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护技术幻灯片

上传人:m****5 文档编号:57235159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PPT 页数:109 大小:6.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救护技术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救护技术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救护技术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救护技术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救护技术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救护技术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救护技术幻灯片(10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救护技术,谭益冰,学习内容,外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p270 气管插管术、环甲膜切开术、气管切开术p243 简易呼吸球囊的使用(另附资料) 除颤仪的使用p229,学习目标,掌握止血带、绷带包扎、四肢骨折夹板固定、危重病人搬运操作。 熟悉气管插管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及护理要点;简易呼吸球囊的使用;除颤仪的适应证及使用方法。 了解环甲膜切开术、气管切开术的方法、护理要点。,一、止血、包扎、固定与搬运,(一)止血hemostasis,全身血量占体重7-8% 失血量 10%轻度头晕、交感神经兴奋或无任何反应 20%出现失血性休克症状 30%严重失血性休克,出血的类型,动脉出血 静脉

2、出血 毛细血管出血,血色鲜红,量大、快,呈喷射状,血色暗红,速度较缓慢,血色鲜红,渗出性,可自行凝固止血,止血方法,指压止血法 加压止血法 止血带止血法 止血钳止血法 填塞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最常用),适用于各种伤口 无菌纱布覆盖压迫伤口 三角巾或绷带(弹性绷带)用力包扎。 在没有无菌纱布时可使用消毒卫生巾、餐巾等替代,指压动脉止血法(较专业),适用于头部和四肢某些部位的动脉大出血 方法为用手指压迫伤口近心端动脉,将动脉压向深部的骨头,阻断血液流通。,指压动脉止血法,1.头部指压动脉止血法: (1)指压颞浅动脉:适用于一侧头顶、额部、颞部的外伤大出血。在伤侧耳前,一手拇指对准下颌关节压迫颞

3、浅动脉,另一手固定头部。 (2)指压面动脉:适用于颜面部外伤大出血。用一手拇指和食指或拇指和中指分别压迫双侧下颌角前约1厘米的凹陷处,阻断面动脉血流,因为面动脉在颜面部有许多小枝相互吻合,所以必须压迫双侧。,指压动脉止血法,2.四肢指压动脉止血法: (1)指压肱动脉:适用于一侧肘关节以下部位外伤大出血。用一手拇指压迫上臂中段内侧,阻断肱动脉血流,另一手固定手臂。 (2)指压桡、尺动脉:适用于手部大出血。用两手拇指和食指分别压迫伤侧手腕两侧的桡动脉和尺动脉,阻断血流,因为桡动脉和尺动脉在手掌部有广泛吻合肢,所以必须同时压迫双侧。,指压动脉止血法,(5)指压指(趾)动脉:适用于手指(脚趾)大出血。

4、用拇指和食指分别压迫手指(脚趾)两侧的指(趾)动脉,阻断血流。 (6)指压股动脉:适用于一侧下肢大出血。用双手拇指用力压迫伤肢腹股沟中点稍下方的股动脉,阻断股动脉血流,伤员应该处于坐位或卧位。,指压动脉止血法,(7)指压胫前、后动脉:适用于一侧脚的大出血。用双手拇指和食指分别压迫伤脚足背中部搏动的胫前动脉及足跟与内踝之间的胫后动脉。,填塞止血法,适手于颈部和臀部等处较大而深的伤口。 先用镊子夹住无菌纱布塞入伤口内,如一快纱布止不住血,可再加纱布,包扎固定。 颅脑外伤引起的鼻、耳、眼等处出血不能用填塞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重点),止血带止血法只适用于四肢大血管损伤时,出血凶猛,且其它止血方法不

5、能止血时,才用此法 橡皮止血带(橡皮条和橡皮带)-常用 气性止血带(如血压计袖带) 布制止血带,止血带止血法,使用止血带应注意: 1、部位:上臂外伤大出血应扎在上臂上1/21/3处,前臂或手大出血应扎在上臂的下1/3处,不能扎在上臂的中部,因该处神经走行贴近肱骨,易被损伤。下肢外伤大出血应扎在股骨中下1/3交界处。 2、衬垫:使用止血带的部位应该有衬垫,否则会损伤皮肤。可扎在衣服外面,把衣服当衬垫。,止血带止血法,3、松紧度:应以出血停止,远端摸不到脉搏为合适。过松达不到止血目的,过紧会损伤组织。 4、时间:一般不应超过5小时,原则上30min1小时要放松一次,时间为1分钟。 5、标记:使用止

6、血带者应有明显标记记录并贴在前额或胸前易发现部位,写明时间。如立即送医院,但必须当面向值班人员说明扎止血带时间和部位。,(二)包扎,伤口包扎在急救中应用范围较广,作用如下: 固定敷料,保护创面,防止污染 止血 止痛,包扎,伤口包扎技巧要求: 动作轻巧,以免增加疼痛 接触伤口面的敷料必须保持无菌 包扎要快且牢靠,松紧度要适宜 包扎方向:远心端 近心端 打结避开伤口和不宜压迫的部位。,包扎材料,一、三角巾: 主要用于大面积创伤的快速包扎,头部包扎,1. 三角巾帽式包扎: 适用于头顶部外伤。,2、风帽式包扎,3、面具式包扎颜面部出血,4、十字包扎:下颌骨骨折,三角巾躯干包扎,三角巾胸部包扎: 适用于

