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5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配套文档:第16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233410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4.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设计】2015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配套文档:第16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创新设计】2015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配套文档:第16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创新设计】2015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配套文档:第16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创新设计】2015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配套文档:第16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创新设计】2015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配套文档:第16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设计】2015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配套文档:第16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设计】2015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配套文档:第16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讲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考纲定位思维导图最新考纲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考纲解读 1.识记:西气东输的原因及其影响。2.理解:我国或世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3.应用:结合实例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考点一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 知 识 整 合)1自然背景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很不均匀,存在着资源富集区和贫乏区 自然资源在区域之间一般不具有流动性)2经济背景: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不匹配。深 度 思 考)1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2调配工程(1)南水北调线路A 东线B 中线C 西线起点扬州丹江口

2、水库通天河、雅砻江和大渡河终点天津;烟台、威海北京;天津黄河上游线路特点可利用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可自流基本自流需开凿过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2)西电东送地理背景:水电资源分布与用电负荷分布不平衡。90%的可开发装机容量集中在西南、中南及西北地区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能源资源短缺,能源消耗量大。三条线路(如下图)线路北线工程中线工程南线工程起点A 山西、内蒙古的坑口电站B 黄河上游的水电D 三峡和 C 金沙江干支流的水电E 桂、滇、黔三省交界处的水电以及黔、滇两省的坑口电站终点京津唐地区华东地区广东经济意义:给我国沿海较发达地区提供大量电力,促进其经济社会发展。3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资源跨区域

3、调配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其建设意义的分析要分别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生态环境改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入手。分析如下:意义方面 对调入地区的意义对调出地区的意义资源缓解资源短缺问题促进资源开发经济促进资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形成资源相关产业链,增加经济收入社会带动相关产业和设施的完善带动地区城市化发展,提高生活水平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拓展延伸】 世界的水资源跨区域调配(1)美国北水南调其中加利福尼亚北水南调工程最为著名。加利福尼亚北部湿润,南部地势平坦,光热条件好,是著名的阳光地带,但干旱少雨,通过调水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杉矶等城市的生

4、活和工农业用水得到了保证。(2)埃及西水东调从尼罗河三角洲地区,引尼罗河水向东穿过苏伊士运河,到达干旱的西奈半岛。通过调水,苏伊士运河西岸将新增耕地 380 万亩,促进当地的发展和繁荣。(3)澳大利亚东水西调澳大利亚政府在大分水岭东侧河流上游修建水利工程,通过自流或抽水,将东坡河水一部分调入西侧墨累达令盆地。这些水利工程不仅可以供水,还可利用落差发电供应东部城市。(4)以色列北水南调把北方较为丰富的水资源输送到干旱缺水的南方。利用南部充足的光热条件,发展水果、蔬菜、花卉等产业,使之成为国家赚取外汇最多的产业之一。题 组 递 进)1(2013江苏地理,2324)(双选)为缓解“昆明水少、滇池水脏

5、”的问题,云南省已建成螳螂川、牛栏江调水工程,并规划建设金沙江调水工程,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1)(2)题。(1)“滇池水脏”与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有关。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的主要原因有( )。A流域面积小,汇入水量少B季风气候,径流季节变化大C水体总量大,进出水量小D全年高温,湖水蒸发量大(2)跨流域调水工程对滇池流域的主要影响有( )。A改变滇池流域降水总量 B提高滇池水体自净能力C减少昆明污染物排放总量 D缓解昆明用水紧张状况解析 第(1)题,更新周期和速度取决于水体收支速度和数量及湖泊容量。由数据及与昆明市面积对比可知,滇池流域面积小,但湖容水量大,入湖水量少。由图知,出湖河流少,出湖水量

6、少,所以更新周期长。第(2)题,工程调水可增加入湖水量,提高自净能力;水资源调入也能够缓解“昆明水少”问题。答案 (1)AC (2)BD22012山东文综,26(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 分)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下图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指出建设“引松济辽”调水工程、打造东北黄金水道,对辽河干流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6 分)解析 本题考查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结合材料可知,辽河流域

7、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少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所以积极影响可从缓解用水紧张、促进经济发展、加强区域联系等方面回答。答案 增加水资源量,促进工农业发展;发展内河航运,加强区域间的联系;改善环境,促进旅游业发展(或优化投资环境)。考点二 西气东输知 识 整 合)一、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1)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一直以煤炭为主,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2)矿物能源中具有清洁优势的天然气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很低。(3)长期以来北煤南运给铁路和公路运输造成很大压力。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1)天然气分布的总体特征: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8、。(2)四大气区: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陕甘宁的鄂尔多斯。(3)油气发展战略:稳定东部,发展西部。二、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对西部地区的影响(1)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2)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成为西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2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1)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2)发挥了经济技术优势,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及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经济发展。3对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合理配置,促进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4对环境的影响(1)东部地区:天然气部

