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参考】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知识要点解析: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235771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课参考】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知识要点解析: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备课参考】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知识要点解析: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备课参考】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知识要点解析: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备课参考】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知识要点解析: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备课参考】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知识要点解析: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课参考】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知识要点解析: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课文知识点解析一、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 民国初年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段时期被称为民族 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补充:中国的进口值自 1914 年即开始下降。如果把 1913 年进口洋 纱数量指数定为 100,那么,19141916 年则降到 95.3,19171919 年 更降为 59.2。这一时期,中国的出口值却保持着增长的良好势头,1919 年中国的出口值比 1913 年净增了 56%。19031908 年,中国平均每年注 册的工厂为 21.1 家。而在 19131915 年,平均每年注册工厂就有 41.3 家,19161919 年更达到年均 12

2、4.6 家。 1.发展概况:纺织业、面粉业和卷烟业等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 和新兴的民族工业化学工业也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 想一想:一战期间为什么会出现发展的黄金时期? 2.具体表现 (1)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在第一次世 界大战期间,由于各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 侵略,这就给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首先,曾给民族工业造成严重压力的外国商品倾销有所缓和。如: 英国对华输出减少了约 1/2,法国减少到不足战前的 1/3,德国货则完 全停止了进口。再看看下列两组数据对比: 一战前与一战中外国商品输华总额对比1913 年1915 年减少比例

3、进口总额(两)5.7 亿4.54 亿1/5 1915 年外国商品输华总额较战前减少了 1/5。这些为中国民族工业 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 其次,大战期间,由于交战的帝国主义国家大肆扩军备战,民用工 业削减,日用品不足,于是急需进口大量面粉和其他货物,这也为中国 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中国的民族工业自其产生之日起,就一直受着帝国主义和封建势 力的双重压迫,发展非常缓慢。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建立 了中华民国,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在一定程度上提 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激发了他们振兴实业的热情。政府实行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

4、,也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1912 年初,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成立,它在旨趣书中这样写 道:“往者,忧世之士亦尝鼓吹工业主义,以挽救时艰,而无效也。 ” 民族资产阶级认为,那是因为专制制度阻碍了企业的建设和发展。如今 共和政体建立了, “产业革命,今也其时矣”! 政府还倡导使用国货。1914 年 2 月,农工商部向各省发出长篇通 饬,提出欧战正是“工商业发达之转机” ,公布维持工厂办法大纲七 条 ,规定糖类、瓷器、麦粉、纸张、文具、罐头食物、玻璃、线织衫全析提示 这一时期民族工业的发 展以轻工业为主,其中又以 纺织业和面粉业的发展最为 迅速。重工业有发展,但数 量少,十分缓慢,没有形成 独立完

5、整的工业体系。要点提炼 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放 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 外部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 了一个有利的时机。扫除了一些障 碍,成为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的主要内部因素。袜、肥皂、蜡烛、棉毛织物等制造厂家,均在维持之列。此后,农工商 部又多次发出训令,要求所有公共机关的日用消耗品,一律专购国货。 (3)群众性的反帝斗争,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补充:1915 年,日本提出企图中国的“二十一条” ,中国人民 掀起了一场抵制日货的大规模运动。1918 年,段祺瑞与日本签订中日 陆军防敌协定和中日海军防敌协定 ,再次激起了全国人民抵制日 货的爱国运动。五四爱国运动中,罢工、罢市、拒绝买卖日货

6、的斗争此 起彼伏,这些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我的第一个企业成功的主要原因,是那时的爱国运动推动了这个企 业的发展,因为当时每个人都愿意买国货。 火柴大 王刘鸿生 3.化学工业的代表“北范南吴” (1)在轻工业迅速发展的同时,新兴的民族工业化学工业也 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范旭东和吴蕴初被称为中国化学工业的“北范南 吴” 。 补充:范旭东先后在塘沽创办了久大盐业公司和永利碱厂。1922 年, 永利兴办之时,英国卜内门洋碱公司的经理当着范旭东的面说:“碱对 贵国确实重要,只可惜办早了一点,就条件来说,再候 30 年不晚。 ”面 对这种奚落,范旭东的回答是, “恨不早办 30 年,好在事

