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2015年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导学案:第60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239394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步步高】2015年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导学案:第60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步步高】2015年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导学案:第60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步步高】2015年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导学案:第60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步步高】2015年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导学案:第60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步步高】2015年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导学案:第60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步步高】2015年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导学案:第60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步步高】2015年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导学案:第60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案学案 60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 本课考点:(1)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2)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3)马克思的经济危 机理论。 考查重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与经济危机理论。 关注热点:关注我国企业的生产与经营;关注我国物价指数(特别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的变动;关注美国金融危机三周年等。 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1商品、货币理论 (1)商品是用于_的劳动产品。_和_是商品的二因素,任 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2)_和_是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它决定了商品 的二因素。具体劳动与自然物质是商品使用价值的源泉;抽象劳动是_的唯一源泉。

2、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不是两种劳动,也不是两次劳动,而是生产商品的同一个劳动过程的 两个方面。 (3)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_简单劳动创造的价值。 (4)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_的商品。 2价值规律理论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_决定,商 品交换要按照_的原则进行。 (2)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价格围绕_上下波动。 (3)价值规律的作用:自发地使_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流动;促 使商品生产者提高_,有利于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实现 _。 思维拓展 关于斯密、李嘉图、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比较 基本观点 斯密 第一个明确提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概念认识到了商品的交

3、换价值不是由使 用价值决定的,但未能认识到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可能有交换价值 二元劳动价值论有时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 定的;有时又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商品在交换中所能购买到的劳动量决定的(交 换价值决定价值) 李嘉图 纠正了斯密对商品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关系认识中错误的方面,批判了斯密的 二元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来决定对劳 动价值论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观 把劳动价值论推到了古典经济学的最高峰点 马克思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二因素, 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体 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商品的价值量及其与劳动生产率的

4、关系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在批判地继承 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学说的 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与斯密、李嘉图把 商品和价值等看成是“永恒的”不同, 马克思认为它们都是历史的产物;马克 思揭示了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与商 品的二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劳动价值论 成为科学 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 二、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1剩余价值的生产 (1)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_和_。雇佣工人在必要劳 动时间内创造劳动力自身的价值,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剩余价值。 (2)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自身价值以上的那部 分价值。 (3)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即_的生产和 _

5、的生产。 2剩余价值的实现 (1)产业资本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分别采取_资本、_ 资本和_资本三种形式。 (2)资本循环是产业资本从它的某一种形式出发,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实现 _,再回到原出发点的过程。 (3)资本周转速度加快,可以增加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剩余价值总量。 3剩余价值的分割 (1)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要在_、_、借贷资本 家和银行资本家之间分割。 (2)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要在_和_之间分割。 特别提醒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实质,也揭示了资本 主义两大阶级之间的对立。 4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

6、是_,资本主义生 产的实质是_;它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_和 _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两大阶级之间的对立,对工人认清自己的地位、提高 阶级觉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 1主要内容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生产_的危机。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资本主义的_。 (3)经济危机给生产带来的破坏,使社会化生产所需要的比例关系强制性地得到调整, 从而使_进行下去。但经济危机并没有消除资本主义的 _,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当这一矛盾尖锐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然 导致经济危机的再次爆发。 (4)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一般包括_萧条_高涨等几个阶段。 2意义 不仅科学

7、地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_和_,而且阐明了资本主义经 济危机的周期性及其物质基础,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从而揭示出资本 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命题角度一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探究一 (2011天津文综)“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徘徊在 4.0%4.3%之 间。在经济意义上,失业人口的存在是一种社会资源的浪费,运用劳动二重性的知识予以 说明。 命题角度二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探究二 读图,回答问题。 (1)图 1 与图 2 各反映了资本家获取剩余价值的哪种方法? (2)请说明在图 2 中,资本家是如何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的? 命题角度三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 探究三

8、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在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中常常出现如下现象:牧场主 将牛奶倒入大海;农场主将土豆翻入地下当作肥料,拿玉米棒子当作燃料;织布厂将成匹 的布烧掉;企业纷纷倒闭,工人因失业而失去收入来源,生活异常窘迫。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是什么? (2)怎样理解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意义? 1.材料一 2011 年 3 月 5 日上午 9 时,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 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材料二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在批判地继承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学说的 基础上

