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高中同步测试卷·苏教语文必修3:高中同步测试卷(十四)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248850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方案·高中同步测试卷·苏教语文必修3:高中同步测试卷(十四)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优化方案·高中同步测试卷·苏教语文必修3:高中同步测试卷(十四)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优化方案·高中同步测试卷·苏教语文必修3:高中同步测试卷(十四)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优化方案·高中同步测试卷·苏教语文必修3:高中同步测试卷(十四)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优化方案·高中同步测试卷·苏教语文必修3:高中同步测试卷(十四)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化方案·高中同步测试卷·苏教语文必修3:高中同步测试卷(十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方案·高中同步测试卷·苏教语文必修3:高中同步测试卷(十四)(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同步测试卷高中同步测试卷(十四十四) 第三部分 模块检测卷 模块综合检测模块综合检测(A 卷卷) 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卷(阅读题,共 70 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慎防基因造成的污染 在近代和当代作家里,我认为有两个女作家对生命科学最具洞察力。 一个是 19 世纪上半叶的玛丽雪莱。当时科学初兴,但她已警觉到科学家可能会走火 入魔,因而写了科学怪人:一个科学家竟然东拼西凑做出了一个人造人,最后他后悔 莫及,和他造的人一起自我灭亡。 “科学怪人”这个名词现

2、在已成了一个通用的隐喻,任何 人类以科学手段创造出来的非自然食物,都叫作“科学怪食” 。 另一个则是加拿大当代的女诗人和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前几年在基因改造问题 闹得很厉害的时候,她以一本末世男女把基因移植科技所造成的可怕世界以科幻小说 的方式尽现无遗。 对近代科学发展略有所知的都当知道,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乃是生命科学发展快速的阶 段。随着 1962 年 DNA 双螺旋构造的被发现,基因科学进入了黄金时代。基因科技有利于 遗传性疾病病因的寻找和诊断,基因研究也有利于对生命现象的理解,但科学从来就不是 价值中性的事务,科学的使用者是人,而人是个有七情六欲的自私动物。科学发展后,它 也会成为一个体

3、制,一种权力体系。当科学成了一种权力,科学的滥用、误用甚至科学所 造成的公害即难避免。 科学成了一种体制、一种商业、一种权力后,它的自闭和反动最好的例子即是卡逊女 士的遭遇。当年她发表寂静的春天 ,指出除草剂等化学药物造成生态的破坏,于是美国 的化学界包括著名的化学教授和化学工业界都对她发动排山倒海的围剿。幸而当时主政的 是肯尼迪政府,至少还有知识和判断力,才对除草剂、杀虫剂等化学药物进行管理。这显 示出,当科学成为一个庞大的商业和教育体制,它就自然而然地成了一种特权,一个恶势 力,并走到违反科学精神的方向。而当代基因科技发迹后所造成的“科学怪食”就是个新 兴的话题和争论的焦点。 美国的“孟山

4、都”公司乃是全球最大的基因工程农业公司,例如它可以将土壤中某种 细菌的抗除草剂基因移植到玉米身上,形成基因被改造过的玉米新品种。种植这种玉米极 为省事,可以大面积喷洒除草剂,少了许多经营成本。再例如为了发明一种抗虫害蕃茄, 可以将某种深海比目鱼的基因接到蕃茄的基因上。这种基因工程的农业已成了美国农业的 主流。 但欧洲以“英国医学会”为主的一大群生化专家反对这种农业,他们提出了“基因流 动”和“基因污染”这两个核心概念,基因是会流动的,基因流来流去,接来接去,它的 结果完全不可预测,最后可能造成“基因污染” 。1999 年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 变种玉米的花粉会污染到乳草叶,美国的帝王蝗

5、吃了这种被污染的叶子,百分之百会死亡, 其他便会生长停滞,这项发现被登在自然杂志上,证实了“基因污染”和风险的存在。 前述的作家阿特伍德大胆地认为基因科技发展到最后,会形成一种“基因定时炸弹” 。它会 隐藏不彰,等到其他条件配合,它的致命效果就会出现。 因此,基因科学家已成了新的上帝,把基因接来接去,要什么品质的作物,只要找到 基因加以移植,就可以形成新的作物品种,甚至有可能培养出新的动物品种。但基因科技 所造成的未必是个基因乐园,却反而因为基因科学家的走火入魔,而造成人类的恶梦。人 们不敢预测基因的任意接植,最后会形成什么奇怪的品种,也无法预测它的运动会产生生 态上什么难测的结果。科学的发展

6、固然带来许多福祉,但也产生了许多恶梦。对大自然知 所敬畏,对科学家自身职责和知识盲点多一点反省和警觉,或许才是科学家应有的谦虚吧! (选自南风窗) 1下列关于“对生命科学最具洞察力”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玛丽雪莱在 19 世纪上半叶科学初兴的时候,已警觉到科学家定会走火入魔,因 而写了科学怪人一书来警示世人。 B前几年,加拿大当代的女诗人和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用一本科幻小说末世 男女 ,把基因移植科技所造成的可怕世界尽现无遗。 C美国化学界包括著名的化学教授和化学工业界,都对卡逊女士发表的寂静的春 天发动了排山倒海的围剿。 D基因科技有利于遗传性疾病病因的寻找和诊断,基因研究

7、也有利于对生命现象的 理解,基因科学必将造福人类。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肯尼迪政府对除草剂、杀虫剂等化学药物进行管理,显示出政府利用特权,走到 违反科学精神的方向。 B将土壤中某种细菌的抗除草剂基因移植到玉米身上,形成基因被改造过的玉米新 品种,这种基因工程的农业已成了美国农业的主流,也将是今后世界农业发展的方向。 C欧洲“英国医学会”里的一大群生化专家提出了“基因流动”和“基因污染”这 两个核心概念。 D为了发明一种抗虫害的蕃茄,将某种深海比目鱼的基因接到蕃茄的基因上,这就 是“基因流动”的一种形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科学

