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三文综(地理部分)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245244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高三文综(地理部分)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5届高三文综(地理部分)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5届高三文综(地理部分)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5届高三文综(地理部分)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5届高三文综(地理部分)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届高三文综(地理部分)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高三文综(地理部分)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地理地理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量 150 分钟,满分 30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353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4 4 分,共分,共 140140 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表为杭州(1981 年全市人口为 525 万)和武汉(1981 年全市人口为 590 万)1981 年 至 2000 年城市人口(单位:万人)增长状况,据表回答 12 题。 年份全市中心区近郊区远郊区1981199057-5.535.327.2杭州 19912000105-6.68724.619

2、81199099-0.971.528.4武汉 199120001155.0102.17.9 1.两城市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时期是 A.杭州 19811990 B.武汉 19811990 C.杭州 19912000 D.武汉 19912000 2.据表可以看出,1981 年至 2000 年两城市 A.中心区人口持续减少 B.第二产业比重明显下降 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郊区城市化明显 20 世纪 60 年代,我国西部某平原地区在各集镇形成周期性集市。农历每月内,集市逢 一、四、期在地,其余各天分别在周围六个集镇,如下图所示(初一、十一、廿一为逢一, 其余类推)。回答 3 题。 3该地区 A集镇分为

3、两级 B集市的周期为 3 天 C地的服务范围比地小 D地的服务功能比地齐全 某地储水变化量为该地水量收入与支出之差,右图为四个不同流域多年平均储水变化量 图。读图回答 45 题。 4下列事象符合图中地区地理环境特点的是( ) A红壤 B橄榄种植园 C游牧业 D斑马、长颈鹿 5下列符合图中地区典型地貌的是( ) A雅丹地貌 B峰林地貌 C角峰、冰斗、型谷 D丹霞地貌 读“2013 年我国某市技术密集型企业数量空间分布”图,完成 6-7 题。6该城市技术密集型企业主要集中分布在距市中心 ( )A. 08 千米范围内 B. 816 千米范围内 C. 5672 千米范围内 D. 4048 千米范围内-

4、 2 -7距市中心 816 千米和 4864 千米范围内的技术密集型企业空间分布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交通、科技 环境、地价 环境、原料 市场、劳动力A. 和 B. 和 C. 和 D. 和云南省已经成为我国最大出口型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其产品因类型丰富而远销新加坡及港、澳、台等地区。读图,完成 89 题。8云南省蔬菜品种丰富,是得益于自然条件的A气温较高 B地形起伏大C降水较丰沛 D土壤较肥沃9每年春节前,新加坡超市蔬菜三分之一来自云南,一半来自泰国和越南。与云南相比,泰国和越南抢占新加坡蔬菜市场的优势是A劳动力廉价 B热量充足 C品种众多 D运输成本低 读图,回答第 1011 题。10N 资

5、源的分布( )低纬度地区缺失 范围有季节变化主要在高纬和高山地区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广A. B. C. D. 11图中废物漂移方向( )A. 改变国际海洋运输航道B. 沿北大西洋暖流流向C. 受中纬西风带的影响 D. 由地震引发的海啸造成 36.(22 分)阅读材料和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槟榔喜高温多雨,当地气温低于 5时植株开始出现冻害,要求降水充足且分 布均匀,忌积水,生长于海拔 300 米以下的南坡、东南坡。微风有利于花粉的传播,但强风 则对槟榔有害。槟榔是中国四大南药之一,是历代医家治病的药果。海南岛是我国槟榔主产 区,总产量占全国的 95%,是海南省的第二大经济作物。右图 为海

6、南岛槟榔产地分布图。 材料二:近几年, “海南槟榔湖南加工”的现象越来越严 重,海南人要吃到加工的槟榔制品基本来自于湖南。在我国, 槟榔消费主要集中在海南、湖南、湖北、广东和上海等地。 材料三:海南省海洋监测中心一份最新监测结果显示, 海南岛近海海域海水水质总体状况良好,基本符合国家一类- 3 -海水水质标准。 (1)海南岛周围附近海域水质良好,分析其原因.(6分)(2)评价海南岛东南部种植槟榔的自然条件。 (10 分)(3)你是否赞成未来“海南槟榔海南加工”?说明原因。 (6 分)37.(24 分)图 6 示意世界某区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甲河流域有大面积的黑土区,干流建有多个梯级水

