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工作环境理论课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7237855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电算化工作环境理论课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会计电算化工作环境理论课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会计电算化工作环境理论课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会计电算化工作环境理论课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会计电算化工作环境理论课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电算化工作环境理论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电算化工作环境理论课(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会计电算化工作环境,第一节 计算机一般知识 本节要点 计算机的产生 计算机的特点 计算机的分类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计算机中的数据和编码,一、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 计算机是一种能迅速而高效地自动完成信息处理的电子设备。 1.产生: 1946年2月,美国,ENIAC,用于弹道轨迹计算(科学计算,军事目的) 2.发展阶段:(划分标准:构成计算机的物理元器件) 第一代(19461958):电子管。这个阶段的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和军事用途。,第二代(19591964):晶体管。出现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程序的编制方便了、通用性增强了,从而使计算机的应用范围从军事研究、科学计算扩展

2、到数据处理、工业控制等领域,并开始进入商业市场。 第三代(19651970):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这一阶段计算机的突出特点是可靠性高、功耗低、体积小、存储量大、速度快等,并且,更加广泛应用于科学计算、数据处理、事务管理、工业控制等领域。 第四代(1971今):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判断: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产生于1947年2月。( ) 单选: 第四代计算机的主要特征是( )。 A.电子管 B.晶体管 C.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D.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多选: 计算机的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 ) A.电子管 B.晶体管 C.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D.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二、计算机的特点 运算

3、速度快、计算精度高、超强的存储能力、复杂的逻辑判断能力、按程序自动工作的能力,三、计算机的分类 (一)分类 根据计算机的用途:通用机、专用机 根据计算机的规模: 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机(个人机、PC机) 从用户使用角度: 微机、服务器、终端计算机,判断: 根据计算机的规模,可将计算机分为通用机和专用机。( ),四、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1.运算速度: (1)主频或时钟频率。它是计算机单位时间里处理计算机指令的数量。是表示计算机运算速度的主要性能指标。 主频越高,计算机的速度就越快。 (2)字长: 字长是指计算机信息处理中能同时处理二进制数据的长度。32位,64位等 字长越长,计

4、算机的处理速度越快,精度越高。 2.存储容量: 计算机的存储容量(内存容量)越大,计算机处理时与外存交换数据的次数就越少,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就越快。,五、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1.科学计算: 2.数据处理: 电子数据处理(EDP) 管理信息系统(MIS) 决策支持系统(DSS) 3.过程控制 4.计算机辅助系统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omputer Aided Design)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 计算机辅助制造(CAM-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5.计算机通信 6.人工智能(AI) 机器人 例:计算机

5、辅助设计的英文缩写是( )。 A.CAD B.CAI C.CAM D.CAT,六、计算机中的数据和编码 1.数据表示: 在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表示数据,即用“0、1”代码表示数据。 优点:电路简单、工作可靠并稳定、运算简单、逻辑性强 2.数据的单位: 位bit:用于表示一个二进制位、存储信息的最小单位。 字节Byte:存储信息的基本单位1字节=8位 1Byte=8bit 换算单位: 1KB=1024B 1MB=1024KB 1GB=1024MB 字长:计算机一次能处理的二进制位数。 常用:8位、16位、32位、64位,3.计算机中的编码: 计算机中的数据:数值、文字、图形、图像,声音 数据在计

6、算机中采用二进制编码,判断: 1KB=1024MB。( ) 单选: 存储信息的基本单位是( )。 A.bit B.byte C.KB D.MB,第二节 计算机硬件 本节要点 计算机硬件系统概述 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主要内容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只有硬件而没有软件的计算机被称为“裸机”。 硬件系统: 主机:中央处理器、内存储器 外部设备:外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软件系统: 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判断: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一、计算机硬件系统概述 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本思想:冯诺依曼原理 1.二进制表示数据和指令 2.