7、一侧胸部外伤。,三角巾胸部包扎,三角巾躯干包扎,三角巾肩部包扎: 适用于一侧肩部外伤。,包扎材料,二、轴带卷:也称绷带。 多用于四肢及关节部位开放伤的压迫式包扎。,绷带包扎法,(1)环形包扎法:用于包扎肢体粗细均匀的部位。如手腕、小腿下部和额部,绷带包扎法,(2)螺旋形包扎法:用于包扎肢体粗细相差不大的部位。如上臂、大腿下部等,绷带包扎法,(3)反折螺旋形包扎法:用于包扎肢体粗细相差较大的部位。如前臂、小腿、大腿等。 注意:不可在伤口或骨隆突处反折!,绷带包扎法,(4)“8”字形包扎法:多用于包扎肘、膝、踝等直径不一致的部位或屈曲关节处,注意事项,1.不可在受伤面或炎症部位打结。 2.不可在关

8、节面或骨突处打結。 3.不可在受压部位或肢体內側打结。 4.不可在常磨擦处打结。,(三) 固定,固定不仅可以减轻伤员的痛苦,同时能有效地防止因骨折断端移动损伤血管、神经等组织造成的严重继发损伤,因此,即使离医院再近,骨折伤员也应该先固定再运送。,注意事项,急救固定目的不是骨折复位,而是防止骨折端移动,所以刺出伤口的骨折端不应该送回。 固定时动作要轻巧,固定要牢靠,松紧要适度,皮肤与夹板之间要垫适量的软物。,固定材料,木制夹板:有各种长短规格以适合不同部位需要,外包软性敷料。是以往最常用的固定器材。 其它材料:如特制的颈部固定器、股骨骨折的托马氏固定架、紧急时就地取 材的竹棒、木棍、树枝等等。,

9、固定材料,负压气垫(不常用) :为片状双层塑料膜,膜内装有特殊高分子材料,使用时把片状膜包裹 骨折肢体,使肢体处于需要固定的位置,然后向气阀抽气,气垫立刻变硬达到固定作用。,头颈部固定,下颌骨折固定:方法同头部十字包扎法。,胸部固定,1. 肋骨骨折固定:方法同胸部外伤包扎。 2. 锁骨骨折固定:将二条四指宽的带状三角巾,分别环绕两个肩关节,于背后打结,再分别将三角巾的底角拉紧,在两肩过度后张的情况下,在背后将底角拉紧打结。,四肢骨折固定,1. 肱骨骨折固定:用二条三角巾和一块夹板先将伤肢固定,然后用一块燕尾式三角巾中间悬吊前臂,使两底角上绕颈部后打结,最后用一条带状三角巾分别经胸背于健侧腋下打

10、结。,肱骨骨折固定,四肢骨折固定,2. 肘关节骨折固定:当肘关节弯曲时,用二条带状三角巾和一块夹板把关节固定。当肘关节伸直时,可用一块夹板,一卷绷带或一块三角巾把肘关节固定。,肘关节骨折固定,四肢骨折固定,3. 桡、尺骨骨折固定:用一块合适的夹板置于伤肢下面,用二块带状三角巾或绷带把伤肢和夹板固定,再用一块燕尾三角巾悬吊伤肢,最后再用一条带状三角巾两底边分别绕胸背于健侧腋下打结固定。,桡、尺骨骨折固定,四肢骨折固定,4. 胫、腓骨骨折固定:与股骨骨折固定相似,只是夹板长度稍超过膝关节就可。,5. 股骨骨折固定: 两条夹板:一块长夹板,(长度为从伤员腋下至足跟)放在伤肢外侧,另用一块短夹板,(长

11、度为从会阴至足跟)放在伤肢内侧 固定点:腋下、腰部、大腿根部、膝部、小腿、足部(8字包扎) 注意在关节突出部位要放软垫 若无夹板时,可以用带状三角巾或绷带把伤肢固定在健侧肢体上,股骨骨折固定,脊柱骨折固定,1. 颈椎骨折固定:伤员仰卧,在头枕部垫一簿枕,使头颈部成正中位,头部不要前屈或后仰,再在头的两侧各垫枕头或衣服卷,最后用一条带子通过伤员额部固定头部,限制头部前后左右晃动。若有专业人员使用的颈托固定就既快又可靠。,颈椎骨折固定,脊柱骨折固定,2. 胸椎、腰椎骨折固定:使伤员平直仰卧在硬质木板或其它板上,在伤处垫一簿枕,使脊柱稍向上突,然后用几条带子把伤员固定,使伤员不能左右转动。,胸椎、腰

