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2015届高考语文一轮实用类文本阅读学案6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239269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步步高】2015届高考语文一轮实用类文本阅读学案6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步步高】2015届高考语文一轮实用类文本阅读学案6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步步高】2015届高考语文一轮实用类文本阅读学案6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步步高】2015届高考语文一轮实用类文本阅读学案6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步步高】2015届高考语文一轮实用类文本阅读学案6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步步高】2015届高考语文一轮实用类文本阅读学案6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步步高】2015届高考语文一轮实用类文本阅读学案6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案学案 61 科普文科普文(二二) 高频题型突破高频题型突破科普文阅读中高频题的做题方法 科普文是考试说明所列的实用文体之一。目前,调查报告不大可能考。山东卷已考 过了传记(2008 年)、新闻(2010 年)和科普文(2011 年),2008 年广东卷也考过科普文,科普文 的阅读考查显得尤为重要。 科普类文章的考查主要检测三种能力:一是分析综合能力。能够分析文章的结构,能够 理解重要概念的内涵,能够筛选并整合文章中的信息,了解说明对象的本质属性、发展趋势、 社会影响以及前景应用等。二是鉴赏评价能力。能够评价科普文章的说明方法,鉴赏文章说 明的语言特色等。三是探究实践能力。能够从不同角度和层

2、面分析科普文本中反映的时代精 神和人文内涵,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地想象和推断预测等。 问题一:如何理解文中重要概念 1阅读下文,然后回答问题。 一提起癌症,人们就不禁联想到生命与死亡的较量。多年来,白衣天使拿起放疗、化疗、 中草药等“各式武器”打击癌魔,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如今又有几种重兵器出现在围 剿癌魔的战场上,在它们的威慑下,癌魔正在节节败退。 说起体内的脂肪,不少人就会眉头紧锁,因为过量的脂肪不仅导致肥胖,而且还是多种 疾病的诱因。但是,最近通过一项医疗实验,美国科学家发现,只要稍加改造,脂肪细胞也 能变废为宝,具有神奇的功能。脂肪细胞的构造就如同眼前的肥皂泡一样,是中空的小

3、囊泡, 外表覆盖着油脂。利用这一特点,科学家们能够把它改造成射向癌细胞的“导弹” 。以往, 人们常让病毒来充当向人体内输送药物和基因物质的载体,但“恪尽职守”的人体免疫系统 常常会把它们当做“入侵者”加以抵抗,造成排异反应。而经过改造的脂肪细胞与人体细胞 的结构极为相似,很容易通过免疫系统这一关,有利于抗癌药物顺利抵达病灶处发挥应有疗 效。目前,医生已利用脂肪细胞运载一种名叫“阿霉素”的抗癌药物对癌症患者进行治疗。 科学家观察发现,肿瘤是一种无限制增生的细胞团伙,自我复制能力极强,如果不加干 预,这个团伙就会不断壮大。要想打败它们,我们不仅需要在战略、战术上下工夫,还需要 具有强有力的攻击武器

4、。在现代战争中,导弹能紧紧地跟踪目标 ,并能准确地击中,那么 能不能研制出一种武器用来跟踪癌细胞,并且消灭它们呢? 前不久,一种治疗癌症的激光技术在重庆问世,国际医学界认为,这是人类抗癌史上的 一次重大突破。这种新技术的关键就在于它治疗癌症时动用了一种新式武器“光化导弹” 。这种紫红色的液体就是“光化导弹”的“弹头” ,学名叫血卟啉。它有两个突出的特点: 第一,它与恶性肿瘤有着不同寻常的亲和力;第二,它对光,Q、口、丁等射线及氧化剂非 常敏感。这两个特点就是杀死癌细胞的关键。我们先把血卟啉通过静脉滴进人体,它不久就 会随着血液循环到达恶性肿瘤组织,并与之紧密结合。此时,我们用特定波长的激光照射

