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7274782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与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信息技术与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信息技术与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信息技术与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信息技术与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与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与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信息技术与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信息技术与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 太原三十七中太原三十七中 杜建华杜建华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成为中小学教学研究和教学 实践的主要课题。地理学科是一门跨自然和人文,内容丰富且区域性、综合性极强的学科。 根据地理课程标准:“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在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 式方法改革和教学评价中,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 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之路, 把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是每一位地理教师的任务。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一、信

2、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 1、信息技术是以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数字化技术信息技术是以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数字化技术。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说法与定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指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的整体中去,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变 革整个课程体系。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通过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研制,创立信息化课程文化。它针 对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存在的割裂和对立问题,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互动性 双向整合,促进师生民主合作的课程与教学组织方式的实现和以人的学习为本的新型课程 与教学活动方式的发展

3、,建构起整合型的信息化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 实施等,从而对课程的各个层面和维度都产生变革作用,促进课程整体的变革。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同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信息技术主要作为一种工具、 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信息 技术与课程整合特别需要关注教学实践层面的问题。 何克抗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实际上信息技术不再仅仅是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 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与教育本质”。 解月光则提出基于整合理念的信息技 术教学应用模式的观点。她提出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应用可以有两个层面:一是基于“辅 助”的理念,将

4、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媒体、手段和方法来帮助教师或学生解决教或学中的问题。 二是基于“整合”的理念,使信息技术作为构建自主、探究学习环境的重要要素来支持学习。 二、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整合的必要性二、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整合的必要性 1 “整合”是社会发展、技术发展、教育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国家教育部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 中明确指出:要“关注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 地理。地理课程在教学内容选择、教学要求制定、学习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中,要将现代信 息技术的运用作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展示千姿百态的地理现象、千差万别的地理空 2 间、千变万化的地理演化过程。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深远影响,促进

5、地理学习的革 命,为学生主动的、富有个性地学习地理创造良好的环境。 ”正如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工具 的关系:地理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先进而功能齐全的信息技术(生产工具)的运用。 我们的学生正如初长的嫩芽,在这样一个迅速发展的年代,他们更需要全面的有选择 地吸收各种“营养” ,了解大量的资讯,为更好的适应和立足未来世界作好充分的准备。而 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能有效的使学生接触大量的信息,拓宽学生的视野,拉近学生学 习与社会生活和实际的距离。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指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 地球” 。广大地理教师应站在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高度认识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秉承 传统的师道精神,发挥自身及

6、集体的创新意识,积极投身进来,潜心研究和探索,为真正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能力、素质的提高而努力工作。 2、 “整合”能充分彰显地理学科的特点,更有利于地理学科的深入学习和探讨,是全面提 升学生素质的必然要求。 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钱学森将地理学研究的对象统称为 “地理系统” ,而且这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在地理教学中我们可以非常明显的感受 到这一基本特征。所谓“开放”就是跟系统之外有关联,有交往,既有能量物质的交往, 又有信息的交往,而不是封闭的。地球表层系统与地外系统之间、地球表层系统内部的各 子系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递相交流。这种传递和

7、交流导致 地理事像千姿百态、千变万化。因而人们对所有地理事物的认识也总处在不定性的变化之 中。地理学科研究对象的开放性特点,使得地理学科横跨自然学科与社会学科两大领域, 它既与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相联系,又与历史、政治等社会学科相联系,成为 “联络各科之枢纽” 。 地理演进的漫长性与突发性、地理运动的空间性与复杂性,往往使地理知识的常规表 现手法(板画、投影、幻灯)显得不那么得心应手。而在“整合”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技术 处理,对一些地理现象进行虚拟,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一般。如大陆漂移、地壳变动的漫 长过程可以在数分钟内形象展现,而火山爆发的瞬间状态可以缓缓地放“慢镜头”逼真地 进行还原。

8、另外初中生难以建立的地球、月球、太阳的空间关系概念,也可以在电脑虚拟 化情境下逐步建立起来、清清晰起。 我们还可以利用自制的专题网页,精选各个区位选择的典型例子,合理的运用文字、 图片、音频、视频等呈现手法,并通过超级链接,将其他相关材料和网站收集起来,以供 学生更广泛的浏览;同时,可以通过在线讨论、举例、结合课本深入分析某一或某几个具 体事例,并通过在线提供的众多事例,使学生深刻而全面的理解课本的重点。通过教师有 效的组织、积极的引导,通过学生全身心的投入,能高效的理解和记忆这一内容,并逐渐 养成自主学习和主动思维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3 能力,给学生提供

9、了一个进行讨论和发表见解的广阔空间;并且通过学生的在线搜索,逐 步培养学生学会选择的能力,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拉近了学习与社会的距离。 开放的社会、开放的课程,已经使学生的地理学习过程从过去的静态变为动态,学习 状态从“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探究” ,学习源泉从“单一课本”到“多种渠道” ,知 识视野从狭窄变为开阔。 “见多”才能“识广” ,当我们的学生真正开始自觉汲取现代地理 科学精华作为养料的时候,一个活跃的、负责任的、会生活的公民的培养目标的实现就为 期不远了。 3、 “整合”是促进地理教师自身素质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万事万物只有在不断地与外界交流、碰撞中,

