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步步高】2015届高考语文(福建专用)大二轮复习问题诊断与突破 学案:第九章 学案27 尺水兴波跌宕起伏——记叙文(含小 说)的曲折技巧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238063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0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步步高】2015届高考语文(福建专用)大二轮复习问题诊断与突破 学案:第九章 学案27 尺水兴波跌宕起伏——记叙文(含小 说)的曲折技巧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步步高】2015届高考语文(福建专用)大二轮复习问题诊断与突破 学案:第九章 学案27 尺水兴波跌宕起伏——记叙文(含小 说)的曲折技巧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步步高】2015届高考语文(福建专用)大二轮复习问题诊断与突破 学案:第九章 学案27 尺水兴波跌宕起伏——记叙文(含小 说)的曲折技巧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步步高】2015届高考语文(福建专用)大二轮复习问题诊断与突破 学案:第九章 学案27 尺水兴波跌宕起伏——记叙文(含小 说)的曲折技巧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步步高】2015届高考语文(福建专用)大二轮复习问题诊断与突破 学案:第九章 学案27 尺水兴波跌宕起伏——记叙文(含小 说)的曲折技巧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步步高】2015届高考语文(福建专用)大二轮复习问题诊断与突破 学案:第九章 学案27 尺水兴波跌宕起伏——记叙文(含小 说)的曲折技巧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步步高】2015届高考语文(福建专用)大二轮复习问题诊断与突破 学案:第九章 学案27 尺水兴波跌宕起伏——记叙文(含小 说)的曲折技巧 word版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案 27 尺水兴波,跌宕起伏 记叙文(含小说)的曲折技巧 学案略语 在高考语文考场中,议论类文章几乎一统天下,相似的立意,相同的结构, 使阅卷老师大增“审美疲劳” 。写记叙类文章的少,写得好的记叙类文章更是鲜见。在为数 极少的记叙类文章中,多是叙事简单、平铺直叙、无重点、无亮点的文章,而真正写得好 的少之又少。记叙类文章可以写得“好看”一点的方法有很多,如构思奇特、选材独特、 描写细腻、感悟深刻等,其中一个重要的而且极易掌握的是叙事曲折。 “文似看山不喜平” , “山无起伏,便是顽山” ,写记叙类文章尤其讲究有张有弛、有动有静、跌宕起伏、尺水兴 波,这样的文章才会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才能在考

2、场上摆脱平庸,获得高分。 品读佳作,体悟出彩的理由 佳作一:(2014新课标全国卷优秀微型小说)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 于 800 字的文章。 “山羊过独木桥”是为民学校传统的团体比赛项目。规则是,双方队员两两对决,同 时相向而行,走上仅容一人通行的低矮独木桥,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最后以 全队通过人数多少决定胜负。因此习惯上,双方相遇时,会像山羊抵角一样,尽力使对方 落下桥,自己通过。不过,今年预赛中出现了新情况:有一组比赛,双方选手相遇时,互 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过了桥。这种做法当场就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 烈争论。 事后,相关的思考还在继续。 要求选好角

3、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 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双 赢 河南一考生 苏觉看到李明的第一眼,就无因地敌视他,他相信李明也是如此。 作为应试的“唯二”幸存者,他们也理应相互敌视,因为这个公司只招一名员工。 欲扬先抑, “敌视他” ,这是抑笔一。 “只招一名员工” ,到底留谁呢?设下悬念。 苏觉刻苦求学,颇有悟性,他也自视优秀。但几个月来不断被诸多公司拒绝,使他把 这份工作当成了救命稻草,他必须胜过李明。但李明出身丹青世家,且功底深厚。 最后的对决已经到来,这次设计的主题是“爱” 。爱?苏觉不屑去想:“我是个孤儿, 何谈爱?”不过,他可以用暖色渲染出温暖与