9、建立起来的。马克思区分了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揭示了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与商品的二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劳动价值论成为科学。 (1)结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相关内容,简述我国“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的理由。 (2)马克思劳动二重性学说对现代企业发展有何启示?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目前,在国内汽车市场旺盛需求的刺激下,我国汽车制造业和汽车服务贸易业的投资 急剧扩张。但汽车产业组织结构与国际上相比明显落后,规模小,科技创新能力差,成为 制约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瓶颈。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一些汽车生产企业将面临淘汰出局 的风险。预计未来几年,我国汽车特别是轿车的价格将呈不断下降的趋势,每年的下

10、降幅 度可能达两成。 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有关知识,分析上述现象。 3目前我国钢铁、水泥、平板玻璃、多晶硅等行业产能过剩。 受多晶硅市场的驱动,2006 年开始,国内掀起投资多晶硅项目的热潮。到 2009 年 6 月底,我国已有 19 家企业投产,另有 10 多家企业在建,若这些产能全部兑现,将超过全 球需求量的 2 倍以上。目前,我国的多晶硅行业生产技术落后、成本高(我国多晶硅 70 美 元/公斤,国外 3050 美元/公斤)、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据专家预测,该行业即将经历 大洗牌,有些企业面临转产或者倒闭的命运。 运用经济学常识中价值规律的理论,结合上图,对材料加以分析。 4在剩余价值

11、理论中,马克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实现和分割分别作了经典阐述,如: (一)劳动力是商品且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劳动力在使用中既创造自 身价值(工资)又创造剩余价值,这科学地解决了李嘉图体系所无法解决的价值规律与劳动 和资本的交换规律之间的矛盾,同时也揭示了人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二)资本家获得 剩余价值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最重要的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三)资本家为维持企业正 常生产并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必须进行快速的资本周转,同时要尽力克服社会化生产与 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矛盾所带来的不利条件等等。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对我们认清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揭示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资 本家

12、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关系,明确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两大阶级之间的对立,使工人认清 自己的地位,提高工人的阶级觉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马克思关 于剩余价值的相关理论,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更大的价值创造提供了 借鉴意义,试结合上述观点加以分析说明。(至少三点) 5马克思的资本论在“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中,重新成为读者的宠儿。马 克思预言了一个“金融资本统治的世界” , “一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国家,都周期性地患 上一种猜想病,企图不用生产过程做媒介而赚到钱。 ” “虚拟资本是信用制度升级后,资本 人格化自我膨胀的必然结果。它必然完全脱离实际生活的逻辑,脱离实际经济

13、逻辑,从而 反过来对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造成伤害,成为自己的敌人。 ” 请结合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运用经济学常识分析马克思的上述预言。 答案答案 课前准备区 一、1.(1)交换 使用价值 价值 (2)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 价值 (3)大于 (4)一般等 价物 OZ2(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价值量相等 (2)价值 (3)社会资源 劳动生产率 优胜 劣汰 二、1.(1)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劳动时间 (3)绝对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 2(1)货币 生产 商品 (2)价值增殖 3(1)产业资本家 商业资本家 (2)农业资本家 土地所有者 4获得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的生产 资本家 雇佣工人 三、1.(1)相对

14、过剩 (2)基本矛盾 (3)资本主义再生产 基本矛盾 (4)危机 复苏 2实质 根源 课堂活动区 探究一 (1)任何生产商品的劳动都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统一。 (2)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 (3)失业人口无法通过直接参与社会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 探究二 (1)图 1 反映的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图 2 反映的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2)图 2 中资本家在工人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科技进步、生产工具的革新和 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也随之提高,使必要劳动时间缩短,相对延长了剩余 劳动时间,从而获取了更多的剩余价值。 解析 从图示和设问中可以看出,本题考查

15、的知识点是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中的剩余 价值的生产。第(1)问,比较容易回答,图 1 是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的手段获得更多的剩余 价值,属于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图 2 是通过工作时间不变,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办法获 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属于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第(2)问,其实主要回答出通过什么手段缩 短必要劳动时间,自然就应该从科技进步、加强管理、提高劳动者素质等方面努力。 探究三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危机,但这种过剩不是生产的绝对过剩, 而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的过剩。其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 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马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