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3人教新课标第5章第1节同步练习(一)及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261344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必修3人教新课标第5章第1节同步练习(一)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地理必修3人教新课标第5章第1节同步练习(一)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地理必修3人教新课标第5章第1节同步练习(一)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地理必修3人教新课标第5章第1节同步练习(一)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地理必修3人教新课标第5章第1节同步练习(一)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必修3人教新课标第5章第1节同步练习(一)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必修3人教新课标第5章第1节同步练习(一)及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必修 3 人教新课标第 5 章第 1 节同步练习(1)及答案一、选择题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是很不均衡的,存在着明显的富集区和贫乏区。读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示意图,回答 12 题。 1 “西气东输”工程最有利于解决的资源问题是( )A水资源日趋紧张的问题B资源的严重浪费问题C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发展不协调问题D土地资源压力过大问题2由于工程沿线可用清洁燃料取代部分生产、生活用煤,从而将有效降低城市环境中的( )A水污染 B大气污染C白色污染 D重金属污染【解析】 第 1 题,西气东输是将轮南的天然气输往上海,因此排除 A、D 两项的水资源与土地资源;不是资源浪费问题,而是其生产与消费的地区不平衡问

2、题。第 2 题,天然气与煤炭相比,可减少含硫的粉尘、废气污染大气。【答案】 1.C 2.B读我国两个三角洲略图,回答 34 题。3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客观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甲、乙两地区均为我国常规能源和矿产资源贫乏地区,为此国家实施了许多重大工程来调配资源。下列资源调配工程与甲、乙两地区都有关的是( ) 南水北调 西电东送 西气东输 南磷北运A BC D4上题资源调配工程对甲、乙两地区的积极影响是( )A促进产业结构轻型化 B彻底消除大气环境污染C实现地区产业升级 D调整能源消费结构【解析】 第 3 题,甲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西电东送中部通道的能源输入区,乙是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

3、西电东送南部通道的能源输入区。西气东输与甲、乙两地区都有关。第 4 题,对输入区的积极影响是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和缓解能源紧张状况。 【答案】 3.B 4.D下图是我国的资源跨地区调配示意图,根据要求完成 56 题。5箭头和的运输方式中具有共性的是( )A高压输电B管道运输C水陆联运D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自行输送6工程对于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是( )A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B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以气代煤C为提高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性发挥重要作用D彻底解决沿线地区及长江三角洲能源供应紧张问题【解析】 第 5 题,由图可知,线路为西电东送的北路,线路为西电东进的南路,均为高压输电

4、。第 6 题,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西气东输不能彻底解决沿线及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紧张状况。 【答案】 5.A 6.C读南水北调示意图,完成 78 题。7关于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径流量小,水资源总量少B工农业生产和生活需水量大C水污染严重,浪费现象严重D干旱气候,降水极少8东线方案是从江苏扬州的江都调水至天津,这种方案与中线方案相比,其最有利的条件是( )A气候湿润,水源补给多B借助于京杭运河航道,节省成本C水质更好D水量更稳定【解析】 第 7 题,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是形成水资源问题的自然原因。华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属半

5、湿润气候),降水较少,径流量小,水资源总量少,且华北地区人口、城市密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出现了严重的水资源供需矛盾。第 8 题,南水北调总体规划分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东线工程借助于京杭运河航道,可以减少施工量,节约人力、物力、财力。【答案】 7.D 8.B有关专家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以把“调水”变“调电” ,即把川、渝电网和西北电网相连,把川、渝电网丰富的电力引到西北,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从而变“水从地上流”为“水从空中走” 。据此回答 910 题。9川、渝有丰富电力的主要原因是( )A石油、天然气丰富 B太阳能资源丰富C煤炭资源丰富 D水能资源丰富10若“调水变调电

