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wc集团财务管理培训讲义——国际贸易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57264539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2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wc集团财务管理培训讲义——国际贸易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pwc集团财务管理培训讲义——国际贸易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pwc集团财务管理培训讲义——国际贸易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pwc集团财务管理培训讲义——国际贸易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pwc集团财务管理培训讲义——国际贸易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wc集团财务管理培训讲义——国际贸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wc集团财务管理培训讲义——国际贸易(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学原理“第17讲“国际贸易”卢锋,CCER,2002秋季,1,第17讲、国际贸易,1)贸易增长数据观察 2)比较优势理论 3)要素秉赋理论 4)其它贸易理论 5)贸易政策及其争论参考阅读:卢锋经济学原理(中国版) 第28章,“经济学原理“第17讲“国际贸易”卢锋,CCER,2002秋季,2,全球贸易增长,国际贸易指不同国家之间商品和劳务交换活动。经济全球化首先表现为国际贸易增长。全球进出口总额由1947年的985亿美元上升到1997年的108,552亿美元,50年增长了109倍,年均增长9.8%。增长率远远超过了同期经济增长。,“经济学原理“第17讲“国际贸易”卢锋,CCER,2002秋

2、季,3,我国贸易增长,1950年出口额5亿多美元,进出口额11亿多美元。1977年贸易额为148亿美元,以50年代初很小贸易规模为基数,年均增长率为9.9%。改革开放后外贸增长速度上升,到1999年贸易额达到3606亿美元,1977-99年间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5.6%。,“经济学原理“第17讲“国际贸易”卢锋,CCER,2002秋季,4,我国贸易依存度变动,经济学家把一国外贸额占GDP比重称为贸易依存度,作为观察该国经济开放或外向程度(degree of openness)的一个指标:贸易依存度越高,开放度或外向度越高;反之亦然。,“经济学原理“第17讲“国际贸易”卢锋,CCER,2002秋季

3、,5,我国贸易结构变动,初级产品比重下降,制成品比重上升,剪刀形状。从一个侧面显示了我国经济成长和结构转型进程。,“经济学原理“第17讲“国际贸易”卢锋,CCER,2002秋季,6,观察提出的问题?,为什么会发生国际贸易?贸易扩展根源是什么?什么因素决定贸易结构?这些是国际贸易理论探讨的主题。 经济学理论认为,比较优势与其相联系的要素秉赋,是决定影响国际贸易的基本因素,此外,规模经济等因素也对贸易发挥重要作用。 下面我们分节介绍这些理论观点,然后讨论贸易理论的政策含义及其争论。,“经济学原理“第17讲“国际贸易”卢锋,CCER,2002秋季,7,难倒萨缪尔逊的问题?,A single prop

4、osition in all the social sciences that was both true and non-trivial?他30年后发现了满意答案:比较优势原理:“这一原理的逻辑真确性可以使数学家信服,它的不同凡响洞见则被这一事实所证明:数以千计重要而聪明人士,从未能自行理解这一原理,或者即便被解释后也不能相信它”。 克鲁格曼说得更为直截了当:把受过职业训练的经济学家与其他受过良好教育的公众成员区别开来的最好标志,是前者会在政策思考中运用比较优势原理及其暗含的赞同自由贸易思想。,“经济学原理“第17讲“国际贸易”卢锋,CCER,2002秋季,8,绝对优势概念,比较优势是与绝对

5、优势对应的概念。绝对优势建立在生产绝对成本比较上。如果一国生产单位数量某种商品使用的资源绝对量较少或效率较高,它在这种商品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很容易理解绝对优势与国际贸易存在联系。各国需要通过贸易获得他们很难生产的产品:加拿大人需要进口咖啡,日本需要进口石油,科威特需要进口飞机,中国需要进口棕榈油等。,“经济学原理“第17讲“国际贸易”卢锋,CCER,2002秋季,9,比较优势概念,比较优势建立在生产活动的机会成本基础上。如果一国生产某种商品机会成本低于其它国家,该国则在该生产上有比较优势;反之,如果生产某种商品机会成本高于其它国家,则缺乏比较优势。 一国即便每种商品生产都不具备绝对优势,它仍