8、怪人”和“科学怪食”都是科学发展的产物,自私的使用者不可避免地造成 其滥用、误用,科学所造成的公害即难避免。 B1999 年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团队的发现变种玉米的花粉会污染到乳草叶, 证明基因污染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它是一种“基因定时炸弹” ,其危害是致命的。 C基因科技发展到今天,基因科学家通过基因流动,培植出新的作物品种甚至培养 出新的动物品种都不是难事。 D正确对待基因科技的态度应该是:对大自然要心存敬畏,对科学家自身职责和知 识盲点多一点反省和警觉。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长孙平,字处均,河南洛阳人也。平有器干

9、,颇览书记。仕周,释褐卫王侍读。时武 帝逼于宇文护,谋与卫王诛之,王前后常使平往来通意于帝。及护伏诛,拜乐部大夫。高 祖龙潜时,与平情好款洽,及为丞相,恩礼弥厚。尉迥王谦并称兵内侮高祖深以淮南为意 时贺若弼镇寿阳恐其怀二心遣平驰驿往代之。弼果不从,平麾壮士执弼,送于京师。开皇 三年,征拜度支尚书。平见天下州县多罹水旱,百姓不给,奏令民间每秋家出粟麦一石已 下,贫富差等,储之闾巷,以备凶年,名曰义仓。因上书曰:“臣闻国以民为本,民以食 为命,劝农重谷,先王令轨。去年亢阳,关右饥馁,陛下运山东之粟,置常平之官,开发 仓廪,普加赈赐,大德鸿恩,可谓至矣。然经国之道,宜资远算,请勒诸州刺史、县令, 以

10、劝农积谷为务。 ”上深嘉纳。自是州里丰衍,民多赖焉。后数载,转工部尚书。时有人告 大都督邴绍,非毁朝廷为愦愦者,上怒,将斩之。平进谏曰:“川泽纳污,所以成其深; 山岳藏疾,所以就其大。愿陛下弘山海之量,茂宽裕之德。邴绍之言,不应闻奏,陛下又 复诛之,臣恐百代之后,有亏圣德。 ”上于是赦绍。其后突厥达头可汗与都蓝可汗相攻,各 遣使请援。上使平持节宣谕,令其和解。平至突厥所,为陈利害,遂各解兵。可汗赠平马 二百匹。及还,平进所得马,上尽以赐之。岁馀,除汴州刺史。其后历许、贝二州,俱有 善政。邺都俗薄,旧号难治,前后刺史多不称职。朝廷以平所在善称,转相州刺史。甚有 能名。在位数年,会正月十五日,百姓

11、大戏,画衣裳为鍪甲之象,上怒而免之。俄而念平 镇淮南时事,进位大将军。仁寿中卒官。 (选自隋书长孙平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尉迥/王谦并称兵/内侮高祖/深以淮南为意时/贺若弼镇寿阳/恐其怀二心/遣平驰驿往 代之 B尉迥/王谦并称兵/内侮高祖/深以淮南为意/时贺若弼镇寿阳/恐其怀二心/遣平驰驿/ 往代之 C尉迥/王谦并称兵内侮/高祖深以淮南为意时/贺若弼镇寿阳/恐其怀二心/遣平驰驿/往 代之 D尉迥/王谦并称兵内侮/高祖深以淮南为意/时贺若弼镇寿阳/恐其怀二心/遣平驰驿往 代之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12、 “释褐卫王侍读” ,即出仕任卫王侍读。 “释褐” ,脱下粗布衣服,指做官。 B “征拜度支尚书” ,即征调某人担任度支尚书。 “征” ,征召的意思。 C “贫富差等,储之闾巷” ,即贫穷人家不好的,储存在村巷公仓。 D “义仓” ,隋朝首创,仓库设在闾巷,由社司管理,又叫“社仓” 。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长孙平颇有才干,博学果敢。他在北周为官时,做卫王的侍读,并深得信任;侍 奉高祖时,他果断擒拿住有二心的贺若弼,解除了高祖的大患。 B长孙平深谋远虑,防患未然。他请求皇帝下令各家各户,每到秋收时节,不管贫 富,都要交出粮食,储存在村巷的公共粮仓中

13、,以备不时之需。 C长孙平为人耿直,敢于进谏。皇帝要处决被告发的邴绍,他晓之以理,以“海纳 百川,有容乃大” “忧心圣德”等言辞最终说服皇帝赦免了邴绍。 D长孙平政绩卓著,深受重用。他曾受皇帝派遣,成功地调解了与突厥之间的争执; 也因为广受称誉被调任相州刺史,去管理历来“难治”的邺都。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高祖龙潜时,与平情好款洽,及为丞相,恩礼弥厚。 译文: _ _ (2)臣闻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命,劝农重谷,先王令轨。 译文: _ 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 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岑 参 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

14、 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 寻河注愁地尽,过碛觉天低。 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 【注】 寻河:史载张骞出使西域时曾去寻找黄河源头。 8 “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一联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其中的一种并加以 分析。(5 分) 答: _ _ 9这首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试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 分) 答: _ _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鸿门宴中用“_,_”两句来表现秦王杀人如 麻,刑法严酷。 (2)魏徵谏太宗十思疏中强调,人得志后,则很容易纵情傲物,用对比的手法指出 了“竭诚”和“傲物”的不同结果的两句话是“_,_” 。 (3)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中蔺相如申述自己避让廉颇的原因时说道“今两虎共斗, _。吾所以为此者,_”! 乙 选考题 请考生从第三、四两大题中任选一大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