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与练】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模块 文化史 第十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236879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与练】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模块 文化史 第十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导与练】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模块 文化史 第十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导与练】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模块 文化史 第十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导与练】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模块 文化史 第十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导与练】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模块 文化史 第十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导与练】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模块 文化史 第十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与练】2017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模块 文化史 第十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十六单元第十六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和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和 1919 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考点考点 1 1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考 纲课标要求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教育事业的发展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1、中国现代科技成就及其作用两弹一星打破了美苏对中国的核垄断和核威胁以及空间技术的垄断,展示了自己的实力,

2、加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杂交水稻的选育成功不仅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也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饥饿问题。载人航天工程成为高新技术以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计算机的应用加速了国家的信息化发展。2.“双百”方针的提出:(1)背景: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中国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党中央提出让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2)内涵:1956 年,毛泽东正式提出和阐述“双百方针”:文学艺术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学派的自由争论。3.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的发展的表现?(1)“文革”后邓小平采取措施整顿教学秩序:恢复高考,倡导尊师

3、重教,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成为新时期教育的指导方针。(2)制定颁布义务教育法,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3)20 世纪 90 年代,实施发展高等教育的“211 工程”计划。(4) “科教兴国”发展战略。(5)希望工程:在教育投资上,实行国家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体制,社会力量办学也应运而生,启动了“希望工程”。【课堂探究】【探究一】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新中国科技发展历史可分为以下五个时期 2时间 特点 情况 19501958 年 指数增长期 每隔 1.6 年,科技成果翻一番19591962 年 非常时期 呈困难的饱和增长 196319

4、65 年 指数增长期 每隔 1.4 年,科技成果翻一番19661975 年 非常时期 几乎零增长 1975 年以后 指数增长期 增长率基本上与世界水平相近中西 500 年比较 材料二 新中国科技人员占人口的比例 奋进的四十年 材料三 政府科技经费的投入,从 1955 年的 3800 万元猛增到 1997 年的 961 亿元,所取得的省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在 1997 年即达到 3.1 万项。 中国现代史纲 材料四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1) 结合新中国建立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各个

5、阶段科技发展的主要原因。 之初,经济恢复和“一五”计划的完成以及党中央制定的科学发展远景规划,科技工作者艰苦的努力。“左”倾错误和三年的经济困难。党的纠“左”措施使得形势好转“文革”时科技教育受到严重的冲击。结束“文革”,批判“左”倾错误,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 根据以上材料和你的认识,谈谈科技发展需要哪些条件。科技的发展与经济建设和国家地位的关系如何? 发展条件:国家重视,科学决策,科研队伍,经费投入,教育水平等。关系:科技发展决定了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速度,同时它的发展又依靠经济这一物质基础的发展;科技发展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年份 全民所有制单位科技

6、人员的总数全国每百万人中科技人员数 每百万职工科技人员数1952 年 42.5 万人 少于 7.5 人 269 人 1987 年 889.4 万人 83.1 人 889.43 人1989 年 996.1 万人 88.1 人 967.6 人 3【探究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 1956 年论十大关系 材料二 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个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科技进步的体制。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 邓小平 1978 年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讲话 材料三 “二战后,以电子信

7、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和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活跃的因素。并且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科技的发展,知识的创新,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 江泽民 请回答: (1)20 世纪 5070 年代,我国高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是什么?为什么确定这样的战略重点? 重点发展“两弹一星”,加快国防科技的发展。原因:当时,中美处于敌对状态,中苏关系也在 60 年代初破裂,美苏敌视中国,严重威胁我国安全。发展两弹一星是为了打破美苏的核垄

8、断,加强国防,维护国家安全。 (2)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高科技发展的方向作了怎样的调整?为什么作出这样的调整? 方向变化:加快科技成果的商品化,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发挥科技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原因:国内,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科技现代化成为首要任务;国际,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美、中、苏关系缓和,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激烈。 (3)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有何新特点?为此,党和政府作出了怎样的战略决策?新世纪,我国在高科技领域取得的骄人成绩是什么? 特点:高科技发展迅速,知识经济兴起,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全球化进程加快。

