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谈中国诗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5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267788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谈中国诗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中语文 谈中国诗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谈中国诗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谈中国诗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谈中国诗练习谈中国诗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新人教版必修 5 5一、选择题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 ) A.精髓(su) 轩冕(min) 锱铢必较(z zh) 牛羊咻咻(xi) B.亵渎(xi) 谛听(d) 一蹴而就(c) 混沌含融(dn) C.敷衍(f) 窸窣(x) 得鱼忘筌(qun) 眉眼颦蹙(png c) D.付梓(z) 寒砧(zhn) 喋喋不休(di) 酩酊大醉(mng dng)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羡妒 斟酌 婉蜓曲折 卓有成效 B.援例 尺牍 光采夺目 顽固凶残 C.叫嚣 蕴藉 长途拔涉 杀一敬百 D.游离 门栓 矫揉造作 残羹冷炙 3.下

2、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对于“比较文学”是个陌生的概念,读读钱钟书的谈中国诗或许能引你走出陌 生的境地。 B.具有文学良心和鉴别力的人像严正的科学家一样,避免泛论、概论这类高帽子、空头大 话。 C.中国诗用疑问语气做结束的,比我所知道的西洋任何一诗来得多,这是极耐寻味的事实。D.我们也有厚重的诗,给情感、思恋和典故压得腰弯背断。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长诗这个名称压根儿是自相矛盾,最长的诗不能需要半点钟以上的阅读。 B.中国诗跟西洋诗在内容上无甚差异;中国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如是而已。 C.譬如田园诗不是浪漫主义神秘地恋爱自然,而是古典主义的逍

3、遥林下,有人认为是 中国诗的特色。 D.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式的句子和“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式的句子, 在集中几乎都找不出第二个例子。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因为也没法“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有居高临远的观点。 B.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C.报到那天,我在陌生的教室里与五十多位同学不期而遇。 D.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 6.下面 8 个句子顺序混乱,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具有文学良心和鉴别力的人像严正的科学家一样,避免泛论、概论这类高

4、帽子、空头大 话。他会牢记诗人勃莱克的快语: “作概论就是傻瓜。 ” 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 一个只读中国诗的人决不会发生这个问题。 发这个问题的人一定是位外国读者,或者是位能欣赏外国诗的中国读者。 他能辨别,他不能这样笼统地概括。他要把每个诗人的特殊、独个的美一一分辨出来。 假如一位只会欣赏本国诗的人要作概论,他至多就本国诗本身分成宗派或时期而说明彼 此的特点。- 2 -因此,说起中国诗的一般印象,意中就有外国人和外国诗在。 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因为也没法“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有居高临远的观点。A. B. C. D. 二、分析精彩文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10 题。贵国爱伦坡

5、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 “长诗”这个名称压根儿是自相矛盾,最长的诗 不能需要半点钟以上的阅读。他不懂中文,太可惜了。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 不过两三分钟。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的轻鸢剪掠。当然,一篇诗里不 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可是,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 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 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 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外国的短诗贵乎尖刻斩截。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 了“无垠” 。一位中国诗人说:“言有尽而

6、意无穷。 ”另一位诗人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 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恰符合魏 尔兰论诗的条件:那灰色的歌曲空泛联接着确切。这就是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我愿意换个说法,说这是一种怀 孕的静默。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 7.对上面两段话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诗讲究艺术上的精致,简短的诗也应有悠远的意味。 B.中国诗歌创作以篇幅短小见长,比较深奥难于理解。 C.魏尔兰也主张诗歌应有深远的意境,富有含蓄和暗示性。 D.押韵上的禁律并不是造成中国诗篇幅短的根本原因。 8.对上面两段话的评析和由这两段话引发的联想,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形式与旨趣,相依更应相谐,诗歌创作如是,小说、散文何尝不是? B.中国诗与西洋诗在创作思想上确有共识,读钱文可见一斑。 C.中国诗人在精雕细刻中练就了技艺,但会不会束缚才智,让人思度。 D.行文机巧:明扬中国诗歌之长处,暗讥西洋诗歌之短弊。 9.“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是什么修辞手法,具体含意是什么?10.怎样理解“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