。现在我们 经过了孤独程度的测试,就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及时进行调适。(三)我不愿一个人 教师:每个人都有孤独的时候,同学们在生活中有哪些容易引起孤独感的 时刻呢?孤独时刻你们是怎么做的?有什么感受呢?大家可以先写下来,再进8行小组讨论。教师将同学分为 3-5 个人一个小组,学生先自己写完这些问题的答案,每个小组成员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组内同学,也要听一听组内其他同学的想法。每个小组派代表回答各个小组归纳的答案,也可以补充。教师:同学们刚才积极分享了自己的孤独时刻和当时的感受及做法,同学们说可以采取例如交朋友,写日记,找个伴儿一起去运动、玩耍,做自己喜欢的事,主动去关心他人,接受别人的帮助等等的方法来和孤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