9、战略:科教兴国。 成绩:“神舟”5 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课时练习】1在一次科技博览会上,大家首次看到了“东方红 1 号”人造地球卫星模型、杂交水稻“南优 2 号”。请推测一下,这次博览会最早可能举行的时间是 A1980 年 B1970 年 C1990 年 D1973 年 答案:D42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可用公式表述为:经济增长(100%)=3/4(劳动增长)+1/4(资本增长)。美国依据 19481984 年经济增长实际增长数据核算,将传统的经济增长公式调整为:经济增长(100%)=34%(劳动增长+资本增长)+66%(科学技术增长+教育增长)。对上述变化理解正确的是 经济增长模式中,劳动增长

10、和资本增长的比率由较大到较小,科技和教育的比重增大;重视科技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潮流; 科技与教育逐步被摆在日益重要的战略地位;传统经济增长模式是比较合理的。 A. B. C. D. 答案:A3下面是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学校名称的沿革,从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和教育信息是 19041943 年 上海工部局华童中学19431945 年 上海市立模范中学 19451956 年 上海市立晋元中学 19561984 年 上海市陕北中学 19841999 年 上海市晋元中学 1999 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1943 年,上海已经沦陷,改名为“模范中学”,此时的教育可能成为日本进行奴化教育的工具;1945 年,谢晋

11、元是保卫上海的抗日名将,可能与纪念爱国将领有关;1956 年,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加之“左”倾思想影响,改为“陕北”;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恢复“晋元”可能与拨乱反正、统一战线和尊重历史有关 A B. C. D. 答案:A4下面图片反映的是在安徽大学就读的苏明娟(希望工程宣传画中的“大眼睛”)2005 年大学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苏明娟得益于A.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B.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 C.发展高等教育的“211 工程”计划 D.国家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教育投资体制 答案:D5“文化大革命”中,“双百”方针的贯彻受到了干扰和破坏,主要是由于( ) 把一些学术问题当

12、作政治问题;把一些学术争论说成是阶级斗争;“文革”中,八个“样板戏”几乎独占了中国所有的艺术舞台,文艺园地百花凋零;许多知识分子受到伤害,一些优秀作品受到错误批判 A B C. D 5答案:C61977 年邓小平重新恢复工作后,高度重视科教文化事业的发展。为此,他( ) 提出了“双百”方针;恢复了高考;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A B C D 答案:D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射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一个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中国人民这一伟

13、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据新华社电材料二 “神舟六号”尚在太空遨游,很多“搭车”企业就已开始计算收益。航天领域每投入 1 元钱,将会产生 7 元至 12 元的回报。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多大动力中国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崇尚科学、爱好和平的中国,一定会和平利用太空资源、让太空真正为人类造福。据新华社电(1)据材料一,“垄断空间技术”的是哪两个国家?当时两国的地位反映了怎样的国际格局?美国和苏联;两极格

14、局。(2)材料一、二在阐述不同时期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意义时,侧重点有何不同?结合历史背景分析为何有这样的差异?材料一,政治;材料二,经济。材料一,国内: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国际:处于冷战时期。材料二,国内: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国际: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考点考点 2 2 1919 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考纲课标要求文学的主要成就了解 19 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欣赏 19 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有代表性的列举 19 世纪以来有代

15、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6音乐作品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课前预习】1、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1)浪漫主义文学:深入发掘人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创作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到 19 世纪 30 年代,浪漫主义发展到顶峰。(2)现实主义文学:第一:强调真实具体地描写现实生活,详尽分析人类行为互相冲突的趋势,着力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第二:以长篇小说作为主要形式,使长篇小说的创作空前繁荣。(3)现代主义文学:主观地表达世界的看法和通过想象表现心理的真实。强调表现自我,手法比较怪诞,语言风格悖离传统。2.新古典主义美术和浪漫主义美术产生的时代背景和表现方式。(1)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的法国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对古代希腊罗马英雄主义精神的追求,产生了新古典主义美术;主张绘画要选择严峻的重大题材,在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件中寻找创作题材,在表现形式上,强调理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