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物理12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274639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物理12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物理12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物理12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物理12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物理12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物理12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物理12月月考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 20172017 届高三物理届高三物理 1212 月月考试题月月考试题 2016.122016.12 本卷分第本卷分第卷卷( (选择题选择题) )和第和第卷卷(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两部分。满分两部分。满分 100100 分,考试时间分,考试时间 9090 分钟。分钟。 第第卷卷(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4242 分分) )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共共 1212 小题,共小题,共 424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 16 6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 要求,每小题要求,每小题 3 3

2、分。第分。第 7 71212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4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2 分,分, 有选错的得有选错的得 0 0 分。分。) ) 1.下列关于物理学发展史和单位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理学家汤姆孙经过多次实验,比较准确地测定了电子的电荷量 B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量了静电力常量,并验证了库仑定律 C国际单位制中的七个基本单位是:Kg、m、 N、A、K、mol、cd D功的单位可以用 kgm2/s2 表示 2.如图所示,真空中有等量异种点电荷、分别放置在qq 、M 两点,在的连线上有对称点、,连线的中垂线上有对称

3、点、,则下列说法正NMNacMNbd 确的是( ) A在连线的中垂线上,点电势最高MNO B正电荷从点移到点的过程中,受到的电场力先减小后增大qbd C正电荷在点电势能大于在点电势能qca D正电荷在点电势能小于在点电势能qca 3.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负极板接地。两板间有 一个正检验电荷固定在P点,如图所示,以C表示电容器的电 容、E表示两板间的场强、表示P点的电势,EP表示正电荷 在P点的电势能,若正极板保持不动,将负极板缓慢向左平移 一小段 距离L0的过程中,各物理量与负极板移动距离x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 ) 2 4.某卫星 发射中心在发射卫星时,首先将该卫星发射到低空轨道

4、 1,待测试正常后通过点火加速使 其进入高空轨道 2,已知卫星在上述两轨道运行时均做匀速圆周运动,假设卫星的质量不变,在两 轨道上稳定运行时的动能之比为。如果卫星在两轨道的向心加速度分别用、1:4: 21 kk EE 1 a 表示,角速度分别用、表示,周期分别用、表示,轨道半径分别用、表示。则 2 a 1 2 1 T 2 T 1 r 2 r 下列比例式正确的是( ) A:=41 B:=21 1 a 2 a 1 2 C:=18 D:=12 1 T 2 T 1 r 2 r 5.如图,小物块 P 位于光滑斜面上,斜面 Q 位于光滑水平地面上,小物块 P 从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 的过程中( ) A斜面静

5、止不动 B物块 P 的机械能守恒 C物块 P 对斜面的弹力对斜面做正功 D斜面对物块 P 的弹力对 P 不做功 6如图所示,将小砝码置于桌面上的薄纸板上,用水平向右的拉力将纸板迅速抽出,砝码的移动 很小,几乎观察不到,这就是大家熟悉的惯性演示实验。若砝码和纸板的质量分别为 2m和m,各 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重力加速度为g。要使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所需拉力的大小至少应 大于( ) A3mg B4mg C5mg D6mg 7.如图所示,倾角为的斜面体置于水平地面上,小盒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cb 轮与物体连接,连接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连接的一段细绳竖直,连接在竖直固定在地abaa

6、 面的弹簧上,现在盒内缓慢加入适量砂粒,、始终位置保持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abc ( ) A、对的摩擦力可能先减小后增大bc B、地面对的支持力可能不变c C、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始终向左c D、弹簧的弹力始终不变 8.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固定有两个很靠近的同心圆轨道,外圆光滑,内圆粗糙一质量为 的小球从轨道的最低点以初速度向右运动,球的直径略小于两圆间距,球运动的轨道半径为m 0 v ,不计空气阻力设小球过最低点时重力势能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R 3 A F B 甲 A若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为 0,则小球机械能一定不守恒 B若经过足够长时间,小球最终的机械能可能为mgR 2 3

7、 C若使小球始终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则一定不小于 0 vgR5 D若小球第一次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大小为 0,则一定大于 0 vgR4 9.如图甲所示,足够长的木板B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上放置小滑块A,木板B受到随时间t变 化的水平拉力F作用,木板加速度a随力F变化的-F图象如图乙a 所示,g取 10 m/s2,则( ) A滑块A的质量为 4kg B木板B的质量为 1kg C当F=10N 时木板B加速度为 4m/s2 D当F=10N 时滑块 A 的加速度为 2m/s2 10.两电荷量分别为和的点电荷固定在 1 q 2 q 轴上的、xO 两点,两电荷连线上各点电势随变化的Mx关系如图所 示,其中为

8、段电势最低的点,则下列说CND法正确的是 ( ) A.、为等量异种电荷 1 q 2 q B.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零C C.、两点间场强方向沿轴负方向CDx D.将一负点电荷从点移到点,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ND 11.假设若干年后,由于地球的变化,地球半径变小,但地球质量不变,地球的自转周期不变,则 相对于现在 A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变大( ) B发射一颗卫星需要的最小发射速度变大 C地球同步卫星距离地球表面的高度变大 D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变大 12.如图所示,三个可视为质点的金属小球、,质量分别为 m、2m 和 3m,球带负电,ABCB 4 电荷量为,、不带电,不可伸长的绝缘

