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讲练结教学法】人教版历史必修二 4.1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总结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244070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7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讲练结教学法】人教版历史必修二 4.1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预讲练结教学法】人教版历史必修二 4.1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预讲练结教学法】人教版历史必修二 4.1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预讲练结教学法】人教版历史必修二 4.1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讲练结教学法】人教版历史必修二 4.1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总结(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 12 课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本课小结本课小结】 实现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是十一届三中全会;而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 放的战略决策;而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坚持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机制,而不是完全放任的市场机制。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一十届三中全会内容: (1)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2)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 (3)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确定 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 在经济工作中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

2、意义: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 起点。 如何理解转折: (1) 彻底结束了文革左倾错误的束缚,实现了党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2) 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3)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新的领导集体 (4) 成为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二、经济体制改革: 1、概念: (1)前提: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 (2)内容: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 (3)根本目的: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4)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美和发展 2、表现:从农村到城市 第一,农村经

3、济体制改革: (1) 原因:过去农村人民公社的体制,经营管理过于集中,分配上平均主义严重,不 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缓慢。为了克服农民生产和生活上的困难实行了这一 改革 (2)试点及作用: 试点:1978 年,安徽和四川一些农村,开始衽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 作用: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极大调动了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推广:得到中央肯定后,在全国普遍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配套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农村富余的劳动力自由流动等) (4)上层建筑的配套改革;1983 年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

4、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 (5)影响:全国农业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促进城市的改革。 第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开始:1984 年全面展开 (2)原因:历史纵横内容 (3) 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4) 内容: 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 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在所有制上: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在分配制度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5)作用:通过改革,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活力经济 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 3

5、、经济体制改革的作用: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 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背景:20 世纪 80 年代未 90 年代初 国内:改革遇到了重重阻力 国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改革进入关键时期。 2、提出:邓小平“南方谈话” (1)时间:1992 (2)内容:除论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姓“资”姓“社”的标准等问题外;还提出了 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3、目标确立:党的十四大 (1)时间:1992、10 (2)内容:明确了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要抓住机遇,加快改革开放和现

6、代化建设的步伐;提高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 理论完善: (1)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时间:1993 内容: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立了我 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此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推动了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 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时间:1997 内容: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5 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到 21 世纪初,在我国已有 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 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

7、品不足 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达 99%。社会主 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6、作用: (1)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中国经济保持年均 9%的增长速度,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 度最快的国家,创造了世界增长史上的新奇迹。 (2)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使人民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中国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从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并朝着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新目标迈进。 市场经济概念:是一种通过市场需求强弱的变化来自然调整资源配置,实现推动和调节 经济发展的经济模式。基本特征是:通过市场供需强弱变化来影响商品价格和企业生产;它 要求商品和投资市场是开放的、企业的生产和经

8、营是自主的;企业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企 业的发展归宿是优胜劣汰;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出现后普遍采用并逐渐完善的经济模式,因 此长期以来被人们习惯性的冠以资本主义经济的别称。其实,只不过是资本主义较早地采用 了它,这并不能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代名词,也不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专利。实质上,它 仅仅是一种经济手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除了要具备上述那些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外,还有一些自己独特的地 方。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义制度决定它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坚持全体 人民 【本课小结】 实现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是十一届三中全会;而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 放的战略决策;而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坚持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机制,而不是完全放任的市场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