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2015年高考语文(人教通用)二轮问题诊断与突破第七章学案19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239535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46.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步步高】2015年高考语文(人教通用)二轮问题诊断与突破第七章学案19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步步高】2015年高考语文(人教通用)二轮问题诊断与突破第七章学案19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步步高】2015年高考语文(人教通用)二轮问题诊断与突破第七章学案19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步步高】2015年高考语文(人教通用)二轮问题诊断与突破第七章学案19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步步高】2015年高考语文(人教通用)二轮问题诊断与突破第七章学案19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步步高】2015年高考语文(人教通用)二轮问题诊断与突破第七章学案1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步步高】2015年高考语文(人教通用)二轮问题诊断与突破第七章学案19(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案学案 19 它很重要:新材料作文写作过程中的扣题问题它很重要:新材料作文写作过程中的扣题问题学案略语 “考场上,考生作文最大的问题不是跑题,而是偏题!”阅卷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的实质。是呀,考场作文偏离题意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不少写作高手老在这方面“阴沟里翻船” ,以致影响了写作水平的正常发挥。当然,偏题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可是,你想过没有,偏离题意问题有时并不源于我们审题不准,而是因为我们在审准题意后在写作过程中发生了偏离。其实如果我们认识到问题所在,并且在写作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一些点题扣题的方法,那么,带给我们的将不仅仅是把审题带入了安全区,更在于我们没有了后顾之忧,能把精力用

2、在构思、语言上,从而写出考场上人生得意之作。品读佳作,体悟出彩的理由佳作一: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材料关键词:你 沙漠 自由高墙外雨应该会掠过广阔的河面,抑或是穿过葱葱郁郁的大丛林。雨应该摇曳着碧绿的草原,抑或是跨进了繁华都市的腹心。而我只看见雨逗留在穷巷僻弄,在屋檐里泛滥着汩汩的水声,或在屋角旁边的阴沟里哗哗地流动。这是我注定了的生长地,根本没得选择,也无法逃离,不自由。因为此时我的枝干太过于脆嫩,我的枝叶太过于柔弱。我做了一个梦。梦境里有一只蝴

3、蝶。阳光透过雨渍抛出的晶莹水珠,折射着绚烂的色彩,涂满了蝴蝶的翅膀,于是蝴蝶在这纯净的空气里熠熠发光。蝴蝶翩翩起舞,它开始靠近我,它要亲吻我的脸颊,我太高兴了,高兴得差点闪了腰。我屏住呼吸,想静静地等候大地精灵对我的青睐。梦是在半夜里被敲碎的,发出清脆的声音,和玻璃一样。我醒来,感觉到冷。一片黯然浮于眼眸,此刻雨停了,只留下阴沟里的水流声窸窸窣窣。月亮似乎在矫情地躲躲藏藏。不知是什么原因,我跟月亮的感情很不好,我只觉得那月亮的白光冷森森的,把凹凸不平的地面幻化为一片模糊虚伪的光滑,引人去上当;我只觉得那月亮温情而柔和,把黑暗里潜藏着的一切丑陋幻化为神秘的美,叫人忘了提防。我想继续做梦。梦却没有

4、来。原来连梦境也不自由。我心里明白蝴蝶是不会来的,因为我生活在如此不起眼的角落,因为我身上没有任何值得它留恋的东西,我注定要在这里终老,枝叶任由岁月捶打。可我喜欢外面的世界。太阳在召唤我,那湛蓝而辽远的天空中,它绽出了一团炽烈耀眼的火光,使恢恢天宇下的无数生命为之喧哗。在它的鼓励下,我选择了攀爬。沿着坍圮的残垣,绕着残损的瓦砾,我知道,我要借助于这些外力走向顶端。只有到了顶端,我才能看到广阔的河面、蓊郁的丛林、碧绿的草原、繁华的城市攀爬时,我身上的雨珠再也撑不住了,噗嗤一声,将冷脸笑成了花面;我竟然能清楚地听到一首歌,这首歌肯定是从云端唱到了山麓,从山麓唱到了低低的山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

5、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我努力地向上攀爬,即使无法选择扎根在哪儿,但是我能选择我应该何去何从。我不甘于永远蜗居在墙角边,禁锢在这无聊无趣的一隅,我要通过自己的生存方式,自由地看到高墙外的精彩。我再次睡去,期待又一次遇见那只蝴蝶。,“高墙外”是个隐喻式扣题题目。画线句是明点题句, “注定了的生长地” “根本没得选择,也无法逃离” “不自由” ,或明或暗地点出了材料中的关键词。“蝴蝶”是本文中一个重要意象,根据它自身特性和文中描述,它隐喻着“自由” 。画线句再次明点题。“不起眼的角落” “没有任何值得它留恋的东西” “注定要在这里终老” ,暗示了“我”的生长地是“沙漠” , “不自由” 。这段描

