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2015年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配套文档:第1单元单元排查练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239413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步步高】2015年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配套文档:第1单元单元排查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步步高】2015年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配套文档:第1单元单元排查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步步高】2015年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配套文档:第1单元单元排查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步步高】2015年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配套文档:第1单元单元排查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步步高】2015年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配套文档:第1单元单元排查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步步高】2015年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配套文档:第1单元单元排查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步步高】2015年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配套文档:第1单元单元排查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排查落实练单元排查落实练(一一)易混易错排查1 金银天然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提示:错误。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2 商品质量越好,价格越高。( )提示:错误。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使用价值与价值量没有直接联系。3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所以流通中的货币量越多越好。( )提示:错误。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4 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发行量,也可以规定纸币的购买力。( )提示:错误。国家只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不可以规定纸币的购买力。5 美元对人民币汇率降低会使我国企业增加对美国的商品出口。( )提示:错误。

2、美元对人民币汇率降低,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不利于我国的对美国出口。6 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 )提示:错误。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无关,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无关。7 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价值量减少。( )提示:错误。提高的是个别劳动生产率,商品的价值量不变。8 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供过于求)。( )提示:错误。价格虽然受供求关系影响,但是价值决定价格,所以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9 一种商品价格降低,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减少;该商品的替代商

3、品的需求量增加。( )提示:错误。一种商品价格降低,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增加;该商品的替代商品的需求量下降。10价值规律要求实行等价交换,所以每一次商品交换商品的价格和价值都相符合。( )提示:错误。由于供求关系不断变化,供不应求,价格高于价值,供过于求,价格低于价值。所以,并不是每一次交换价格与价值都相符合,等价交换只存在于交换的平均数中。11恩格尔系数降低意味着食品支出金额的减少。( )提示:错误。恩格尔系数降低意味着食品支出在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减少,并不意味着食品支出金额的减少。12从众心理、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都是不可取的。( )提示:错误。盲目从众不可取、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

4、13居民消费已由生存资料消费向享受资料消费转变。( )提示:错误。目前我国居民消费没有由生存资料消费向享受资料消费转变。14贷款消费属于超前消费,背离了科学的消费观。( )提示:错误。当贷款消费超出了当前收入及未来收入预期时,属于超前消费。15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有利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提示:错误。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属于紧缩性货币政策,不利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高频考点再练一、选择题1 从早期的牲畜、布匹、贝壳,到后来的贵金属金银,都充当过商品交换的媒介。这些物品( )都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 都在商品流通中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都能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 其本质都是货币A B C D答案 B解析 都

5、充当过商品交换的媒介,也就是充当过一般等价物,。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物,不选。2 最近十年,我国物价不断上涨。从购买力的角度看,如今的 100 元只相当于 10 年前 30元。为了解决物价上涨过快的问题,从理论上看,国家可以采取的货币政策是( )提高存贷款利率 压缩财政开支 减少货币发行量提高征税税率A B C D答案 A解析 从理论上讲,控制物价上涨,要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符合题意。为财政政策,不符合题意。3 降价销售、薄利多销并非总能使生产者收益增加。导致这种经济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B社会劳动生产率C消费需求与生产供给D当前可支配收入答案 C国内成品油价格自 201

6、3 年以来已经历经 12 次调整,其中“6 涨 6 跌” 。据此回答 45题。4 成品油价格不断调整的经济学依据有( )供油企业不断改进技术,调整生产成本 石油资源在供需方面不断发生变化 油价的调整应以国家政策为主,以市场调节为辅 利用价格调整,促进石油资源的节约和保护A BC D答案 D解析 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是成品油价格调整的原因。52013 年 11 月 15 日,国家发改委宣布下调成品油价格。零售价格全国汽油平均每升降低0.12 元,柴油每升降低 0.13 元。油价下降后,近两周来,武汉竹叶山汽车市场看汽车的人同比涨了两成左右。对此说法正确的有( )汽车与汽油是互补商品