5、这 些肿瘤,它里面的血卟啉就会产生光化反应,并发出荧光。利用这些荧光我们就可以对肿瘤 组织准确定位,然后,用另一种波长的激光进行照射,对光很“敏感”的血卟啉就会使出 “杀手锏” ,与激光里应外合,产生出“秘密武器”单价氧,用它能直接“引爆”并杀死恶 性肿瘤组织。而且整个过程有惊无险,对人体的正常组织没有任何损伤。 目前“光化导弹”治疗法已进入临床阶段,为越来越多的癌症患者带来生命和健康。 如果说脂肪细胞舍己度人地运载抗癌药物是打赢了一场地下战,那么光化导弹就是里应 外合打了一场漂亮的立体战。现在,越来越多的治疗癌症的新式武器在临床当中大显神威, 为我们降伏癌魔开辟了一条又一条希望之路。虽然我们

6、与癌魔的战斗尚未结束,但可以预言, 人类必将成为最终的胜者。 (灭癌“导弹” 作者叶传蔚 2003 年 6 月 27 日 央视国际发现之旅) 结合文章的相关描述,对“光化导弹”下一个准确的定义。 答:_ _ _浏览全篇,大体把握主旨。这是先整体把握再局部推导理解的方法。 借助语境来推断概念的含义。具体分析概念所在的句子上下文之间的组合关系,把阅 读的目光放到对这一概念作出解释的所有语言信息点上,通过综合分析判断来解决。 结合科普文的文体特点来理解概念。如利用概念严密的逻辑性法则在行文中寻找相关 的解释信息,继而作出判断。 问题二:如何分析科普文的语言 2 “如果说脂肪细胞舍己度人地运载抗癌药物

7、是打赢了一场地下战,那么光化导弹就是 里应外合打了一场漂亮的立体战”一句写得既准确又生动,请从中选择两个词语进行简单赏 析。(原文见问题一) 答:_ _ _科普文特别讲究语言的准确性,它在介绍新科技成果时,或展望推广应用后的 情景,或预示向纵深发展的前景,因而较多地运用“如果” “假如” “可能” “将会”等词语。 我们在阅读此类文章时对这类词语要特别注意。 另外,具体文本还有各自的语言特点,如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等。 答题时应先点明语言特点,再举例分析。 问题三:如何分析标题的作用 3阅读下文,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外来物种入侵:中国农业的切肤之痛 王 冰 今年 6 月 14 日,黄埔检验检疫

8、局的检验检疫人员在对一批重达 900 多吨、分装在 37 个 集装箱中的美国进口废纸进行现场查验时,在其中一个集装箱的边角底板沟槽中发现有蚂蚁 爬动。后经广州检验检疫局植检实验室确认,被取样的蚂蚁为危害性极大的入侵红火蚁。 红火蚁是一种杂食性昆虫,主要危害农作物的根、茎、叶、果实,容易在住宅附近或电 器、堤坝设备设施中筑巢,原分布于巴西、巴拉圭、阿根廷等国家,是世界上 100 种危害最 严重的入侵物种之一。人被其叮咬后会产生如火灼伤般的疼痛感,皮肤出现红斑、红肿、水 泡、痛痒,脓疱破掉后容易引起细菌的二次性感染,体质敏感者可能产生过敏性休克反应, 严重者死亡。红火蚁还会取食作物的种子、果实、幼

9、芽、嫩茎与根系。 这就是“外来物种入侵”:有害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从其原生地,传播到另一个环境定 居、繁殖和扩散,最终明显地影响和改变迁居地的生态环境,严重影响迁居地的生物多样性 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甚至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外来物种入侵是一个全球性 问题。 近年来,入侵我国的外来生物来势汹涌。目前,外来入侵物种约有 400 多种,包括陆生 植物、微生物、无脊椎动物、哺乳类动物等。如“水中杀手”南美洲水葫芦和凶残的食人鱼 等就是典型的生物入侵案例。据国家环保总局统计,目前在我国已发现的外来有害物种中, 已有 16 种对我国形成了严重危害,仅这些外来物种造成的农林业直接经济损失每年已达