7、在人为,今日 急起直追,还不算晚” 。三年以后,当永利建成并成功出碱之时,卜内 门公司又跑来要求“合作” ,范旭东则坚持公司章程, “股东以享有中国 国籍者为限” ,将卜内门拒之于永利大门之外,最终打破了卜内门独霸 中国碱业市场的企图。 (2)尽管民族工业在一战期间出现一段黄金时期,但却好景不长。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民族工业陷入了困境,日渐萎缩。因为这一时期, 日本侵略中国,对沦陷区经济大肆掠夺,官僚资本垄断社会经济,抗战 结束后,美国加紧对华经济侵略。 二、日伪政权对沦陷区经济的破坏 1.“适地适产主义” 。为适应侵略需要,日本把占领区变成军事和 工业基地,严重破坏了中国沦陷区的经济。1

8、940 年 10 月,日本内阁通 过国土计划设定纲要 ,提出所谓“适地适产主义” ,具体地说,就是 在日本本土着重发展军事工业、机械工业和精密工业;在中国东北由伪 满洲国着重发展电气工业、矿业、部分机械工业和轻工业;在华北着重 开发矿业、盐业;华中则容许存在一些轻工业。 “适地适产主义”意在 将占领区经济完全纳入日本经济的体系之中。 2.野蛮的经济掠夺 日本侵略者在沦陷区进行野蛮的经济掠夺,是由其侵略战争的目的 所决定的。日本是个小国,国内资源不足,发动侵华战争,就是为了摆 脱国内危机,掠夺中国的资源和财富。此外,为了弥补其在人力、物力、 财力等各方面的困难,日本在经济上实行“以战养战”的掠夺

9、政策,妄 图把中国变成其进行侵略战争的物质供应地。 想一想:日本是怎样在沦陷区进行经济掠夺的? (1)掠夺工矿业和交通运输业。日本对沦陷区工矿交通运输业的 掠夺政策,在各个阶段有所不同。七七事变以后的第一年内,掠夺的方群众性反帝斗争大都以 “爱用国货”为口号,既抵 制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又刺 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全析提示 永利碱厂的创业史,充 分地展示出我国民族资产阶 级在夹缝中求生存,在争斗 中求发展,在逆境中奋进的 精神。要点提炼 “以战养战” ,把占领 区变成日本的军事和工业基 地,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 主要目的之一。通过“军事管理” “委 托经营”等方式掠夺工矿业、 交通运输业,其目

10、的是把占 领区变为日本的工业原料基 地。式,在华北是采用“军事管理” ,在华中是采用“委托经营” ,夺取了沦 陷区差不多全部的工矿企业。但这种杀鸡取蛋的政策很快遭到失败。随 着日本“以战养战”政策的提出,日本侵略者采用了“中日合办”的方 式,将矿业、钢铁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等定为“统制事业G” ,由日本公司 专营,企业的经营权由日方掌握。这样,日本就将沦陷区变为日本的工 业原料基地,用以满足侵略战争的需要,并且从中获得巨额的利润。 (2)控制金融和内外贸易 日军每占领一个地区,就抢占银行,掠夺金银和现款。沦陷区的 中国银行、中央银行等五十多家公私银行,共损失四亿多元,其中绝大 部分被运往日本。日伪

11、政权还在沦陷区开设二十多家金融机构,其中较 大的有伪满“中央银行” (东北) 、伪“中国联合准备银行” (北平) 、伪 “中央储备银行” (南京)等。日本通过这些银行滥发大量没有储备基 金的伪币,强制沦陷区人民用法币兑换伪币,攫取中国的资财。此外, 还印刷大量军用票在沦陷区流通。日伪不断增加苛捐杂税,仅河北人民 缴纳的捐税就有一百多种。 同时,控制占领区的内外贸易,实行物资管制制度。在上海,钢 铁、猪鬃、桐油、棉花、生丝等物资在市区移动须经批准;3 码(1 码 =0.9144 米)以上的丝棉毛织物、0.5 千克以上的糖或盐,由上海外运 须经许可;2 千克以上的米面、5 千克以上的豆类、20 个

