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2015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精品讲义:第2讲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细胞中的无机物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240488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步步高】2015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精品讲义:第2讲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细胞中的无机物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步步高】2015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精品讲义:第2讲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细胞中的无机物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步步高】2015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精品讲义:第2讲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细胞中的无机物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步步高】2015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精品讲义:第2讲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细胞中的无机物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步步高】2015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精品讲义:第2讲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细胞中的无机物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步步高】2015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精品讲义:第2讲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细胞中的无机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步步高】2015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精品讲义:第2讲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细胞中的无机物(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 2 2 讲讲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细胞中的无机物细胞中的无机物 考点一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1 组成细胞的元素 (1)大量元素:C、H、O、N、P、S、K、Ca、Mg 等。 (2)微量元素:Fe、Mn、Zn、Cu、B、Mo 等。 (3)生物体有选择地从无机自然界中获得。 (4)存在形式: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2 元素与化合物的含量排序 (1)在组成细胞的元素中,占鲜重百分比前四位的依次是 O、C、H、N;占干重百分比 前四位的依次是 C、O、N、H。 (2)在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占鲜重百分比前四位的依次是水、蛋白质、脂质、糖类。 但在干重百分比中,蛋白质最多。

2、 3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分析 1 细胞鲜重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与细胞干重含量前四位的元素排序不同,这是因为细胞内 自由水的含量不同。 2 动物与植物的干重相比,由于植物含糖类较多,动物含脂肪、蛋白质较多,故植物体中 所含氧元素较多。 3 从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分析代谢产物 糖类、脂质和蛋白质都含有 C、H、O,故其代谢产物都有 CO2和 H2O;蛋白质中还有 N,其代谢产物中还含有尿素。 4 从化合物中的元素含量上分析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多少:脂肪的含氢量多于糖类,因此 等质量的脂肪彻底氧化分解时所消耗的 O2比糖类多,释放的能量也多于糖类。 1 判断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细胞的化学元素的叙

3、述: (1)细胞中一种元素的作用能被其他元素替代(2012江苏,1A)( ) 提示 细胞中每种元素的作用各不相同。 (2)细胞中的脱氧核苷酸和脂肪酸都不含有氮元素(2012江苏,2B)( ) 提示 脱氧核苷酸由 C、H、O、N、P 组成。 (3)主动运输机制有助于维持细胞内元素组成的相对稳定(2012江苏,1C)( ) (4)细胞中的微量元素因含量极少而不如大量元素重要(2012江苏,1D)( ) 提示 微量元素虽含量极少,但其作用和大量元素同等重要。 (5)纤维素和尿素、脂肪酸和磷脂、腺苷三磷酸和核糖核酸、胆固醇和血红蛋白四组均 含有相同的元素( ) 2 如图 1 是细胞中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

4、,图 2 是有活性的细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图,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图 1 表示细胞鲜重,则 A、B 化合物依次是 H2O、蛋白质 B若图 2 表示组成人体细胞的元素含量,则 a、b、c 依次是 O、C、H C地壳与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都是 a,由此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D若图 1 表示细胞完全脱水后的化合物含量,则 A 化合物具有多样性,其必含的元素 为 C、H、O、N 答案 C 解析 考点二 细胞中的水和无机盐 1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较 含量存在形式生理作用 结合水大约 4.5% 与其他物质结合 在一起 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自由水大约 95.5% 细胞中自由流动, 以

5、游离状态存在 良好溶剂、运输作用、液 体环境、原料等 2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及功能 1 探究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与新陈代谢、生物抗逆性的关系 比值越大,生物新陈代谢越旺盛,但其抗逆性下降;反之,生物新陈代谢缓慢,但抗逆 性增强。 2 探究自由水和结合水的转化 自由水和结合水在一定条件下存在着动态转化,自由水和结合水的转化受代谢强度和温 度的影响,细胞内代谢越强,细胞所处的温度越高,则会有较多的结合水转化为自由水。 反之亦然。 3 水在生产中的应用 (1)种子贮存前,先要晾晒,目的是减少自由水的含量,降低种子的代谢速率,以延长 种子的寿命。 (2)越冬作物减少灌溉,可提高作物对低温的抗性。 4 无机