10、574 亿元,相当于海南省一年的国内生产总值。 据专家介绍,外来物种有三种入侵途径:有意识引进、无意识引进和自然入侵。靠自身 的扩散传播力或借助于自然力而传入的属于自然入侵。无意识的引进就是针对随贸易、运输、 旅游等活动而传入。 有意识引进最初往往是出于农林牧渔生产、景观美化、生态环境改造与恢复、观赏等目 的,但是有的物种在引进以后就可能演变为入侵物种, “引狼入室” 。1901 年,水葫芦从原产 地南美洲引入中国,上世纪 50 年代,它被作为优良的青饲料,在全国推广种植。水葫芦泛 滥成灾,不仅遮蔽了阳光,夺去了水中的养分和氧气,使许多原生物种消亡,它的疯长还阻 塞了河流航道。目前,我国每年用

11、于治理水葫芦灾害的费用都在 5 亿元以上。 外来入侵生物正越来越严重地威胁我国的生态安全和农业生产。外来物种一旦入侵成功, 要彻底根除极为困难,控制其扩散蔓延的代价很大。农业部渔业局养殖处处长刘晴认为,当 务之急是组织开展对我国目前已经引进的物种进行调查,对国外物种的基础资料进行搜集整 理,在此基础上制定完善法规。国务院应牵头着手制定外来物种引进管理条例及配套法 规。其次,应尽快规范外来物种引进审批程序,逐步建立健全防止生物入侵的管理制度。在立法的基础上,建立生物引进风险评价制度;建立引进物种名录制;建立引进物种许可审批 制度;对首次引进的物种实行计划、生产、运输、销售、选种、检疫等全过程监控

12、。(文章有 删改) 结合全文分析标题的深刻含义是什么,说说这个标题的妙处。 答:_ _ _关注标题的关键词,它往往揭示了文章的核心内容或思想。分析时一定要把 它与文章内容联系起来。 关注标题本身所用的表达技巧,如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或者化用歌词、古诗等。 关注读者的接受性,如好的标题能够吸引读者、激发其兴趣等。 问题四:如何做好科普文探究题 4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 喜怒哀乐乃人之常情。精神病学家克莱曼称,人在其一生中总会有一段时间处于抑郁心 境之中。抑郁心境是一种忧伤、悲哀或沮丧的情绪体验,可以说,抑郁心境是一种非常常见 的情绪状态。当抑郁心境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一组有特征性的症状,持续一

13、定时间,且严 重损害患者的社会功能时,就要考虑为抑郁症。 抑郁症是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常见病。据美国 1990 年的统计,有 1 100 万人患有抑郁症, 其中约 800 万患者正处于工作年龄段。抑郁症可危及生命,严重的抑郁症患者中有 15%因自 杀而结束生命。 因抑郁症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巨大。患者反复就诊,增加医疗支出。此外,抑郁症还 会使得患者劳动能力降低,经常休假。据美国资料,由此而导致的损失每年为 400 多亿美元。抑郁症是一组综合症,它包括多种症状和体征,涉及躯体和心理方面,前者包括睡眠障 碍、食欲改变、疲劳感、精神运动性迟缓或激越;心理症状包括丧失自尊或有自罪感,注意 力不能集中或

14、犹豫不决、有自杀意念或想法等。这些症状之间相互关联,具有一定的生物学 基础。 必须指出的是,抑郁症不仅见于精神科,还常与内外科疾病或其他疾病并存,据统计, 内科住院的患者中有 22%33%可能有抑郁症状。一些慢性疾病如中风、癌症、慢性肺病、 心脏病患者发生抑郁症的比例明显增高。 调查还发现,大多数抑郁症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恰当的诊断和治疗。我国的情况更是如 此。他们常因种种身体上或心理上的异常而到内科、神经科或其他临床科室就诊,而这些医 务工作者往往缺乏临床经验,对抑郁症症状缺乏识别能力而延误其诊断和治疗。此外生活中 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其情绪障碍虽未达到严重程度,但在一定程度上妨碍其生活,或引起不 可言状的烦恼和痛苦,然而他们却因为种种原因采取忽视、回避甚至隐瞒的态度。 抑郁症的预防原则是早发现、早治疗,与此同时,对于已经患有抑郁症的患者,要切实 巩固疗效,防止复发。目前,治疗抑郁症的方法主要分为生物学治疗和心理社会治疗两大类。近年来,国内外在抑郁症的研究中取得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