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导学案 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无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248169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导学案 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导学案 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导学案 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导学案 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导学案 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导学案 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无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第一节第三章第一节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二)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二)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举例说明生产协作联系的方式;结合生活事例了解商贸的含义及主要环节; 明确科技与信息在产业活动中的作用;理解工业地域在布局上要发挥区域优 势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实例展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学 生自主学习和研究问题的能力;运用具体事例分析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方 式,培养学生利用材料、事例综合分析问题,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积极参与、主动与他

2、人合作的习惯;了解产业活动地域联系的现状 和发展趋势,激发学生认真求学的热情;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 物主义观点。 二、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产业活动中地域联系的三种方式。 学习难点:运用具体事例分析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方式。 三、学法指导:阅读教材,收集人口的有关资料,进行合作交流和反思。 四、知识链接:产业活动主要有哪些类型?概述它们的主要区位条件?五、学习过程 【情景导入情景导入】 【B】目前我国东西经济差距逐渐拉大,为了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加快西部地区的开发, 中国提出开发西部的伟大策略。图中所示是我国“十五”期间提出的四大工程。 请思考并讨论:中国为什么实施南水北调、西电东送

3、、西气东输工程?【基础知识基础知识】 一、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一、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A】自主学习:产业活动中地域联系主要有哪三种?(一)、生产协作(一)、生产协作 (1)【A】某种产品生产过程中 之间的联系。 (2)【A】相对独立的 之间的生产联系。 问题探究问题探究: 1、【B】认真分析教材 P53“某服装生产专业镇工业联系示意图”思考讨论后回答:该 镇服装产业的特点及其联系,并分析这种联系对我国纺织和服装工业有什么有利或不利的影 响。2、 【B】请同学们读教材 P53P54,并结合图片了解钢铁生产过程。同时讨论回答钢铁 工业生产过程中体现怎样的生产联系?3、【C】思考并讨论,美国福特公

4、司生产的汽车,其主要零部件的生产分散在 15 个国 家和地区。你认为这样的布局合理吗?为什么?(二)、商贸联系(二)、商贸联系 (1)A商贸联系一般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2)A为什么经济相对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区际之间的流动十分明显?(3)A现代物流过程中商务联系的基本环节有哪些?(4)A现代物流业的意义有哪些?(三)、科技与信息联系(三)、科技与信息联系 (1)A作用:提高企业的 与 ,增强发展后劲。 (2)A技术的地域扩散:包括 、等级扩散、 问题探究 1、B美国移动电话生产商摩托罗拉公司,除了在我国建立生产厂家外,还设了技术和 市场研究机构,其主要目的是什么?二、因地制宜

5、、扬长避短二、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1、【A】工业地域的规划建设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2、【A】工业地域布局时应考虑哪些因素?【问题探究问题探究】 请阅读教材 P58小栏目“我国纺织业的产业集群现象” ,了解以下问题: (1) 【B】我国纺织业的“产业集群现象”主要出现在哪些地区?(2) 【B】为什么我国东部沿海的一些地区,会出现纺织工业集群现象?六、达标检测 【基础训练】 【A】 1、商贸联系的基础是 A.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 B.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C.技术人员在区际之间的流动 D.生产成品的区际流动 2、关于现代物流业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减少企业库存 B.降低运营成本 C.降低经济效

6、益 D.对经济协作和商贸活动起促进作 用 3、为摩托厂配套的变速器厂、齿轮厂、轮胎厂等工厂的联系属于 A.生产流水线上的联系 B.地理空间上的联系 C.各加工过程的联系 D.信息的联系 4、下列各产业之间属于生产协作联系的是 A.钢铁工业生产过程中的选矿、炼铁、炼钢、轧钢等工序 B.地区或国际之间的资本、技术、产品、劳动力流动 C.互联网的推广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发展 D.某地区的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群分布 【能力提升能力提升】 三、综合题 5、东北是我国重工业基地,读下图,结合已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东北电网森林工业(1)【B】选择下列适当的工业部门,将其代号填入图中的方框内。 a.造纸工业b.钢铁工业c.机械工业(包括汽车、造船、发电设备等多种机械) d.化工工业e.石油 化工(2)【B】读图选择。 以上工业体系的特点是( ) A.综合性的、完整的工业体系B.以重化工业为基础的工业体系 C.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D.以知识密集型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 以上工业体系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有悠久的农耕历史,有良好的农业基础 B.历史上是我国的人口稠密地区,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C.自然资源种类多,数量大,地区组合好,工业接近原料、燃料产地 D.河网密布,有十分便利的水运条件(3)【C】上工业体系在部门结构上还有哪些不足之处?应如何调整?七、小结与反思七、小结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