6、盐生理功能的验证方法 (1)对照组 植物完全培养液正常生长 (2)实验组 易错警示 设计实验时应注意的事项 (1)实验中应保证实验材料的统一性,即材料的种类、生长状况应一致等。 (2)实验组用缺素培养液,对照组用全素培养液,不能用蒸馏水做对照。 (3)实验组加入 X 盐的目的是二次对照,使实验组前后对照,以增强说服力。 1 下列水与生命活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双选)( ) A细胞发生癌变,其自由水含量较正常细胞的低 B正在萌发的种子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升高 C在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中进行的化学反应都有水生成 D自由水和结合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答案 AB 解析 癌细胞能无限增殖,细

7、胞内代谢比正常细胞旺盛,因此自由水含量较正常细胞高; 正在萌发的种子,代谢旺盛,自由水含量较高,此时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下降;有氧 呼吸第三阶段产生水,光合作用过程产生水,蛋白质的脱水缩合也会产生水,对应的细 胞器分别是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自由水和结合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 判断下列有关无机盐的叙述: (1)细胞中的相关无机盐离子对于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非常重要( ) (2)植物缺少 B 元素造成“花而不实”体现了无机盐能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 ) (3)Mg2对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至关重要( ) (4)Fe2是人体内结合与运输 O2不可缺少的( ) (5)生长在含盐量高、干旱土壤

8、中的盐生植物,通过在液泡中储存大量的 Na而促进细 胞吸收水分,该现象说明液泡内的 Na参与维持正常 pH( ) (6)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如 CaCO3构成骨骼、牙齿( ) 3 科学施肥可使作物接近最高产量而又不会造成肥料浪费。实验表明锌肥的施用量与番茄 的果实产量密切相关,如图为实验结果曲线图,请完善探究实验的相关问题。 (1)实验目的:_。 材料用具:不同浓度的硫酸锌溶液(本实验 SO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可忽略),用相同的 24 杉木糠和土壤浸出液栽培的 240 株长势相同的番茄幼苗。 (2)实验步骤: 将 240 株番茄幼苗平均分成_组并编号; 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将幼苗培

9、养至花蕾期,_ _; 继续培养至果实成熟,_ _。 绘制实验结果曲线图(如图)。 (3)实验分析与结论: 结果表明,施用锌肥的最佳浓度范围是_。 根据该实验的结果分析科学施肥的理由:_。 答案 (1)探究锌肥施用量对番茄产量的影响(探究种植番茄时施用锌肥的最佳浓度范围) (2)8 实验组喷洒适量且等体积的不同浓度的硫酸锌溶液,对照组喷洒等量的蒸馏 水 称量每组番茄所结果实的质量 (3)1216 mg/L 锌肥施用量超过最佳范围(1216 mg/L)时果实产量下降,且造成 浪费 解析 (1)根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本实验研究的是“锌肥的施用量与番茄的果实产量 的关系” ,曲线图上可以看出“不同硫酸

10、锌溶液浓度下,番茄果实产量不同” ,因此本实 验的实验目的就是“探究锌肥施用量对番茄产量的影响” 。(2)题中曲 线图横坐标中不同硫酸锌溶液浓度的数量是分组的依据。曲线图中给出了 7 种不同浓度 的硫酸锌溶液,再考虑要设计对照实验,因此要把 240 株番茄幼苗平均分成 8 组。在花 蕾期,7 个实验组喷洒适量且等体积的不同浓度的硫酸锌溶液,对照组喷洒等量的蒸馏 水。通过比较成熟后各组番茄果实的质量得出结论。(3)根据曲线图可判断,硫酸锌浓 度在 1216 mg/L,番茄产量最高,超过此浓度范围果实产量下降。 1衍射法归纳细胞中的水 2解题指导 (1)解答与水有关的考题时,不要仅仅抓住一个“水”