6、写与开头两段文字遥相呼应,表达了“我”对“自由”的渴望。这是最能暗示材料的形象化语言。结尾卒章显志:尽管身处“不自由”之地,但“我”仍要“向上攀爬” ,以“我”的“生存方式” , “自由地看到高墙外的精彩” 。亮点点评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中的“我”是一株被高墙限制了自由的植物,“我”梦见了蝴蝶,这让人想起“庄周梦蝶”的故事。蝴蝶代表着自由,因为蝴蝶可以不受高墙的束缚,可以自由自在地飞翔。 “我”向往自由,等到长高时,到了顶端,就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但又不得不借助外力,不得不生长在此地。这些虽然表面上与“自由”的话题无关,但在内涵上却与作文材料的主旨是一致的。结尾“即使无法,但是我能”“禁锢

7、在,自由地”两句,形象地表明了自由的相对性,可以说是画龙点睛之笔。全文用“植物”和“蝴蝶”作为意象来表情达意,语言生动优美,是一篇难得的佳作。就点题来说,本文做得很好。尽管记叙文(散文)点明“材料”较困难,但它仍在文中多处或明或暗地扣“料”扣题,尤其是结尾点题语言浓墨重彩,值得学习。佳作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有些人一提到空谷就想起悬崖峭壁,而另一些人想到的却是栈道桥梁。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材料

8、关键词:空谷 悬崖峭壁 栈道桥梁寻觅希望的“栈道”有句话说得好:“如果你的前面有阴影,那么你的后面一定有阳光。 ”因此,在“空谷”中看到“悬崖峭壁” ,我们不能悲观绝望,应该积极地寻觅希望的“栈道” ,走出空谷,迎接阳光。我曾听医生讲过这样一件事,两个重症病人同住一间病房,靠窗的那位患者每天描述着窗外的一派生机:莺歌燕舞,柳枝婀娜,晓日连天,春暖花开同房间的另一位病友在他的描述下,有了活下去的希望和勇气,最终他们都病愈出院。其实,窗外并没有什么“美景”,只不过是一片荒田,是靠窗的患者为病友找到希望的“栈道” ,给了彼此活下去的力量。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原来人的心理因素也是治病的灵丹妙

9、药。当病人在绝境中积极寻觅希望的“栈道” ,把自己消极的心态改为积极的心态,生命最终会出现奇迹的。相信在生命中是如此,在别的方面也是这样。我们在面对困境、绝境时,只要正视困境、绝境,在困境、绝境中寻觅希望的“栈道” ,就可以迎接明媚的阳光。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能找到希望的“栈道” ,寻到明媚的阳光。我们不会忘记画出热烈明丽的向日葵 、神秘变幻的星空的梵高,在惊叹他非凡卓越的才能的同时,也遗憾他这颗巨星的陨落。他患上抑郁症,割去右耳之后,没有去积极地寻觅希望的“栈道” ,最终让病魔侵吞了生命。倘若他能拥有希望的“栈道” ,拥有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那么,他生命的长度、韧度都会得到提升,也会给世人

10、带来更奇特的审美世界。海子卧轨自杀,老舍跳湖自尽,张国荣从 24 楼坠地身亡,海明威开枪了结自己他们的死因虽然各不相同,但同样处在困境、绝境中的他们,因为未能积极寻觅希望的“栈道”,所以就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我们深感惋惜。顾城说过:“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现实是残酷的,即使身处“空谷” ,面对的是“悬崖峭壁” ,我们也应该积极寻觅希望的“栈道” ,走出“空谷” ,迎接阳光。,标题既扣住了材料中的关键词“栈道” ,又点出了其比喻义,虚实相生。开头既点明了材料中的三个关键词,又直接点出了其喻意及中心论点。“希望的栈道 ”照应标题与材料。“困境” “绝境”是“空谷”的替代

11、语, “栈道”明点关键词。“希望的栈道 ”作为本文核心词语反复出现,使文意得以强化,也以关键词形式不断给阅卷老师以视觉冲击。在结尾,三个关键词一同出现,都加了引号,暗示了它们的比喻义、象征义。亮点点评 注重关注生活,从细处着笔是文章打动人心的重要法宝。本文作者能用敏锐的眼光来看世界,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给人启迪的人与事。作者将“栈道”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既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栈道”的感觉写得可观可感,又将我们平时习以为常的“生活”人与事,写得入木三分,真当令人刮目相看。而开头的提纲挈领,结尾的归纳升华,主体的正反对比,更使全文中心突出鲜明,结构一目了然。福建卷所给材料是比喻型的,写议论文就必须

