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2015年高考高中地理(人教版、全国通用)复习学案:第14章第29讲课后达标检测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7230913 上传时间:2018-10-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方案】2015年高考高中地理(人教版、全国通用)复习学案:第14章第29讲课后达标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优化方案】2015年高考高中地理(人教版、全国通用)复习学案:第14章第29讲课后达标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优化方案】2015年高考高中地理(人教版、全国通用)复习学案:第14章第29讲课后达标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优化方案】2015年高考高中地理(人教版、全国通用)复习学案:第14章第29讲课后达标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优化方案】2015年高考高中地理(人教版、全国通用)复习学案:第14章第29讲课后达标检测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化方案】2015年高考高中地理(人教版、全国通用)复习学案:第14章第29讲课后达标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方案】2015年高考高中地理(人教版、全国通用)复习学案:第14章第29讲课后达标检测(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 (2014浙江绍兴测试)“黄河金三角地区”土地面积为 5.8 万平方千米,人口 1 700 万,是国家炼铝工业的重要生产基地。读图回答 12 题。1黄河金三角地区( ) A包括晋、秦、鄂三省 B主体属于黄河中游地区 C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位于中国地势一、二级阶梯交界处 2该区发展炼铝工业的优势条件是( ) 环境优美 能源原料丰富 内河航运发达 亚欧大陆桥经过 A B C D 解析:第 1 题,根据图示区域位置,结合省级行政区及黄河流域的划分,黄河金三角地区,包括晋、秦、豫三省,主体属于黄河中游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二、三级阶梯交界处,因此选择 B 项。第 2 题,该地区发展炼铝工业的优势结合图示图例,能源资源丰富,陇海线经过其南部,黄河受水量的限制,航运不发达,重工业生产,环境问题较突出,因此 C 项正确。答案:1.B 2.C (2014北京东城区示范校高三综合练习)清洁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的能源。下图为20072010 年中国各细分行业发电量占比图表。据此回答 34 题。32010 年中国清洁能源发电主要集中在( ) A水电与核电 B火电与水电 C水电与其他 D火电与核电 4从图中可以看出,自 2007 年至 2010 年( ) A中国核电所占比重持续上升 B中国火电所占比重下降了 3.3 个百分点

3、C中国水电所占比重上升了 3.4 个百分点 D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清洁能源为主 解析:第 3 题,结合题干清洁能源的概念,2010 年我国清洁能源中水电和核电所占比重最大,因此本题选择 A 项。第 4 题,根据图示各能源的比重,计算得出 B 项正确。答案:3.A 4.B 读我国能源保障区分布示意图,完成 57 题。5我国能源保障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 A西部高,东部低,北部高,南部低 B西部高,东部低,北部低,南部高 C西部低,东部高,北部高,南部低 D西部低,东部高,北部低,南部高 6影响我国能源保障水平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能源生产总量 B能源消费总量 C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总量 D社

4、会经济发展水平 7M 地区能源保障水平高,主要原因是( ) 天然气资源丰富 水能资源丰富 核能资源丰富 太阳能资源丰富 A B C D 解析:第 5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能源高保障区主要位于中西部省区,能源低保障区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因此我国能源保障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是西部高、东部低,北部高、南部低。第 6 题,能源产量越大,消费量越小,能源的保障水平就越高。第 7 题,M地区为四川盆地,水能资源和天然气资源丰富,核能发展较慢,太阳能资源较少。答案:5.A 6.C 7.A 读资源型城市发展阶段示意图,回答 89 题。8下列有关资源型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资源年开采量达到 70

5、%时,资源型城市进入成长期B资源型城市进入成熟期时,资源总开采量达到最大值 C衰退期警戒阶段资源年开采量呈下降趋势 D衰退期发展阶段资源年开采量仍呈上升趋势 9资源型城市一般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下列关于促进 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将资源开采集中到赢利多、机械化水平高的大矿井 B发展交通运输,合理引入区域以外的资源 C利用高新技术促进经济结构转型 D加强资源立法和执法,停止开采资源 解析:第 8 题,由图可知,当资源年开采量达到 70%时,资源型城市进入成熟期,整个成熟期资源开采量保持不变;而衰退期年开采量呈下降趋势;资源总开采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第