12、椎骨折固定,胸椎、腰椎骨折固定,五 搬运,搬运伤员,与搬运物体不一样,需要结合伤情,否则会引起伤员不适甚至危害。搬运时要能随时观察伤情,一但病情变化可立即抢救。,徒手搬运,徒手搬运不需要任何器材,在狭小地方往往只能用此方法。 1. 单人背法搬运:让伤员双上肢抱住自已的颈部,伤员的前胸紧贴自己的后背,用双手托住伤员大腿中部。适用于体重较轻及神志清楚伤员的搬运。,徒手搬运,2. 单人抱法搬运:将伤员一上肢搭在自己肩上,然后一手抱伤员的腰,另一手肘部托起大腿,手掌部托其臀部。适用于体重较轻及神志不清的伤员的搬运。,徒手搬运,3. 双人拉车式:一人双上肢分别托住伤员的腋下,另一人托住伤员的双下肢适用于

13、非脊柱伤病人的搬运。 4. 多人平托法搬运:几个人分别托住伤员的颈、胸腰、臀部腿,一起抬起,一起放下。适用于脊柱伤伤员。,器材搬运,1. 担架搬运:担架虽是搬运伤员的主要工具,但因太长,一般家庭不易使用。 2. 其他器材:可用椅子、毯子、木板等进行,要注意看护伤员或扎好安全带,防止翻落,上下楼梯时尽可能使伤员体位接近水平,并使伤员的头部略高位。,搬运体位,1.颅脑伤伤员:使伤员取侧卧位,若只能平卧位时,头要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或舌根下坠阻塞气道。 2. 胸部伤伤员:使伤员取坐位,有利于伤员呼吸。,搬运体位,3. 腹部伤伤员:使伤员取半卧位,双下肢屈曲,有利于放松腹部肌肉,减轻疼痛和防止腹部内

14、脏脱出。 4. 脊柱伤伤员:使伤员一定要保持平卧位,应该由多人平托法搬运,同时抬起,同时放下。千万不能双人拉车式或单人背抱搬运,否则会引起脊髓损伤以至造成肢体瘫痪。,注意事项,1. 保护伤病员。 (1)不能使伤病员摔下。由于搬运时常需要多人,所以要避免用力先后或不均衡,较好的方法是由一人指挥或叫口令,其他人全心协力。,注意事项,(2)预防伤病员在搬运中继发损伤。重点对骨折病人,要先固定后搬运,固定方法见外伤固定术。 (3)防止因搬运加重病情。重点对呼吸困难病人。搬运时一定要使病人头部稍后仰开放气道,不能使头部前屈而加重气道不畅。,注意事项,2. 保护自身。 (1)保护自身腰部。搬运体重较重伤病

15、员时,会发生搬运者自身的腰部急性扭伤,科学的搬运方法是搬运者先蹲下,保持腰部挺直,使用大腿肌肉力量把伤病员抬起,避免弯腰使用较薄弱的腰肌直接用力。,注意事项,(2) 避免自身摔倒。有时搬运伤病员要上下楼,或要经过较高低不平的道路,或路滑的地方,所以一定要一步步走稳,避免自身摔倒,既伤了自己又会祸及伤病员。,二、气管插管术、 环甲膜切开术、气管切开术,三、简易呼吸球囊 的使用,简易呼吸球囊示意图,1面罩,4.硅胶球,6.储氧袋,5.储氧阀,3.安全压力阀,2.单向呼吸活瓣,7.连接导管,1.选择合适的面罩,备齐用物带至病人身边,并向神志清楚者解释,使病人去枕仰卧位。,2.操作者位于病人的头侧,

16、打开病人气道(将头部向后仰,并托牢下颌使其向上),清除口鼻腔内分泌物,有假牙者取出假牙,保持气道通畅。,3.将连接导管接于供氧装置上,氧流量为10L/min,并连接储氧袋。若无供氧装置则将储氧袋及连接导管解下。,4.左手用面罩盖住患者的嘴与鼻子,并以C型手法压住面罩使其紧贴患者面部,并用中指,无名指,小指托患者下颌部位, 呈E形状,以保证气道通畅.右手压缩呼吸球,使氧气或空气送入肺内. 有气管切开及插管者备一标准接头,将硅胶球直接接于接头上。,5.压缩频率: 成人 1215次/分 儿童 1420次/分 婴儿 3540次/分 6.压放速度根据病人吸呼比: 1:1.5-1:2,7.根据病人的年龄,病情调节压力安全阀. 婴儿,儿童: 压力安全阀在出气位置,使其维持在 40cmH2O左右. 成人: 压力安全阀在出气位置, 使其维持在60cmH2O左右. 气道痉挛者,ARDS: 压力安全阀在锁住位置,使其维持在大于60cmH2O的位置.,操作正确的判断标准,1. 注视患者胸部上升与下降(是否随着挤压球体而起伏) 2. 经面罩透明部分观察患者嘴唇与面部颜色的变化。 3. 经透明盖,观察单向阀工作是否正常。 4.在呼气当中,观察面罩内是否呈雾气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