12、写其比喻义、象征义,不能写其字面义,但如只写其比喻义、象征义,则易给阅卷老师留下脱离材料的不好印象。本文在此最大的亮点是在文中不断地点出材料关键词,保证了既扣关键词又扣其义的双重效果。技法指要,洞悉高分的路径一、新材料作文写作过程中的扣题扣“料”新材料作文写作过程中的扣题,首先要扣材料,然后才是扣中心论点。扣题的具体办法:围绕材料中的关键词,采用“原词重现” “近义替换” “比喻替换” “内涵诠释”等方式,在标题、首段、段首段尾、文末、事例分析等关键处反复强化关键词,能给人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大大提高切题的准确度。我们试以下面的作文题为例加以说明。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 分)陈光标

13、,被称为“中国首善” 。他为人做事高调,曾致信比尔盖茨和巴菲特,宣称死后将向慈善机构捐出自己全部财产;他热衷环保,在“无车日”当众砸烂奔驰车,蹬自行车上班;他说:“做好事就要留名。 ”杨国强,福布斯富豪榜富豪。他从 1997 年起匿名捐赠“仲明助学金” ,至今已帮助数千名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直到 2007 年,奖学金捐赠者的姓名才被披露。杨国强极为低调,很少接受媒体专访,捐款也不让宣传。有人说,做慈善,无论高调低调都值得尊敬;有人说,做人要低调,做事要高调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材料关键词:慈善 高调 低调 尊敬(1)“慈善”是指对人有同情心的无偿捐助

14、行为,不能等同于“做好事” 。(2)“高调”是张扬,是将事情放大化,积极主动地彰显甚至炫耀。(3)“低调”表示一种谦虚谨慎的态度,不张扬。 “低调”是隐藏自己的能力不显示出来。低调并不是不把事情做好,而是不把做好的事情炫耀出来。论点立意(1)从陈光标的角度做慈善(好事)要留名,做人做事要高调。(2)从杨国强的角度做慈善不要留名,做人要低调。(3)从其他人的角度做慈善,无论高调低调都值得尊敬;做人要低调,做事要高调1标题扣题标题有多种拟法,有多种要求,但它有个底线要求:扣题,扣住“材料” 。具体办法是把材料中的关键词写入标题,或用近义词替代,也可用比喻等修辞美化。试比较下面两组标题:优 慈善需要

15、高调(紧扣材料关键词,亮明观点,简洁明了);向行善者致敬(紧扣材料关键词,亮明观点,简洁明了);高调无罪,低调无妨(对比);做好事何必高调(反问)劣 不要拔高道德标准(游离材料,强调的是“道德”);名声社会的引路牌(游离材料,强调的是“名声”);凡事应低调(强调的是“凡事” ,泛化了材料“慈善”的限制,游离材料);慈善需要领头羊(明确了材料范畴,但强调“领头羊”的意义,偏离了材料的“高调/低调”)2正文扣题(1)开头扣题文章开头是最能吸引阅卷老师注意的关键部位。对于记叙文来说,最好要用“关键词重现”法,即便不能明点,也要用“近义替换” “比喻替换”等方法暗扣。对于议论文来说,必须要见“词”见“

16、料” 。具体办法:摘引材料,紧扣材料“关键词”作简要分析,段尾亮论点。尤其材料中的关键词在摘引过程中应加以重现,或用近义词替代,并最终融入表达中心论点的语句中。劣 例:公益事业不同于其他行业,没有什么利害关联,凭的是一份良心,献的是一份爱心。如果有人非要连公益也不放过,靠它来成名或谋利的话,那可真谓是拿道德换钱,没有了底线。(要公益不要炒作)简评:文段开头虽然对材料没有直接引述,但能用“公益”一词近义替换“慈善” ,属扣题中的暗扣手法。但遗憾的是,文段末尾却撇开材料转向立论“道德底线” ,就跑题了。优 例: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慈善事业中,有人行事高调,有人行事低调。不少人认为做慈善不应大肆宣传,只要默默付出就好。但在我看来,做慈善,无论高调低调,都值得尊敬。(做慈善不必在意高调低调)简评:文段开头扼要地概述材料,并紧扣“慈善” “高调” “低调”等关键词,运用“原词重现”法将材料中“慈善”一词融入分析中进行扣题。除此之外,在概述中又用“近义替换”法分别将材料中的“高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