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2015年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导学案:第11课单元整合与检测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239325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步步高】2015年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导学案:第11课单元整合与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步步高】2015年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导学案:第11课单元整合与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步步高】2015年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导学案:第11课单元整合与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步步高】2015年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导学案:第11课单元整合与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步步高】2015年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导学案:第11课单元整合与检测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步步高】2015年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导学案:第11课单元整合与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步步高】2015年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导学案:第11课单元整合与检测(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案学案 11 单元整合与检测单元整合与检测一、网络构建 一目了然二、命题研析 有的放矢 本专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 分配制度;财政的作用;税收的作用;效率与公平。 本专题命题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实际。创设问题以显性为主,隐性较少。效率与公平、 财政和税收的作用,多以图表、漫画形式呈现,以选择题呈现较多,如 2010 年山东文综 18 题、天津文综 4 题。非选择题主要在社会公平、财政作用命题,以措施类居多,如 2010 年广东文综 36(1)题。备考时要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宏观角度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必要 的整合。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关系;财政、税收与宏观调控的关系;基本经济制度与 分配制度

2、的关系等。需要关注的社会热点: 1利用财政的有关知识,说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内需 的举措。 2通过分析财政关注民生,增加在民生方面的投入,说明财政在构建和谐社会、维护 社会公平方面的作用。 3结合 2010 年 5 月发改委决定向城乡低收入者发临时价格补贴,完善分配格局的热 点,分析我国完善分配制度,规范分配秩序的原因及措施;分析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 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4结合税收政策的调整,说明结构性减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1在我国现阶段,除了按劳分配以外,还存在其他多种分配方式。 “其

3、他多种分配方 式”主要包括( ) 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 按所有制性质分配 按企业效益分配 A B C D 2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 ) A是对非劳动收入的否定 B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 C能更好地实行按劳分配 D有利于增加个体劳动者的收入 3甲乙两人分一块蛋糕,由于担心谁来切都会给自己多切一些,因而两人为如何公平 分配争执不下。有人给他们出了一个主意:让一个人切,另一个人挑选。这样分蛋糕的公 平问题就解决了。故事启示我们( ) A在经济领域要坚持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原则 B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和基础 C分配公平主要指收入分配的平等 D促进公平正义必须依靠合理的机制和

4、政策 4某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公司,技术员王某购买了内部职工股,年终按股分红得 3 000 元,他还将自己的专利技术投入公司入股,年终又获得 17 000 元,全年他共得工资款 36 000 元,岗位津贴 960 元,奖金 12 800 元,一年之中他缴纳各种税款 4 500 元,向困难 职工捐款 1 000 元。在王某一年的所得中,属于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分别是( ) A29 760 元;17 000 元 B49 760 元;20 000 元 C48 800 元;20 000 元 D44 260 元;3 000 元 5收入分配问题直接关系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能否为人民共享,关系着整个社会

5、的 稳定。在我国现阶段,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生产要 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 能激发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国家建设的积极性 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 有利于加快经济的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 是由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 A B C D 6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公平为效率提供持久动力 效率为公平奠定必要基础 公平是追求效率的社会 条件 效率是实现公平的物质前提 A B C D 7观察下图,对此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A工不同酬应不同,体现了按劳分配原则 B容易导致职工收入差距扩大 C侵犯了劳动者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D初次分配

6、也应注重公平 8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 2011 年 4 月 6 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 0.25 个百分点,又一次加息,人们存款利息收入 ( ) A是按劳分配的具体体现 B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体现 C是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的基本制度 D有利于防止个人收入分配上的两极分化 9财政部长谢旭人介绍,新中国成立 60 年来,我国财政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50 年全国财政收入 62 亿元,2008 年达到 61 330 亿元,2009 年预算安排 66 230 亿元, 60 年间增长一千倍。我国财政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根源在于( )A新中国经济

7、发展迅速 B分配政策日趋合理 C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D我国税率稳步提高 10谢旭人同时介绍,60 年来,随着国家财政实力的不断增强,财政对国家政权建设、 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保障能力不断提高。财政支出不断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大 幅增加教育等社会事业、农业、科技、环境保护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支出,优先保障 和改善民生。以上材料包含着以下信息( ) 财政收入越多越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财政在资源合理配置中发挥着基础 作用 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不断 调整优化 A B C D 11(2010北京文综)按收入高低把总人口等分为高、中、低三组,下图

8、所示为各组收 入占总收入比重的两种不同状态。下列做法有利于由状态 a 向 b 转变的是( )加大扶贫开发与救济力度 个人收入按超额累进税率缴税 发挥市场的自发调 节作用 降低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比重 A B C D 12根据下图中从 A 点到 B 点的变化趋势,你认为在 B 点适宜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 是 ( )A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 B积极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 C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D紧缩性财政政策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13为促进经济发展,我国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下列措施正 确的有 ( ) 增发国债增加财政收入扩大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增长 扩大就业