6、会在某些领域享有相对比较优势,经济间可以依据比较优势进行贸易并增加福利。 一国即使在所有产品上都比其它地区拥有更高的生产率,它仍然需要与其它国家进行贸易;一国即便在所有产品上生产率都比较低,也仍有理由参与国际贸易。,“经济学原理“第17讲“国际贸易”卢锋,CCER,2002秋季,10,分析假设条件,假设中国和印度,各有100亩土地用于生产棉花和大米两种商品,并且同世界上其它国家隔绝;又假设两国人们对两种商品有相同偏好,并且各消费相同数量的大米与棉花;最后,假设它们各自棉花和大米的土地生产效率即单位面积产量如下表所示,改变不同数量土地在两种商品之间调配,不会影响土地生产效率,因而不存在规模经济。

7、,“经济学原理“第17讲“国际贸易”卢锋,CCER,2002秋季,11,绝对优势,中国大米单产是印度3倍,中国大米生产具有绝对优势; 印度棉花单产是中国的3倍,因而印度在棉花生产上具有 绝对优势。也就是说,两国相互具有绝对优势。首先分析 互有绝对优势时,双方可能从贸易中获利的道理,然后再 说明比较优势也能带来贸易利益。,“经济学原理“第17讲“国际贸易”卢锋,CCER,2002秋季,12,绝对优势:封闭情形,首先看没有贸易时两国生产和消费可能性。依据假定,两国国内大米和棉花消费量相等,没有贸易时每个国家通过适当分配土地生产出相同数量大米和棉花。结果中国用25亩土地生产了150担大米,用75亩土

8、地生产了150担棉花,消费了150担大米和150担棉花。印度则用75亩土地生产大米和25亩土地生产棉花,同样消费了150担大米和150担棉花。,“经济学原理“第17讲“国际贸易”卢锋,CCER,2002秋季,13,绝对优势:贸易带来利益,由于两国各有绝对优势,可以通过专业化生产和贸易获得利益。 两国生产它们各自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中国专门生产大米,印度专门生产棉花。结果两国分别生产了600担大米和600担棉花。假如不考虑贸易需要发生的运输和交易成本,一项用300担大米交换300担棉花的贸易协议,可以使两国分别消费300担大米和棉花,比封闭状态下消费水平提高了一倍。 专业化分工和贸易能使两国消费

9、水平超出他们原有资源和生产能力限制。如果考虑运输等成本,贸易利益程度会减少,但仍可能带来互利结果。,“经济学原理“第17讲“国际贸易”卢锋,CCER,2002秋季,14,比较优势,现在分析比较优势带来互利贸易可能性。考虑一国在两种产品生产上都有绝对优势情况:中国大米和棉花单产都高于印度,两种生产都有绝对优势。然而,两国仍各有比较优势。中国对印度大米和棉花生产效率水平领先程度不同:大米效率水平是印度6倍,棉花仅为对方2倍。因而中国在相对效率水平更高的大米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印度则在对中国来说相对效率水平较低的棉花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经济学原理“第17讲“国际贸易”卢锋,CCER,2002秋季

10、,15,与比较优势概念对照,与前面提到的比较优势定义一致性:“如果一国生产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其它国家,该国则在该生产上有比较优势”。 中国生产1担大米机会成本为1担棉花,生产1担棉花机会成本是1担大米。印度生产1担大米机会成本为3担棉花,所以生产1担棉花机会成本仅为1/3担大米。 中国大米生产机会成本(1担棉花)低于印度(3担棉花),具有比较优势;印度棉花生产机会成本(1/3担大米)低于中国(1担大米),具有比较优势。,“经济学原理“第17讲“国际贸易”卢锋,CCER,2002秋季,16,比较优势:封闭情形,由于各自具有比较优势,双方可以通过专业化和贸易获得利益。 仍假设两国消费者对于大米

11、和棉花的偏好,使各自国内两种产品消费数量相等。在封闭条件下,中国把100亩土地资源在两种产品上平分,生产和消费了300担棉花和300担大米;印度则将75亩土地用来生产大米,25亩生产棉花,最终产量为75担大米和75担棉花。,“经济学原理“第17讲“国际贸易”卢锋,CCER,2002秋季,17,比较优势:专业化和贸易,两阶段生产调节和贸易作用来演示贸易利益。 第一是生产分工和专业化,两国依据各自比较优势调整各自生产结构。中国把更多土地运用到大米生产上,产出结构变成450担大米/150担棉花;印度专门生产棉花,产出提高到300担。 第二阶段是贸易,中国出口100担大米而进口200担棉花,印度则进口

