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步步高大一轮】2016届高三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导学案 第七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18讲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238637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步步高大一轮】2016届高三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导学案 第七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18讲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新步步高大一轮】2016届高三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导学案 第七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18讲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新步步高大一轮】2016届高三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导学案 第七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18讲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新步步高大一轮】2016届高三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导学案 第七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18讲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新步步高大一轮】2016届高三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导学案 第七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18讲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步步高大一轮】2016届高三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导学案 第七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18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步步高大一轮】2016届高三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导学案 第七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18讲(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 18 讲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工业的兴起。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考点一 鸦片战争后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近代化的起步一、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1背景Error!Error!2表现Error!Error!3社会结构的变化:洋行大量增加,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出现。小农经济解体的原因及表现二、近代工业的艰难起步洋务运动1背景Error!Error!2时间:19 世纪 6090 年代。3口号:“自强” “求富” 。4活动Error!Error!5评价Error!Error!深层点拨 洋务运动的消极

2、作用实质是利用西方文明成果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由清朝官府发起,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统治。创办军事工业主要是为了镇压人民革命。民用工业经营管理腐败,被洋人控制利用,没有达到“求富”的目的。主题一 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解体的表现及影响1表现(1)“男耕女织”的变化:大量物美价廉的洋纱和洋布涌入中国,取代了土纱与土布,冲击了家庭手工业和城市手工业,使传统的“耕织”分离。(2)“自给自足”的变化:列强大量收购以丝、茶为代表的农副土特产品,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农产品日益商品化,减少了自给自足的成分。(3)“闭关锁国”的变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各种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中国逐步陷入世

3、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2影响(1)自然经济解体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市场和资金,从而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奠定了基础。(2)自然经济的解体使中国的社会经济商品化的程度提高,但是中国经济同时也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3)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的根本经济基础,自然经济的解体也从根本上冲击了封建制度。讲史料史料 马克思在 1853 年就预言:“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 ”马克思在这里使用了“暴力”一词,这无疑是侵略的同义词。但他并没有用侵略和被侵略来概括全部中外关系。把

4、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导读 史料表明 19 世纪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给中华民族带来灾难,也使原有经济结构遭到破坏,社会经济出现新成分;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创办,民族工业兴起;中国经济被迫卷入世界市场。练史料史料 (2013浙江高考,节选)1840 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摘编自清末史志资料探究 仔细阅读材料中的

5、诗歌,结合时代大背景,分析长江三角洲的村镇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动。答案 自然经济加速解体;农产品商品化,受到世界市场的影响;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发生变化。主题二 从五大视角理解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点1思想上:洋务派面对新的形势,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最早的近代化思想,表明了统治阶级已经承认“中学”的不足,也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变,开启了中国思想的近代化。2经济上: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尤其是民用企业,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培养了科技人才,开启了近代中国工业文明的先河;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3外交上:洋务运动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

6、转变,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加强了清朝同外国的联系。4军事上:洋务运动创建近代海军,开始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历程。5教育上:洋务运动设立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军事方面的人才,开启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讲史料史料一 曾国藩说:“购买外洋器物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导读 理解关键词句是“剿发捻,可以勤远略”的含义。史料反映出清政府掀起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的技术,根本目的是为了镇压国内反叛力量和对抗外国势力,维护清政府的统治。史料二 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

7、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史学家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导读 “旧轨”意指封建制度, “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指的是对封建制度存在冲击作用的因素。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加速了自然经济的瓦解,也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这些对封建制度是一种冲击。练史料史料 (2012四川高考,节选)1872 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在中国第一次引入股份制。这种筹资方式,开阔了国人视野并促进了招商局的迅速壮大。此后十年间,中国的股份制企业增至 20 多家。 申报评论:“招商局开其端,不数年间,风气为之大开,公司因之云集。”1877 年,招商局收购美资旗昌轮船公司。据李鸿章估计:“创办招商局十

8、余年来,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水路运费)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 ”此外,招商局还率先投资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和中国通商银行等。招商局创造了历史上的第一次辉煌。(据虞和平等招商局与中国现代化)探究 轮船招商局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创办的?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轮船招商局在促进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方面的积极作用。答案 背景:工业革命后,西方公司的示范;洋务运动后期,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作用:引入股份制公司组织形式,有利于吸引外资,促进了民族企业的创建与发展;开创了近代民族航运业,抵制了外来侵略,维护了民族利益;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为近代工商业发展起到了示范