9、保证居民 收入鼓励居民储蓄拉动消费需求 提高人民币汇率增加商品出口扩大外需促 进经济增长 实施家电下乡促进农民消费,开拓农村市场促进经济发展 A B C D 14下列选项中,对赤字的正确认识是( ) A出现赤字是财政收支平衡的常态 B赤字是指中央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的情况 C适度赤字有利于经济发展 D赤字大小以国债的多少衡量15(2010福建文综)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在一般情况下,下列选项中与右图曲线反映 的变动关系相一致的是( ) AX 轴为税率 Y 轴为财政收入 BX 轴为居民收入 Y 轴为商品房价格 CX 轴为商品价格总额 Y 轴为流通中所需货币量 DX 轴为经济增长率 Y 轴为失业率 16(

10、2010重庆文综)经济学家拉弗用下图揭示了税率与税收收入之间的关系。由图可知( ) A税率越高,税收收入就越高 B政府若要增加税收,需要确定合理的税率 CR2是政府调节经济的最佳税率选择 D从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看,税率 R3优于 R1 17(2011山东省实验中学三诊)根据下面中国近十年的 CPI(消费者物价指数)走势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点适宜增加财政支出,提高银行利率 Bb 点适宜提高税率,降低银行利率 Cc 点适宜减少财政支出,提高税率 Dd 点适宜压缩财政支出,提高银行利率 18漫画中商家的行为( )A是一种偷逃国家税款的行为 B是一种抗税行为 C最终有利于消费者 D是骗

11、税行为,应受到法律制裁 读漫画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回答 1920 题。19造成漫画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中所反映的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 A我国税收的性质需要改变 B我国税收制度的不完善 C公民依法纳税的意识不高 D政府部门存在着大量腐败现象 20漫画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给我们的启示是( ) 公民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 公民要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 的征管和使用 我国税收的性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税款的缴纳是公民行为, 税收的使用是政府行为 A B C D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二、非选择题(共 40 分) 21根据下述材料

1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问题。 某村有 30 亩河滩地,因常发洪水被各承包农户撂荒。村委会协调将其转包给一养蟹人, 农户获得每亩 100 元补偿款。养蟹人每年净收益 8 万元。合同到期后,农户见有利可图要 求收回土地,但农户无养蟹技术,好处无从实现。经村委会调解,养蟹人每年每亩再补偿 100 元。养蟹人之所以让步续约,是因为若不承包,收益为零,现每年只是减少收益 3 000 元。一年后,农户获得更多的土地补偿并参与蟹场生产,收入增加。养蟹人与农户关系改 善,经营成本下降,且蟹的消费量上升,养蟹人净收益反而增加了 1 000 元。 结合材料说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8 分)22(2011潍坊一中高三

13、质检)回眸“十一五” ,改革开放纵深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又好又快。即将开启的“十二五”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 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表 “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家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单位:%年份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2005 年18.510.33 2006 年24.2412.09 2007 年3117.24 2008 年23.114.47 2009 年11.78.83 2010 上半年30.813.63 (1)请你分析表格中所反映的经济信息。(8 分)(2)针对表格中的经济现象,有人认为:国富民就富。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知

14、识辨析。 (10 分)232010 年我国经济运行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夯实“三农”发展基础,扩大内需增长 空间。 表 1 2009 年某市城乡消费对比 城市居民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支出11 551.30 元3 455.75 元社会消费 零售总额469.52 亿元 (占 88.77%)59.37 亿 (占 11.23%)注:该市农村居民占人口总数的 53%。 (1)表 1 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经济问题?(4 分)表 2 中央加强农村建设的举措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公 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社会事业向农村延伸,确保广大农民分享改革发

15、展的成果 增加农 业补贴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增加农业 农村投入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优先投向农业基础设施 和农村民生工程,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 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 社会保障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农 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2)运用所学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财政在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方面的作用。(10 分)答案解析答案解析 单元检测区 1A 其他多种分配方式包括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错误。 2B 生产要素分配包括资本、土地、科技成果等非劳动收入,A 项错误;按生产要 素分配不包括按劳分配和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C、D 两项错误。 3D 故事讲的是实现公平的具体措施。A、B 两项不符合题意,C 项错误。 4B 本题关键在于分清各种分配方式的对应范围。王某所在的是国有企业,属于公 有制经济,工资、奖金、津贴属于按劳分配,即 36 00096012 80049 760 元;按股分 红(按资本要素参与分配)和专利技术分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