7、存储程序控制 3.五大部件: 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二、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 (一)中央处理器 1.中央处理器(CPU) 2.组成: 控制器:指挥系统,从RAM中取出指令执行 运算器:算术运算、逻辑运算 3、CPU的速度主要由字长和主频两个指标决定。 4、CPU是衡量计算机性能的最重要的部件。,单选: 中央处理器是由运算器和( )构成。 A.控制器 B.存储器 C.输入设备 D.输出设备,单选: 有一台电脑,CPU的技术指标是P4/2.1Ghz,其中2.1G的含义是指( )来说的。 A.型号 B.主频 C.内存 D.字长,(二)内存储器(内存、主存) 1.作用:在计算机内部

8、,用于存放CPU待加工处理的数据、中间结果以及最后结果。 2.分类: ROM(只读存储器): 系统信息、只读不写、关机(断电)后,信息不消失。 RAM(随机存储器): 用户信息、可读可写、关机(断电)后,信息消失。 Cache(高速缓存): Cache是位于CPU和内存之间的规模较小但速度很快的一种存储器,目的是解决CPU和RAM之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增加Cache不会改变内存的容量,3.存储容量: 目前微机内存(RAM)容量一般为512M,1G,2G 4.内存容量和存取时间是决定内存优劣的两个重要指标。 5.内存容量的大小是衡量计算机性能的另外一个重要指标。 6.CPU和内存构成了主机。,单

9、选: RAM的特点是( )。 A.可读可写 B.只读不写 C.只写不读 D.不读不写,(四)输入设备: 1.常用:鼠标、键盘、光笔、扫描仪 2.鼠标: 串行接口鼠标(微机常用)、总线接口鼠标、USB接口鼠标(笔记本常用) 机械式和光电式 两键和三键,3.键盘: 微机必备的输入设备之一。 常用键: :大小写字母转换键 :转换键 :回车控制键 :退格键 :空格键 /:不能单独使用,需与其他键配合使用。,多选: 常见的输入设备有( )。 A.显示器 B.扫描仪 C.绘图仪 D.鼠标,(五)输出设备: 1.常用: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 多选: 常见的输出设备有( )。 A.显示器 B.扫描仪 C.绘图

10、仪 D.键盘,第三节 计算机软件系统 本节要点 软件系统概述 软件系统分类 系统软件 应用软件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主要内容 通常把计算机软件分成两大类: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一、软件系统概述 计算机软件系统是指在计算机上运行的各种程序及相应的各种文档资料。二、软件系统分类 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三、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是用于对计算机软硬件资源进行管理、监控和维护,以及对各类应用软件进行解释和运行的软件。系统软件是计算机必备的支持软件。 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各类支持服务程序等。,1.操作系统 作用:是系统软件的核心。用于管理计算机中的软硬件资源。最靠近硬件。必备软件

11、常用: 微机:Windows2000/ WindowsXP/Vista/Windows7,2.语言处理程序 包括:汇编程序、解释程序、编译程序和相应的操作程序组成。 任务:将源程序翻译成计算机能执行的机器指令。 3.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种操纵和管理数据库的大型软件,目的是用于建立、使用和维护数据库。 小型:Visual Foxpro Access 大型:ORACLE SQL SERVER SYBASE 数据库与会计软件联系紧密,会计软件必须有数据库支持。,4.支持服务程序: 支持服务程序是为其他软件和应用软件和用户提供某些通用支持的程序。纠错程序、诊断程序等。,四、应用软件 定义

12、:在硬件和系统软件的支持下,用户为了解决各类实际问题而编制的各种计算机程序及相关文档均称为应用软件。 1.用户程序 用户为解决特定的具体问题而开发的软件。 举例:会计核算软件、人事管理系统等,2.应用软件包 为解决某类典型问题而开发的软件 文字处理软件(WORD)、电子表格软件(EXCEL),五、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 (1)机器语言 由机器指令(二进制)构成。 计算机能直接执行、不易学习和掌握。 (2)汇编语言 由汇编指令(助记符)构成。 易于读写、调试和修改。由汇编程序翻译(汇编)之后方可执行。,(3)高级语言 由语句(接近自然语言和数学公式)构成 易于学习和掌握 高级语言编写的源程序必须翻译成计算机可执行的机器语言程序(目标程序)才能执行。 有两种方式可以实现高级语言程序的翻译,即:解释方式和编译方式。 常见:BASIC Visual BASIC C,判断: 计算机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 判断: 文字处理软件(WORD)属于系统软件。(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