6、 9 题,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型,一方面应对资源进行保护性开采,另一方面必须发展科技,建设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从而促进经济结构的多样性;停止开采资源明显不合理。答案:8.C 9.D (2014浙江六校联考)下图是我国中西部某地产业链结构图,完成 1011 题。10促使该地产业链成型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 B劳动力 C原料 D交通 11近年来,该地煤炭输出比重降低而电力输出比重提升,其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 A发展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B降低运输成本,缓解交通压力 C降低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D实现产业升级,减轻用工数量 解析:第 10 题,图中显示产业链的中心环节是煤炭开采,同时利用

7、煤炭作为原料发展焦化、液化等产业链,利用煤炭作为能源发展炼铁、发电等产业链,故该地产业链成型的主导因素是原料。第 11 题,煤炭外运对交通带来巨大的压力,用煤炭发电后,输送电能可有效缓解交通运输压力;但这样会使本地大气污染更严重。答案:10.C 11.B 二、综合题(共 56 分) 12(28 分)(2013郑州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1: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全国唯一一个跨省设立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黄河金三角包括山西省运城市、临汾市,陕西省渭南市和河南省三门峡市四个市,区域内煤炭开采生产能力约 1 亿吨,占全国的 4%;氧化铝产量 610 万吨,约占全国的 35%

8、,是全国最大的炼铝业基地。材料 2:豫晋陕黄河金三角位置示意图。(1)分析该区域优先承接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10 分) (2)简述该区域建设坑口电站的意义。(8 分) (3)指出该区域存在的最严重的一种生态环境问题,并针对该环境问题提出在发展工业过 程中应采取的措施。(10 分) 解析:(1)从图中可获取位置、资源、交通、能源等信息。(2)从经济方面分析。(3)图示区域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工业生产过程主要是以开矿为主,因此应注意保护地表植被和及时复垦。答案:(1)地处中西部结合带,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区位优势。有陇海线等铁路经 过,交通便利。产业发展基础良好;有丰富的煤

9、炭和水能,提供了充足的能源保证;附近有 丰富的矿产资源、铝土等有色金属。 (2)为该区域发展工业提供充足的廉价电力,减轻煤炭交通运输压力,降低运输成本,提 高经济效益。 (3)水土流失。在开发过程中注意保护植被,有计划的存放表土,采矿后及时恢复地表植 被(或做好复垦工作)。 13(28 分)(2014牡丹江市联考)“攀西六盘水”(攀枝花西昌六盘水)资源富集区 是国家规划的西部重点开发区之一。根据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1:“攀西六盘水”资源富集区示意图。材料 2:攀枝花钒钛产业多呈中小企业零星分布,产品主要是钛白粉、高钒铁等,以含钒钛材料为主的机械制造业仍处在起步阶段,同

10、时,一些关键技术瓶颈尚未突破。2011 年攀枝花工业产业统计表产业2011 年产值(亿元)比上年增长(%)钢铁产业456.3223.1化工产业72.5841.7能源产业236.7632.5钒钛产业66.5446.7工业969.3334.0(1)“攀西六盘水”资源富集区共跨我国_个省,其优势能源主要有煤炭和 _。(6 分) (2)“攀西六盘水”资源富集区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最容易产生的自然灾害和生态 问题分别是_、_。(6 分) (3)目前,攀枝花工业中的主导产业是_产业;钒钛产业发展速度最快,影响 其发展的主导因素是_。(6 分) (4)攀枝花市正在全力打造“中国钒钛之都” ,你认为可采取哪