9、细线将三球连接,最上边的细线连接在斜面顶端的qAC 点,三球均处于场强大小为的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三段细线均伸直,三个金属球均静止OE 于倾角为 30的绝缘光滑斜面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球间的细线的张力为AB 5 2 mgqE B、球间的细线的张力可能为 0AB C将线剪断的瞬间,、间的细线张力OABC 12 qE D将线剪断的瞬间,、球间的细线张力OAAB 6 qE 第第卷卷(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共共 5858 分分) ) 二、实验题二、实验题( (共共 2 2 小题,小题,1111 题题 6 6 分,分,1212 题题 6 6 分,共分,共 1212 分分) ) 13. (

10、6 分)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方法估测反应时间。首先,甲同学捏住直尺上端,使直尺保持竖直状 态,直尺零刻度线位于乙同学的两指之间。当乙看见甲放开直尺时,立即用手指捏直尺,若捏住位置 的刻度读数为 x,则乙同学的反应时间为 (重力加速度为 g)。基于上述原理,某同学用直尺制 作测量反应时间的工具,若测量范围为 00.4s,则所用直尺的长度至少为 cm(g 取 10m/s2); 若以相等时间间隔在该直尺的另一面标记出表示反应时间的刻度线,则每个时间间隔在直尺上对应 的长度是 的(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14. (6 分)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定一物块的质量。将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放在水平桌

11、 面上,物块左端通过细线与力传感器和重物连接,右端连接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该同学通过改 变重物的质量,获得多组实验数据,画出了物块加速度与所受细线拉力 F 的关系,如图乙 (1)该同学测得物块的质量 m=_0.5kg 5 (2)取重力加速度 2 10/gm s,还可以得出物块和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_。 (3)下面做法可以减小物块质量测量误差的是 A尽量减小滑轮处的摩擦 B尽量使重物的质量远小于物块的质量 C实验前将长木板右侧适当抬高以平衡摩擦力 D多次改变重物的质量进行多次实验 三、计算题(本部分三、计算题(本部分 3 3 题,共题,共 4646 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

12、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字说明、方程式和 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 15.15. (14 分)如图所示,可看成质点的A物体叠放在上表面光滑的B物体上,一起以 0 v的速度沿光 滑的水平轨道匀速运动,与静止在同一光滑水平轨道上的木板C发生碰撞,碰后B、C的速度相同, B、C的上表面相平 且B、C不粘连,A滑上C后恰好能到达C板的右端。已知A、B的质量相等,C 的质量为A的质量的 2 倍,木板C长为L,重力加速度为 g

13、。求: (1)A物体的最终速度; (2)A物体与木板C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6 16.16. (14 分)如图所示,虚线MN左侧有一场强为的匀强电场,在两条平行的选项MN和PQ之 1 EE 间存在着宽为L、电场强度为的匀强电场,在虚线PQ右侧相 距为L处有一与电场平行 2 2EE 2 E 的屏。现将 一电子(电荷量为,质量为,不计重力)无初速度地放入电场中的A点,A点em 1 E 到MN的距离为 2 L ,最后电子打在右侧的屏上,AO连线与屏垂直,垂足为O,求: (1)电子从释放到打到屏上所用的时间 t; (2)电子刚射出电场时的速度方向与AO连线夹角的正切值tan; 2 E (3)电子打到

14、屏上的点(图中未标出)到点O的距离 x。P 17.(18 分)传送带以稳定的速度v6m/s 顺时针转动,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37,现在将 一质量m2kg 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放在其底端,传送带顶端平台上的人通过轻绳以恒定的拉力 F20N 拉物体,经过一段时间物体被拉到斜面顶端,如图所示,已知传送带底端与顶端的竖直高 度H6m,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25,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 10m/s2,sin370.6,cos370.8) (1)求物体从底端运动到顶端所用的时间; (2)若物体与传送带达到速度相等的瞬间,突然撤去拉力,物体还需要多长时间离开传送带? 7 高三年

15、级上学期第三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次月考 物理试题答案物理试题答案 2016.122016.12 一、选择题 1.D 2.D 3.C 4.C 5.C 6.D 7.AD 8.ACD 9.BCD 10.BCD 11.ABC 12.AD 二、实验题 13. (6 分)2 /x g、 80、不相等 14. (6 分)(1)0.5kgm (2)0.2(3)AD 三、计算题 15. (14 分)【答案】 0 2 9 5v v ; 2 0 4 27gL v 【解析】(1)(8 分)设、的质量为,则的质量为,、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令ABmB2mBC 、碰后的共同速度为,以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BC 1 vB (2 分) 01 3mvmv 解得:(2 分) 0 1 3 v v 、共速后以的速度滑上,滑上后,、脱离、相互作用过程中动量守恒,BCA 0 vCACBCAC 设最终、的共同速度,AC 2 v 以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2 分) 012 23mvmvmv 解得:。(2 分) 0 2 5 9 v v (2)(6 分)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根由能量守恒定律得:AC (4 分) 222 012 111 23 222 fLmvmvmv 8 又fmg 解得:。(2 分) 2 0 4 27 v gL 16. (14 分)【答案】(1)2 mL t eE ;(2)2ta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