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高中政 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3.2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学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237931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合】高中政 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3.2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学案 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整合】高中政 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3.2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学案 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整合】高中政 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3.2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学案 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整合】高中政 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3.2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学案 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整合】高中政 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3.2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学案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合】高中政 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3.2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学案 (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2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学案学案班级: 组别: 姓名: 时间: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明确内容明确内容(知道本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以及掌握程度)(知道本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以及掌握程度) 1.识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前提和理论来源 2.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3.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画的重大理论成果 4.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及实践观点的重要性 【精彩回放精彩回放】旧知巩固旧知巩固(利用候课时间和课首(利用候课时间和课首 3 分钟,熟记下列内容,相互间检查)分钟,熟记下列内容,相互间检查) 1.哲学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如何? 2.为

2、什么说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3.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是什么? 【导学菜单导学菜单】我来预习我来预习(带着下列问题,自主阅读课本,在教材中圈划出问题答案,试着快速记忆)(带着下列问题,自主阅读课本,在教材中圈划出问题答案,试着快速记忆)一、填空巩固知一、填空巩固知识识1._的产生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是_、_ 、_这 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它巨大进步。 3.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 的辩证法和 _的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 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实现_的伟大 变革。

3、 5.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_与_ _的有机结合,把唯物辩证的观点贯穿社会历史研究领域,实现了唯物辩证的 与 的统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 和 的统一。 6.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随着 _的发展而发展。_是毛泽东 思想的精髓, 、 、 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 和 。二、二、问题问题呈呈现现知知识识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有哪些?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其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什么?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包括哪些内容?各自的地位如何?【困惑扫描困惑扫描】我来质疑我来质疑 (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4、,提交小组讨论解决,仍不能达成共识,组间或(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交小组讨论解决,仍不能达成共识,组间或全班讨论解决)全班讨论解决)【感悟平台感悟平台】我来探究我来探究 (在个人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发挥小组集体智慧,共研共究,交流展示)(在个人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发挥小组集体智慧,共研共究,交流展示) 探究一:探究一: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三个“结合” ,达到 了新的高度。一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立足中国国情,彰显 中国特色。二是把国情同世情结合起来,既立足国情、扎根本土,又洞察全球风 云、把握世界潮流。三是把科学认识同价值目标结合起来,坚持在理论创新中做 到

5、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上述材料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哪些基本特征?探究二:探究二:2015 年 10 月 25 日,在山东曲阜举办了第六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 术论坛。本次论坛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 与会学者认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不断在社会主义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实践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 化,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服务于实现中华民 族的伟大复兴。 本次论坛的召开,对于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 系,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过程及其后续发展, 进一步推动马克思

6、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设问】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立网络建立网络】我来归纳我来归纳 (在回顾本课知识的基础上,自主构建本课时的主干知识框架,形式多样,(在回顾本课知识的基础上,自主构建本课时的主干知识框架,形式多样,详略得当)详略得当)【过关窗口过关窗口】我来检验我来检验 (独立完成下列练习,小组内互批,存疑问题组内讨论,检验一下,要细(独立完成下列练习,小组内互批,存疑问题组内讨论,检验一下,要细心哦)心哦) 1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认识人和社会,把社会生活的本质归结为实践,提 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从而实现了( ) A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7、B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 一 C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D哲学史上“两个对子”的有机统 一 2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即便是在自然观上相当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一旦 进入社会领域,总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却能在历史观 上坚持唯物主义。这主要得益于它坚持( )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A B C D 3列宁通过研究辩证法,提出了关于帝国主义的论断,并指导十月革命胜利,使 马克思主义与俄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形成列宁主义;毛泽东把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 相结合,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并最终指导中国

8、革 命取得胜利。这说明( )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人类的解放事业提出了具体的方法和措施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A B C D 4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历史的变迁和国度的不同,对马克思主义若干 具体的观点、结论不能照搬照抄,而一定要与时俱进,同本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使之民族化和当代化。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这一要求就是( ) 要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国情和时 代特征相结合 要使马克思主义适应中国的变化发展 要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9、有机结合 起来 A B C D 5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比,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被人们戏称为“半截子唯物主 义” 。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任何旧的哲学相比( ) 它实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它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 证法的统一 它认为思维与存在是同一的,旧的哲学不认同 它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 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A B CD 619 世纪,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使人们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待周围的世界成 为可能,因而,从哲学上概括自然科学的成就,全面、深刻地揭示自然界唯物辩 证性质的条件已经成熟。这说明( ) A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B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科学之科学”

10、 C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D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 生有其自然科学基础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探究一:【解析】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立足国情又洞察世界风云体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立足国情和世情坚持了科学的实践观;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了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答案】 坚持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既立足国情,又把握世界潮流,从实际出发认识周围的世界,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坚持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出发,立足国情和世情,坚持了科学的实

11、践观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供指导性的基本理念和哲学基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特征。探究二:答案:(1)马克思主义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为进一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1答案 B 解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认识人和社会,把社会生活归结为实践,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从而把唯物辩证的观点贯穿到社会历史领域,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

12、观与历史观的统一,故选 B 项。A、C 两项不符合题意。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它们不可能实现有机统一,故 D 项说法错误。2答案 A 解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的哲学不同,能够在历史观上坚持唯物主义,这主要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所以符合题意。3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实践的过程。列宁把马克思主义与俄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形成列宁主义,毛泽东把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毛泽东思想,说明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符合题意,应选;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俄国革命和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

13、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符合题意,应选;说法错误,不选;不符合题意,不选。故选 C 项。 4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使之民族化和当代化的过程,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包括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中国实践,又包括在中国实践中总结新的经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表述片面;与题意不符,不选。5答案 D 解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任何旧的哲学相比,第一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正确;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该题选 D 项。6答案 D 解析 材料强调了自然科学进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重要影响,D 符合题意;A、C 不符合题意;B 错误,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故选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