7、,汽油价格下降,汽车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汽车与汽油是替代商品,汽油价格下降,汽车需求量会有所减少 汽油价格下降时,汽油与汽车的需求量呈同向变动 汽油价格下降时,汽油与汽车的需求量呈反向变动A B C D答案 C解析 汽车与汽油是互补商品,汽油与汽车的需求量呈同向变动,正确,排除。6 我国汽车工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其质量不断提升,为了促进自主品牌发展,2013 年国家出台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目录中,提倡和鼓励使用国产品牌汽车。下图能反映这一政策带来变化的是( )注:P 为价格,Q 为需求量,D1表示政策前需求,D2表示政策后需求。答案 C解析 提倡和鼓励使用国产品牌汽车会使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导

8、致国产品牌汽车需求量增加,C 项正确。B 项体现的是随着价格的下降,需求量增加,不符合题意。7 2013 年国庆黄金周全国共接待游客 3 124.51 万人次。近年来,我国假日旅游火爆的根本原因是( )A假期时间延长,人们的闲暇时间增加B我国经济发展,居民可支配性收入增加C居民消费观念转变,更加重视享受性消费wrYcD旅游消费带动力强,能促进相关行业发展答案 B8 李红在国庆节期间买了数码相机、漆线雕等礼物,租了一辆小汽车回老家探亲访友,并用按揭付款方式购买了高清彩电。下列正确反映李红消费过程的消费类型是 ( )A钱货两清的消费、租赁消费、贷款消费B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贷款消费C钱货两

9、清的消费、生存资料消费、贷款消费D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答案 A9 近年来,尽管各大商场大炒节日概念,推出五花八门的促销活动,但能借助节日概念赚得“钵满盆满”的商家并不多。相反,一些注重购物环境、服务水准的商家,开始赢得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商品经营者要注重创新经营理念 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影响 打折促销是企业成功的首要因素 消费者要树立理性务实的消费观A B C D答案 A二、非选择题10下图为某品牌手机自 2011 年 5 月推出至 2012 年 4 月间的价格变化示意图,面对这样一种价格走势,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问题。作为消费者,是否会购

10、买该款手机?并说明理由。答案 开放性试题,学生答出答案一或者答案二都可以。答案一购买。理由:商品价格的变化会影响需求。该手机价格下降会激发消费者的需求。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消费观念的影响。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答案二不购买。理由:价值决定价格,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随着手机行业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手机价格还会有所下降;厂商可能推出新款手机从而改变供求关系,引起该款手机价格继续下降。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消费观念的影响。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预计未来 5 年,中国奢侈品市场将会达到 146 亿美元,占全球奢侈品

11、消费额的首位。 “天价”年夜饭、悍马婚礼等一系列的“中国式奢侈”消费行为充斥四周。同时,有的人吃穿尽情消费却不愿花几十元钱订一份报纸或买一本好书。材料二 目前,我国还有相当的特殊困难群体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有尊严的生存对他们来说仍然是一个沉重的课题。材料三 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而我国的消费率(居民消费总额占 GDP 的比重)长期偏低,这既不利于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增长。必须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把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1)结合材料一、二,说明我国消费中存在哪些问题?(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怎样才能解决材料一、二所反映的问题。(3)根据材

12、料三,运用“发展生产,满足消费”的知识,说明扩大居民消费的理由。答案 (1)材料一中“天价”年夜饭、悍马婚礼等奢侈消费,是由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过度追求享受资料的消费与中国国情不符,是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材料一中“不愿花几十元钱买一本好书”说明只重物质消费而忽视精神消费,没有做到理性消费。材料二中“还有相当的特殊困难群体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说明社会成员间收入差距很大,不利于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2)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为改善特殊困难群体生活提供物质基础。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充分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和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作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做到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相协调;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3)扩大居民消费有利于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这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扩大居民消费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扩大居民消费有利于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促进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增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