12、以上的蛋、0.5 千克以上的茶叶由外地运入上海也须经许可。物资管制制度,便于日伪 政权以低价收购的方式进行物资掠夺,极大地限制了中国民族工业的生 存空间。 (3)肆意掠夺劳动力。沦陷区的壮丁,也成为日本侵略者掠夺的 对象之一。据统计,19371943 年,从华北被驱赶到伪满洲国去的工人 和农民就有 389 万余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大量中国工人和被俘的士 兵被送到日本从事各种繁重的劳动。 补充:这些劳工绝大部分被虐杀。山东省高密县(今高密市)的刘 连仁,1944 年 9 月被日军强行掳到北海道,并被强迫在北海道某煤矿从 事劳动。他于 1945 年 7 月逃脱,在北海道山林中度过了 13 年艰苦

13、的野 人生活,1958 年才回国。 三、三座大山重压下的民族资本 1.外国资本的压迫。中国的民族工业不仅倍受日本的压迫、排挤, 还遭受着英美等国资本的欺压。一战结束后不久,外国资本纷纷卷土重 来。它们凭着雄厚的实力,利用跌价竞争等方法给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造成很大压力。 补充:为了与中国烟草公司竞争,英美烟草公司不惜把“大哈德门” 牌香烟的售价从每箱 250 元跌至 200 元, “双飞鹰”牌香烟从每箱 140 元跌至 100 元。压价的结果,使得中国烟厂销路阻滞,亏损严重。不少 小厂纷纷倒闭,连资本雄厚的南洋、华成等公司也感到难以维持。仅重 庆一地,国产香烟由原占市场销售份额的 70%下降到

14、 30%。除了压价竞 争外,英美烟草公司还使出更卑劣的竞争手段。当英美烟草公司运到新 牌香烟时,授意经销者将同等级的国产畅销香烟故意搁置在潮湿的地方, 任其受潮霉变,并指示售货员将变质烟同英美烟草公司的好烟对比,以 造成“中国香烟品质低劣,制造不良,易于霉变;英美烟草公司的香烟日本在沦陷区的野蛮掠 夺,其后果是大量的工矿资 源、资金被掠夺榨取,农业 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给沦陷 区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严重 地影响着中国民族工业的发 展。封建主义、外国资本主 义、官僚资本主义是压在民 族资本主义身上的三座大山。 重压下的民族资本主义举步 维艰。品质优良,系用科学精工制造”的印象来争夺销路。 2.官僚资

15、本的排挤 (1)抗战爆发前,中国已经形成了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 官僚资本通过手中的权力,实行“经济统制”政策,把资本渗透到民族 工业中去。统购统销及专卖制度固定了近乎半没收的收购价格,政府从 中攫取大量的物资和财政收入,民族工商业损失巨大。 你知道什么是“经济统制”政策吗?请读一读下列材料: 经济统制政策包括统购统销、专卖和限价、议价等措施,经济统制 的范围有棉花、棉纱、棉布、煤、石油、纸张、机器、钢铁、水泥、烧 碱、盐酸、漂白粉、染料等工业制品、设备和原材料。对钨、锡、汞、 桐油、生丝、茶叶、药材等出口物资实行统销,对盐、糖、卷烟、火柴 等生活必需品实行专卖。 (2)官僚资本还对民族工

16、业进行侵蚀、排挤和打击。 “火柴大王” 刘鸿生回忆当时的情形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厂、火柴原料厂 及在兰州办的西北毛纺织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 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 ” (3)1931 年,以中国银行为首的各财团银行,趁中国棉纺工业出 现危机,通过投资、贷款、管理等方式,先后侵占了 33 家民族资本纱 厂,这些纱厂共拥有 100 余万枚纱锭。 3.封建势力的束缚。 1.无论是在清末,还是民国时期,民族工业都受到封建势力的严重 束缚,不仅苛捐杂税难以应付,还遭受到赤裸裸的敲诈和勒索,极大地 加重了民族工业的负担。全析提示“经济统制”的“统制” 就是“独占” ,就是“垄断”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