7、电站。W 国曾是原苏联的工业基地和 粮仓。2013 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与 W 国有关方面签署协议,可在甲河流域大规模种植粮食。表 X 干流梯级水电站开发前后的甲河流量分配比例流量分配春季夏秋冬季开发前的比例61%24%15% 开发后的比例38%32%30% (1)说明甲河径流量主要来自 N 市以上河段的自然原因。(6 分)(2)与新疆比,分析甲河流域发展种植业更为有利的条件。(10 分)(3)简析甲河干流开发梯级水电站对 W 国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8 分)请考生在第 42、43、二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42.(10 分) 【自然灾害与防治】 干旱灾害是我国最

8、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自然灾害中 85%是气象灾害,而干旱 灾害又占气象灾害的 50%左右。图 9 为旱灾频次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图 10- 4 -(1)图中 B 地区为湿润地区,但又是干旱频发区,试分析原因。(2)简要说明防御 C 地区旱灾的主要措施。43.(10 分) 【环境保护】 材料一 昔日银川水系发达,湖泊湿地资源丰富。20 世纪 60 年代至 90 年代,受自然和 人为因素影响,银川的湖泊湿地大幅萎缩。通过扩湖整治和沟道水系连通等工程的实施,湿 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但同时也出现了乱垦乱牧、水体污染等问题。 材料二 图 11 为“银川平原湿地分布图”,图 12 为“银川平原年

9、蒸发量和年降水量分 布示意图”。图 11 图 12 (1)指出银川湿地的主要类型,并分析 20 世纪 60 年代至 90 年代银川湖泊湿地大幅萎 缩的主要原因。 (6 分) (2)请提出保护银川湿地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 (4 分)20152015 届高三第五次月考届高三第五次月考文综试卷地理答案文综试卷地理答案 CDABA BABDB C 36 (22分) (1)该岛开发较晚, (2分)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较低,排污量小;(2分) 降雨量大,水循环速度快,自净能力强。 (2分) (2)有利:有利:地处热带,且地处夏季风的迎风坡,全年高温(或热量充足) ,年降水量丰 富;地处山地丘陵的南坡和东南坡

10、,光照充足;大部分地区海拔在 300 米以下,地势相对较 低,且地形有一定坡度,适宜排水。 (6 分) 不利:不利:该地台风灾害偏多,易受强风灾害;降水季节变化大,影响生长。 (4 分) (3)赞成赞成 。靠近原料产地,便于加工;可增加海南收入,促进就业;距离市场(海南) 近,利于销售。 (6 分) 不赞成不赞成() 。海南工业基础薄弱,加工能力有限;距离湖南、湖北等市场远,且有海峡 阻隔,交通不便,增加了运营成本。 (6 分) 】37 1.与 N 市以下河段相比,以上河段:支流较多,流域面积较大;(2 分)降水较多; (2 分)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2 分)(若无比较,每点给 1

11、分)贺贺山山兰兰年蒸发量(单位:毫米)年蒸发量(单位:毫米) 年降水量(单位:毫米)年降水量(单位:毫米)银川银川青铜峡青铜峡200200青铜峡青铜峡银川银川1750200022502500河流湿地河流湿地 湖泊湿地湖泊湿地- 5 -2. 与新疆比,甲河流域:降水较多;(2 分)水源丰富;(2 分)黑土广布,土壤肥 沃;(2 分)工农业基础好;(2 分)近海,有河流和港口,水运方便,利于农产品运输。 (2 分) 3.提供较稳定的水源,缓解夏秋季农业用水的不足;(2 分)为农业生产提供廉价的水 电;(2 分)改善了河流通航条件,利于农产品运输;(2 分)库区适宜发展水产业;(2 分) 调节径流,

12、防御旱涝灾害。(2 分)(答其中四点得 8 分)42 (10 分)自然灾害 (1)此地冬季降水少;为喀斯特地貌区,下渗量大,地表水资源少;地势起伏大,地 表径流速度快,留存少;工农业生产需水量大。 (任答 3 点得 6 分) (2)兴修水库等水利设施;南水北调;增强节水意识,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农业) ;政 府加大抗旱资金投入 (任答 2 点得 4 分,其他答案合理亦可) 43 (10 分)环境保护 (1)河流湿地、湖泊湿地(2 分)自然原因: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1 分) ;河流泥 沙淤积(1 分) ;人为原因:围湖造田(1 分) ;城市和交通建设用地等(1 分) 。 (2)退耕(牧)还湿;防治湿地污染;制定和实施保护湿地的法规;生产(农业、工 业) 、生活节约用水;提高公民环保意识等(4 分,答对其中 2 点即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