11、字,而应该梳理出试题所涉及 的生理过程,从生理过程的层面去理解水在相应生理过程中的作用。如果出现坐标 图和表格,可以采取对比思维,通过曲线、数据的比较,找出规律,再从水的角度 进行解答。 (2)无机盐试题的求解路径 试题无论怎么变,但考查的知识几乎都是“无机盐重要化合物对生理作用的调 节、作用和影响” ,只要我们遵循这条路径去理解、分析,即能找到所需答案。 实验二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重要程度: 1实验原理连线 2实验步骤 1 探究实验的选材 (1)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实验中选材的标准 需选用还原糖含量较高且为白色或近于无色的生物组织(或器官) 因为颜色反应明显, 易于观察。 (2

12、)不能选用甘蔗、甜菜或马铃薯鉴定还原糖的原因 甘蔗和甜菜所含糖为蔗糖,属于非还原糖,马铃薯所含糖为淀粉,都不宜作为实验材料。 (3)脂肪的鉴定实验中,实验材料最好选择花生种子,不宜选用芝麻或核桃等种子,因 为芝麻太小,核桃具坚硬的壳,都不容易切片。 (4)蛋白质的鉴定实验,最好选用富含蛋白质的生物组织。植物材料常用大豆,且浸泡 12 d,适于研磨,动物材料常用鸡蛋蛋白。 2 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异同点 比较项目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 使用 方法 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即可使用, 且现配现用 使用时先加 A 液再加 B 液 呈色反 应条件 需水浴加热不需加热即可反应 不 同 点 颜色砖红色紫色 浓度

13、乙液 CuSO4浓度为 0.05_g/mLB 液 CuSO4浓度为 0.01_g/mL 相同点都含有 NaOH、CuSO4两种成分,且所用 NaOH 浓度都是 0.1_g/mL 易错警示 三类有机物检测在操作步骤上的差异 (1)唯一需要加热还原糖检测,且必须水浴加热,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若不加 热,则无砖红色沉淀出现。 (2)唯一需要显微镜脂肪检测。 (3)混合后加入斐林试剂;分别加入双缩脲试剂(先加 A 液,后加 B 液,且 B 液不能过量)。 1 判断与推断有机物的鉴定: (1)葡萄糖遇碘变为蓝色(2013广东,1B)( ) (2)经苏丹染色,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状的蛋白质(2012安徽,

14、1D)( ) (3)从细胞膜上提取了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处理后出现紫色, 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糖蛋白。 (4)分析下表,可推测: 溶液双缩脲试剂碘液斐林试剂 甲 乙 甲、乙混合 注:“”显色, “”显色更深, “”不显色。 甲中含蛋白质,乙中含淀粉,甲、乙混合可推测溶液中含有淀粉酶。 2 小麦种子萌发时产生淀粉酶,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葡萄糖等,小麦种子萌发的最适温 度为 30 左右。取适量小麦种子在 20 和 30 培养箱中培养 4 天后,做如下处理: 在 3 支试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并加热至 50 左右,摇匀后观察试管中的颜色。 结果是:甲呈

15、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1脂肪鉴定的过程中滴加 12 滴体积分数为 50%的酒精的目的是洗去浮色,原因是 苏 丹或苏丹易溶于酒精。 2注意用苏丹和苏丹染液进行染色时所用的时间和实验的现象都不同。 3蛋白质鉴定中,若用大豆作材料,必须提前浸泡;若用蛋清作材料,必须稀释,防 止 其粘在试管上不易刷洗;且该实验应预留部分组织样液作对比。 4物质鉴定实验一般不设立对照实验,若需设立对照实验,对照组应加入成分已知的 物 质,如验证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对照组可加入稀释的鸡蛋清。 5易写错别字提示:“斐林试剂”中的“斐”不可错写成“非” ;双缩脲试剂中的“脲” 不可错写成“尿” 。 高考模拟 提能训练 高考题组 1 (2013江苏卷,16)下列关于生物体与水分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贮藏中的种子不含水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