4、爱意,想到这里,他抬头挑衅地看了李明一 眼,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苏觉转身进了工作室,一天时间,还真有点紧迫呢。 欲扬先抑, “敌视他” ,这是抑笔一。 “只招一名员工” ,到底留谁呢?设下悬念。 苏觉画完后已是黄昏时分,他摸摸肚子,准备先去吃饭。把画布遮好,风吹起一角, 只能看到橙黄的暖色调,很温暖。他走出去,看到李明还坐在那里,悠闲自得,好像他的 画也完好杀青了。李明对苏觉笑了笑,苏觉莫名其妙地望着李明的背影,他突然想到那个 胖经理说过的话:“听过山羊过独木桥的故事吗?你们现在就站在独木桥两边,狭路 相逢,胜者可只有一个。 ” 李明的“悠闲自得” , “笑了笑” ,看上去似乎很和谐,其实暗流

5、涌动,情节似松实紧。 微型小说如此点出“材料” ,自然巧妙。 苏觉回来的时候,已经月上中天了。他着魔般地又进了那个工作室,李明已经走了。 他先是惊(警)醒地望了望四周,做贼似的向李明那幅画走去。那黑色的遮布有一种魔力, 吸引着他,他慢慢地揭开一角,之后是一幅完整的画。他望着那幅画,陷入沉思。总以为 有点违背爱的主题。冥思苦想之后,他踌躇满志地添上了几笔。然后迅速逃走,连门都忘 记关了,更不用说查看一下自己的画。 苏觉、李明各自画的什么?苏觉“添上了几笔” , “添”的又是什么?再设悬念。 第二天,是公布结果的时候了,苏觉有些心不在焉。当听到自己和李明都被破格录取 之时,他惊讶地跳了起来,李明更

6、是惊讶万分。他俩颤着声音问胖经理为何有如此结局。 到了该揭开悬念的时候了,可是结果出人意料。这是怎么回事?悬念再起。 胖经理领着他们进入了工作室。抓起画布,他们都沉默了。 苏觉的画上多了一只猫,更像家了,也更完整了;李明画的虎上落了一只蝴蝶,更温 馨,更有意境了。 揭开悬念一:他们画的内容。 原来,李明知道苏觉应聘屡屡失败,决定放弃竞争,因而画了一只与“爱”这一主题 相距甚远的老虎。在苏觉出去后,他掀开苏觉的画,发现虽色调温馨,但只有静物,又给 苏觉的画添上了一只小猫。苏觉回来后,看了李明的画,知道李明无意与自己竞争,顿觉 惭愧万分,灵感一现,便在李明画的虎身上,添了一只蝴蝶。 揭开悬念二:李

7、明在苏觉静物画上画了一只猫,苏觉在李明虎画上“添”了一只蝴蝶。 结尾“扬”笔,一“扬”李明,二“扬”苏觉, “双赢”结果,卒章显志。 亮点点评 这篇微型小说构思巧妙,主旨鲜明。除了在两个人物安排上一主一次, 一明一暗,对比衬托外,情节跌宕起伏,张弛有致,也是一大亮点。这一亮点的成功源于 两种“曲笔”技巧:悬念法和欲扬先抑法。 佳作二:(2013江苏高考优秀记叙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几位朋友说起这样一段探险经历:他们无意中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因对洞中环 境不清楚,便点燃了几支蜡烛靠在石壁上。在进入洞穴后不久,发现许多色彩斑斓的大蝴 蝶安静地附在洞壁上栖息。他们屏住呼吸,放轻脚步

8、,唯恐惊扰了这些美丽的精灵。但数 日后再去,却发现这些大蝴蝶已不在原地,而是远远地退到了山洞的深处。大家若有所悟, 那里的环境也许更适宜吧,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 800 字。 对不起,我前桌的女孩 黑黑瘦瘦,头发干黄干黄还带着卷。耳朵紧紧贴靠在头两侧,还略微向内卷曲,活像 个“小老太” 。这就是我前桌的女孩。 她有个特殊的习惯:左手永远插在口袋里,或是伸在课桌下,或是压在大腿下。她从 不用左手传递课本讲义,从不用左手梳理发髻,从不举左手回答问题。 肖像描写,这是“抑”笔,为下文的“扬”做铺垫。 交代她的“特殊习惯” ,

