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讲-练-结教学法】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 2.2.2向量的减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练)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243902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00.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讲-练-结教学法】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 2.2.2向量的减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预-讲-练-结教学法】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 2.2.2向量的减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预-讲-练-结教学法】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 2.2.2向量的减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预-讲-练-结教学法】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 2.2.2向量的减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预-讲-练-结教学法】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 2.2.2向量的减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讲-练-结教学法】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 2.2.2向量的减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讲-练-结教学法】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 2.2.2向量的减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必修四 2. 2.2 向量的减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练) 一、选择题 1化简的结果等于( ) OP QP PS SP A. B. QP OQ C. D. SP SQ 答案 B 解析 原式()() OP PQ PS SP 0. OQ OQ 2已知ABC 的三个顶点 A、B、C 及平面内一点 P 满足,下列结论中正 PA PB PC 确的是( ) AP 在ABC 的内部 BP 在ABC 的边 AB 上 CP 在 AB 边所在直线上 DP 在ABC 的外部 答案 D 解析 由可得 PA PB PC ,四边形 PBCA 为平行四边形 PA PC PB BC 可知点 P 在ABC 的外部选 D. 3

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AB DC B. AD AB AC C. AB AD BD D.0 AD CB 答案 C 解析 A 显然正确由平行四边形法则知 B 正确C 中,故 C 错误D AB AD DB 中0. AD CB AD DA 4(07湖南)若 O、E、F 是不共线的任意三点,则以下各式中成立的是( ) A. EF OF OE B. EF OF OE C. EF OF OE D. EF OF OE 答案 B 解析 由向量的减法的定义求解 5在平面上有 A,B,C 三点,设 m,n,若 m 与 n 的长度恰好相 AB BC AB BC 等,则有(

3、) AA,B,C 三点必在一条直线上 BABC 必为等腰三角形且B 为顶角 CABC 必为直角三角形且B 为直角 DABC 必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答案 C 解析 以,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 ABCD,则 BA BC m,n,由 m,n 的长度相等可知,两对角线相等, AB BC AC AB BC AB AD DB 因此平行四边形一定是矩形选 C. 6已知向量 a 与 b 反向,且|a|r,|b|R,ba,则 的值等于( ) A. B r R r R C D. R r R r 答案 C 解析 ba,|b|a| 又a 与 b 反向, . R r 7已知 O 是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D 为 BC 边中点

4、,且 20,那么( ) OA OB OC A. B.2 AO OD AO OD C.3 D2 AO OD AO OD 答案 A 解析 2, OB OC OD 220,. OA OD AO OD 8已知 P 是ABC 所在平面内的一点,若,其中 R,则点 P 一定在( ) CB PA PB AABC 的内部 BAC 边所在直线上 CAB 边所在直线上 DBC 边所在直线上 答案 B 解析 由得,.则与为共线向量,又与 CB PA PB CB PB PA CP PA CP PA CP 有一个公共点 P,C、P、A 三点共线,即点 P 在直线 AC 上故选 B. PA 9G 为ABC 内一点,且满足

5、0,则 G 为ABC 的( ) GA GB GC A外心 B内心 C垂心 D重心 答案 D 解析 由于0,所以(),即是与方向相反, GA GB GC GA GB GC GA GB GC 长度相等的向量如图,以,为相邻的两边作BGCD,则,所以 GB GC GD GB GC ,在BGCD 中,设 BC 与 GD 交于点 E,则,故 AE 是ABC GD GA BE EC GE ED 中 BC 边上的中线且|2|. GA GE 从而点 G 是ABC 的重心选 D. 10(2010河北唐山)已知 P、A、B、C 是平面内四个不同的点,且, PA PB PC AC 则( ) AA、B、C 三点共线

6、BA、B、P 三点共线 CA、C、P 三点共线 DB、C、P 三点共线 答案 B 解析 ,原条件式变形为: AC PC PA 2,A、B、P 三点共线 PB PA PB PA 二、填空题 11已知 x、y 是实数,向量 a,b 不共线,若(xy1)a(xy)b0,则 x_,y_. 答案 1 2 1 2 解析 由已知得Error!Error!. 12若|a|5,b 与 a 的方向相反,且|b|7,则 a_b. 答案 5 7 解析 |a|5,|b|7, , |a| |b| 5 7 又方向相反,a b. 5 7 13(2010浙江宁波十校)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e1,e2, AB AC NC

7、1 4AC BM 1 2 ,则_(用 e1,e2表示) MC MN 答案 e1e2 2 3 5 12 解析 e2, e2, NC 1 4AC 1 4 CN 1 4 ,e2e1, BM 1 2MC BM MC BC AC AB (e2e1), (e2e1) e2 e1e2. MC 2 3 MN MC CN 2 3 1 4 2 3 5 12 三、解答题 14如图,ABCD 是一个梯形,ABCD,且 AB2CD,M、N 分别是 DC 和 AB 的中点, 已知a,b,试用 a、b 表示和. AB AD BC MN 解析 连结 CN,N 是 AB 的中点,AB2CD, AN 綊 DC, 四边形 ANCD

8、 是平行四边形, b,又0, CN AD CN NB BC ab. BC NB CN 1 2 ab. MN MC CN 1 4 15若 a、b 都是非零向量,在什么条件下向量 ab 与 ab 共线? 解析 因 a、b 都是非零向量,向量 ab 与 ab 中至少有一个不为零向量,不妨设 ab0.则由 ab 与 ab 共线,知存在实数 使 ab(ab), (1)a(1)b, a0 且 b0,1, 从而 ba,从而 ab. 1 1 由上可知,当 ab 时,ab 与 ab 共线 16如图,在ABC 中,D、E 分别为 AC、AB 边上的点, ,记 CD DA AE EB 1 2 a,b,求证: (ba

9、) BC CA DE 1 3 解析 因为 () (ab), b,所以 AE 1 3AB 1 3 CB CA 1 3 AD 2 3AC 2 3 a b b (ba) DE AE AD 1 3 1 3 2 3 1 3 17点 E、F 分别为四边形 ABCD 的对角线 AC、BD 的中点,设a,b,试用 BC DA a,b 表示. EF 解析 如图所示,取 AB 中点 P,连结 EP,FP, 在ABC 中,EP 是与 BC 平行的中位线, a. PE 1 2BC 1 2 在ABD 中,FP 是与 AD 平行的中位线, b.在EFP 中, PF 1 2AD 1 2 EF EP PF PE PF a b (ab) 1 2 1 2 1 2 18已知ABCD 的边 BC、CD 的中点分别是 M、N,设a,b,试用 a、b 表 AM AN 示、. AB BC 分析 M、N 分别为ABCD 的边 BC、CD 的中点,故以、作为基向量较易表 AB AD 示出、 ,然后,解方程组即可求出、. AM AN AB AD 解析 在ABCD 中,M、N 分别是边 BC、CD 的中点, ,. DN 1 2AB BM 1 2BC , AN AD DN BC 1 2AB ,Error! AM AB 1 2BC 解得 a b, b a. AB 4 3 2 3 BC 4 3 2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