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数学同步学习必修二第三章_直线与方程-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学习过程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248236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数学同步学习必修二第三章_直线与方程-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学习过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同步学习必修二第三章_直线与方程-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学习过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同步学习必修二第三章_直线与方程-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学习过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同步学习必修二第三章_直线与方程-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学习过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数学同步学习必修二第三章_直线与方程-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学习过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数学同步学习必修二第三章_直线与方程-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学习过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 知识点知识点 1 1:直线的倾斜角:直线的倾斜角 (1)定义:当直线 与轴相交时,我们取轴作为基准,轴正向与直线 向上方向之lxxxl 间所成的角叫做直线 的倾斜角。l (2)如图中的是直线 的倾斜角,当直线和轴平行或重合时,我们就规定直线的倾斜角lx 为.因此,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 o 0 oo 0180 (2)关于理解直线倾斜角应注意的几点: 清楚定义中含有的三个条件:A.直线向上方向;B. 轴的正方向;C.小于平角的正角.x 从运动变化观点来看,直线的倾斜角是由轴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与直线重合时所成的角.x 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 o

2、o 0180 倾斜角是一个几何概念,它直观地描述了直线对轴正方向的倾斜程度.x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每一条直线都有一个确定的倾斜角,且倾斜程度相同的直线,其倾斜角 相等;倾斜程度不同的直线,其倾斜角不相等. 确定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条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是:直线上的一个定点以及它的倾斜角, 二者缺一不可. 知识点知识点 2 2:直线的斜率:直线的斜率 (1) 、斜率的定义:我们把一条直线的倾斜角的正切值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斜率常用小写字 母表示,即ktank (2) 、几点说明: 当倾斜角是时,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并不是该直线不存在,此时,直线垂直与轴 o 90x (或平行于轴或与轴重合) ;yy 所有

3、的直线都有倾斜角,但不是所有的直线都有斜率; 直线的斜率也反映直线相对于轴的正方向的倾斜程度,当时,斜率的绝对x oo 0 ,90 值越大,直线的倾斜程度就越大;当时,斜率越大,倾斜角越大. oo 90 ,180 (3) 、斜率的公式:直线上两点且,则直线的斜率 111222 ( ,),(,)p x ypxy 12 xx 21 21 yy k xx 知识点知识点 3 3: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设 111222 :,:lyk xb lyk xb (1) 、两直线平行 1212 kkbb且 (2) 、两直线重合 1212 kkbb且 (3) 、两直线相交 12 kk (4) 、两

4、直线垂直 12 1kk 学习结论:学习结论: (1) 、直线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为. oo 0 ,180 任何一条直线都有唯一确定的倾斜角,直线的倾斜角的范围是. oo 0 ,180 (2) 、直线的斜率的求法; 利用倾斜角的正切来求;利用直线上两点的坐标来求;当直线 111222 ( ,),(,)p x ypxy 的倾斜角时,直线的斜率是不存在的. o 90 (3) 、或、的斜率都不存在且不重合. 1 l 2 l 12 kk 1 l 2 l (4) 、或且的斜率不存在,或且的斜率不存在. 1 l 2 l 22 1kk 1 0k 2 l 2 0k 1 l 典型例题典型例题 例题例题 1:设直线的

5、斜率是,且,求直线倾斜角的范围.k13k 解析:解析:当时,;当时,;所以直线倾斜角 0, 3k 0, 3 k 1,0,k 3 , 4 k 的范围是. 3 0, 34 例题例题 2:已知线段 PQ 两端点的坐标分别是( -1 , 1 ) 、( 2 , 2 ),若直线与 PQ :0l xmym 线段有交点,求 m 的范围. 解析:解析:解法一:直线恒过点.:0l xmym(0, 1)A , 1 1 2 0 1 AP k 1 23 022 AQ k 则, 131 2 2mm 或 21 mm0. 32 且 又 m=0 时直线与线段 PQ 有交点,所求 m 的范围是.:0l xmym 21 m 32

6、解法二:过 P、Q 两点的直线方程为 即代入 14 33 yx0xmym 整理得:,由已知, 7 3 m x m 7 12 3 m m 解得:. 21 32 m 评注:注意数形结合来解决问题. 例题例题 3:已知两定点、,M 和 N 是过原点的直线 上两动点,且 (2,5)A( 2,1)B l , AB,若直线 AM 和 BN 交点 C 在轴上,求 M、N 及 C 的坐标. | 2 2MN l y 解析:解析:解法一:,,1 AB k1 l k 可设,M a aN b b 由得. | 2 2MN | 2ab 直线 AM:,令,. 5 5(2) 2 a yx a 0x 3 2 a y a 直线

7、BN:,令,. 1 1(2) 2 b yx b 0x 3 2 b y b 令,得. 33 22 ab ab ab 联立得,或 1 1 a b 1 1 a b M(1,1)N(-1,-1)C(0,-3)或 M(-1,-1)N(1,1)C(0,1). 解法二:设,(0, ),Cc M a aN b b B、N、C 三点共线, ,bc+2-3b=0. BNBN NCNC xxyy xxyy A、M、C 三点共线,, AMAM MCMC xxyy xxyy . 320acac 联立,消去 c 得. 33 22 ba ba ab 即为解法一的式,下同解法一. 例例 4. 已知直线过点 P(-2,3) ,且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 4,求直线的方程。Zxxk.Com 解析:解析:显然,直线 l 与两坐标轴不垂直,设直线的方程为 y3k(x2)学。科。网 令得:xyk023 令得:yx k 0 3 2 于是直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 1 2 23 3 24k k 即 23 3 28k k 若,则整理得:,无解;23 3 284490 2 k k kk 若,则整理得:23 3 2842090 2 k k kk 解之得:,kk 1 2 9 2 所求直线的方程为和yxyx3 1 2 23 9 2 2 即和xyxy240921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