9、设置了悬念。 这一切,我都理解。 解释悬念。 因为一次无意的一瞥让我发现了她的秘密原来她的左手只有三根手指。 于是我对她便总夹杂着一份同情与小心。我开始体谅她偶尔淡淡的冷漠或是有时突然 的脾气。我想我一直很谨慎,我从来都从右侧传递作业,我从不刻意在她面前说出那些令 她敏感的词语,我甚至警告过那些同样发现了这件事的人,请顾及她敏感的自尊。 “我”对她的态度、印象有了改变,开始维护起女孩,这是“扬”笔。 而她,我前桌的女孩似乎逐渐放下了心中的警惕,开始主动与我交谈,虽然只是只言 片语,却依然令我品尝到了一丝的欣慰。 可那一天。 直到如今,我还是这样的懊悔啊,一句随口而出的话却打碎了我们之间薄薄的友

10、谊。 “可那一天” ,笔锋陡转,再起波澜,本已一帆风顺的友好关系开始急转直下。 我已记不清那是在哪一节课上,老师的 PPT 上突然出现了一只画风拙劣的老虎,更可 笑的是,老虎的前爪只有三只趾爪。 “太假了,只有三个指头!”我已记不清我是用何种语 气吐出这句话的,可是下一秒,我本能地用手捂住了嘴巴,闯祸了!同学们还不明就里地 嘲笑着,而我怯生生地向她望去。她咬着嘴唇,黑黑的小脸上也看不出是青是紫,她低着 头,干黄的发丝遮住了她的眼睛。左手依然死死地压在大腿下。同学们此刻的笑声仿佛游 离之音,飘在我耳畔,而我的脑中一片空白。 继续深写两人之间的隔膜。 往后,她似乎开始飘远了。尽管她还坐在我的前桌,

11、依然帮我传接作业,可是我感到, 她真的飘远了。她与我的交谈似乎变成了几个固定的词汇“卷子少了” “交作业” “没 有你的本子” 。 我不敢向她道歉,我怕往事重提会伤上加伤。失去了一份来之不易的友情,我很失落。 但恐怕她承受的会更多、更痛。 所以,坐在我前桌的女孩,我只能用笔记录下我的歉意。我不经意的一句话,却带来 了这般的遗憾。 对不起,我前桌的女孩。 点题之笔。 亮点点评 本文的立意、选取的素材与文题材料不仅形似,而且神似,都在讲一个 无意的言行带来的影响。左手有残疾的前排女孩自尊而敏感,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与人 多交流;因为“我”的同情和小心,两个人慢慢有了些交流;却因为“我”无心的一句话

12、让女 孩受到伤害,再次“飘远了”。虽然,文中没有直接提及材料,但是,看得出,考生是在充 分领悟材料意旨的基础之上写作的。记叙文最忌讳平铺直叙,记流水账。这位考生非常机 智,善于运用多种技法,把文章写得波澜起伏。开篇即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写前排女孩 活像个“小老太”;后文当得知女孩左手有残疾后, “我”对女孩的印象发生了改变,开始维护 女孩,前文的“抑”反衬了后文的“扬”。考生故意将女孩残疾的故事放在后面交代,先写女 孩的“特殊习惯”,制造出悬念,吊足了读者的胃口。本以为两人的交往会一帆风顺,哪知 道“我”无意中的一句话又深深地伤害了女孩,女孩又与“我”产生了隔膜。情节一波三折, 引人入胜,很耐