9、作用。1(2014新课标全国卷)据研究,1853 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 9.09 便士,而中国是 0.94 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答案 D解析 1853 年时,英国商品因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而大量涌入中国市场,但中国人均消费的英国棉纱、棉布远低于印度的人均消费量,根本原因是中国小农经济发达,对英国商品进行顽强的抵制。故答案选 D。2(2014浙江高考)清末某官员谈到铁路修建时说:“内开未尽之地宝,外收已亏之利权。是铁路之利,首在利民,民之利既见,而国之利因之。利国之大端,则征兵转饷

10、是矣。 ”这一言论的含义是( )A “求富” “自强”B “师夷长技”C “中体西用”D “民生主义”答案 A解析 “师夷长技”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题干没有涉及,排除 B 项;“中体西用”是指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不符合题意;“民生主义”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人物孙中山“三民主义”中的一个部分,不符合清末官员的信息,D 项排除。3(2014江苏高考)在 20 世纪 20 年代浙江上虞县的下管村, “生产上它是一个农业社会下管人除粮食和菜蔬肉类等还能自给自足,并有毛竹和茶叶等山货可以外销外,日常生活的工业品,几乎全是外来的洋货 。除了制造和修理农具和家具的一些手工业外,家庭纺织业等已被淘

11、汰殆尽。 ”据此可知,近代以来下管村自然经济瓦解的征象是( )A毛竹和茶叶等山货的外销B农具等制造业和修理业的存在C粮食和菜蔬肉类等的生产D纺织和部分土产加工业的淘汰答案 D解析 下管村毛竹和茶叶等山货的外销并不能说明自然经济瓦解,因为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剩余产品也可以拿到市场上销售,故 A 项错误。 “家庭纺织业等已被淘汰殆尽”符合自然经济瓦解的表现,故 D 项正确。B、C 两项符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特征,不能说明自然经济瓦解,故不符合题意。4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家庭手工业开始与农业分离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 中国逐渐

12、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ABCD答案 D解析 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使中国自然经济不断解体;破坏了农村的家庭手工业,打击了城市手工业;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有了一定的发展。根据这些知识点,三项说法正确,项说法与史实不符。5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史上曾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有的民办企业向清政府交纳一部分资金,以获取清政府的支持和庇护;有的民办企业依附于洋人,如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挂英国国旗,船尾挂中国龙旗;19 世纪 70 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厚创办轧花厂,但在表面上却依附于日本。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民族

13、企业对外国技术有依赖性B清政府对民族企业进行鼓励和支持C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经营方式的吸引D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答案 D解析 中国民族工业自从出现后,就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压迫与剥削。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A 表述不全面,B、C 解读材料表述错误。考点二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1产生Error!Error!2初步发展(1)时间: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2)原因Error!Error!(3)表现:涌现出荣宗敬、荣德生等一批实业家,棉纺织业等传统工业部门发展尤为迅速。3黄金时期(1)时间:民国建立至 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前。(2

14、)原因Error!Error!(3)表现: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和新兴工业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1936 年,工业产值达到近代以来的最高水平。深层点拨对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经济方面的评价应一分为二,一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经济政策,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官僚资本的迅速膨胀。4日益萎缩(1)时间:抗战爆发后至新中国成立前。(2)原因Error!Error!(3)表现:陷入绝境,纷纷倒闭。主题 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1阻碍因素(1)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近代民族工业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 素。(2)自身因素

15、: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因而投资和发展方向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领域,重工业基础薄弱,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这种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的失衡使民族工业畸形发展,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3)政局动荡: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使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2促进因素(1)列强侵略:瓦解着中国封建经济,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条件。(2)政府鼓励: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新政”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3)实业救国: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热情不断高涨,使“实业救国”具有日益广泛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

16、展。(4)民族精神: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和力量源泉。(5)与时俱进:一些民族工业自身技术的不断革新、合理的经营策略也是其顽强发展的因素。讲史料史料一 采用机器来缫丝已引起很多人反对。机器动力代替手工操作,使人们在幻想中觉得恶果很多,这是主要的反对理由。第二个理由是因为男女在同一厂房里做工,有伤风化。第三个理由是工匠操纵机器,技术不纯熟,容易伤人。人们又反对汽笛声音太吵闹,机器响声太大,又说高烟囱有伤风水。1874 年捷报卷 12导读 史料反映了民族工业受到旧习俗、旧观念的制约,民族工业发展困难重重。史料二 上海市地方协会、机制国货联合会及国货产销合作协会等三团体,为提倡国货起见,特公定民国二十二年为“国货年” 。提倡国货,实为解决民生问题之基本工作,努力物质建设之唯一途径,防止国际入超树立生产国防之无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