11、些措施?(10 分) 解析:第(1)题,根据题干“攀西六盘水(攀枝花西昌六盘水)”可知,资源富集区包括四川、云南和贵州三省,该地区的优势能源是水能和煤炭。第(2)题,该地区的地形以山地为主,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开发矿产资源破坏地表植被和表土,会导致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和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第(3)题,从材料 2 表中数据可知,钢铁产业的产值最大;钒钛产业发展速度快,是由于该地区的钒钛资源丰富。第(4)题,全力打造“中国钒钛之都”可从科技创新、扩大规模、完善交通、提高产品附加值等方面分析。答案:(1)三 水能 (2)滑坡或泥石流 水土流失 (3)钢铁 原料 (4)加大科技投入,提升

12、技术创新力;扩大钒钛产业规模;促进产业深加工,延长产业链, 提高产品附加值;建设、完善产业园区,打造企业集群;实施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 1(2012高考浙江卷)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2011 年 11 月 4 日,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 电基地在酒泉启动建设。该地建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有( )可利用周围未利用土地 距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 人口众多,经济发达 能源短缺,需求量大 A B C D 解析:选 A。酒泉位于甘肃西北部地区,地处干旱地区,荒漠面积大,农业生产规模小,未利用土地多,为风电基地建设提供了空间基础;距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大,为风电站建设

13、提供了风力基础;经济落后,人口稀少,能源需求量小。下图是 2013 年河北、甘肃、四川、黑龙江四省能源生产结构图。读图回答 23 题。2与四省能源生产结构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可再生能源为主 B清洁能源的比重大 C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 D有利于降低酸雨危害 3制约省进一步开发水能的地理条件,正确的是( ) A水能资源蕴藏量小 B水能资源分布分散 C水能富集地人口分布稀疏 D水能富集地地质条件复杂 解析:第 2 题,读图可知,四省能源生产结构中水电所占比重小,所以不是以可再生能源为主;水电与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比重也比较小;由于原煤、原油所占比重较大,使用这些能源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

14、气体,所以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也不利于降低酸雨的危害。第 3 题,读图可知,在四省能源生产结构中,省的天然气比重最大,可以判断为四川省;该省水能资源丰富,但其水能主要分布在河流落差大的地区,而这些地区地形与地质条件相对复杂。答案:2.C 3.D (2014南宁一模)读“东北三省煤炭资源供需变化图” ,完成 45 题。4引起东北三省煤炭供需矛盾的主要原因是( ) 国家老工业基地改造 煤炭运力不足 环境污染严重 区域煤炭资源趋于枯竭 A B C D 5解决该矛盾的根本措施是( ) A加快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 B重化工企业向内地迁移 C加强节能改造,实现清洁生产 D合作开发邻近地区的煤炭资源并调配

15、 解析:第 4 题,从图中看煤炭能源消费增长较快,而生产量增长较慢,这主要源于国家老工业基地改造;对能源需求量增加迅速,而许多生产基地面临资源枯竭,总体产量增长缓慢。第 5 题,在一定时期内,东北地区煤炭能源需求还要持续增长,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开源和节流,目前主要是调配资源,以解燃眉之急,而根本措施是加快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减少对煤炭的需求量。答案:4.B 5.A 采空塌陷是指由于地下挖掘形成空间,造成上部岩土层在自重作用下失稳而引起的地面塌陷现象。我国目前因采空塌陷造成的经济损失累计已超过 600 亿元。山西是我国煤炭产量最大的省份,采空塌陷灾害也最为严重。读煤层采空区塌陷垂直“三带”示意图,回答67 题。6下列矿区最容易发生塌陷的是( ) A露天矿区 B埋藏较浅的矿区 C埋藏较深的矿区 D人口较集中的矿区 7山西省采空塌陷严重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煤炭产量大,矿区覆盖范围广 B地震频繁,岩层稳定性差 C预防监测措施不到位 D人口稠密,耕地比重大 解析:第 6 题,埋藏较浅的矿区最容易塌陷。第 7 题,山西人口比较稀疏,耕地比重较小。答案:6.B 7.D (2014大同联考)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