13、读。 技法指要,洞悉高分的路径 记叙文(含小说)的曲折技巧 一、设一个突转 情节突转法是指记叙事件时,顺着一个方向铺陈渲染,把读者的注意力和情感愿望吸 引到向这个方向发展的一种可能性上去,层层推向高潮,达到顶点时,笔峰陡然一转,通 过另一种结局的突然揭晓,掀起波澜。用此方法构思情节,在结构上形成了奇峰突起、江 河陡转之势。平时不少同学写记叙文经常用“急转法” ,用得很不成功,因为“转”得极不 自然,令人难以信服。其实,这种技巧使用起来特别要注意的是:看似出人意料,实则合 乎情理,在“转”之前必须要用好伏笔、铺垫。 二、设一点误会 就是利用人物之间的猜疑或误解,来激化矛盾,掀起波澜,不断推动情节

14、的发展变化, 最终释疑解惑。由于巧置误会,悬念层叠,文章回环曲折,波澜起伏,引人入胜,收到了 很好的艺术效果。请看下面的例文: 错 觉 今天第五节是体育课。第四节一下课,我便把饭盒放进食堂,计算着体育课可以提前 几分钟下,以便买份好菜。 体育课果然提前了几分钟结束。刚解散,我便一溜烟地跑到食堂,从成排的饭盒中拿 出那个方形的,跑到窗口买了份排骨。 当我走出食堂时,才看到一群群学生冲向食堂,食堂里转眼便排起了一条条长龙。我 得意地大嚼着排骨,看着那排成的长龙,心中十分得意。 当我向空中吐出第四块骨头,并一脚把它踢得远远的时,发现食堂门口有个女孩看着 我。那不是隔壁班上那个姓沈的么?反正挺漂亮,平

15、时常听同学们提起她。我也看了她几 眼,但终究觉得不好意思,便跑到运动场上,避开她的目光。 我坐在运动场上,一边吃饭一边想着刚才那个女孩。短头发、大眼睛,可我和她根本 不认识,她怎么总看着我?我抬起头,却看见她也到运动场来了,就坐在对面的看台上, 仍旧看着我笑。我越发不自在了,想不出她为什么总看着我。难道她这不可能,我又 黑又瘦,一头鸡窝似的乱发,穿着一身旧运动衣,踩着一双已有一周没洗的脏球鞋。实在 没有哪一点儿值得她看的。我赶紧几口扒完饭,站起身准备回教室。这时她也站起来,笑 着跑了过来。 她笑的时候更漂亮了,一对小酒窝,风中飘逸的黑发我有些呆了,看着她,想不 出事情的原因,便转身想走。 “哎

16、!等一等!”她喊出声来。 声音甜甜的,像一串银铃。啊!她跟我讲话了,这可是条新闻,下午我又可以向同学 吹牛了。我转过身,看着她白皙的脸,全身感到不自在,麻木地挤出一张笑脸问:“有什 么事吗?”这一刻我觉得全身在发烧,猜想着她要说什么,但怎么也想不出。 终于,她跑过来了。 “没什么。 ”她又开口了,那声音使我有些陶醉。她又低头抿嘴笑 了一下说:“我只想问问你吃完饭没有。因为因为你用的是我的饭盒!” 点评 本文是一篇典型的靠误会制造喜剧效果的佳作。因为想买份好菜, “我”便把 饭盒提前放进食堂;又因为急着打菜, “我”才没有仔细辨认饭盒。这一连串原因导致了此 后事件的发生,是整个误会的起因。当“我”吃完饭,想回教室时,女孩竟跑过来,主动 与“我”搭话。至此,误会达到极致。当女孩澄清误会,期盼与现实间形成如此巨大的反 差,真实地再现了青春少年的朦胧情感。 使用误会法要注意设置“误会”环节真实、自然、令人信服。 三、设一点悬念 “悬念”是欣赏文艺作品时,读者对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命运很想知道又无从推知的 关切和期待心理。悬念法就是设置一个个悬而未决的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