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011上课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57268731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4.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011上课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011上课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011上课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011上课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011上课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011上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011上课(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生活中,我们可能遇到这样一些行为: 上公交车时你推我搡,互不相让; 有人在公共场合因为一点儿小事大吵大闹; 遇到困难向人求助时,无人理睬; 个别人在网络聊天室里肆意谩骂他人; 请指出社会上还存在哪些不文明的现象?,生 活 经 历,躺在公园长椅上的人,在草地上肆意践踏的人们,内地游客在迪斯尼园内不雅行为被曝光,想抽就抽,想拉就拉,想睡就睡,想脱就脱,搞好精神文明建设, 提高公民素质,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学习目标:,1、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什么?3、当前,我们应怎样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当代中国,发展

2、先进文化,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相对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发展先进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当代中国,,就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条件,物质条件,基础地位,政治保证和法律保障,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促进作用,促进作用,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就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精神文明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重要性:,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培育“四有”公民,(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四有”之间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缺一不可。“四有”中的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是对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要求,有文化则是对人的科学文化素质方面的要求。理想、道德、文化、纪律四个方面相互支持,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公民的必备素质。,邓小平最强调的是,有理想,(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我国教育的“喜”,目前全世界人均教

4、育经费已接近500美元,其中美国人均超过了3000美元,日本为人均2000美元,韩国人均1100美元。我国2005年人均教育经费还不足100美元。 中国2010年教育经费占GDP的3.15%。世界平均水平是4.9%。我国还在努力争取达到4%,这个4%已经喊了很多年。 资料显示,日本在1910年就已经达到边远乡村教育普及的水平,当时的工厂企业管理人员中拥有本科学位的就已经达到47%。对教育的高度重视推动了日本的崛起。,我国教育的“忧”,弟弟要睡了,(1)发展教育,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优先发展教育。,1)原因:,教育具有选择、传递、

5、创造新文化的功能(教材P46),优先发展教育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优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要求:,(2)发展科学事业,1)原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要求:大力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坚持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观点一:自然科学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只有自然科学才是真正的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算不上真正的科学。,探究:,观点二: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

6、、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他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1、你是如何看待这两种观点的?,2、在你看来,哲学社会科学具有哪些重要作用?,观点一认识到自然科学的重要性,是其可取之处; 但否认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巨大作用,是片面的。 观点二既承认自然科学的重要性,又承认哲学社会 科学的重要性是正确的。,哲学社会科学是人类知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 组成部分。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 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 力量是推动人类自身发展的思想武器是解放 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理论武器,过去,中国领导层清一色都是理工科出身,甚至出现了“工程师(engi

7、neer)治国”的说法,但十七大过后则出现了截然相反的情况。 通过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全国代表大会进入权力核心中央政治局的10名新人中,7人在大学攻读人文和社会科学等。,新一届政治局常委中,人们俗称的“大清国”现象依然存在,9位常委中有3位来自清华大学,他们是胡锦涛、吴邦国、但比上一届的4位减少了一位。不过,“北大荒”的说法已不再适用,李克强毕业于北大. 有趣的是两位年轻的常委习近平与李克强,两人都获得博士学位,一个是法学博士,一个是经济学博士;两人一个出自清华,一个来自北大。,社会科学的地位越来越重要,(3)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8、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一条重要途径。,1)原因:,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 ,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要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2)要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新解读,“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1)建设和谐文

9、化,2、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1)地位: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2)措施: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社会风尚(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形式。,(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大眼睛”,“大鼻涕”,小光头,希望工程三个标志性照片1990年至今,希望工程共捐助了338万名贫困学生,援建了15444所希望小学,收到海内外累计捐款53亿多元。,“春蕾计划”是1989年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发起并组织实施的一项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女童重返校园的社会公益项目。,全称“

10、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行动”,该项目主要以贫困地区计划生育家庭的贫困母亲为救助对象,帮助她们发展家庭经济,脱贫致富。,3、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青年学生应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误区,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 根本任务是思想道德建设,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里 的科学技术是指自然科学,3、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一回事,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也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前者是指以弘扬主旋律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及其产品,不以赚钱为目的。后者是以赚钱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及其产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社会主义社会是“三个文明”相

11、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缺一不可。,原因,(2)精神文明还能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如何建设,发展教育,(优先发展地位),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的实践活动,小结:,是什么,根本任务:培育“四有”公民,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2008年宁夏卷)海伦凯勒曾说,假如给我有视觉的一天,我将“向过去和现在的世界匆忙瞥一眼”,而要做到这一点,“当然是通过博物馆”。为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纪念馆的作用,2008年1月2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等单位下发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是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2、建设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手段 国家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积极举措 对某些文化产品经济价值的否定和社会价值的肯定 把文化产业从市场中分离出来加以发展的措施 A. B. C. D.,A,(2009年海南卷)据报道,在电影下乡活动中,海南省电影公司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升级农村电影院线,至2009年初,已在全省2500个行政村放映了16000多场电影,观影农民近500万人次,电影下乡活动有利于 实现公共文化资源共享,是消除城乡差别的关键步骤 开拓农村电影市场,促进电影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保障农民的文化权益,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使之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动力 A B C. D,B,(2011山东卷)要“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从文化建设的角度应当 A.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B.倡导和践行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C.优先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 D.改造腐朽文化并取缔落后文化,A,作业:,同步作业第九课第二框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