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2致橡树教案语文版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7242287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2致橡树教案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2致橡树教案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2致橡树教案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2致橡树教案语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2致橡树教案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2致橡树教案语文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1 2 2 致橡树致橡树 1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诗歌所表现的内容并感受含蓄朦胧的意象。 2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欣赏、感悟诗歌语言的能力并体会意象所蕴含的深层含义。 3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理解舒婷自主、平等的爱情观,树立健康的、向上的爱情观、价值观。 目标2和3。 指导法、激趣法、练习法、实习法。 多媒体、相关课件。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有人说,没有诗歌的民族是悲哀的,我很庆幸,我们生活在一个诗的国度,我更庆幸的是诗歌伴随着我们成 长。诗,不仅带给我们美的享受,还能够陶冶我们的性情,滋养我们的心智。古诗如此,新诗亦然。被称为“朦 胧诗派”掌门

2、人的舒婷就以一首致橡树深深打动了一代年轻人的心,这首现代诗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震撼力 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舒婷,走进她的致橡树。 二、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 1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舒婷,当代女诗人。1952年生于福建省泉州市。她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获全国青年优秀诗歌奖,诗 集双桅船获全国首届新诗优秀诗集奖。致橡树是“朦胧诗”的代表作品。 (2)背景链接 致橡树写于1977年,一般把它看作是一首爱情诗,在诗中,诗人没有流于狭小的爱情圈子,而是以新颖 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爱情观,为当时新诗中的爱情描写吹进了一股新风。 2 2生难字词 (1)字音 炫耀(xun y

3、o) 慰藉(wi ji) 霹雳(p l) 流岚(ln) 虹霓(hng n) 雾霭(i) (2)词义 【炫耀】夸耀,向人炫耀自己的长处、优势、功劳等。 【慰藉】安慰。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2 【霹雳】云与地面之间发生的一种强烈的雷电现象。响声很大。 【流岚】山里的雾气。 【雾霭】雾气,形容雾气腾腾的样子。 【虹霓】雨后或日出、日没之际天空中所现的七色圆弧。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 1朗读指导。 听录音,正音,标出朗读节奏。反复诵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注意语气,读出感情。 2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交流展示:以“不,这些都还不够!”为分界线,分为前后两层。 第一层宣告了自

4、己不愿意成为男性的附属,表达了对旧的爱情观的否定。 第二层表达了诗人的现代爱情观。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精读课文 深入了解 1 1由学生所谈认识牵引出本诗的主题。 交流展示:这是一种新型的爱情关系,它蕴含着一种新的人生观。这种新的人生观就是确认个体的自主、自 尊,是中国女性关于人格理想的宣言。它是爱情的歌咏,是个性的赞叹。 2 2列举诗中出现的意象并分析这些意象所寄托的爱情观。 交流展示:诗中出现了八个意象:凌霄花、痴情的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橡树、木棉。 所寄托的爱情观:凌霄花虽然鲜艳美观,凌空盛放,但那不是凭借自己的力量,而是借攀缘他人的“高枝” 来炫耀自己的。这样的荣

5、耀是不值得羡慕的。这不仅使我们想到了传统的“夫贵妻荣”的婚姻观念,今天仍有不 少人想通过依附“高贵”的丈夫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真是可怜又可笑,诗人否定了这种图实惠的实用爱情, 现代女性是不应该做依靠丈夫来发光的女人。 痴情的鸟儿的歌声虽美妙动听,但那只是围着自己所栖息的大树唱的赞歌。它只知在“绿荫”下低飞、栖息 ,却不知远处还有可以展翅高飞的自由天空。这不仅使我们想到了传统的女性总是陷在爱情的小天地里,夫唱妇 随,没有独立的个性,没有远大的理想,麻木丧志。这样的爱情虽有温暖,有歌声,却缺少了内在的激情与活力 。诗人否定了这种爱情至上的观点。现代女性要有自己的个性,要有更充实更丰富的生活内容。

6、 泉源、险峰、日光、春雨,它们只是一味地奉献、牺牲自己,为他人“作嫁衣”。虽然富有牺牲精神,但如 果这种给予是单方面的话,就会沦为爱情的奴隶,失去自我。当然,这样一味的奉献,就爱情主体的道德情感而 言,可以说是高尚的,但从人格价值的维护和爱情关系的保持上来看未必是明智的。这种给予与奉献时常令人惋 惜和遗憾。 橡树和木棉,以橡树和木棉树两种高大壮美的乔木象征男性美和女性美,用它们比邻而活,并肩站立的形象 来象征男女之间的理想爱情。诗人通过木棉树的自白,表达了一种独立平等、互依互助、坚贞热烈,既尊重对方 ,又珍视自身价值的新时代崭新的爱情观。 步骤四 深层探究 赏析语言 1 1怎样理解下列句子?

7、(1)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交流展示:即要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形象,他们二者应该是并驾齐驱,不分高低的,男女之间的爱情、婚姻应 该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的。 (2)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交流展示:既有独立的人格,又有精神上的默契,灵犀相通,相敬如宾。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3 2 2“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中的“寒潮、风雷、霹雳”和“雾霭、流 岚、虹霓”各比喻什么? 交流展示:“寒潮、风雷、霹雳”比喻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雾霭、流岚、虹霓”则比喻生活中的快乐与 成功

8、。 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 1课堂小结 学习诗歌要反复诵读,要通过思想内涵和表现手法等方面去感受、品味、鉴赏诗歌的美。要走进诗人的心灵 ,触摸诗人的情感脉搏,与诗人对话。女诗人舒婷在致橡树中提出了自己所向往的真正的爱情,铿锵有力地 发出了中国女性独立的宣言。具有现代意识的思想和优美形象的语言相结合,使这首诗具有了极大的震撼力和感 染力。 2 2拓展延伸 其实我们以前接触过“朦胧诗”,比如戴望舒的雨巷,但大家喜欢的可能还是朦胧爱情诗,老师也相信 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你们积累了很多的爱情名言,今天不妨把你喜欢的爱情名言读出来,和我们一起分享。 学生谈喜欢的爱情格言。

9、(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并深化对诗歌主题的认识) 3 3布置作业 写一首健康的能表达自己观点的爱情诗,适当地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表达 能力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交流展示: 十七岁的爱情 是一抹迷朦的晨雾 不要碰,让它悄悄地飘着 是一泓清亮的山泉 不要喝,让它轻轻地唱着 是一朵羞涩的小花 不要采,让它静静地开着 是一枚枝头的青果 不要摘,让它涩涩地挂着 十七岁的枝条依然稚弱 扛不起深沉的思索 我们是等待成熟的果园 让我们依然保持沉默 渡过岁月卧成的河流 看我们的生命之树 根根枝桠 将坠满甜蜜的硕果 4 4完成名师测控本课内容。 致橡树 凌霄花实用爱情依赖攀附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4 痴情鸟爱情至上失去自我 泉源、险峰、日光、春雨奉献者 橡树铜枝铁干,刀、剑、戟(阳刚之气)平等独立 木棉红硕的花朵,叹息、火炬(阴柔之美)同甘共苦 五、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通过这首诗的教学,我觉得致橡树作为“朦胧诗”的代表作之一,作者舒婷通过象征手法,借助一系列独特 的意象,给我们展示了富有现代气息的理想爱情。因为全诗意象迭加,只有通过反复诵读和品味,才能深入到文 本的精髓之中,因此,我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朗读感悟法和意象分析法。通过齐读、分男女生朗读等朗读方式,并 配合诗歌讲解的层层深入,让学生在朗读中慢慢体会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快速准确地把握诗歌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