12、100担大米并出口200担棉花。结果两国分别消费了350担大米/棉花和100担大米/棉花,都超过了封闭状态生产和消费可能性。,“经济学原理“第17讲“国际贸易”卢锋,CCER,2002秋季,18,比较优势:专业化和贸易,“经济学原理“第17讲“国际贸易”卢锋,CCER,2002秋季,19,贸易条件(1),一个国家用国内产品所能交换得到的国外产品的数量比率被称为贸易条件。贸易条件决定贸易利益在参与方之间分配。,“经济学原理“第17讲“国际贸易”卢锋,CCER,2002秋季,20,贸易条件(2),例如,1担大米交换2担棉花对中国有利,因为用本国土地生产时放弃1担大米只能换来1担棉花。然而,如果贸易

13、条件变成3担棉花交换1担大米,对中国更有利。事实上,这一贸易条件将使贸易创造的全部利益都流向中国。印度不再从贸易中获得好处,但也没有因为贸易而遭受损失:这时它通过用3担棉花交换1担大米,与通过减少国内生产3担棉花来获得1担大米,贸易收益与国内生产机会成本正好相等。 相反,当贸易条件变成1担大米交换1担棉花时,贸易利益全部被印度占有。,“经济学原理“第17讲“国际贸易”卢锋,CCER,2002秋季,21,贸易条件(3),可见贸易虽可能使参与双方都获得利益,然而双方获利多少,则可能因为贸易条件不同而变化。 大米和棉花交换比例在“1比1”与“1比3”之间变化时,中国和印度都将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利益。如

14、果超出上述比例数范围,则会使一方受到损失。互利贸易可能性取决于贸易条件的变化范围,超过这一范围,互利条件会被破坏。,“经济学原理“第17讲“国际贸易”卢锋,CCER,2002秋季,22,要素秉赋理论(1),古典比较优势理论,建立在单个要素生产效率国别比较基础上。20世纪初期,瑞典经济学家赫克切尔和俄林(Heckscher and Ohlin)要素禀赋理论,重新表述比较优势理论。 要素禀赋(factor endowment)指一国(或地区)实际拥有的要素总量和结构。某种生产活动是否具有比较优势,取决于它们能否比较密集地利用该国相对丰裕的要素。越能密集利用一国丰裕要素的生产项目,越具有比较优势;反

15、之,越是需要密集投入一国相对稀缺要素的生产项目,越是缺乏比较优势。,“经济学原理“第17讲“国际贸易”卢锋,CCER,2002秋季,23,要素秉赋理论(2),这一理论的贡献,在于它从要素结构层面进一步解释了比较优势的来源。由于可以对基本要素如土地、资本、劳动的相对丰裕程度进行度量,因而这一理论对利用要素和贸易数据对比较优势原理进行检验提供了可能。 例如,这一理论对于揭示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某些规律性现象具有重要意义。,“经济学原理“第17讲“国际贸易”卢锋,CCER,2002秋季,24,我国农业比较优势,农业要耕地作为投入要素,我国人多地少,土地稀缺度随着经济增长而上升,人们通常认为我国农业没有

16、竞争力。由于农业提供食物,也担忧开放危及我国粮食安全。 在80-90年代有关我国农业开放政策讨论中,出现过两种不同意见:一种观点基于农业脆弱和食物安全考虑,认为应当对国内粮食和农业生产实施价格保护。另一观点认为农业应当开放,其净进口大量增加可由劳动密集型的制成品净出口上升来弥补交换。二者共享一个认识前提,就是认为中国农业部门没有竞争力,如果没有保护措施,我国农业部门会全盘皆输。 农业内部结构性?实际情况如何?,“经济学原理“第17讲“国际贸易”卢锋,CCER,2002秋季,25,我国农业贸易结构,“经济学原理“第17讲“国际贸易”卢锋,CCER,2002秋季,26,农业贸易结构,“经济学原理“第17讲“国际贸易”卢锋,CCER,2002秋季,27,农产品出口结构,“经济学原理“第17讲“国际贸易”卢锋,CCER,2002秋季,28,农产品进口结构,“经济学原理“第17讲“国际贸易”卢锋,CCER,2002秋季,29,进口较多的大宗农产品,属于土地投入相对密集的产品;出口竞争力较强的鱼类产品,园艺产品等则属于劳动投入相对密集的产品。现阶段和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农业资源秉赋最基本特点仍然是劳动力资源的相对过剩和土地资源的相对稀缺,因而我国农产品贸易演变的结构特点,与经济学比较优势理论假设所预测的方向具有一致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