10、在不断地追求 与创新中才能永葆活力。在实施“整合”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和信 息素养,如要掌握 Frontpage、Powerpoint、Internet Explorer、Flash、Photoshop 等一 系列软件的使用,能够结合教材编制出简洁美观的网页,能申请并建立起自己的个人主页 等等。教师个人要对“整合”形成自己的初步认识。在实施教学前,教师必须要对教学内 同有全面而详细地了解,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开放的网络教学中能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 行适时的“调控”和诱导,以确保整个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和教学目标的高效达成。而在 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不断的完善自身的技能结构、知识结

11、构和教学理念,这必将促进教 师向更深、更高的层次发展。 4、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和“读、写、算”一样是一个人 同等重要的生存能力。网络是信息的总汇,学生一方面可以根据自身特点有目的的学习; 另一方面,可以让他们下载、打印一些对学习有帮助的材料。这样做的目的是想说明在信 息爆炸的今天,学会如何获取知识比学会多少知识更为重要,如何收集处理信息比单纯的 记忆更重要。我们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即主动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有效地对 信息进行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将成为学生在未来社会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整合的模式三、信息技术与地

12、理教学整合的模式 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整合的目的是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 同的教学模式,但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它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在地理教学中,信息技术与 地理教学整合教学模式主要有如下几种。 1、传统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的地理教学环境以教室为场所,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环境。教学方式主要是以 黑板、粉笔和教学挂图作为教学工具,教科书等印刷品作为信息载体,而这些媒体在承载 信息的种类、能力和使用的方便程度上有较大的局限性。 讲解教材 接受知识 4 教科书教科书 传统媒体 被动学习 这种教育模式使我们的教育变成了一种“模具” ,教师成为教学内容的传声筒、转换器, 教师

13、所有的教学行为整齐划一,将不同性格、不同特点的学生铸成同一种模型,学生被动 接受知识,丧失了自我。当然,传统教学模式在传授地理基础知识、培育地理人才等方面 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不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根据认知心理学原理,人类获取知识的过程是先通过人的外部感官将信息传递给大脑, 再由大脑综合分析后形成知识。信息获取规律和记忆规律表明,要高效率地传授地理知识, 须采用较为先进的认知方式。地理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时间、空间跨度极大,抽象难懂 的地理概念和地理规律,单纯采用口头讲授或简单的板书、幻灯等教学媒体较难达到理想 的教学效果。 近年来,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从根本上改变了信息技

14、术的传播的方 式,传统的地理教学环境已不能满足信息时代对基础教育中地理学科教学的需求。 国家基 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 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 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 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学习工具” 。从国家的高度明确地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为要求提 出来,这既反映了目前教育发展的趋势,也说明了“整合”对教育改革、对创新人才培养 的重要性。 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从而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与 学的效率

15、,改善教与学的效果,并进而推进教师角色转换、师生关系、教学研究、教学设 计、教学实践、教学反思等方面发生质的变化这就是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的整合。 2 2、整合教学模式:、整合教学模式: 引领点拨 领悟体会 利 补 互互 用 充 动动 开 拓 发 展 整合素材 交流工具 从两种教学模式就可以看出:教学媒体和教学方式是教育系统中的活跃因素,二者之 间的关系极为密切,教学媒体的变化必然引起教育方式的相应变化。 (1)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 教师教师学生学生 教材教材 教师教师学生学生 多媒体、网络多媒体、网络 5 该模式基本步骤为:备课时教师研究教学内容,利用现成的计算机

16、辅助教学软件,或 者是一些多媒体制作工具,综合各种教学素材,制作有关教学内容的演示文稿和多媒体课 件,当然也可以从网上、地理资源库里挑选适当的课件;课堂上教师利用课件创设情境, 调动学生的兴趣,利用课件展示教学信息,引导学生思考并接受信息;最后教师总结整个 教学内容。 该模式框架如下图所示: 教教 学学 设设 计计 教师教师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学生学生 创设情境提供资源观察思考 提出问题呈现问题审清问题 学法指导媒体展示自主探究 引导点拨搜集信息交流合作 启发帮助媒体展示讨论质疑 小结拓展信息整理归纳推理 评价反馈 完善知识结构 自我检测 这种模式的教学充分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适合教师向学生传授系统的 地理知识,如月相及其变化、地球运动及其意义、大气的热力状况、大气运动、全球性大 气环流、常见的天气系统、气候的形成及变化、海水运动、地壳运动、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和地域差异、工业地域形成等。计算机多媒体的应用,可以突破时间、空间、微观、宏观 的限制,将教学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