6、”的方案实施以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调节黄河中下游的径流量B大幅减少黄河的泥沙含量C增加黄河上游蒸发量,减少冬春季节径流量D大大增加黄河流域的总水量【解析】 川、渝地区地势起伏大,处于长江上游,水能资源丰富;“调水变调电”可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增加下泄水量。 【答案】 9.D 10.A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起于阿姆河右岸的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边境,经乌兹别克斯坦中部和哈萨克斯坦南部,从阿拉山口进入中国,成为“西气东输二线”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南至广州,东达上海,总投资约 1 420 亿元,西段于 2009 年12 月 31 日 16 时建成投产。据此回答 11

7、12 题。 11我国实行能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不包括( )A我国能源地区分布不均B各地区经济水平差异导致对能源的需求不均C实现供给与需求的链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D管道是流体的最佳运输方式12西气东输二线管道与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的意义有( )保障中国能源安全,推动国际能源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满足北疆地区对天然气的巨大需求 促进我国实施节能减排,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两国管线工程对接可以确保中亚地区的能源供应安全 A BC D【解析】 第 11 题,管道运输是运输流体的最佳选择,这是其优势而不是我国实行能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第 12 题,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主要将天然气运往我国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

8、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与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便于我国进口中亚地区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以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供应紧张状况,同时更拓展了我国天然气的进口渠道,有利于保障我国的能源供应安全。【答案】 11.D 12.B二、综合题13读某区域能源调配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西电东送南线工程电力构成以_电为主,_电为辅。(2)近年来该区域从越南中部进口煤炭数量逐渐超过优质的晋煤,原因是_。(3)2012 年元月由于渤海冰情严重,晋煤外运受阻,该区域电煤供应形势严峻。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解析】 第(1)题,西电东送南线工程起点为云贵高原,该地区落差大、降水丰富,水能资源非常丰富,同时也是长江以南地区煤炭资源丰

9、富的地区,因此以水电为主,兼有火电。第(2)题,越南煤与晋煤相比较,品质不占优势,但其与珠三角地区距离近,运费相对低廉。第(3)题,采取的措施则针对原因展开,如提高节能意识,节约电力消费;做好破冰工作,保障海运畅通;加强电煤陆运;加大西电东送,增加核电发电量。 【答案】 (1)水 火(2)运输距离短,运价低(3)AB(4)提高节能意识,节约电力消费;做好破冰工作,保障海运畅通;加强电煤陆运;加大西电东送,增加核电发电量。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目前我国基本形成西电东送的三大通道:北路通道送电能力达 250 万千瓦,中路通道现在的送电能力达 120 万千瓦,2005 年后将逐年增加

10、至 300 万千瓦以上;南路通道送电能力达 300 万千瓦,我国东部地区缺电情况得到明显缓解。 材料二 红水河是中国重要的水电基地之一,为水力资源的“富矿” ,目前已建有天生桥一级、二级水电站、岩滩水电站、大化水电站及龙滩水电站等五座大型水电站。 材料三 西电东送的三条路线示意图。(1)三条送电线路的终点都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其中:A 是_工业基地,B 是_工业基地,C 是_工业基地。(2)北路送电输送的主要是火电,它是将_、内蒙古等省区丰富的_资源转化成电能输出,这种做法与传统的运输方式相比有哪些优越性?(3)中路送电线路主要输送水电,它将_水电站及_水电站以及隔河岩等多座电站的电能通过超

11、高压电网输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4)南路输送的水电主要来自红水河上游。红水河的长度只有几百千米,为什么水能却十分丰富?【解析】 第(1)题,北路通道主要将山西等省的火电、黄河上游的水电输往京津唐工业区;中路通道将长江上游干支流的水电输往沪宁杭等地区;南路通道将西江中上游水电输往珠江三角洲地区。第(2)题,煤炭转变为电能输出,一方面减轻了铁路等的运输量,另一方面减轻了环境污染。第(3)题,中路目前的电能主要来自三峡和葛洲坝等附近的水电站。第(4)题,红水河水能丰富,这一地区目前已实现梯级开发,水能丰富的原因应从落差和水量两方面分析。【答案】 (1)京津唐 沪宁杭 珠江三角洲(2)山西 煤炭 减轻了铁路运输压力;成本低,附加值高,效益好等(3)三峡 葛洲坝(可互换位置)(4)位于第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亚热带湿润地区,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