9、分替代煤炭,有利于改善大气质量。(2)沿线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天然气,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深 度 思 考)1西气东输工程 概况主体:新疆塔里木盆地的a轮南到b上海 线路特点:穿越众多地形复杂区,三次跨越黄河、一次跨越长江 分支:四川、重庆到湖北、湖南等)2西气东输的意义对调入地区的意义对调出地区的意义缓解能源短缺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促进东部经济发展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东部地区进行西气东输工程的配套建设,带动东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天然气加工业的发

10、展,推动其向深加工、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西部能源结构气化,在沿线农村推广使用天然气,缓解因植被破坏而带来的环境压力【学法指导】 分析评价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基本思路 我国先后实施了若干跨区域调配工程,如: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要掌握此类问题,需按以下思路进行: (1)跨区域调配资源原因的分析思路 该原因必然是资源分布区与消耗区的差异,即明确该资源分布规律及分布较多的地区;同时明确该资源紧缺区的紧缺原因,包括为何分布较少,为何需求量大,以及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2)解决该资源短缺途径的分析思路 包括提高利用率,节约资源;寻找替代

11、品和跨区域调配资源等。(3)跨区域资源调配线路选择的分析思路 要保证稳定、安全的资源供应;要考虑线路造价,要考虑沿线地形、河流等自然条件和城市分布等社会经济条件;尽量避免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4)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的有利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常用答题用语答题思路调出区调入区经济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解决资源短缺问题,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相关产业发展社会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增加就业;提高生活质量环境减轻环境污染减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增加【特别提醒】 不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影响不同,要结合具体类型分析,如西电东送工程,有利于减轻东部地区

12、的大气污染;北煤南运可能加剧南方的大气污染等。题 组 递 进)1下图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1)(2)题。(1)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 )。A B C D(2)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地带的是( )。东北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西南地区A B C D解析 第(1)题,根据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水平和我国能源分布与开发之间的关系可知,西部地带经济发展水平低,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但开采能力较弱,随着经济发展,特别是西部大开发的实施,能源自给率应该提高,图中曲线 1980 年以来表示的能源自给率状况总体提高,2005 年前后达到最高值,最可能

13、是西部地带;东部经济发展水平最高,能源储量不足,曲线自给率最低,且逐渐减少,应代表东部地带,则、应分别代表中部地带和我国能源自给率。第(2)题,由上题知,我国西部地带 2005 年以后能源自给率最高,接近 160%,所以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东部地带,选项中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皆属于我国西部地带,故选 D。答案 (1)C (2)D2西电东送、西气东输是我国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据此回答(1)(2)题。(1)影响我国西部地区天然气开发的社会经济条件说法正确的是( )。勘探、开发资金短缺问题 西部人口少,工农业相对落后,天然气的市场需求量有限 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条件远不能满足

14、大批量油气产田生产和外运的需要 输气管道线路长、规模大、施工方式多样 中西部地区地形复杂,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较为脆弱A B C D(2)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环境的重要意义表现为( )。A有利于缓解电荒,为工业生产提供足够的能源B利用丰富的能源,推动耗能工业扩大生产规模C改变农村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D促使地方能源结构气化,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解析 第(1)题,影响我国西部天然气开发的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勘探、开发资金短缺问题;附近天然气市场需求量少;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运输能力不足等,这都属于社会经济条件。而自然地理环境脆弱,易被破坏,难以恢复;

15、相距较远,地形复杂等,这都属于自然条件。第(2)题,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落后,当地依靠地表植被来作生活燃料,西气东输工程可促使地方能源结构气化,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答案 (1)A (2)D资源调配线路示意图的判读读 图 指 导)资源调配路线图通常以某一资源或能源调配为背景,考查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跨区域调配的原因、线路选择及调配的意义等。结合相关考题,对于该类示意图的判读方法总结如下:1结合位置判断路线及调配资源如上面例题,要充分联系图中的经纬线,先去判断线路的名称,再去判断调配的资源。再如下图,A、B 两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线路。由经纬度位置可以判断 A 国为俄罗斯、B 国为中国,故可

16、判断所调配的资源可能是石油或天然气。2对比输入地和输出地,探究资源调配的原因资源调配的原因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资源分布不平衡,二是资源供需矛盾。即输出区资源丰富,但需求量相对较少,供大于求;输入区资源缺乏,需求量较大,供不应求。如西气东输线路中的新疆和上海、南水北调线路中的丹江口水库和华北。3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线路选择(1)观察线路图中一些明显弯曲的地方,探究弯曲的原因,如西气东输线路图,要考虑沿线地形、河流等自然条件和城市分布、补充气源等社会经济条件。有时图中显示一些重要自然保护区,为避免造成生态破坏,线路也会发生弯曲。(2)充分考虑工程难度、需求程度等决定一些线路开工的早晚,如南水北调的三条线路,东线最先开始。4探究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影响在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线路的基础上,考查其产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